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摘要

風電出售、泵業剝離與貿易計提,公司有望實現主要虧損資產剝離

公司是我國裝備製造業骨幹企業,是電力工程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受風電業務、水泵業務及貿易合同欺詐(公司為受害者)負面影響,近年來公司業績持續承壓。據2019年快報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4.56億元左右(包含計提)。子公司湘電風能、長沙水泵、湘電貿易長期大額虧損、且短期內暫時難以止損,嚴重影響公司經營業績,故2020年2月19日公司掛牌轉讓子公司湘電風能,2019年9月完成出售轉讓長沙水泵廠,湘電貿易的合同詐騙訴訟屬於非經常發生事項,已計提一次性損失5.02 億元,目前公司主要虧損來源皆已清除。

實際控制人擬全額認購非公開發行,控股比例上升至45.57%

2020年2月19日公司向興湘集團非公開發行股份,擬募集總額不超過 1,081,137,863 元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實控人湖南省國資委控股比例將提升至45.57%,彰顯信心。

若剝離完成,公司將主要以艦船綜合電力系統與電磁高端裝備為核心

預計若虧損資產剝離後,公司製造業主體將主要由兩部分組成:(1)電傳動與電磁高端裝備核心——湘電動力(目前75%控股)(2)大中型交直流發電機——上市公司電機事業部。

綜合電力推進系統是艦船傳統動力的替代者,我國內需即存在千億空間

(強調:電力推進系統是全船供能系統,而非單純的行駛驅動)

中國船舶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國產企業也呈現高集中度特點,主要有湘電股份、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和中國中車。

公司此項業務主體湘電動力發展勢頭迅猛,2019年上半年即完成6799.33萬元淨利潤,上半年已達到2018年全年的89.90%,由於綜合電力推進系統的技術優勢及艦船對電能用量的快速上漲需求(未來艦艇武器及裝備系統電能需求量達目前的20倍以上),我們預計湘電動力的船用全電系統及電力推進系統或將進入高速發展軌道

,電磁發射與電磁裝備或將在未來對公司業務發展做出支撐。

空間測算:

(1)軍船:美國福特級航母作戰群總造價約為324億美元。根據CCTV-4國際頻道報道,我國2049年前將建造10艘航母,目前我國已造航母型號為002,後續2020-2049年將建造8艘航母,若對標美航母作戰群水面艦艇價格,則造價為2592億美元,平均每年129.6億美元對應900.72億人民幣(按照6.95中美匯率計算),對應年動力系統採購金額180.14億元,或開始綜合電力系統替代。

目前我國艦船綜合電力系統總產值僅約18億元(主要為民用艦船),因此具備較大替代空間,由於該類市場為寡頭化市場,則公司作為寡頭企業將核心受益。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2)民船:我國民用艦船或具備年均600億綜合電力系統採購增量可能。(詳細測算見正文)

(3)未來電磁武器裝備和軌交系統

盈利預測與評級:預計19-21年營收增速為-6.43%/-11.99%/13.25%,營收為58.00/51.05/57.81億元,毛利率為6.03%/20.75%/25.13%,淨利潤為-14.6/2.51/4.38億元,EPS為-1.54/0.27/0.46元,20-21年PE為42.5/24.38x。採用可比估值,國睿科技/中國海防/中國船舶/航發動力20年PE均值為71.01x,20年目標價為63.21*0.27=17.07元,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風險提示:連續兩年虧損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風電業務風險,貿易業務風險,後續的經營情況和盈利能力存在不確定性風險,流動性風險,非公開發行預案實施風險,高比例質押風險。

報告目錄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報告正文

1. 擬剝離低效業務聚焦高端裝備,國資實控人進行定增增持

1.1. 公司是行業領軍企業,現有業務受到風電與貿易業務拖累

公司全稱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由湘電集團有限公司於1999年註冊成立,並於2002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公司是我國裝備製造業骨幹企業,是電力工程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代表產品包括風電發電機、大中型交直流電機(含特種電機)、艦船綜合電力傳動系統、電磁高端裝備等。

