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人,慢跑多長時間和多少距離合適?

用戶6187734618924


50歲的人,慢跑多長時間和多少距離合適?50歲的人,慢跑時間的多少,慢跑距離的長短,在於自己的鍛鍊能力。

同樣50歲的人,不同的性別,不同的慢跑鍛鍊經歷,慢跑的時間或者慢跑的距離有著差別。長年的慢跑鍛鍊者,一次慢跑一小時左右沒問題,體質不好的慢跑者,慢跑幾分鐘,就會氣喘吁吁。


50歲或者50歲以後以健身為目的的慢跑者,進行慢跑鍛鍊,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對自己的身體要有一個考量,根據身體情況慢跑。在合適的場地,以正確的方式慢跑。

1. 體質是強是弱,形體是胖是瘦?體質弱者,或者缺少鍛鍊經驗者,以及偏胖者,剛開始鍛鍊時,不宜慢跑,應從快走鍛鍊開始,待鍛鍊能力提高之後,再進行慢跑鍛鍊。

2. 慢跑,應穿合適的鞋子,儘量在跑道或者跑步機上慢跑,以正確的跑姿慢跑。

3. 慢跑之前需進行熱身活動,慢跑之後需進行拉伸活動。


二.慢跑時間的多少,慢跑距離的長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1. 自己能跑多久,能跑多遠,需要自己多次去感覺。在達到鍛鍊目的的前提下,不是過分的疲勞,沒有不適的反應,就是自己合適的慢跑時間或者慢跑距離;如果感覺到過分的疲勞,或者膝關節等部位不舒服,就是慢跑過量了,應減量慢跑。

2. 慢跑能力的提高,需要堅持鍛鍊,循序漸進鍛鍊。每次慢跑半小時,堅持一、兩個月後,可以嘗試慢跑四十分鐘;也不是每次慢跑都要保持一定的時間或者距離,身體或者精神狀態不好時,應減速減量慢跑。


三.慢跑鍛鍊的同時,建議輔以力量訓練。

俯臥撐、引體向上、卷腹、平板支撐、深蹲、箭步蹲等不同的力量訓練,可以強化骨骼,可以增肌塑形,並有助於慢跑鍛鍊能力的提高。


滄海人間


我是71年的,也快奔五了。我這次跑步從開始到現在有半年時間了,感覺還是很好的。開始從每次2~3公里,配速630~700附近,三個月後就能跑十公里以上了,配速最快也提高到520附近,體重也從165斤減到145斤。跑步最關鍵的第一個是堅持,第二個就是要科學跑步,像跑前熱身,跑後拉伸都是必不可少的,還有就是要有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我現在每週大概跑3~5天,每週跑量25~35公里,經量不超過40公里,不超量不超速這也是健康跑步的關鍵。然後就是做些力量鍛鍊,將力量鍛鍊也加入到跑前熱身和跑後拉伸之中,自我感覺特別好。


超級皮波yzj


我今年己經滿55歲了,也就在上個月,我完成了自己的目標一一首次半馬(2小時10分)。我覺得跑步健身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我堅持跑步(含騎自行車)大摡持續了3年多,體重從86公斤減到現在76公斤(身高1.78),去年去醫院體檢,幾乎所有指標都正常,我對此非常滿意。我出去旅遊從來不坐纜車。關於50歲以上年齡的人跑步運動我覺得要注意這幾個方面:第一,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能急於求成,因為到了這個年齡,運動後身體恢復很慢。我通常是運動一次休息一天。隨著能力的提高,我現在每次跑步6~10公里。用時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左,右。第二,在運動後要堅持拉伸,這曾經讓我吃了不少苦頭。第三,要學習相關中醫養生常識,因為我業餘學會了很多中醫知識及方法,我就不會被傷痛困擾,這個非常非常重要。

我這幾年運動堅持得比較好,不但做有氧運動還做一些無氧健身。現在,我可以與年輕人打羽毛球,滿場飛奔。我看過很多老年人堅持運動的故事,這給了我極大的鼓舞。我覺得我也可以像他們一樣,生命不息,運動不止。這樣我們可以在有限的人生當中,獲得真正的自由!


莫仁強


我認為,如果全程一鼓氣不休不停不走,全部是跑的步法,不求速度,如能堅持30分鐘以上的,就能起到不錯的段練效果,我67,跑步7年多,從不求速度,只堅持一鼓氣跑夠35至40分鐘即可,也許沒有快走的距離長,但我認為比走的強度大,效果好


龍娃351


50歲的人慢跑多長時間和距離比較合適?

