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為何不願意讓姜子牙成仙或者成神?

遊書斌


您好,我是一寸蟲奇聞,我來回答。

元始天尊為何不願意讓姜子牙成仙或者成神?

一日,崑崙山玉虛宮元始天尊讓白鶴童子到桃園中把姜子牙叫到跟前,對他說一番話: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間之福;成湯數盡,周室當興。你與我代勞封神,下山扶助明主。 通過元始天尊說的這一番話,便會發現,真正的封神之人其實是他,而不是姜子牙,只不過他把這任務交給了姜子牙。姜子牙三十二歲來到崑崙山,在山中苦修四十年,如今已經七十二歲。聽到自己無緣仙道,姜子牙很惶恐,急忙哀求元始天尊,說他並不在意人間富貴,只想在山中苦修。

確實是原始天尊不希望他成仙成神。

元始天尊有目的的沒有教姜子牙高深的修煉之法,他不讓姜子牙成仙。

就算姜子牙資質平庸,無法成仙,但如果元始天尊想讓他成仙,就足以讓他立地成仙。

封神後期,姜子牙被姚天君拘魂魄拒死了,姜子牙的靈魂來到了封神臺內,

但是看守封神臺的柏鑑直接把姜子牙魂魄推了出去。

不能進入封神臺就不能成神,所以,姜子牙也不可能成神。

沒有封神大戰,闡教十二金仙也無法完成殺劫。  

姜子牙成神成全他一人,但卻會讓無數神仙和人難堪。

這裡就包括闡教,西方教、昊天上帝、鴻鈞道人、女媧娘娘。  

所以,姜子牙無論如何是不能成神的。

封神必須為人,封神的目的是為了斬掉三尸,獲得人類的信仰。神仙如果自己封神,就不會獲得人類的供奉與信仰。必須由姜子牙這樣的人來封神。

姜子牙不能封神,還因為他有打神鞭。打神鞭能打神,這如何讓昊天上帝放心呢?


一寸蟲奇聞


姜子牙不是成不了仙或神,而是,元始天尊,始終要放棄一個弟子,讓他淪為凡人的。

成仙,那得根骨好,你像人家聞太師,修行幾十年,就成大羅金仙了,姜子牙,跟了元始天尊四十幾年,連人仙都沒修成,這資質,實在讓人無語了。

那成神,總可以吧。首先,姜子牙不幹啊,成神,那就是死,放棄肉體,只剩元神;其次,元始天尊也不敢,姜子牙聽話啊,是他喜愛的弟子。

於是,元始天尊就說,那你帶封神榜下山,準備封神吧,同時,順道興周滅商,你還能留下一支血脈,這支血脈,也就是持續了四五百年的大周王朝下邊強大的齊國了。

享受不了仙、神的待遇,那就享受一個人王的待遇吧。

這對姜子牙來說,已經是最好的歸宿。按他的實力,成仙那估計還得幾千來年,等不起了,殺劫來了;來封神,按他的實力,比申公豹的分水將軍,好不了多少。

算了,還是在人間當個王吧。


董江波


第一點因為從命理來說姜子牙福緣淺薄,也就是我們說的無福消受!第二點從情理上來說封神榜上大部分人都是因為姜子牙而慘死上榜的,而姜子牙作為主管封神榜的人,給他封神只能是最大的玉帝,但是一群手下都是他的仇人,讓他做玉帝如何服眾?第三點從道理上來講,如封神榜並不是好事,被封神了說白了就是器靈一般的存在了,是無法在修煉成長的,所以上榜的大部分是通天的徒子徒孫。具體如下分析:

第一,元始天尊對姜子牙在原文中有這句話“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世之福。成湯數盡,周室將興。你與我代庖,封神下山,攙扶幫助明主,身為將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處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拾掇下山。”

姜子牙聽到這話,頓時臉色大變,淚流滿面,苦苦哀求道:“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歲月,今亦有年。”言外之意,請元始天尊看在他真心實意的份上,不要趕他下山。

說完,姜子牙又擔心元始天尊不同意,又說道:“望老爺大發慈悲,指迷歸覺,弟子情願在山苦行,必不敢貪戀紅塵富貴,望尊師收錄。”

上山四十年,一事無成。你對比一下楊戩,哪吒等人,就可以看出姜子牙福源之淺,根骨之差了,甚至聞太師,申公豹都要強他不少。修仙修仙,修不成仙便只能為人了。元始天尊對姜子牙是十分喜愛的,奈何命運如此,便只能是“姜太公在此,諸神退避”讓他享受仙王待遇了。