目前,公司擁有交/直流電機、風力發電機、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水泵及配件五大業務板塊。由於風電行業新增裝機量自2015-2017年連續兩年下滑,幅度達36.6%,故公司風力發電系統業務板塊的業績亦隨之下滑(從2015年的52.83億元下滑至2018年的12.48億元)。在此背景下,公司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的戰略轉型,以“電傳動技術”為核心發展高端裝備,聚焦軍工、新能源與動力產業技術,形成了綜合電力、風電設備、電機、軌道交通牽引系統、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等核心業務群。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2018-2019年公司業績出現虧損,受風電行業裝機量減少、傳統制造業下行壓力增大影響,以及國際貿易子公司被詐騙導致合同款及相關項目減值所致。風電行業裝機量自2015年起下滑,公司風力發電機業務收入規模亦隨之壓縮;2018年宏觀環境、實體經濟環境偏弱、製造業下行壓力增大,公司訂單不足導致營收下降明顯,當年營收61.99億元,同比-36.13%;歸母淨利潤-19.12億元,同比轉虧。

1月21日公司發佈2019年未經審計預虧公告,歸母淨利潤約為-14.56億元,原因:(1)子公司國貿作為被詐騙方涉及經濟合同糾紛案,計提損失影響利潤5.02億元(存貨計提減值損失1.39億元/應收賬款計提減值損失2.42億元/訴訟損失1.21億元);(2)風電外購部件質量問題整改,發生維修費用影響利潤3.97億元;(3)銷售的風力發電機組平均銷售價格較2018年有所下降,影響利潤1.76億元。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2019年公司風力發電業務持續虧損,拖累公司業績。主要原因:(1)銷售價格偏低:2019年銷售執行的訂單大部分是18年-19年初簽訂的,訂單價格下降造成利潤下滑。(2)原材料漲價:2019年風電受搶裝潮影響和產能限制,主要零部件、原材料的供應商紛紛大幅漲價,其中葉片上漲21.31%、鑄件上漲5.9%、偏航變槳軸承上漲11.12%,進一步壓縮毛利率空間。(3)18-19年外購件質量問題導致三包費用大幅提升:18年三包費用6.13億元,其中風電外購件質量損失6億元、日常三包費用0.13億元;19年三包費用4.56億元,其中風電外購件質量損失3.97億元,日常三包費用0.59億元,導致利潤下滑。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此外,公司水泵業務增長情況仍不容樂觀:由於國家電力結構調整及節能環保的需要,核電項目放緩,水泵銷售量明顯下降,同時受材料價格及營運成本偏高的影響,利潤也同比減少。總體來看,公司2019上半年各板塊成長性與盈利能力受行業需求影響波動、下游客戶信用問題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承壓,且根據2019全年預告來看承壓持續。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2020年2月19日公司發佈重組預案,實際控制人湖南省國資委對公司持股比例從33.54%上升至45.57%;同日公司發佈預掛牌轉讓全資子公司湘電風能100%股權,轉讓完成後,將有利於減少湘電風能對公司業績的不利影響,有利於公司聚焦電機、電控和軍工主業板塊。我們預計,公司的產業結構、核心競爭力、經營重點、管理能力將有望出現較為明顯的調整。

1.2. 風電出售與貿易計提,公司有望實現虧損資產全部剝離

由於受到風電、水泵等行業影響,以及貿易業務下游客戶出現信用欺詐問題,2018-2019上半年除湘電動力外的多家子公司出現虧損,其中:(1)2018年虧損最多的兩家子公司分別為:湘電風能(13.24億元虧損)、長沙水泵(2.87億元虧損)。(2)2019上半年虧損額度最大的三家分別為:湘電國貿(4.74億元虧損)、湘電風能(0.89億元虧損),長沙水泵(0.58億元虧損)。湘電風能、長沙水泵長期大額虧損,公司整體經營業績受拖累。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因此,公司開展了一系列不良經營性資產的處置與減值計提,預計將有效提升經營效率、降低迴款壓力與不良經營性資產的積壓,目前一系列相關工作已逐步開展,預計公司主要虧損來源將逐步得到清除。詳細的剝離/一次性計提工作步驟如下所示

