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逆反心理特別嚴重,別人叫我向東,我偏偏向西?

手機用戶50670255640


逆反心理每個人每個時期都存在。特別是十幾歲的孩子,他們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形成的時期,他們也有自己對三觀的一些理解和看法,如果你說的話或做的事不符合他們的三觀,他們就會彆著來。如果不順著他們,他們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如離家出走,抑鬱,甚至自殺。我們成年人要引導,不要打壓甚至打罵他們。他們有些想法可能是對的,只是我們被世俗或自己的想法所限制,這時大人要提前自己同時引導他們去成長,讓他們形成健康的、高尚的三觀。逆反心理是正常,我們要學會與人交流溝通,把自己的想法與人探討,畢竟我們需要受尊重、被注視的想法是人人都有的,但觀點想法不一定是對的,需要與人溝通交流。大人們也要尊重孩子,注重他們的想法,分析他們想法會產生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實踐,實踐出真知嘛。再就是多看看名人傳記,看他們是怎麼想或做的。


美好人生731106


有時逆反心理是自我成長的一個標誌,是自我意識覺醒,成為獨立思考個體的一個過程。

人生有兩大逆反期,或者反抗期。

1第一反抗期——自我意識的覺醒

在孩子3歲到4歲的時候,你往往會發現孩子有以下的行為:總是對父母說不。即使這個孩子喜歡吃糖,但是當你問他的時候,他卻倔強地說“不”,好像故意惱你似的。

這個時候的他們,他們總想要自己去做一些事情,總不想別人去插手。

這個反抗期並不是什麼“缺點”,而是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了,他越來越想要控制自己的行為了,為了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他想法設法的想阻止他自己的人說出“不”,這其實是一種成長。

2.2第二反抗期——心理斷乳期(12-15歲)青春期

這一時期的父母總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整天戰戰兢兢,殫精竭慮,生怕孩子出現什麼問題。同時,磨刀霍霍,隨時準備著戰鬥。

而這一時期的孩子生理發展迅速,而心理成熟的速度又相對緩慢,想要從父母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為了實現獨立的需要,也是磨刀霍霍,隨時準備著戰鬥。

事實上,在成長的過程中表現出反抗的那些孩子,因為自我意識的覺醒,越來越能夠控制自己,在成年後心理也會相對更加的健康,性格也更加的獨立堅韌。相反,那些在成過程中沒有一絲反抗的孩子,性格可能會更加的懦弱且優柔寡斷。

有時候逆反期來的有點晚,只要安全的度過我們的逆反期,就會得到自我成長,更加獨立,有更高的自尊。


東南西北峽


這種逆反心理,其實是你想證明自己的一種方式,說明你的自我價值感偏低,老是需要用一些方式來證明自己。

反之,如果你自我價值感高的話,你就會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通過思維來判斷合理還是不合理,再決定自己的行動方案。而不是條件反射式的別人向東你偏往西。



楊老師1349


物體太軟時不能承載,太硬了容易脆斷,只有柔韌度適中才可以隨風逐浪。做人也一樣,剛烈的人過於自傲,過於武斷,會失去很多東西。太軟弱的人不成氣候,扶不起的阿斗。要磨鍊意志,做內心堅強的人。


河東當開智超


放不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