泉潮敘親:兼談潮州弦詩樂與南音絲竹樂的一些聯繫

泉潮敘親:兼談潮州弦詩樂與南音絲竹樂的一些聯繫

泉州和潮汕,從人文地理上看也好,從語言系屬上看也好,從歷史上的文化聯繫看也好,從世代人民存在的密切交往看也好,都堪稱是親戚關係。

  從人文地理上看:潮汕地區與閩南接壤,泉州與潮州的人民由於是近鄰,歷史交往久遠而密切。如潮劇《陳三五娘》演的就是黃五娘抗婚拒嫁為非作歹、仗權勢壓人的武舉林大愎(當朝司馬的侄兒)而與泉州一位才子陳三相愛,通過曲折過程終成眷屬的故事。《陳三五娘》一劇出自古本《荔鏡記》,在潮汕及泉州均發現了出土之《荔鏡記》古抄本。泉州、漳州、晉江的梨園戲、薌劇以及更廣泛的南音都在演或唱《陳三五娘》,可見泉潮在人文上關係之密切。地理上,因為兩區接壤而使語言、文化、戲曲互相影響、滲透。例如閩南的東山縣、詔安縣等地都有潮劇團,併成為當地的地方戲,東山縣的潮劇團頗有名氣,經常到汕頭演出,其保留劇目《秦香蓮》全本和《秦香蓮續本》很受潮汕人民的歡迎。在泉州,南曲中有潮音曲牌,還有一首叫作《潮陽春》,可見音樂、戲曲之滲透。

  從人民的風俗習慣、生活愛好上看,也有許多相同點。泉潮人民都喜歡“食茶”,而且泡的都是“工夫茶”,所用的茶葉品種也相同,都是福建安溪出產的“烏龍茶”,幾乎家家戶戶泡茶無一例外。泉潮人民都喜愛吃海鮮蠔煎(用牡蠣加生粉雞蛋用油煎)、鰻魚湯、水蟹湯、魚丸湯和煮蝦蒸蟹等。泉潮的“老媽人”頭上打的髻,式樣也是相同的,都信奉“媽祖”,各地都建有“媽祖廟(宮)”。而信仰佛教從唐代就有,兩地都在唐玄宗開元寺盛世期間(公元713-741年)建有開元寺。泉州的開元寺有一些重要文物、並以正殿大雄寶殿有一百根石柱而馳名海內外,大雄寶殿中的梁與柱間(簷柱頭部位)裝有二十四尊木雕的“伎樂飛天”(現已知為“飛仙”),有的手執或託南音樂器上四管:洞簫(尺八)、二絃、琵琶、三絃、五葉拍板以及下四管中之嗩吶、笙、笛、管等,是南音形成和發展的文物寫照。而潮州市也從唐開元時就建成開元寺,寺中也有一些佐證潮州當時文化的重要文物。佛教音樂全國大體相同,由泉州民間樂團錄製、黃淑英演唱的佛曲《南海贊》開頭和結尾的合唱、眾誦經文與潮汕一帶寺廟唱的佛曲《南海贊》一樣,與潮州廟堂樂“禪和派”演奏的《南海贊》也相同。

  從語言系屬上看,泉潮屬同一語系。潮汕人民(不包括到東南亞及歐美旅居的數字)的祖先大部分是從閩南遷移過來的。泉潮方言的聲韻有七聲或八聲,這就十分清楚地表明源出相同。總的說來,泉潮由於語系相同,語言相通,從古至今,泉潮兩地的人民交往頻繁,因此從文化到戲曲、民歌、音樂、宗教等,關係極其密切。

  潮州弦詩樂和潮劇的主奏樂器二絃的傳入和發展是與泉州南音四管中的二絃(宋代為奚琴)是有淵源關係的,泉州的二絃型制是用竹節頭為弦杆,兩弦軫在絃線的外側,潮州二絃則是以紅木杆為弦杆,兩弦軫在內側(即弦的背向),與通常胡琴類的軫位置相同;泉州二絃的共鳴箱琴筒是由一塊塊紅木片拼成膠合,琴筒較大,面板為木板,共鳴音色為次高音接近中音,而潮州二絃已發展為高音樂器,琴筒為整塊紅木挖空製成,體積比南音二絃小多了,它沒有面板,而是蒙上蛇皮,其蒙蛇皮一端較狹細,出音共鳴音色尖而高,但兩者均來源於宋代奚琴,這是泉潮在樂器上最顯著的共同點。其他如琵琶與三絃也相似,泉州琵琶四相八品(後加一品為九品),而板較厚塗黑色、橫斜抱演奏。潮州琵琶為四相十一品,以桐木為面板,斜抱演奏;潮州的三絃有了較大發展,演變為高音小三絃(比一般小三絃高七、八度),而泉州三絃仍保存了古代型制(元代之前為大三絃,元代以後南方崑曲發展為小三絃,南音中現用小三絃)。