  • 最大單體虧損(湘電風能):公司已於2月19日公告掛牌100%剝離預案。
  • 長期虧損企業(長沙水泵廠):19年9月26日完成長沙水泵廠全部所持股權交割。
  • 鉅額合同被詐騙虧損(湘電國貿):19H1完成減值計提4.68億元,年報修增0.34億元,總額共計5.02億元。

若虧損公司全部出售完成,公司未來盈利可期。2019H1為-4.6億(其中4.68億為一次性計提詐騙損失)相較剝離前公司損失大幅度減小。公司剩餘傳統交直流電機業務板塊盈利較為穩定,交流電機業務2015-2018年營收為98,517.60 、86,648.82、89,264.60、94,269.80萬元,毛利率分別為27.67%、23.62%、33.28%、24.73%,收入和利潤水平穩定;全電推進業務公司技術先進,未來市場廣闊,盈利前景可期。轉讓湘電風能、長沙水泵股權,有利於減少對公司經營業績的不利影響,有利於公司聚焦大中型交直流電機(含特種電機)、艦船綜合電力傳動系統、電磁武器系統等特種電磁\\電傳動高端裝備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1.3. 實控人增持:定增注資,改善資產負債結構,保障資金充足

2020年2月19日公司向興湘集團非公開發行股份,擬募集總額不超過 1,081,137,863 元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興湘集團實控人亦為湖南省國資委,故本次發行不改變公司實控人湖南省國資委地位,發行完成後興湘集團將持有公司18.11%股權,成為第二大股東。湘電集團持股從33.54%下降至27.46%,實控人湖南省國資委控股比例將提升至45.57%,彰顯信心。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非公開發行提高公司償債能力,降低財務風險,解決公司燃眉之急。注資前公司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別為 0.90、0.74,遠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數,資產負債率則遠高於同行業上市公司平均水平。此次非公開發行將有效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顯著提高公司償債能力,減少財務風險和經營壓力,進一步增強公司資本實力和抗風險能力,增強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2. “新湘電”:湘電動力與電機事業部打造電傳動/電磁裝備龍頭

隨著虧損業務的剝離以及實控人湖南省國資委的持續支持,公司將形成“電機+電控”為技術核心,以電傳動、電磁高端裝備為業務發展方向,以大功率船舶綜合電力及電磁發射兩類核心技術為依託,加快拓展民船綜合電力推進等民用領域,打造成為最可信賴的武器裝備供應商和湖南省軍民融合發展典範。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若虧損資產剝離後,公司製造業主體將主要由兩部分組成:(1)電傳動與電磁高端裝備核心——湘電動力(目前75%控股);(2)大中型交直流發電機——上市公司電機事業部。我們預計,公司在高端裝備領域將核心受益艦船全電化時代、電傳動革命與電磁武器發展;在民用領域將受益全電化時代的新能源新型基建發展機遇。

2.1. 湘電動力(75%)——艦船及高端裝備綜合電力系統及電傳動領軍企業

合作海軍工程大學,艦船全電推產業化佈局穩步推進。2016年9月22日公司通過定增,募集資金用於收購控股股東湘電集團軍工相關資產,並投資建設艦船綜合電力系統系列化研究和產業化項目。2017年公司聯合湘電集團等出資22.8億元成立子公司湖南湘電動力,佈局未來艦船綜合電力系統等軍民融合發展業務。湘電動力將引進湖南軍民融合裝備技術創新中心作為公司股東,增強綜合電力系統等軍品業務發展動力。創新中心由湖南省政府與海軍工程大學聯合組建,開展海軍工程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等活動。為搶佔軍工前沿,公司將以湘電動力為平臺,重點抓好關於湖南軍工地位和湘電未來發展重大軍工項目的研製任務,做優做強軍工板塊。

