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球員篇:“冰人”喬治格溫

說起馬刺隊,第一時間讓人想起的是“石佛”、“GDP”、“海軍上將”等綽號,但還有一個響亮的綽號也來自於馬刺,那就是“冰人”喬治格溫。

NBA球員篇:“冰人”喬治格溫

喬治·格溫,外號“冰人”,美國NBA前職業籃球運動員。身高6尺7寸,體重185磅,擔任得分後衛,於1973年加入美國籃球協會(ABA),1976年起加入NBA,先後為弗吉尼亞紳士隊、聖安東尼奧馬刺隊(ABA及NBA)和芝加哥公牛隊效力十四個賽季。NBA生涯平均每場得分26.2分,是NBA歷史上最好的得分後衛之一。

喬治.格溫在1977-85年連續9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4屆NBA得分王。在他的帶領下,馬刺曾5次贏下分區冠軍。馬刺隊已經退役了格文的44號,1996年NBA成立50週年的時候,格文入選了50大巨星;也是那一年,他進入了奈-史密斯籃球名人堂。

NBA球員篇:“冰人”喬治格溫


職業生涯

ABA時代

1973年,因在比賽中毆打對手而被趕出校隊的格溫,最初只在一個小聯盟打球,後來被ABA弗吉尼亞紳士隊的球探發掘而加盟該隊,與另一名球星朱利葉斯·歐文 成為隊友。1973-74年賽季,格溫首次參加ABA明星隊賽,但在同一日,他卻被交易至聖安東尼奧馬刺隊。1975年,格溫再次入選ABA明星隊賽。

NBA球員篇:“冰人”喬治格溫

NBA時代

在ABA被NBA合併後,格溫繼續留在馬刺隊,1977-78年賽季,加盟NBA第二年的馬刺隊便在格溫的帶領下,打出聯盟第三佳的52勝30負成績,格溫亦第一次獲取得分王名銜。在當年的得分王爭奪戰中,格溫於常規賽最後一天的比賽中取得63分──其中在第二節取得NBA史上單節最高的33分(2015年1月23日被克萊·湯普森以第三節單節37分超越)──力壓丹佛掘金隊的主將、於當日取得當時史上單場第二高得分的大衛·湯普森,成為得分王,兩人的平均得分僅僅相差0.07分(27.22分比27.15分)。格溫在NBA最有價值球員獎項票選中,獲得第二多的選票,僅次於比爾·沃頓。

NBA球員篇:“冰人”喬治格溫


1978-79年賽季,格溫再次成為得分王,在NBA最有價值球員獎項票選中,再次獲得第二名,僅次於摩西·馬龍。馬刺隊在格溫的帶領下,闖進東部決賽(當時馬刺隊屬東部球隊),在3-1的情況下,最終被華盛頓子彈隊逆轉。1982年及83年,格溫依舊以強大的得分能力率球隊打進西部決賽,可惜兩次均敗於洛杉磯湖人隊。1985年,格溫因被教練認為防守太弱,而且害怕投關鍵球,結果被送至芝加哥公牛隊。在這最後一季中,格溫和另一位巨星邁克爾·喬丹 合作,剛巧喬丹當時因腳傷而只打了18場比賽,格溫正好彌補了球隊的得分缺口。賽季完結後,格溫宣佈退出NBA。

NBA球員篇:“冰人”喬治格溫


格溫進攻技藝多元化,包括25尺跳投、挑籃、反向上籃等等,使他能輕易取得大量分數。其中格文的“挑籃”更是NBA史上的經典進攻招式之一。同時,他在場上的冷靜沉著,為他贏得“冰人”的外號──儘管這外號最初只是來自一個暢銷自傳的作者筆名。

能獲得較高的分數,與喬治.格溫的技術特點離不開關係,無論面對怎樣的防守,格溫的投籃姿勢一般很難變形。同時用現代的俗語描述,格溫就是瘦高投籃怪的鼻祖。在身體對抗不佔優勢的情況下,投籃成了他的主要得分方式。在1977-1978賽季,喬治.格溫的的2分命中率高達53.6%(當時沒有三分,遠距離投籃也被算作2分)。同時喬治格溫不容讓人忽視的是他的籃板能力,在1977-1978賽季,他場均獲得5.1個籃板,雖然身形瘦弱,但是他的籃板卡位意識非常好,5.1個籃板中前場籃板佔到了1.4個,足以見得這位球星的進攻嗅覺。

NBA球員篇:“冰人”喬治格溫


喬治格溫將自己的進攻最強時期的獻給了馬刺,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獲取總冠軍,但這並不影響他的偉大,他依舊是NBA歷史上偉大的得分手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