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豎抱會不會危害脊柱?

朱秀媚


從寶寶一出生開始,關於“橫抱”還是“豎抱”的爭論就未停止過,有的家長覺得寶寶本身就頭大、頭重,並且骨骼、肌肉還未發育成熟,豎抱會傷害脊柱,而有的家長覺得只要姿勢正確,就不會傷害到寶寶。那麼,豎抱寶寶到底會不會傷害到脊柱?

一、豎抱對脊柱不利?

目前沒有哪項研究明確表明,抱姿跟脊柱發育有必然的相關性。只是從常識來講,橫抱和豎抱只不過是脊柱承受的重量方向不同而已,橫抱是承受橫向力量,豎抱則是承受縱向力量。平抱的時候注意用手托住寶寶的腰背部,同時讓頭頸部枕在臂彎裡,脊柱就會得到保護。

但寶媽需知道,從脊柱受力上來分析,橫抱時脊柱承受的壓力比豎抱更均勻。在沒有明確抱姿和脊柱發育有關係時,大家只需要以一顆敬畏之心對待就好,因此,一般建議3個月以內的寶寶最好少用豎抱姿勢。

二、豎抱的好處

1、緩解脹氣

有的寶寶感受過豎抱後就不再滿足橫抱了,這是因為豎抱時,寶寶是斜趴在家長身上,此時腹部會有一定壓力,若寶寶有腸脹氣,這種姿勢可緩解腸脹氣。此外,餵奶後豎抱拍嗝可減少吐奶情況。

2、促進智力發育

橫抱的寶寶,視野中只能看到天花板,而豎抱的寶寶,卻可以看清周圍事物變化,從而人可以刺激大腦發育,促進寶寶智力提高。

3激發運動潛能

寶寶從出生開始,就已經有運動潛力,但必須通過鍛鍊才能激發出來。若缺乏鍛鍊或鍛鍊之後,自然也就會導致寶寶發育遲緩、行動遲鈍,所以適當豎抱寶寶,不僅不會傷害TA還可以激發寶寶運動潛能。

三、豎抱正確方法

豎抱時,寶媽需將寶寶頭和腰背部托住,或將寶寶胸部靠在肩膀上,一隻手托住寶寶臀部,另一隻手則需托住寶寶頭,寶寶的胸和頭部重量都會落在寶媽肩上和手臂上。剛看豎抱時間可以短一點,隨著寶寶月齡增加,可適量增加豎抱時間。

提醒:寶媽不宜過早豎抱寶寶,最好是在寶寶學會抬頭後再豎抱。


母嬰參考


爸爸媽媽們都感嘆:抱新生兒真的太難了!那新生兒豎抱會不會危害脊柱呢?我們先了解一下寶寶脊柱的發育特點。


新生寶寶脊柱發育特點:---

在寶寶的生長髮育過程中,脊柱會逐漸出現三個生理彎曲:

2-3個月左右寶寶能夠抬頭,出現第一個生理彎曲—頸部脊柱前凸;6個月左右會獨坐,出現第二個生理彎曲—胸部脊柱後凸;8-9個月時會爬,10-11個月能站立,這時會出現第三個生理彎曲—腰部脊柱前凸,12-16個月時能走路。

就是這些生理彎曲的形成,能使身體保持平衡並直立行走。雖然寶寶在1歲以內就會出現這3個彎曲,但一直要到六七歲時,寶寶的脊柱彎曲才會徹底固定下來。

嬰幼兒期的骨骼發育還未成熟和定型,如果脊柱長期處於彎曲的狀態,脊柱的發育就可能出現畸形、不正常彎曲等情況,這將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如果不能及時糾正,寶寶長大後很有可能出現脊柱側彎、駝背等現象。

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頭大身子小,頸部肌肉發育還不成熟,還不能夠支撐頭部的重量。媽媽在抱寶寶的時候,一定要託著他的頭。細心的媽媽會發現,寶寶的頭差不多佔據了整個身體的1/4。出生1~2個月的小寶寶,頸肌還沒有發育好,肌肉也沒有力氣,如果豎著抱寶寶,寶寶腦袋全部的重量就會壓在頸椎上,寶寶的脊椎很容易受傷,這些傷害也許一時看不出來,但可能會影響寶寶以後的生長髮育。

抱新生兒你需要掌握幾種方法:手託法

媽媽用左手托住寶寶的背、頸、頭,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把寶寶從床上抱起和放下。