  • 艦船綜合電力系統系列化研究及產業化項目:根據公司2019年半年報,公司艦船綜合電力系統系列化研究及產業化項目計劃投資 193,000.01 萬元,2019 年上半年完成投資 8,463 萬元,截止 2019年 6 月 30 日,該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 175,328 萬元。

公司合作方中國艦船綜合電力系統的領軍者——海洋工程大學馬偉明院士曾長期擔任湘電股份獨立董事(2006-2012)。據中國軍視網報道,馬偉明長期致力於艦船電力系統領域研究,破解了艦船能源與動力、電磁發射、新能源接入等多領域世界級難題,先後承擔重大科研項目40餘項,多次獲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榮立一等功2次。2015年,領銜的科研團隊被海軍授予“創新強軍馬偉明模範團隊”榮譽稱號。

湘電動力目前業務主要在船用電力推進系統及控制設備、發電成套設備等領域具備較強的研發及工程化能力。近年來,湘電動力以我軍新型武器裝備發展需求為綱要,開發了成系列的、國際領先的前沿高新技術軍用動力裝備,並實現工程化應用,同時深度拓展至軍民融合領域,開創了我軍武器裝備電氣動力系統發展的新時代。湘電動力自2017年開始完整年度運營,2017、2018年分別完成1560.46、7563.34萬元淨利潤。2019年上半年即完成6799.33萬元淨利潤,上半年已達到2018年全年的89.90%,我們預計湘電動力的船用全電系統及電力推進系統或將進入高速發展軌道,電磁發射與電磁裝備或將在未來對公司業務發展做出支撐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2.2. 電機事業部:公司民用電機制造主體,受益新能源等新基建

根據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官網介紹,湘電股份電機事業部是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最具核心競爭力的事業部,該事業部生產的交直流電動機的市場佔有率和利潤歷年來都名列同行業前茅。在大中型交直流電動機、牽引電氣和大中型水泵開發方面處於國內先進水平,城市交通車輛、礦山開採運輸成套設備、系列防爆電機和變頻電機、風力發電機、海運船用電力推進系統及其他國防裝備等產品的開發和生產在國內起主導作用。

根據新華網2020年3月4日報道:從發改委前期項目批覆情況來看,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項目仍是當前基建投資的主要方向,但以5G、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等為代表的新基建投資佔比呈現明顯上升趨勢。2020年伴隨部分新基建項目進入大規模商業化應用階段,以及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新基建投資強度將顯著加大,初步估計有望達到接近萬億元的投資規模,佔整體基建投資的5.0%左右。公司的民用電機與電工系統產業在電動汽車電驅動系統、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工業與風電電氣控制等新基建相關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公司作為中國電工行業領軍企業有望受益以信息化、工業化為主的新基建建設。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3. 艦船綜合電力系統與電磁裝備具備千億市場,公司為領軍企業

3.1. 艦船綜合電力推進系統是未來軍民艦船的主要動力,歐美企業佔優

艦船綜合電力推進系統通過電力網絡為推進系統、高能武器系統、通信、導航與探測系統和日用設備等提供電能,實現了全艦能源統一供應、分配、使用和管理,是全電化艦船的標誌。

系統包含電能產生、分配、管理、功率變換、電力推進系統和艦載用電設備等環節,由電站、配電板、變壓器、諧波抑制器、變頻器、推進電機、監控系統、螺旋槳等組成。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信息,艦船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具有多方面應用優勢,是下一代艦船動力技術:

(1)綜合電力推進系統控制靈活,艦船機動性能強。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可使用多臺原動機,在不同電力需求下維持較高的推進效率。電力推進所採用的電動機在5%-100%額定功率範圍內均具有較高的效率(約95%),而內燃機只有在85%-90%額定功率範圍內能達到最高效率。相較機械推進採用一臺原動機驅動,電力推進可採用多臺原動機,基於電力需求的變化調整原動機的開啟和關停,從而在各種運行工況下均維持較高的效率。

(2)採用綜合電力推進能夠降低艦船噪聲和振動,滿足艦船對於隱蔽性和舒適性的要求。

(3)採用綜合電力推進能夠節省艦船內部空間,有利於擴大艙容。採用綜合電力推進能夠節省艦船內部空間, 有利於擴大艙容。機械推進系統的大型主機及其軸系佔據了巨大的空間,其剛性的連接制約了全船的佈置,傳統船舶的軸系長度往往佔到船長的40%左右。採用電力推進的船舶省卻了傳動軸系、減速齒輪箱,代之以電纜,使動力裝置各種設備的安排更加合理,獲得更大內部空間,簡化了動力系統的結構,極大的提高了艦船總體佈局的靈活性,優化了船體空間利用率。全電系統通過模塊化設計,可以實現標準化和系列化,針對不同種類的艦船,進行不同模塊的搭配組合,有利於減少動力裝置型號數量,提高裝備保障性。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4)艦船採用綜合電力推進系統能夠降低燃料消耗、節省艦船運行成本。艦船採用綜合電力推進系統能夠降低燃料消耗、節省艦船運行成本。在艦船的不同工作模式下,僅當艦船發動機接近滿功率運行時採用機械推進的效率稍高,其餘模式下采用電力推進的效率均高於機械推進。根據分析,在一年時間內,採用機械推進需消耗燃油11293噸,採用電力推進則消耗燃油9397噸,一年內節省燃油1896噸。根據美國海軍數據,驅逐艦採用全電力推進,在30年全壽命期間將比機械推進節省16%以上的燃料費。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美、英等西方發達國家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綜合電力系統研究,綜合電力推進已進入商用及軍用階段。2009年7月服役的英國45型驅逐艦,是世界上首艘採用中壓交流綜合電力系統的水面主戰艦艇。此外,英國CVF航母、美國DDG1000驅逐艦、法國“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等均採用了中壓交流綜合電力系統。民用船舶領域也實現了綜合電力系統的應用

,主要以中壓交流和低壓交流兩種電制形式,如美國‘亞特蘭蒂斯’號科考船、‘海洋綠洲’號郵輪、荷蘭‘藍色馬林魚’號半潛船等。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3.2. 目前全電動力處於傳統動力替代起步階段,望具備軍民千億市場

中國產業信息網指出,船舶動力系統是船舶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核心部分,主要由船舶主機(柴油機、蒸汽輪機、燃氣輪機等)、傳動系統(軸系、齒輪箱、聯軸節、離合器等)和推進器(螺旋槳、全向推進器、側向推進器等)組成。船舶動力系統的價值約佔全船設備總成本的35%,

約佔船舶總價的20%,我們預計新型的全電動力價格佔比將有所提高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根據新思界2019年報告分析,目前全球綜合電力推進系統供應商以瑞典ABB集團、通用電氣、西門子等為代表,佔據全球80%以上的市場份額。2018年全球船舶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市場規模近80億元,其中瑞典ABB集團佔比近50%,是全球船舶綜合電力推進系統最大供應商,其產品代表了全球綜合電力推進系統發展水平。近年來,中國民用船舶電力推進系統絕大多數產品依賴進口。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中國船舶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國產企業也呈現高集中度特點,主要有湘電股份、中船重工第七一二研究所、中國中車,各企業船舶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已經在國內船舶上面實現了應用。根據觀研天下數據,我國2018年全電動力市場規模僅為18.897億元,因此從產業規模比較來看,與歐美主要企業存在較大差距。