第二,昊天大地看中了原始坐下十二金仙,想要收為己用,可是不便直接開口,於是借混鈞老祖,稱要補全天庭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命仙首十二稱臣,這個仙首十二就是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金星。但問題是元始天尊肯定不願意自己的得意門生給別人當手下看門,雖然元始天尊不把昊天放在眼裡,但是礙於混鈞老祖的面子,又不能過於強烈,於是就設計封神榜來算計通天教主,讓通天教主的門生頂缸!所以有了封神計劃,而上榜是一件壞事,所以大家都竭力避免上榜封神,試問負責人姜子牙怎麼會傻呼呼的自己上去呢。

第三,姜子牙作為封神計劃的負責人,全稱算計那些上榜的仙神,毀壞別人肉身,拘禁他們的元神。如果姜子牙也上榜封神,這些人會聽姜子牙領導嗎?只怕沒幾天就弄死姜子牙了,畢竟姜子牙的修為是非常低下的,而且他幫助武王伐紂,殺人盈野,殺戮過盛,怕是無緣成仙!


鬼谷書生


《封神榜》中有一個角色想必大家十分熟悉那就是實施封神的姜子牙,現在農村人建房子,有的仍然會在牆壁上貼上寫著“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條幅,這個姜太公就是姜子牙。

姜子牙輔佐西周滅了商紂,然而最終封神之時卻並沒有他自己的位置,為何他沒能成神呢?又為何也沒能成仙呢?難道真的是因為所謂的天命難違嗎?

首先,封神榜上有名之神都是因商周之爭而死之人,而姜子牙並沒有死;按照死後成神、昇天成仙的說法,姜子牙沒資格入選。

第二,姜子牙在下山之前,元始天尊就已經說明,姜子牙此生沒有仙緣難成大道,只有享受人間富貴。

姜子牙跟隨元始天尊修行數十年,其初衷不僅是為了練就高強的法力,更是為了得道成仙。可是,姜子牙似乎並沒有修道的天賦,苦練了幾十年還是法力平平。不過,姜子牙很執著,直到滿頭銀髮,他還是對修道充滿積極飽滿的熱情。可見,姜子牙對成仙痴迷到何等地步。

然而,有一天,元始天尊卻嚴肅地告訴他:“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不能成仙,只可受人間之福。”

姜子牙心往下一沉,幾乎癱倒在地。元始天尊卻風輕雲淡地說:“這樣也好,你與我代勞,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為將相,也不枉費這四十年的修行。”

元始天尊讓姜子牙下山輔佐西周集團,在人們看來,姜子牙必然是跪謝師恩,欣然領命。但事實與此截然相反,姜子牙聽到這話,頓時臉色大變,淚流滿面,苦苦哀求道:“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歲月,今亦有年。”言外之意,請元始天尊看在他真心實意的份上,不要趕他下山。

說完,姜子牙又擔心元始天尊不理解,又說道:“望老爺大發慈悲,指迷歸覺,弟子情願在山苦行,必不敢貪戀紅塵富貴,望尊師收錄。”

為了留在山上,姜子牙居然說出“望老爺大發慈悲”這種沒骨氣的話,完全不似一個得道高人。難怪元始天尊說他沒有成仙的福分。

一個人慾望太強烈,太執著於某項事物,其結果往往是適得其反。姜子牙就是被自己的執念所誤。反之,如果放下執念,追從本心,順其自然,理想便會水到渠成。

當然,姜子牙之所以不能成仙,也不僅因為被執念所誤。元始天尊若誠心度化他,完全可以教他放下執念。元始天尊之所以沒有這樣做,是因為他並不想讓姜子牙成仙。而不想讓姜子牙成仙的原因,正如他自己所說,讓姜子牙下山封神。如果讓姜子牙成仙,又讓他主持封神,姜子牙在三界的威望會不會太大?三界最上層是玉清元始天尊,中層上清靈寶天尊,下層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道教分三界99層天,每個天尊掌管33層,元始天尊是最高級別的,如果姜子牙因封神之事,人氣大漲,再加上修煉為神,得道成仙,有可能威脅到元始天尊的統治地位,足見神話中的三界也考慮權力平衡問題。

姜子牙成神或者成仙之後不好安排。

三、神仙也要自圓其說不能前後矛盾

一來天庭需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姜子牙封神之後,如果讓他成神,天上的神位滿了,已經沒有了姜子牙的立足之處。二來如果讓姜子牙成仙,這不就與元始天尊說他無緣仙道的話相違背嗎?元始天尊是聖人,絕對不能做出自己打自己臉的事情,這樣會影響到元始天尊的權威。