50歲的人屬於中年偏下了,身體各方面的機能開始慢慢下降,用跑步的方式來鍛鍊身體,這個還是不錯。

這個年齡段醫生給建議的是五公里40分鐘,這樣的話,一公里的配速是在八分鐘。我個人認為50歲的人年紀還比較年輕,八分的速度稍微有點慢。我個人的建議是慢跑的距離建議是五公里,配速6~7分。還要時常注意自己的跑步心率。如果發現心率過高的話,要適當的再調慢跑步的速度。具體的慢跑時間還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只要自己跑著舒服,不感覺到累,或者是難受就行。

為什麼建議中年人跑五公里?

因為五公里對於中年人來說,這個距離剛剛好。慢跑跑的話,時間半小時,或者是到40分鐘。這個對於經常跑步的人來說,這個跑步的運動量,還是能夠輕鬆地完成

  1. 從時間上來看,慢跑五公里用的時間也不太多。50歲的人還沒到退休的年齡,還在工作之中,大多50歲的人,所以平常的生活之中還是很忙碌的。每天抽出來40來分鐘鍛鍊身體,這個時間應該還是允許的。

  2. 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只要運動就比不運動的人強,五公里這個跑步的距離,不管是對中年人來說,還是對年輕人來說,這個運動量都不算多。能達到健身或者是鍛鍊身體的效果。

多少的配速才屬於慢跑?

對於大眾跑者來說,配速六分到七分都屬於慢跑。當然具體的慢跑配速還是要根據自己平常的運動來決定的。

有些人他天生跑步的速度就很快,前天我見一個網友留言,他十公里的跑步速度是41分鐘。這個跑步的速度對於大眾網友來說,水平屬於頂尖的水平了。平均一公里四分的配速,那麼對於他來說,慢跑可能五分六分都屬於慢跑了。

我自己平常跑步的速度就是每公里五分到六分,對於我來說,慢跑的速度就是六分多。我這樣長期的跑下去,等到50歲的時候,慢跑每公里估計還是六分左右的速度。

所以說這個慢跑的速度基本上是六分到七分左右。如果還想再跑慢點,那麼跑到八分這個也行。慢跑的速度,沒有規定非得跑到多少,只要自己跑步的時候不累,跑完感覺還比較輕鬆,這個就可以。


初跑者來說,五公里的運動量太多

假如50歲開始跑步,那麼就是前幾十年很少運動,身體根本沒有接受運動的狀態。你這個時候,不能一開始都跑的太多。不然一下子跑傷了之後,那麼以後就很難再堅持跑步了。

所以剛開始跑步的時候先從一公里慢跑開始,以後每個周可以增加0.5或者是一公里。循序漸進的增加運動量,這樣身體也是在逐漸適應跑步運動量的過程。這樣才不容易跑傷。

跑步運動不能過量

現在體育場跑步的人,年齡大多數都是中年人居多。剛開始的時候有的是為了鍛鍊身體,有的是為了減肥。當堅持到兩年之後,鍛鍊身體和減肥的目的都達到了之後就開始追求PB了。

很多人跑步受傷,基本上都是運動過量,或者是跑的速度太快。只又不是專業運動員,跑五分六分有什麼關係。再說了慢跑對鍛鍊身體來說才是最好的。


總結:只有堅持跑步,不管對於鍛鍊身體還是減體重的人來說,都是最重要的。因為如果不能堅持下去,什麼效果也沒有。運動量和距離建議是建議,具體的運動量和距離還是要看自己的平常跑步情況和身體接受的情況。總之就是不要跑的太多,也不要跑的太快。這樣才能一直跑下去。

如有疑問,歡迎在評論中留言。

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點贊,關注,謝謝!

我是溫暖了驕陽琪琪,一個喜歡奔跑的人!

愛跑步的驕陽琪琪


對於50歲的人來說,身體的各項機能已經下降了,想健身的話運動強度肯定不能跟年輕人相比了。因此針對50歲的人跑步提幾點建議:

1、在決定跑步之前,建議先做一個全身的身體檢查,排除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如果有的話,可以在醫生指導意見下進行鍛鍊,避免跑步過程中意外情況的發生。

2、跑步距離不需要有明確要求,跑步時間建議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即可,畢竟身體素質是不斷提高的,只要堅持鍛鍊,漸漸的跑步距離也變多了。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

3、跑步前做好熱身,可以先快走一段時間,等身體適應後再慢跑,且跑步後記得拉伸。跑步的頻率不宜太高,可以跑一休二,畢竟確實比年輕人需要更多的恢復時間。

以上為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

健身的路很長,勿忘初心,喜歡的可以加關注。


淚流雲


我是跑步時光機,一位跑了五年步的業餘跑者!