在具體應用領域,根據新思界數據,目前豪華遊輪、破冰船、海工船新建船舶幾乎全部採用綜合電力推進系統,但依然 95%以上仍以柴油動力為主,綜合電力推進系統目前處於起步替換階段。

3.2.1. 民用船舶:我國民用市場綜合電力推進產值具備30倍增長空間,產值增量600億

中國港口網顯示,2019年我國民船市場1-11月船舶工業總產值2869億元,若假設每年月產值相等,則預估2019年全年產值在3129.82億元,若按照動力系統佔比20%計算,我國每年船舶動力系統產值在765.07億元。目前我國綜合電力推進系統產值約18.9億元,僅佔全國船舶動力系統總產值的2.5%;我們認為,未來船舶動力將有望從傳統機械柴油機全面切換至綜合電力推進動力系統,民用市場綜合電力推進產值或將具備約40倍增長空間,未來年產值增量約746億元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3.2.2. 軍用艦船:未來我國軍用艦船綜合電力推進系統具備1800億採購空間

央廣網2016年報道,英國45級、美軍DDG-1000驅逐艦與法國西北風兩棲艦均採用中壓交流綜合電力系統均採用了中壓交流綜合電力系統。根據財經國家新聞網報道,美國航母作戰群組成:1艘航母、2艘巡洋艦、4艘導彈驅逐艦、2艘護衛艦、2艘攻擊型核潛艇、2艘後勤支援艦艇,總造價約為324億美元。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根據CCTV-4國際頻道報道,我國2049年前將建造10艘航母,目前我國已造航母型號為002,後續2020-2049年將建造8艘航母,若對標美航母作戰群水面艦艇價格,則造價為2592億美元,平均每年129.6億美元對應900.72億人民幣(按照6.95中美匯率計算)。按照20%船舶動力系統造價佔比計算,則未來我國航母作戰群軍用艦船動力系統總採購規模約為180.14億元,若我國也建造非航母作戰配套艦艇,則此為軍用電力綜合推進系統採購額的保守估計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3.3. 電力需求或大幅增長,或加速我國軍用艦船綜合電力系統發展

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未來艦載高能武器電力需求將與推進電力需求不相上下,艦船綜合電力推進系統提供強力牽引。儘管當前水面艦船的總功率達到了數十兆瓦,但現役的多數艦船採用傳統的機械推進方式,約佔80%的原動機(主機)功率用來通過減速齒輪箱帶動螺旋槳推進艦船航行,另外約佔20%的原動機(輔機)功率用來發電,供給全艦的日常用電及艦載設備用電,僅有小部分的能量用於武器和探測設備。這種狀況無法滿足未來新概念高能武器的發展要求,電磁軌道炮、激光武器等高能武器為綜合電力推進系統提供了強力牽引。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3.4. 電磁武器及高端裝備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電磁發射技術是繼化學能發射之後出現的一種新概念動能發射技術,該技術通過藉助電磁能做功,將電磁能轉化為彈丸等有效載荷的動能。按結構和原理的不同,可分為電磁軌道式和電磁線圈式兩種。前者可以理解為一個單匝直線電動機,後者可以理解為圓筒狀電動機,其實質都是按照電動機原理工作。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電磁發射技術擁有諸多比較優勢。與常規的化學發射方式相比具有明顯優勢:

  • 電磁發射能提供較大動能,可將彈丸等有效載荷加速到化學發射方式難以達到的超高初速和射速,且速度可任意調控;
  • 精度高,射程遠,威力大,發射過程不易受到干擾;
  • 無噪聲,無煙霧效應產生,系統生存能力強。

電磁發射技術在科學實驗、軍事和工業交通等多種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電磁發射技術作為科學研究手段,可以用於受控核聚變試驗和高壓物理領域。作為軍事應用,可以進行電磁炮彈和導彈的發射,用於地面防空、攔截彈道導彈、摧毀軍事衛星,還可以用於航母上的飛機彈射系統。目前,美國福特級航母已經裝備電磁彈射系統。 在工業交通領域,可以用於電磁抽油機和高速電磁列車等。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4. 盈利預測與評級

