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天下第一福,康熙如何忙裡偷閒練書法

字是工具,也是心性。品字讀人,以史見今。

2020年初始,祝大家幸運常伴,鴻福永駐!今天我們來品個“福”字和它的創作者。

寫出天下第一福,康熙如何忙裡偷閒練書法

▲天下第一福

人稱“天下第一福”的“福”字是由康熙為其祖母孝莊皇太后六十壽辰祈福所書。奇在福字在寫法上暗含“子、田、才、壽、福” 五種字形,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壽、多福”,從書法角度看,將數個字合為一體卻流暢自然。

此外,這個“福”的書寫不同於民間常用的飽滿方正,其字形窄而狹長,為瘦,音諧“壽”,民間稱之“長瘦福”,即長壽之福。此福字右半部又很像王羲之 “壽”字的寫法,成為現存歷代墨寶中惟一把福、壽寫在一起的福字,被民間稱為“福中有壽,福壽雙全”。

寫出天下第一福,康熙如何忙裡偷閒練書法

▲恭王府福字碑

寫出天下第一福,康熙如何忙裡偷閒練書法

▲恭王府福字碑

藝術的角度見仁見智,這個“天下第一福”也是周恩來在重修恭王府項目中發現並命名的。但康熙作為“康乾盛世”的締造者,平定三藩,收臺灣,親征準噶爾,驅逐沙俄,發展經濟,哪一件都錯綜複雜。平頭百姓如我等尚且時常覺得焦頭爛額忙到飛起,日理萬機的皇帝怎樣做到忙裡偷閒練書法呢?

明確目標,主動向學

1661年康熙登基時,距離清兵入關不過17年,少數民族政權迫切希望能夠獲取漢族精英階層的認同並吸收漢文化的精華,書法就成為康熙的一個切口。為塑造自己的儒雅之氣,康熙採取的最重要舉措便是致力於研修文學和書法。

寫出天下第一福,康熙如何忙裡偷閒練書法

▲康熙帝畫像

康熙晚年說,自己“政事稍暇,頗好書射”,實際上書是用來籠絡漢族知識分子,實則維護滿蒙關係。

目標明確,一點兒不浪費時間。

學習不怕晚起步

康熙自幼的老師不贊成他分散精力在寫字上,直到康熙十六年平定三藩後,康熙意欲將書法作為拉攏漢族士人的方式,才開始正式選善書文官切磋學習書法。此時他已22歲。

寫出天下第一福,康熙如何忙裡偷閒練書法

▲《行書五古詩》軸,清,康熙書

釋文:乾坤名轉盛,千秋獨此心。自覺吾曹外,寧別有知音。

此作筆法婉轉虛和,風度舒展飄逸。想來康熙皇帝在揮灑翰墨之際,心情頗為輕鬆,故運筆格外流暢自如。

專設場所名家陪練

歷史上不乏熱愛書法的皇帝,如南朝梁武帝蕭衍、親自為王羲之作傳的唐太宗,但只有康熙專門以學習書法的名義新場所——南書房。挑書法好的大臣如張英、高士奇伴讀,給加薪分房子,特賜紫禁城內的官邸方便傳召值班。

放棄午休臨摹學習

有記錄的幾次書法學習都是午時,而這個時間按常規是午休的。

“康熙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午時,上賜觀內府珍藏王羲之真跡三軸……

午時,上召臣士奇至懋勤殿。上臨摹王羲之《樂毅論》小楷。"

寫出天下第一福,康熙如何忙裡偷閒練書法

▲《仿米詩》軸,清,玄燁書

康熙皇帝臨帖不拘於一家,對二王(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柳(公權)、蘇(軾)、黃(庭堅)、米(芾)均用心追模,對米字的把握頗見功力。此幅臨米之作,清勁俊逸,頗得米書三昧。

閒時讀帖

命近侍雜取晉、唐、宋、元、明人字畫真跡卷冊,置榻上。或詳其世代爵裡事實,論其是非成敗美惡之跡,且閱且語。

臨帖五年日漸成熟

二十一年(1682年)以前,康熙帝基本處在描摹研習他人書帖貼的階段,其後,他的書法漸趨成熟。在後來的40多年裡,他書寫不輟並頻頻頒賜親書詩文、碑文、匾、榜、扇等給臣下或所經之地,這成為康熙帝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寫出天下第一福,康熙如何忙裡偷閒練書法

▲《柳條邊望月詩》軸,清,玄燁書

釋文:雨過高天霽晚虹,關山迢逓月明中。春風寂寂吹楊柳,搖曳寒光度遠空。柳條邊望月。

玄燁此書在學董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審美意趣,書法筆畫圓勁秀逸,平淡古樸,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疏朗勻稱,體現出閒適、自然的情趣,代表了其書法藝術成熟時期的水平。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勤政好學的皇帝。新年伊始,讓我們一起沾沾他這個“福”字的光,也用他的勤勉給自己的新年加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