  這裡還要再次強調一個很重要的歷史文化聯繫,就是上面提到的《陳三五娘》。我們潮汕自古至今演這出戏,無人不知這出戏與泉州有著密切關係。雖然南音和梨園戲演唱的《陳三五娘》唱腔與潮劇有較大差別,但內容相同,劇情相同,甚至有些劇中的唱詞和用語也相同或接近。另外潮劇摺子戲《掃窗會》與南音《冷房會》內容也相同,它們說的都是王金真和高文舉的動人故事,就連一些常用語、道白都一樣。如:稱自己為“阮”,稱女子為“姿娘”,較小的為“姿娘仔”,稱她或他為“伊人”;又如“捱磨”與“拖磨行”、“受凌遲”和“掠阮”(捉我)完全一樣,而“目滓”與“目汁”相似,“許邊”與“許塊”相似,“到只”與“到只塊”相似等等。

以上是我要說的泉潮敘親的一個方面。

下面我試圖從潮州弦詩樂與南音絲竹樂的一些聯繫來說明泉潮音樂文化的相互影響。這裡所要舉的不是南音中一些久負盛名的樂曲——“諧”,因為名曲是一個樂種的代表曲目,它完全定型化地體現了泉州南音在器樂上的本質特點和風格,例如象《八展舞》、《八駿馬(走馬)》、《梅花操》《四時景》這樣的代表曲目。我要舉的是另一些同樣在民間流傳的短小樂曲或曲牌,它更能看出泉潮音樂文化上的聯繫。先舉一例:

泉潮敘親:兼談潮州弦詩樂與南音絲竹樂的一些聯繫


泉潮敘親:兼談潮州弦詩樂與南音絲竹樂的一些聯繫

  上舉這首泉州梨園戲絲竹樂曲,與潮州弦詩樂(加笛)的風格與旋律走向以及旋律的變奏手法(加花和節奏變化)是有密切聯繫的。

  第一,我們看旋律的旋法,特別是笛子演奏的上聲部(用的是曲笛,而不是南音的尺八、洞簫),幾乎和絃詩樂在加花演奏時的旋律特點相同。如:

泉潮敘親:兼談潮州弦詩樂與南音絲竹樂的一些聯繫

  這種旋律的進行和潮州弦詩樂中的輕三六調(五聲音階在加花時出現Fa、Si兩個偏音)旋律完全相同。下面我舉一首短弦詩樂曲來比較,19板,多次反覆作不同的變奏,加笛。

泉潮敘親:兼談潮州弦詩樂與南音絲竹樂的一些聯繫

第二,從樂器配備上看,《銀紐絲》絲竹樂曲與潮州弦詩樂加笛的演奏形式大同小異。梨園戲曲牌的此曲錄音並沒有嚴格按南音的上四管樂器配備,它沒有洞簫而換之以曲笛,有二絃並加二胡和低音,琵琶、三絃加入。主奏聽起來是笛子和二絃。潮州弦詩樂主奏樂器是二絃,小笛在上頭裝點,琵琶、三絃加入還有椰胡和秦琴等。潮州用了沿革的高音小三絃和有特色的椰胡,音色上略有差別,整個音區比泉州絲竹樂要高些,因為小笛和潮州二絃及高音小三絃都是比較高的,小笛和二絃在最高音區上。

第三,某些變奏手法一樣。《銀紐絲》曲的第四段頓奏這種節奏變奏和潮州一種叫“一點二”的變奏在節奏上完全相同,都是以兩拍為一單位:

泉潮敘親:兼談潮州弦詩樂與南音絲竹樂的一些聯繫

  從以上三點的比較,我們已經可以清楚看到泉州絲竹樂與潮州弦詩樂(加笛)的音樂聯繫了,這種音樂文化上的聯繫,歸根到底是由於語言相通的影響,並通過歷代人民之間的親密交往而互相傳播的。

下面對比另一曲例:福建泉州一帶流行的絲竹樂曲《醉腰裙》(主要用上四管即洞簫、二絃、三絃、琵琶,再加一些中低音拉絃樂器演奏)在風格上與潮汕的潮陽笛套古曲《四大景》接近。我選了《四大景》中的第二段《景二:金毛獅》作對比。

泉潮敘親:兼談潮州弦詩樂與南音絲竹樂的一些聯繫

潮陽笛套古樂以龍頭鳳尾宮笛主奏,加蕭、笙、管、三絃、琵琶、箏合奏輔以拍板、音鍾、小提鼓等小件擊樂。它是宋、明兩代直接由宮廷傳入潮陽的,帶有明顯的“南北曲”中之南曲風格。南宋建都臨安(即今杭州市),自公元1127-1279年南遷間經歷有152年,故其宮廷音樂已深受南崑曲和南方各省民間音樂影響。從這個廣義的“南曲”上看,這兩曲例有著共性的旋律風格,調式同為羽,某些旋律片斷甚至很相象,都有南昆痕跡。例如:《醉腰裙》的1-2小節與《金毛獅》的19—20小節接近,《醉腰裙》的8-16小節與《金毛獅》第3-14小節的多處旋律相近。這種旋律的接近,並非偶合,而是共同包含有廣義上“南曲”的共性。

  綜上所述,我認為泉州和潮州由於地理接壤,語言相通,生活習慣相同或相似,民歌、戲曲、漁歌、器樂聯繫密切,所以結成了親戚般的關係。願這種緊密的關係日益密切,為弘揚民族文化作出更大的貢獻!

泉潮敘親:兼談潮州弦詩樂與南音絲竹樂的一些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