公司已於2019年9月26日完成水泵相關資產交割,2020-2021年該板塊業務將不再貢獻收入,也不再對業績造成影響。2月19日公司已公告風力發電機業務的預掛牌轉讓方案(將所持有的股權100%全部掛牌出售),預計非盈利資產的剝離有望於2020年實現,但目前尚未交割,故風力發電機業務板塊未在本模型中剔除。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我們認為,由於長沙水泵廠及其旗下資產於19年三季度交割完畢,故四季度不再並表,2020年可能會出現因資產剝離而導致的公司營收規模縮減。2021年隨著公司不斷聚焦核心戰略,公司營收規模有望逐步恢復正常增長。預計2019-2021年公司營收增速分別為-6.4%/-12%/13.3%。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從毛利率的角度,由於公司今年因戰略失誤而沒有把握風電發動機搶裝的機遇、在手訂單仍為2018年-2019年初的較低價訂單(前文已闡述),故風力發電系統預計毛利率為負,此外水泵產品不再貢獻收入,故不再影響公司毛利率。交流電機、直流電機兩板塊將有望成為公司在業務重組後的經營新重點,未來有望迎來較好的盈利性。我們預計,公司2019-2021年的毛利率分別為6%/20.8%/25.1%。在此假設下,結合2019年業績預虧公告,我們認為公司2019-2021年淨利潤分別為-14.6/2.51/4.38億元,EPS為-1.54/0.27/0.46元,2020-2021年的PE為42.50/24.38x,PS為2.09/1.85x。

採用相對估值法,公司在完成業務重組後,核心產品將聚焦電機相關業務,產品應用場景主要為艦船、高鐵等,該領域可比公司主要為中國船舶、中國海防、國睿科技等,相關可比公司的2020年估值情況如下表所示:

「天風軍工」獨角獸-湘電股份:艦船電動與電磁裝備龍頭涅槃重生

按照萬得一致預期,三家可比公司的2020年PE均值為71.01x,按照公司2020年EPS預測值,公司2020年股價目標為0.27*63.21=17.07元/股

5. 風險提示

連續兩年虧損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風電業務風險,貿易業務風險,後續的經營情況和盈利能力存在不確定性風險,流動性風險,非公開發行預案實施風險,高比例質押風險

(1)風電發動機業務存在年內無法100%剝離完成的可能性。2020年2月19日公司發佈《關於預掛牌轉讓全資子公司股權的公告》,將通過湖南省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持有的湘電風能100%股權,本次交易如能完成,湘電股份將不再持有湘電風能股權,湘電風能將不再納入湘電股份合併報表範圍。本次擬出售湘電風能100%股權的行為,交易價格尚未確定,對公司實際影響也不確定,具體影響將根據實際成交情況測算。

(2)電機市場縮量風險。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公司電機下游國內火電市場增速將放緩,根據國家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火電裝機容量110,604千瓦,增長4.3%;2018年火電裝機容量114,367千瓦(含煤電10.1億1千瓦、氣電8330萬千瓦),增長3%;根據中國電器工業協會第五屆五次理事會工作報告顯示,2019上半年發電設備市場出現斷崖式下滑,部分企業煤電機組產能利用率僅為50%左右,給公司主要服務於該領域的電機市場帶來壓力。雖然公司在水利、石化防爆等新興業務和市場規模逐步增長,但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調整還需一定調整期,帶來不確定性風險。

(3)存貨產品存在無法及時出售而計提減值的可能性。2018年,公司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牽引系統、直流電機業務營收增速均為負數,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三季報營收總額為19.72億元,但存貨總額仍有20.48億元,已超過了同期營收總額。若未來兩板塊下游行業需求增速不及預期,可能出現公司現有存貨無法及時出清、進而導致存貨減值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