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寒分3等級,中醫教你簡易方法去除體寒

體寒分3等級,中醫教你簡易方法去除體寒

體寒分成三等級

很多人一到了冬天,就會覺得身體不對勁,最普遍的現象就是手腳容易冰冷,而到醫院檢查卻沒有任何明確的病症,其實其中有9成以上都是因為有潛在的「體寒」問題。而不管是叫體寒還是虛寒,都有不同的程度與等級,而出現的症狀也有所不同。以下就告訴大家中醫所區分的不同程度體寒症狀。

一、輕度體寒:

1.手腳冰冷畏寒。

2.臉色黯淡血氣不足。

3.容易疲倦,睡眠質量不佳。

4.容易傷風感冒,不容易快速痊癒。

5.骨關節易痠痛。

6.女性生理期經痛嚴重。

只要符合3項(含)以上,就是輕度體寒。

體寒分3等級,中醫教你簡易方法去除體寒

二、中度體寒:

1.皮膚乾燥,容易龜裂。

2.腹部腫脹,慣性便秘。

3.口腔或嘴角發炎。

4.手指與腳部血液循環差,皮膚容易受凍發紫。

5.女性生理期紊亂,天氣寒冷時會出現延期或月經變少的狀況。

只要符合3項(含)以上,就是中度體寒。

體寒分3等級,中醫教你簡易方法去除體寒

三、重度體寒:

1.穿著厚衣厚襪或睡眠蓋厚被卻仍感覺手腳冰冷。

2.經常感覺手腳發麻。

3.習慣性倦怠,四肢無力。

4.經常感覺胃脹氣,腹部不適。

5.出現頻尿狀況,或是想排尿卻不易排出或排不乾淨。

6.女性經期延長,經常發生經痛,難以忍受。

只要符合3項(含)以上,就是重度體寒。

去除體寒的3種簡易方法

如果身體出現「體寒」的症狀,除了適度的運動與不要過量的飲食之外,中醫師建議可以採取3種作法來改善。

體寒分3等級,中醫教你簡易方法去除體寒

一、艾灸療法:

就是點燃艾草後去薰燙豐隆、足三里、三陰交與神闕等穴位,讓穴道受熱後產生刺激,藉以改善易寒的體質。

二、按摩腹部:

腹部是最容易積聚寒氣的身體部位,想要祛寒就應該從腹部入手,保持腹部溫暖,自然可以消除或減少鬱積體內的寒氣。按摩方式是用雙手以肚臍為中心,先逆時針方向按壓36圈,再順時針方向按壓36圈。早、中、晚各做一次,一直到腹部熱透、消除經絡內寒氣為止,但注意不要太過用力,以免擠壓到腹部臟器。

體寒分3等級,中醫教你簡易方法去除體寒

三、飲用紅糖薑茶:

紅糖薑茶,可以說是專門針對女性體寒而設計的怯寒飲品,其中紅糖具有驅寒補血的功能。而姜能溫通脾胃之氣。而姜有生、乾兩種,生薑善於清理經絡臟腑中的陰濁之氣,而乾薑則擅長溫化脾胃去寒溼。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