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維護群眾權益,今年這些土地制度要落實

昨日,其專門發文強調了2020年關於土地工作的重點,自然資源部作為主管全國土地資源的核心機構,在今年動作頗多。

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史西寧律師為大家分享最新政策,以下這些涉及群眾根本利益的土地政策,自然資源部將在今年督促各地方予以落實!


自然資源部:維護群眾權益,今年這些土地制度要落實

維護群眾權益,深入推進徵地管理制度改革

圍繞貫徹落實新《土地管理法》規定,改革創新徵地管理制度,保障群眾權益。

· 落實“公共利益”徵收土地,制定城鎮土地徵收中“成片開發”標準,縮小徵地範圍。配合做好《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修改,明確徵地管理規定要求。

· 督促指導制定區片綜合地價。認真落實《關於加快制定徵收農用地區片綜合地價工作的通知》要求,督促指導各省(區、市)制定公佈區片綜合地價,建立全國區片綜合地價數據庫。研究起草區片綜合地價制定技術規程。

· 做好徵地審批相關工作。按照新法規定,完善徵地審查報批要求,有效銜接農用地轉用審批,配合做好用地審批與“放管服”相關工作,服務國家重大戰略。

· 推進徵地社會監督,規範信息公開。督促指導各地落實《農村集體土地徵收基層政務公開標準指引》規定要求,按照新法要求,進一步完善基層徵地政務信息標準指引規範市縣徵地信息公開工作。完善省級徵地信息公開平臺和全國徵地信息共享平臺相關功能,方便社會查詢,切實維護被徵地農民合法權益。

自然資源部:維護群眾權益,今年這些土地制度要落實

強化動態監督,壓實地方政府耕保責任

按照“掌握真實情況、科學制定政策、嚴格監督執行”要求,強化耕地保護動態監督,督促地方政府落實耕地保護責任

· 落實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政策。指導各地制定實施辦法,建立設施農業用地備案制度,強化用地監督,確保農地農用。· 建立耕地衛片監督機制。充分運用衛星遙感影像和自然資源綜合信息監管平臺,每半年一次開展全國耕地利用動態監測,全面掌握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變化情況、判斷趨勢、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應對措施,依靠技術手段強化耕地保護監督。

· 改進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重點結合耕地保護日常監督、永久基本農田核實整改、補充耕地核實,以及土地管理水平綜合評價等工作,督促地方履行耕地保護責任。聯合有關部門對耕地保護問題突出地區開展專門檢查督察。

· 探索跨區域保護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補償機制。將跨區域保護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納入生態補償範圍,體現耕地生態功能,促進保護積極性。積極推行部分省份實行耕地保護激勵機制的做法,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保護耕地給予獎補,調動基層保護耕地的積極性、主動性。

自然資源部:維護群眾權益,今年這些土地制度要落實

加強基礎建設,紮實開展耕保監督工作

充分認識耕地風險,注重耕地保護形勢分析研判,強化技術手段推進耕地保護監督工作。

· 推進耕保政策研究。根據國土三調成果反映的耕地利用狀況,分析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問題,有針對性研究保護政策。研究耕地破壞、耕作層損毀的認定標準與政策意見。

· 開展耕地分等評價。本著“簡便、易行、可操作”的原則,研究形成新的耕地分等評價方法;基於國土三調成果,開展新一輪全國耕地分等評價工作。

· 加強耕地保護戰略研究。適應形勢要求,增強耕地保護戰略思維,確保我國糧食安全。集成耕地保護與管理相關信息,推進“智慧耕地”平臺建設。

· 加大耕地保護宣傳力度。特別是利用好媒體等平臺,開展政策解讀、解疑釋惑、經驗介紹等宣傳報道,營造耕地保護良好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