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城雖有郭靖,但終究擋不住蒙古大軍

金庸先生的小說《射鵰英雄傳》,很多人都看過。尤其是張智霖和朱茵主演的94版《射鵰英雄傳》電視劇,成為一時經典,堪稱一代人的回憶。

小說裡,憨厚淳樸的郭靖,歷經種種磨難,與黃蓉成為結為夫妻。他也最終成為一代大俠,並守護者大宋的襄陽城,站在抗擊蒙古大軍的最前線。他也成功擋住了蒙古人前進的腳步。


襄陽城雖有郭靖,但終究擋不住蒙古大軍


但那畢竟是小說演繹。

真實歷史上。那個在小說裡棄襄陽城而逃的呂文德,恰恰是大宋抵抗蒙古的一代英傑與最後希望。

呂文德雖不是襄陽城守將,但卻是襄陽城所在大宋京湖戰區最高長官——京湖制置使。這個出身名門卻家道中落的年輕人,憑藉大宋名臣趙葵的舉薦從軍報國。此後,呂文德轉戰大宋各地,一直戰鬥在大宋抵抗蒙古的前線,在與蒙古大軍的作戰中,他勝多敗少,成為繼孟珙、餘玠等名將之後,南宋第二代也是最後一代抵抗蒙古的中流砥柱。


襄陽城雖有郭靖,但終究擋不住蒙古大軍


襄陽城守將是呂文煥。

呂文煥是呂文德的堂弟。自呂文德發跡以來,他不斷提攜和任用親族,逐漸使得呂氏家族成為南宋末年最大的軍事集團。呂文煥作為呂氏家族中的佼佼者,同樣得到了提拔。

自大宋鹹淳三年(公元1267年)十一月,蒙古大軍開始圍攻襄陽和樊城。呂文煥也於同年十二月正式入主襄陽,拉開了波瀾壯闊也慘烈異常的襄樊保衛戰序幕。由於襄陽和樊城是大宋抵抗蒙古的戰略支點和最後屏障,因此這一地區防衛嚴密。不過蒙古人同樣處心積慮,早在多年以前就已在此佈局,直到此時露出獠牙。在長達六年的襄樊保衛戰中,呂文煥拼死守城,多次與蒙古大軍展開血戰,給予蒙古人以重創。


襄陽城雖有郭靖,但終究擋不住蒙古大軍


呂文煥終究不是張巡。

在襄樊保衛戰期間,宋廷數次救援襄樊的軍事行動均以失敗告終,這不僅使得襄樊徹底喪失外援,也使得守將呂文煥繼續抵抗的希望逐漸破滅。大宋鹹淳九年(公元1273年)正月九日,蒙古大軍攻破與襄陽互為犄角的樊城,並屠滅全城。樊城的淪陷,預示著襄陽的固守難度進一步加大,守將呂文煥也逐漸走向心理崩潰。

安史之亂中,大唐有張巡死守睢陽,最終城陷被殺。但他以一己之力阻擋了叛軍進軍東南的腳步,為大唐反攻贏得了時間。但呂文煥不是張巡。襄樊被圍六年之後,大宋鹹淳九年(公元1273年)二月二十四日,呂文煥開城投降。

至此,蒙古大軍順流而下,大宋滅亡只在旦夕之間。或許是出於報復心理和納上投名狀的需要,呂文煥作為先鋒,一路招降那些呂氏舊部駐守的大宋沿江州郡。呂文煥所過之處,這些呂氏舊部望風而降,蒙古大軍很快就直抵臨安城下,逼迫謝太后開城投降。大宋徹底滅亡。


襄陽城雖有郭靖,但終究擋不住蒙古大軍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在歷史的大潮中,個人的力量其實是很渺小的。無論你是如同呂文德那樣的當世將星、國家棟梁,或是金庸筆下那虛構出的一代大俠郭靖。因為南宋末年的那幾個皇帝,都不是治世明君。宋理宗還稍微好一點,宋度宗就十分昏庸。因此賈似道這種奸臣才能操縱國家權柄,為所欲為。

而投降蒙古的那些大宋將領,比如劉整和呂文煥,並非一開始就要投敵。劉整是因為被呂文德打壓陷害,不得已投降。呂文煥則是死守六年突圍無望,最終投降。這其中的根源,在於朝廷中樞混亂、內部爭權奪利,於是才有這種多米諾骨牌效應。但無論怎麼說,作為大宋臣子,投降始終是可恥的。尤其是在敵軍入侵、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正是大丈夫以死報國之時。這些投降蒙古的宋臣,也註定被後世唾罵。提起大宋忠臣,我們只會記得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李庭芝、姜才等人。


襄陽城雖有郭靖,但終究擋不住蒙古大軍


誰能青史留名,誰又會遺臭萬年。

當時的人心中有數,後世也自有歷史公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