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也有一座“山陝會館”?潢川縣將告訴你真相

說起山陝會館,我們大家都不陌生,山陝會館是山西、陝西兩省的商人,為了聯誼同鄉之情,和祭祀神明的地方。主要是為了團結了山西,和陝西的商人對抗其他的商人,並調節一些商業糾紛。眾所周知,在河南,社旗縣的山陝會館非常出名。但是在我們潢川縣也有這麼一所山陝會館,說到這裡來大部分人都疑惑了,我們怎麼不知道啊?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這個信陽潢川縣的山陝會館。

信陽也有一座“山陝會館”?潢川縣將告訴你真相

這就要從潢川縣的歷史講起,我們大家都知道,潢川縣在民國之前,一直叫做光州。當時的光州,地處水陸交通的要道,當時的商業十分發達,商貿活動極其昌盛,在當時的河南省內來說是數一數二的。當時的外地商人紛紛來此設立各種商鋪。久而久之,其他各省的商人在這裡建立起各種各樣的會館,比如說:湖北和湖南的商人設立的“湖廣會館”、“湖南會館。江西各省的商人設立的“江南會館”、“淮慶會館”等,還有一些什麼、“羅祖會”、“老君會”、“魯班會”等地域性商團,總之,出現很多這樣的會館商會。如此一來,這個山西和陝西的商人們就坐不住了,他們在當時可是全國範圍內最知名的商人,堪稱商業界的領頭羊,肯定不甘心屈人之下。於是他們決定耗費重資,以“國泰民安,諸商興旺”作為旗號,準備在當時的光州建立會館,以此來展現他們的實力,提升他們在當地的地位。在清嘉慶十四年(即公元1809年)耗費巨資,歷時四年,打造了一對重約5000斤的鐵旗杆,威風凜凜地豎立在三義觀的門口,並在這裡設立了“山陝會館”。以此作為身份的象徵。並在山陝會館的建成,一下子讓其他各省所建的會館都黯然失色。因為當時的三義觀裡面供奉的是三國時期著名的人物內劉備、關羽、張飛神像。於是他們借喻“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將這座山陝會館命名為了三義觀。

信陽也有一座“山陝會館”?潢川縣將告訴你真相

圖為三義觀內一景

三義觀不僅是昔日繁華光州的見證,也是山陝會館的盛衰興亡史。這便是潢川縣山陝會館的全部歷史。當然了,小編文筆有限,可能有所疏忽。你還知道有哪些關於三義觀的故事,歡迎在下面的評論區和大家一起分享。

(本文素材及圖片取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