腕抱法

將寶寶的頭放在左臂彎裡,肘部護著寶寶的頭,左腕和左手護背和腰部,右小臂從寶寶身上伸過護著寶寶的腿部,右手託著寶寶的屁股和腰部。這種抱法比較常用。

不要抱太久

爸爸媽媽總想把自己的孩子捧在手心裡,認為給新生寶寶的愛就是一直抱著他,其實不能一直抱著寶寶的,一直抱著違背了嬰兒發育的自然規律,還嬰兒的發育是有很大危害的。

母子交流式

用這種方式抱寶寶,媽媽和寶寶面對面,最利於親子間的交流與對話,還可以輕輕地將寶寶在身前蕩蕩,令寶寶更放鬆、更開心。

寶寶睡覺怎麼抱才正確?

寶寶時刻想躺在媽媽的懷抱裡,因為這是最溫暖、最安全的地方。剛開始淘淘媽對淘淘也是愛不離手,淘淘一哭,就趕緊抱在懷裡,後來擔心淘淘養成抱睡的壞習慣,有時候哭也不立馬就抱起來,讓他躺在床上,輕輕拍拍,和他聊聊天有時候也就不哭了。

抱著寶寶睡覺,也會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抱著睡,寶寶不能深度睡眠,身體也不能很好的舒展開,影響呼吸換氣。寶寶的脊柱長期處於彎曲狀態,會影響健康發育。媽媽要做的就是,儘量讓寶寶躺在床上自然入睡。


關於新生兒,媽媽還需要了解:

新生兒,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每天需要20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媽媽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給寶寶餵奶、換尿片,最好不要過多的抱寶寶。

由於生理上的特點,嬰兒的胃、賁門肌肉較鬆弛,但幽門肌肉卻很緊,在這種情況下,哺乳或餵食後如果將嬰兒抱在懷中逗玩,則食物容易從賁門溢出,造成嘔吐。

嬰兒的骨骼生長較快,如果長期抱在懷中,對孩子骨骼的正常成長極為不利。平常抱出去曬曬太陽,增強抵抗力是必要的,但時間也不宜過久。

哄寶寶睡覺,或寶寶情緒不安定時,宜橫抱在懷裡。這種抱姿使寶寶的頭貼近媽媽左胸口,能夠聽見媽咪的心跳聲,使寶寶產生親切感,從而安定情緒。

給寶寶餵奶後宜豎著抱,這樣可拍出進入胃內的空氣。

多抱寶寶進行肌膚接觸增進感情固然好,但須注意不宜時間過久,否則會讓寶寶疲勞而又緊張。


落葉無聲new


很多爸媽會發現,橫抱小寶寶的時候總是哭個不停,只要把他們豎抱起來,立馬就停止了哭泣。但是聽到周圍有很多人說豎抱小寶寶,尤其是豎抱新生兒不好,會對他們的脊柱不利,所以都不敢輕舉妄動。

小嬰兒豎抱真的會對脊柱不利嗎?

其實只要抱姿正確,對脊柱是沒有影響的。國際上很多醫學權威組織機構並沒有反對小嬰兒豎著抱,也沒有高質量的研究論文證實豎著抱會影響到寶寶的脊柱。相反,當寶寶吃完奶後,還建議豎著抱,給寶寶拍嗝,有利於預防寶寶溢奶。

豎抱寶寶的好處:

1、小寶寶橫抱和豎抱看到的是兩個不同的世界,相對來說小寶寶更喜歡豎抱。豎抱使寶寶能夠更大範圍的觀察周圍環境和人,有利於寶寶視覺的發育,而不是每天平躺著盯著天花板。

2、在吃奶的時候,寶寶很容易吸入空氣,從而導致吐奶或胃食管反流。吃完奶後豎抱寶寶10-20分鐘,有利於排出胃裡的空氣,有效減輕寶寶的痛苦。

3、豎抱時寶寶能夠把頭靠在媽媽的肩膀上,這樣會讓寶寶更有安全感。

豎抱的正確姿勢:

正確的豎抱姿勢是一手托住寶寶的頭部,另一手托住寶寶的臀部,讓寶寶的雙腿稍微蜷曲,或者把寶寶上半身貼在大人胸前,另一隻手托住寶寶的脖子,也可以把寶寶的頭搭在媽媽的肩頭,這樣寶寶就能看到周圍很多的東西,也不容易哭鬧。

什麼時候可以豎著抱?