人在上了年紀之後,身體的條件比起年輕時會差很多,你的耐力、骨骼密度、力量等都會大幅度下降!而且恢復能力比起年輕時也過往不及!

在50歲的這個年紀,有跑步這個念頭是很不錯的,說明你有健康意識,知道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不過,上了年紀的話,運動量就不能像年輕人那樣又多又強,否則會傷了自己!

那麼,50歲的人,以健身為目的的慢跑要跑多長,跑多久?

跑個半小時左右就夠了!

健身跑,不需要太長距離,也不需要太快速度!依舊是以心率為指標,你的最大心率為220-50=170,假設你平時靜態心率是60,那麼平時健身跑步的心率則控制在(170-60)*60%+60=126!

所以,在跑步的時候,把心率控制在126左右就可以了,以這樣的心率跑個半小時,不用管速度的快慢,也不用管路程的多少!

如果你是一位在50歲才剛開始想要跑步的人,那麼,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能一次性跑太多太快,否則會讓你受傷!

50歲幹剛開始跑步,怎麼堅持?

這個年紀剛開始要學跑步,一定要慢慢來,一步一個腳印!

在最開始跑的時候,跑走結合,可能你只能跑個300米,沒關係,跑完300米之後,我們走一走,待到心率恢復之後,再開始跑一小段,然後再走一走!每天就這樣鍛鍊個30分鐘左右就夠了!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之後,你可能就能夠可以持續的跑下1km,接著就同樣以這樣方法一直練下去,直到你在這個時間段內能夠全部跑下來就可以了!50歲的人在運動時要多注意飲食!

上了年紀,身體多少會有點虛,運動前後的飲食也要注意一些!

在這個年紀的人,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要油膩辛辣,多吃一些米飯麵條或者魚類的食物,或者是一些五穀雜糧,平時多吃一些水果就好了!

只有健康的飲食,才能讓你的身體更健康,再輔以運動,就更完美了!


跑步時光機


50歲的人,鍛鍊時最大心率是220減去年齡,提問者最大心率是220-50,就是170。不管做有氧運動,還是無氧運動,尤其是在做有氧運動時,心率儘量不要超過170,即使超過170,持續時間也不要過長,發現心率超過170後,立刻降低運動強度。

慢跑的時間和距離,取決於不同鍛鍊目的。熱身時慢跑,心率是最大心率的50%-60%,不需要太高的心率,也不能太低。

減脂時心率是最大心率的64%-76%,最適合減脂,這個心率對應的速度較慢,適合大多數人。體重較大的人,可以從慢走開始。以減脂為鍛鍊目的,每次持續45-60分鐘,至少30分鐘。不要在意距離,慢跑半小時一般情況下在5公里左右,多一點或少一點也沒關係。慢跑45-60分鐘,跑多少距離主要看心率。如果體力允許,肌肉量較高,時間可以適當延長。

如果需要提高心肺功能、耐力和免疫力,慢跑時心率是最大心率的76%-96%,速度相對較快,持續時間也可以是45-60分鐘,超過1小時也可以,具體看體力和鍛鍊計劃。也可以給自己制定鍛鍊目標,比如跑10公里用時1小時,逐步提高到50分鐘左右,也可以自由跑,只要心率在耐力心率範圍內即可。

提問者以健身為目的,一般不需要提高運動成績,乳酸耐受力可以通過鍛鍊逐步提高,也不需要專門提高乳酸耐受力。因此鍛鍊時心率不需要進入極限心率,也就是最大心率的96%-100%。如果鍛鍊時心率進入這個區間,持續時間不宜過長,可以通過降低配速來降低心率。

如果體檢時心腦血管方面沒有任何問題,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適當提高配速,適當延長距離。但一定要循序漸進。周跑量提高2%左右比較適合,比如每週跑步3次,每次10公里,周跑量就是30公里,下週單次跑步10.2公里,周跑量30.6公里。以此類推,逐步提高跑量,不能盲目大幅提高跑量。如果感覺跑量提高幅度太小,可以以500米或1公里為單位,逐步提高跑量。

提問者50歲,膝關節等關節肯定存在退化現象,要注意保護好膝關節在內的下肢和髖關節。如果感覺膝蓋疼痛,可以用keep裡的膝關節康復鍛鍊課程保護膝關節。穿著適合的跑鞋,注意及時補水,跑步超過1小時,及時補充電解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行遠健身


50歲的人,慢跑多長時間和多少距離合適?