吉誠


姜子牙本為玉虛宮元始天尊門下,同心專心向道,心無旁騖,專心在玉虛宮修道四十多年。忽一日被元始天尊派下山,執掌封神大任,兩頭歷經很多崎嶇,幾回先死而後生,不知遭受幾災難。不外,終極,效果美滿,完成了元始天尊的方案,封完了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加上清福神柏鑑,一共給昊天天主送去大大小小三百六十六員上將。但是一直到最初,也不見元始天尊給姜子牙任何名分,以至於姜子牙在封神臺封完神後,悵然若失的站立了好久。

他是“武王伐紂”的首要人物,而“武王伐紂”儘管偉大、光輝、正義而且高大上,但終究屬於“以下犯上”,作為諸侯國,將天子紂王幹掉取而代之,這在法理上有欠考究,而且姜子牙作為武王伐紂的領路人和總設計師,將他封神似乎於理不通,那些陣亡的將士們可以成神或者成為天兵天將,而姜子牙作為活著的人,如果也被封神,這樣周武王及其後代的臉往哪兒擱?

天庭需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姜子牙封神之後,如果讓他成神,天上的神位滿了,已經沒有了姜子牙的立足之處。如果讓姜子牙成仙,這不就與元始天尊說他無緣仙道的話相違背嗎?元始天尊是聖人,絕對不能做出自己打自己臉的事情,這樣會影響到元始天尊的權威。





滷蛋視頻短劇


這裡首先有一個問題必須澄清:從修仙修道上講元始天尊並不能左右姜子牙成仙成神。道家的修行中最重要的經典是《參同契》。一個人想要成仙有兩個關鍵的因素,一是要自己不斷修練神魂,達到陰神堅固,神魂出竅。這樣才能脫離肉身,進行飛昇。二是要修福修德。要不斷做善事,累積福德。這樣才能成就機緣。所以說一個人能不能成仙,主要看你個人的努力和累世積下的功德。所謂緣分,機緣也不過就是這樣講的。你做的好事多了,自然有好的機緣。所以一般在山上修得差不多了,都要下山來入世修行,修什麼,就是修功德。

當然,這個問題也許是就電視劇裡的情節來問的?所以就沒法回說了。因為我們把神仙想得和普通人一樣。有情,有私心。還在乎功名利祿。如果真是這樣,他也成不了仙了。所以說,如果就電視劇情講,元始天尊不願意讓姜子牙成仙的原因?我認為不是天尊不想,而是姜子牙機緣不夠。而且姜子牙後來有點對權勢留戀,功名還看不透,怎麼成仙。也許天尊早看到這點,讓他下山歷練。結果還是不過關,看來只能看他道心能否消退,下世再修了。不過姜為平定天下功勞是有的,享受榮華富貴也是理所當然。但這些東西就是這樣,如果享受了人間富貴那就完了,也不能再指望成仙用得上了。如果姜子牙能不為功名利祿所動,繼續潛心修行。元始天尊也會助他成就 道果的。


大和尚演果


姜子牙本為玉虛宮元始天尊門下,同心專心向道,心無旁騖,專心在玉虛宮修道四十多年。忽一日被元始天尊派下山,執掌封神大任,兩頭歷經很多崎嶇,幾回先死而後生,不知遭受幾災難。不外,終極,效果美滿,完成了元始天尊的方案,封完了三百六十五路正神,加上清福神柏鑑,一共給昊天天主送去大大小小三百六十六員上將。但是一直到最初,也不見元始天尊給姜子牙任何名分,以至於姜子牙在封神臺封完神後,悵然若失的站立了好久。

從全部封神的進程來看,真實姜子牙的功績是很大的,並且,姜子牙也在堅定施行他的師傅元始天尊的號令。按說,作為云云聽話的師傅,作為師傅的元始天尊怎麼著也得給點鼓勵獎吧。但是,甚麼都沒有,這是為甚麼呢?別急,蟲子全國率領各人來剖析下緣由。

第一個緣由,真其實書中已講過,那仍是在姜子牙行將下山的時分,元始天尊呼喚姜子牙,說出一番話,奠定了姜子牙的運氣。書中道:天尊曰:“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世之福。成湯數盡,周室將興。你與我代庖,封神下山,攙扶幫助明主,身為將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處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拾掇下山。”真實這也是第一次也是獨一的一次,元始天尊明白暗示姜子牙的名分,即與仙無緣,乃人世將相,只是這名分,不是專心修道的姜子牙所要的。