新生兒出生數天就可以豎著抱了,但為了保險起見,很多育兒專家都建議3個月內的寶寶應該儘量少豎抱。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加,可以適當增加豎抱的時間,讓寶寶舒適,大人也舒服。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關於豎抱寶寶影不影響頸椎的問題,我們這些寶媽們討論了一陣,結合醫生的建議和我自身的經歷,我來細緻的講一下。

我先百度2張明星豎抱嬰兒的圖片,大家可以看一下

這是范瑋琪和黑人陳建州豎抱新出生的嬰兒


這是林志穎豎抱自己新鮮出爐的寶寶

寶寶豎抱的姿勢

首先,明確一點,嬰兒寶寶從一出生就可以豎抱的,但是……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需要用手掌托住寶寶的頭和頸部,另外一個手環抱嬰兒的臀部。

因為在前3個月,小孩的頸部脊椎和骨骼還沒有完全發育好,身體不能承受大腦殼的重量。所以,為了避免對頸椎產生負荷,我們需要讓小孩的頭部靠在大人的肩膀上。


圖中所用的3種姿勢,就適用於在餵奶後,需要給孩子拍背打嗝,防止吐奶的情況。




這張圖,講的是另外一種拍背打嗝的手法,一樣需要用手去託舉孩子的大腦殼。

我在給寶寶餵奶以後,就是採用這種手法,既能解決打嗝的問題,對孩子身體的震動也比較小。

通常情況下,4~5月之後,小孩的脖子才可以支撐自己腦袋的重量,但是我們依然需要採用保護措施,也要避免長時間的豎抱寶寶。

所以,豎抱寶寶,會對小月齡寶寶的頸椎產生影響,避免這種情況的方法就是採用手掌保護頭頸,胖寶寶伏趴在自己的肩膀上。

我現在已經和很多寶媽一樣,不斷的充實自己各種知識,勵志做一名新時代的智慧寶媽。


調侃寶寶


豎抱寶寶會影響頸椎嗎?

豎抱寶寶會不會影響到頸椎,這個要由寶寶的月齡和媽媽抱的姿勢來決定的。


一 1-2月的小月齡寶寶。尤其是未滿月的寶寶,儘量不要豎抱。實在需要豎抱的時候,一定要用手托住寶寶的後腦勺,同時護住寶寶的背部。畢竟寶寶這時候的頸部還是很脆弱的,不足以支撐整個頭部的重量。


二 3月-5月齡的寶寶。這階段的寶寶,有些已經能夠自己抬頭了,並且脖子已經可以支撐頭部的重量了,這種情況的寶寶,就可以放心地豎抱了。可以用前臂抱住寶寶,讓寶寶的頭和背部靠著大人的胸部。豎抱的好處,就是寶寶可以看到更多的風景和人物,視野更開闊,會更感興趣呢。



不管寶寶多大,豎抱的方法一定要很注意,儘量輕柔地托住寶寶的頭部,不能過度用力。同時時不時也要變換抱寶寶的姿勢,以免寶寶太累。


同時要特別注意,寶寶揹帶一定要7個月後,寶寶可自行抬頭才可以使用。


星星媽育兒說


作者丨波殼粒粒

“新生寶寶到底能不能豎抱”,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問題。經常上網一看,都是一大片豎抱傷脊椎、危害大的文章,把新手媽媽們嚇得不行。

更糾結的是,很多小寶寶豎抱就笑,一橫抱就哭了。讓人不知如何是好!所以,我們還要被“新生兒豎抱傷脊椎”的謊言嚇多久?

一、新生兒真的不能豎抱嗎?

其實新生兒豎抱真的是被妖魔化了,並沒有那麼誇張。豎抱姿勢標準了,不僅不傷脊椎,反而有利於寶寶的身心發育!

豎抱有利於降低寶寶頭部壓力,塑造更好的頭型;幫助寶寶更好消化,減小吐奶幾率;

讓寶寶有不一樣的視野,滿足寶寶探索世界的需求(不少專家認為,這也是豎抱寶寶就不哭的原因之一)。

而且對新生寶寶,本來就應該鼓勵多種姿勢抱,任何1種固定姿勢都不適合過久,在轉化抱姿過程中,豎抱也是很好的選擇。

二、正確的豎抱姿勢

01抱寶寶之前,保持冷靜自信:

媽媽過分激動的情緒,小寶寶也是能感受到的,有時甚至會拒絕。

抱寶寶要小心沒錯,但寶寶真的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脆弱,而波殼粒粒也相信,寶媽們對寶寶已經足夠溫柔了。

所以,保持冷靜,多給自己信心!