生命不息,運動不止。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身體健康。但是50歲已經步入中年身體各方面機能進入下坡路,而延緩身體衰老,提高自身免疫力,慢跑是相對比較合適的運動方式,以健康為目的的健康輕鬆跑,適合50歲的中年人。

具體慢跑多長時間多少距離合適?因人而異。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合適的。建議大家在實際跑步過程中。慢慢尋找到合適自己的。

50歲中年人慢跑的建議。

  1. 每週至少保持三次慢跑,每次時長30~60分鐘為宜。開始跑不了太遠,達不到不要緊。慢跑加健走組合,循序漸進,時間長了就可以完成目標了。
  2. 每次慢跑建議3公里5公里10公里。自身素質高了,可以多跑跑跑遠點兒。身體基礎薄弱,就跑慢一點兒,跑近一點兒。慢慢提高身體素質。長時間堅持之後,自然你也能跑夠10公里。
  3. 在開始跑步之前,我們要學會熱身和放鬆。這兩種可以有效防止跑步損傷。在實際跑步過程中,我們要了解學習正確的跑步姿勢,配合呼吸節奏,最重要的是控制心率。把跑步中的風險降到最低。還要避免跑步的運動損傷。
  4. 按照心率來跑是最健康的。50歲人的最大心率是170。最安全的心率是控制在136以下。相應的配速應該是7分左右。中年人慢跑是以健身為目的。不用跑得過快,跑得過快有受傷的風險。
  5. 跑步中如果出現胸悶,心悸,心跳過速,頭暈眼花等不適症狀時,需要停止跑步,以免發生意外。

慢跑健身是需要長久堅持的。只有長久堅持下去才能提高我們各方面身體機能。跑步的習慣是需要慢慢養成的。50歲的中年人,慢慢跑吧,一點一點提高吧。身體也會越來越棒的。

大家喜歡跑步運動的,可以關注我,我們一起跑起來,歡迎留言交流,我是76老郭!


76老郭


50歲的人慢跑多長時間合適?跑多長距離合適?

20歲的人呢?

你怎麼問答?

有多少20歲的人跑不了10公里?

有多少50歲的人跑不了I0公里?

中國20歲的人口為二千五百萬,

50歲的人口一千五百萬,兩者人口還差不了一倍,從歷次馬拉松賽場上看20歲與5O歲的人相差並不是很多。可以認為是不相上下。

50歲正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身體己經開始衰老,20歲的人正是青春發展的旺期。

看一看兩種年令的成績還是相差不是太多,從全馬賽場上看,跑進3小時3O分的人數也看不出誰多誰少。從沒進入6小時合格線的還是20歲左右的人多。這也說明不了50歲的人身體素質比20歲的強。

20歲與50歲的人慢跑時問與距離多少合適?實際上並沒有嚴格的界限。要進行個體分析。往往有走路一公里都困難的五六十歲的人經過多年訓練,最後跑到了馬拉松賽場,多種疾病都好了,我們就不能說,他們不適合跑步,我們沒有理由限制他們的選擇。提供錯誤的信息。一旦受到我們的誤導,將失去康復的機會。

我今年78歲,原來也沒想到自己能跑全程馬拉松,就是萬米都是不敢想的。20歲時,看到有人跑萬米,十分崇拜,過了50多年,還能跑全程馬拉松,難以想象。但這己成事實。

究竟適合跑多長時間,距離多少?跑跑看。

能跑多少就多少。只要跑得舒服,不太累,不影響一天的正常活動。在十分鐘內能恢復正常活動,心率正常就好。

我跑步是從一公里開始,三年後跑十公里,

五年後跑半馬,六年後跑全馬。三年前調正配速由5:30分/公里,調正到7:30分/公里,為的是跑的更長更久,跑長久才是硬道理。看到印藉百歲人辛格跑8小時26分,真想去突破。能不能實現?跑中求。原則是不強求,實事求是才是真。為這一天還要準備22年。

50歲人如何跑?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體質,興趣,環境出發,在跑中想,跑中定,只要有利健康,能帶來信心,帶來快樂,盡情去擁抱跑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