第二個緣由,乃是元始天尊的私心作怪。在全部封神的進程中,且不言人世因此事死了幾人,但是截教,包含闡教本人,也死了很多門人。並且,在施行封神的進程中,截教的門人也不止一次的說過,為甚麼上榜的皆是截教門人,而闡教門人很少,這個黑鍋得找人背。元始天尊作為始作俑者,再加上闡教掌門的身份,天然不會承當這個黑鍋,門下的十二門生加上燃燈和南極,明顯身份也不適合。惟有這個全程參與其中的姜子牙,左看右看,都非常的適宜,並且從表面上看,一切因上了封神榜而慘死的人,除去姜子牙下山之前先死的意外,其他的幾都與姜子牙脫不了干係。換句話說,封神榜上之人,大多數關於姜子牙仍是仇恨紛繁的,以是,姜子牙不適合在封神榜上有甚麼位置。

第三個緣由,乃是姜子牙本身的演變。姜子牙在初下山的時分,內心仍是非常不願意的,還同心專心想著羽化了道,但是跟著姜子牙在西岐位置的日漸穩固,並疾速上升的時分,姜子牙品味到了權益的味道。此時的姜子牙,已不在期望本身無緣的仙道了,這一點,在蟲子全國的上一篇文章《英明神武的周武王,為甚麼會淪為姜子牙的政治傀儡?》已暗示,對權利的盼望,已完整改變了姜子牙,這一點是元始天尊既想看到,又不願意看到的。以是,從這點來講,元始天尊也不想再給姜子牙甚麼名分了。

第四個緣由,在全部封神大戰中,呈現了多數的寶貝,這些寶貝終極大多數都落入了元始天尊手裡。但是從一開端交給姜子牙的打神鞭,元始天尊自始至終都不見發出,只是發出了怪樣子和戊己杏黃旗。為啥不把打神鞭收返來?真實緣由也很複雜,這是元始天尊變相在給姜子牙定名分,這也是元始天尊偏向的一個暗示。按說姜子牙完成封神大任以後,就是偉人一個,就該享受人世的榮華貧賤了,再也用不著打神鞭了。但是,元始天尊是曉得姜子牙的辛苦的,固然在表面上,不克不及給姜子牙任何的許願和名分,但是把打神鞭留給姜子牙,就已說明了統統。並且,在姜子牙所封的大神內部,仍是有很多不服氣的大神的,首當其衝的就有申公豹,前面另有聞仲等人,這其中的任何一人,如今已成神,要想湊合已是偉人的姜子牙,何其複雜!但是假如有打神鞭在手,任誰也不敢上前。以是說,元始天尊只是不克不及在表面上給姜子牙甚麼名分,真實背後,這個名分給的還真不低,清福神柏鑑還只是三百六十五路正神的管轄,擁有打神鞭的姜子牙,更是管轄中的管轄,在神界,仍是位置蠻高的。

以是,最初,固然姜子牙滿心期望本人能經過封神榜成神,但是看到成神之人皆是慘死之人,內心也不再期望。在人世,已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貧賤之極,再加上打神鞭在手,六合任我遊,何其快哉!


一隻可愛的開心果


神話故事而已,切莫當真。姜子牙不能成仙或者成神,並不是元始天尊的話,一個人的法力都那麼大了,能請得各方神仙來幫自己,你說他不是神或者是仙,我都有點不懂了。

看了這句話,我認為姜子牙已經高於神的地位了:姜子牙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國文藝舞臺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還是中國神壇上一位居眾神之上的神主。作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為"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護佑神靈。

姜子牙命中無緣得道成為仙或者神,元始天尊感念其心誠,所以讓他享受了不是神仙還高的地位,讓他來主持封神,實際上成了神主;好比帝王封的將軍,自己而不是將軍,但誰是將軍還是自己說了算。

戲說姜子牙苦練得道仙班的位置,四十餘載的學習終於沒有白費,其學業成果深厚;但自身命中無緣成為仙班中的一員。當元始天尊告訴他真相後,他還是在堅持,希望能以誠信感動,不過這一切都無法改變。姜子牙於是無奈下山輔助周文王,周武王滅殷商,建立了大周800年的基業。

大周建立,殷商滅亡;絕大部分失去的,無論是殷商還是西周,上到大王下到臣子,無論敵友,彷彿都被封為了神,封到最後,姜子牙已經沒有了位置,其實子牙知道,幾十有位置也不是自己的,因為天尊已經說過;所以在別人看來是不可能的事,其實就是不明其中真相而已。

姜子牙為何沒有得到元始天尊的肯定,成為仙班一員?兩點足以說明:

第一,姜子牙修道資子在師傅眼裡不達標

第二,輔助西周,殺戮太盛。


歷史戲語


另類君答題^_^

這個問題很簡單,答案是一句成年人耳熟能詳的話:按既定方針辦事。

首先,商周之戰是女媧為了懲罰紂王而策劃的一場改朝換代的戰略性佈局,為彌補戰爭帶來的生靈塗炭和人事代謝,封神從本質而言,其實是在粉飾太平,營造歌舞昇平的“盛世”場面,而事實上,再怎麼粉飾也改變不了戰爭的殘酷本質。

從抽象意義來講,封神榜單的殘酷性更甚。就算三清旗下的周武王團隊如何代表主旋律和政治正確,姜子牙作為周武王團隊的核心人物,卻在封神榜上籍籍無名,為嘛?