02一手託頭,一手託屁股:

新生寶寶全身最重的部位,就是頭部,所以頭部和頸部都需要很小心的支撐——

在豎抱的時候,爸爸媽媽需要一隻手溫柔地托住頭部,另外一隻手臂則挽抱住寶寶的小屁屁。

03做到“頭貼胸”:

儘可能讓寶寶貼近你的胸部,這樣小寶寶的頭就可以依靠在你胸膛上;當寶寶聽著爸爸媽媽的心跳聲,是能從本能上獲得安慰呢!

左手保護好頭部和脖子,右手臂則主要承擔寶寶的重量;

一定要記得的是:讓寶寶的臉側向一邊,保證讓寶寶呼吸順暢。

04享受抱寶寶的感覺:

豎抱對寶寶和爸爸媽媽都是一個很溫暖的時刻,這時你們的輕輕哼唱、說話,都可以讓寶寶感覺愉悅。

在餵奶、小睡、換尿布之前的時間內,你們會需要不斷換手來緩解手臂的痠痛感。換手的時候,無論如何,都要記得始終要有一隻手扶住小寶寶的頭部。

另外,注意耐心觀察寶寶的反應,因為每個寶寶都會有自己偏好的姿勢、並有所反應。如果寶寶不停哭鬧,說明他感覺不舒服,需要換個姿勢。


波殼粒粒


適不適合豎抱首先要看寶寶有多大,其次要看豎抱的姿勢對不對!

一.多大的寶寶適合豎抱?

1—2個月的嬰兒,新生兒發育的特點是頭大、頭重,脖子和脊椎發育不成熟,不能支撐起頭部,1個月的嬰兒只能稍稍抬頭片刻。豎抱寶寶時,寶寶頭的重量全部壓在頸椎上,對寶寶的脊柱傷害大,可能小時候不易發現脊椎問題,影響孩子將來的生長髮育。

2個月以上的嬰兒,如果脖子脊椎發育的不錯,可以支撐起頭部了,就可以採取豎抱,但時間不要太長,採用不同姿勢變換抱。

二.什麼才是豎抱的正確姿勢?

1.伏肩式

嬰兒伏於大人的肩膀上,將嬰兒抱直,胸腹緊貼大人前胸,小嬰兒頭尚不能豎穩時可將一手掌托住嬰兒頭和頸,另一手托住嬰兒臀部和雙腿,撐住全身重量,緊緊抱住嬰兒,這樣嬰兒頭靠大人肩向後可看見更多事物,又鍛鍊了頭頸部肌肉,對脊椎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2.坐式

嬰兒背靠大人的胸腹部,面向前方,大人一手從腋下經前胸環抱住嬰兒。另一手從抱住寶寶臀部和大腿。方便寶寶看前面的事物。

三.豎抱的好處有哪些?

1.豎著抱會時,小寶寶緊緊貼著媽媽的身體,寶寶會感到舒適而有安全感。

2.豎抱時寶寶視野更加寬闊,能夠接收到更多的信息,有利於寶寶大腦的發育。

3.有利於鍛鍊寶寶頸部的力量,有利於寶寶早日抬頭。



四.豎抱要注意什麼?

1.豎抱不宜過早,寶寶能夠獨立抬頭,支撐頭部時,才能豎抱。

2.不要長時間抱著寶寶。

3.豎抱放下時,動作要輕柔。

4.平時可以通過趴臥練習鍛鍊寶寶的頸部和頭部力量。


放開那孩子讓我來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我個人認為,寶寶到底是要怎麼樣抱法,其實應該是由寶寶自己說了算。要根據每個寶寶具體的發育情況不同而有所區別。

就比如說我家大寶剛出生你出生的第二天,他的頭就能夠自己抬起來了。要麼我們在抱她的時候,只要他是清醒的,我們橫著抱著她,他就會強烈抗議。

因此從他出生開始,我們就一直都是豎著抱他。但是我們豎著抱她的時候,因為考慮到他實在太小了,頸椎承重的能力不夠,因此我們都是一手託著他的後腦勺,一頭託著他的小屁屁。

但是我家兒子出生的時候,因為他是順產,加上又是早產,他的骨頭就比較軟。在一百天之前,我們都是打橫抱著他。他也挺享受我們打橫抱著他的姿勢。

當然,如果嬰兒在睡著的時候,儘量是橫抱著為佳,這樣有助於嬰兒睡眠。

從下圖中可以看到,抱嬰兒有幾種方式,那麼如何選擇一種嬰兒最合適的抱法,不傷害嬰兒弱小的身體,判斷的標準就是嬰兒感覺舒服,不哭不鬧。



我是幼師向陽,期待育兒路上與你同行,一同努力,收穫更好的自己和更棒的娃!


