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鴛鴦有家“民間博物館”,6層樓高7000餘件老物件,免費開放


重慶,是一座30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是骨子裡流淌著紅巖精神血液的革命城市。無論你是外來的遊客,還是本土的居民,都需要了解重慶曆史,而歷史最重要的窗口則是——博物館。說起重慶的博物館,你能想起幾個?三峽博物館、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等主流,重慶人都知道!其實重慶城裡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民間博物館,今天我們看一看位於兩江新區鴛鴦的寶林博物館。

寶林博物館位於重慶兩江新區金開大道龍展路,於2011年7月1日開館,面向公眾免費開放。建築面積8000餘平方米,展館內常設10個展廳,館藏藏品近7000件,涵蓋古化石、石刻、青銅器、陶瓷器、書畫、古籍善本、拓片、錢幣、郵票、傢俱、工藝美術品等十多個類別,具有時代跨度長,館藏種類較全,館藏精品較多的特點。

其中許多堪稱國寶級精品,如東漢渦旋紋銅矛、吐蕃文唐代寫經等,均出自館長陳寶林一家人收藏。

渦旋紋神矛造型凝重,既是實戰兵器,又是權威象徵;寶珠蓋白瓷罐白瓷胎料純淨細膩,制型美觀講究;乾隆琺琅彩御枕,枕頭是乾隆帝萬年宮內御用……這幾件文物是兩江新區寶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乾隆琺琅彩御枕,此枕為乾隆帝萬年宮內御用品。

鎮館之寶—渦旋紋神矛,神矛造型凝重,莊嚴肅穆,體形碩大厚重,形態威武優美,既是實戰最佳兵器,又是權力權威的象徵,乃王者之器也。

寶林博物館的創始人陳寅介紹,寶林博物館的藏品全部來自父親陳寶林以及祖父的私人收藏,“尤其是我父親,從小就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後花了40年時間保護和收藏了近7000件文物作品”。

圖為重慶寶林博物館的館藏。

圖為重慶寶林博物館的館藏。

方寸雕飾 漢化人倫——漢磚藝術廳

中國漢畫像磚多盛行於兩漢,漢畫像磚之題材內容“成教化、助人倫”,頗有儒道哲學內涵,漢磚上的雕飾,包羅萬象,繁複美觀,無論是彩繪或是浮雕圖像都生動活潑、線條靈活,其中表現的故事都是社會的縮影。

圖為重慶寶林博物館的館藏。

溫潤如玉,繽紛照人——瓷器藝術展廳,瓷器是中華文明孕育的絕美造物。每件瓷器的典雅優美的藝術神韻,都是古代科技與智慧的結晶。本展廳展出近1800年曆史時間跨度的瓷器藝術。

圖為重慶寶林博物館的館藏。

圖為重慶寶林博物館的館藏。

圖為重慶寶林博物館的館藏。

妙相莊嚴,如沐天花——三樓的宗教藝術展廳

主要陳列了一些藏傳佛教的精品,我特別注意到這層展館藏有許多佛像,從唐宋到清代,應有盡有,

藝術與宗教,在起源時就緊密聯繫在一起,它是宗教觀念、精神、情感、儀式與藝術形式的結合。

妙相莊嚴,如沐天花——宗教藝術展廳

雕刻時光,品味歲月——石雕藝術展廳

中國石雕技藝始於漢,盛於唐,創造出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本展廳展出的石雕工藝精細,保存完整,世所罕見。

寶林博物館於2011年7月1日開館,面向公眾免費開放,並於2013年6月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圖為重慶寶林博物館的館藏。

“時至今日,博物館每年接待近3萬人次參觀。”寶林博物館的藏品有近7000件,藏品跨越時代廣、類別多,包含了陶器、青銅器、玉器、瓷器、古籍善本、碑帖拓片、竹木牙雕、石雕、書法繪畫等多個類別,其中已有200多件文物被認證為國家三級文物。

圖為重慶寶林博物館的館藏。

交通小貼士: 公交:1、可在鴛鴦街道下車,步行50米即到2、輕軌3號線在鴛鴦站下車,步行200米即到。 自駕:直接輸入重慶寶林博物館即可。 參觀時間: 週二至週日9:30——16:30,週一閉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