因為他是“武王伐紂”的首要人物,而“武王伐紂”儘管偉大、光輝、正義而且高大上,但終究屬於“以下犯上”,作為諸侯國,將天子紂王幹掉取而代之,這在法理上有欠考究,而且姜子牙作為武王伐紂的領路人和總設計師,將他封神似乎於理不通,那些陣亡的將士們可以成神或者成為天兵天將,而姜子牙作為活著的人,如果也被封神,這樣周武王及其後代的臉往哪兒擱?

其次,封神榜單有明確的指標限制,那就是360個神位,多一個就是多,少一個就是少,只能不多不少!

從封神榜單來看,封神的運作過程其實是周朝和商朝殘餘勢力相互溝通喊話,相互妥協的過程,姜子牙作為主事人和協調者,他可以運作方方面面,卻不能登上神壇,否則就會讓那些急於上位(有實力有名望有資歷的貨)卻未能上位(名額有限,只有360個)者怒不可遏,將他做靶子對待;

最後,元始天尊有言在先。在姜子牙下山之前,元始天尊曾明確告訴他“此生與仙籍無緣”,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姜子牙資質愚鈍,相比之下,申公豹是他的師弟,無論智商、實力、親和力乃至運籌帷幄都比他高了好幾個等級,如非三清庇佑,申公豹早就讓姜子牙死於非命了,還談什麼封神?

按元始天尊的認知,姜子牙能享人間富貴,卻不能成仙封神,這個不只是資質問題,還是宿命使然,如果姜子牙一定要走修仙之路,頂多也只能成為一名不入流的散仙,僅此而已。

相較而言,姜子牙其實還不如“謹遵師命”,下山發起眾籌,在周武王旗下糾集三山五嶽的道友“共謀大業”,這個才是最適合他的“主旋律”事業。

其實,民間流傳姜子牙“社稷神”“房梁神”“太公在此諸神退讓”之類的傳說,都是無稽之談,經不起推敲的,就好像末代皇帝溥儀曾在東北祭祖,禱告說“愛新覺羅之於中國,不啻於三皇五帝之於華夏”,只是臆想中的YY囈語罷了!


另類文史




姜子牙在玉虛宮修道四十年,忽然有一天他的師父元始天尊對他說:“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可受人世之福。成湯數盡,周室將興。你與我代庖,封神下山,攙扶幫助明主,身為將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處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拾掇下山。”

四十年對於一個凡人來說可不短,耗了大半輩子再告訴人家白忙了,元始天尊這似乎做得不地道。況且以元始天尊闡教教主的修為,度姜子牙成神成仙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顯然元始天尊有陰謀。


這裡就必須講到三教封神大戰的緣起。就在姜子牙到玉虛宮修行的第四十年,昊天上帝看中了闡教十二金仙,想讓他們上天庭當差,於是以天庭缺少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為由,與鴻鈞老祖商議通過封神大戰,填補天庭的空缺。

鴻鈞老祖把封神榜交給元始天尊,這正中元始天尊的下懷,因為他絕不會把自己最得意的十二個愛徒交給天庭。如此一來,只能儘量拿死對頭截教門徒充數。人數足了,昊天上帝就沒有理由讓十二金仙上天庭了。

派誰帶封神榜下山?能力太強的肯定不行,會過早地引起通天教主的不滿。申公豹也不可以,此人心術不正,會把事情搞砸,但可以利用。那麼,只剩姜子牙是最好的人選了,能力不強,偷偷叫別人幫忙就可以了。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姜子牙可不可以給自己封神?如果可以的話,他會不會把自己封成最頂級的大神?畢竟姜子牙也是個實在人。元始天尊也是考慮過這個問題,好在姜子牙修行淺,好忽悠,於是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

為了防止姜子牙心生不滿,封神大戰後元始天尊並沒有收回打神鞭,讓姜子牙偶爾也享受一下“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的威風。

堅持原創,我是菸斗的傳說,歡迎交流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