幼師向陽


都說寶寶不能太早豎抱,老人認為,新生寶寶的頭頸背部還沒有發育成熟,還很脆弱,沒辦法撐住自己大大的頭和小小身體,豎抱會傷到寶寶的脊柱和頸椎的,為了保護頸椎,所以要橫抱在臂彎裡。可是很多寶寶橫著抱的時候扭來扭去感覺就是不舒服,當你豎起來抱時那寶寶就變得風平浪靜,細看寶寶,還很享受一般。

那問題就來了,寶寶到底能不能豎抱?豎抱寶寶會不會影響到頸椎?

答案是可以的,任何月齡的寶寶都可以豎抱,但是一定要確保他們的頭、頸椎、脊椎在同一垂直水平線上。無論橫抱還是豎抱,只要寶寶頭部和胸部有足夠的支撐,姿勢就是對的。平抱和豎抱不過是脊柱承受的重量方向不一樣而已,一個承受橫向力量,另一個承受縱向的力量。特別要注意的是,月齡小的寶寶,豎抱的時間最好不要太長,時間太長,寶寶上身的重要會壓在了肚子上,長時間下去,寶寶會呼吸困難。


各位(準)爸爸媽媽們,你家的小寶貝是幾個月就開始豎抱的呀?


楊謐說


新生兒可以豎抱嗎?多大可以豎抱?

美國兒科學會、美國新生兒護理協會都強調:任何月齡的寶寶都可以豎抱,但是一定要確保他們的頭、頸椎、脊椎在同一垂直水平線上。

無論橫抱還是豎抱,只要寶寶頭部和胸部有足夠的支撐,姿勢就是對的。

所以豎抱不會影響脊柱,但前提是姿勢正確。

正確的姿勢:

豎抱時一隻手挽住臀部,一隻手拖住頭部,寶寶的胸部和頭部的重量都會落在媽媽的肩膀和手臂上,像上圖一樣託好脖子和屁股的豎抱就沒有問題啦!

用上面的正確姿勢豎抱寶寶時,寶寶會自主抬頭對脊柱有沒有傷害?

那些6個月以內不能豎抱的言論,主要是怕頭部重量壓迫頸椎。

事實上,寶寶抬不起頭的時候,豎抱也不可能令他抬起,只會耷拉或者左搖右擺,所以他會自然的將頭靠在大人身上。

能抬起來的時候說明他的頸部力量已經足夠支撐,力量既已足夠又何來壓迫之說?

美國兒科學會還支持讓早產兒豎著依偎在胸前的袋鼠育兒法,也沒有豎抱不能太久太頻繁之類的說法。

其實任何大運動都一樣,那些說早坐、早走不好的言論很多沒有科學依據。

寶寶發育不是看應不應該,而是看能不能夠。

所以發育慢的不必強求,發育快的也不能限制。

正確的豎抱不僅沒有危險,反而對寶寶的身心發育都有益處。

在寶寶清醒時豎抱,是治療嬰兒胃食管反流的一種方式;

餵奶後豎抱拍嗝也是一直被鼓勵使用的減少吐奶的方式;

豎抱有不一樣的視野,可以看到與躺著時候不一樣的世界,和周圍的人進行表情眼神的交流,有助於寶寶感知的發育。

豎抱可以給寶寶更大面積的肌膚之親,增加寶寶的安全感、增進親子感情。

豎抱可以降低頭部壓力,減少平頭和歪頭的幾率,有利於塑造更好的頭型。

寶寶出生後第一個大運動訓練就是學習抬頭,這是寶寶發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平時可以通過多趴進行練習。

如果寶寶很早可以豎抱抬頭,媽媽應該高興而不是擔心,這正說明寶寶發育的很好。

正確的抱姿。

無論是橫抱、還是豎抱,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對大人孩子都會產生不適。

平常除了讓寶寶多趴之外,抱也應該多變換幾種姿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