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為什麼有世界唯一的職業棒棒?它養活了多少重慶人?

梅死了


棒棒並不只是重慶有,我的老家四川達州城裡也有棒棒。

重慶又叫山城,所以地形決定了很多地方爬坡上坎,以前交通又不方便,也沒有上下的電梯,所以就催生了棒棒這個職業、車站、碼頭、朝天門市場、各大建材市場門口、電腦城等各大批發市場。以前只要你手裡提有東西,就有棒棒上來問,需要挑不,或則你一吼棒棒,就會來幾個。當年的電視《山城棒棒軍》 就是那個時代 的縮影。

隨著時代的發展,交通發達了,很多地方也有電梯了,也開始有人組織專門的搬家公司,然後將這些棒棒集中在一起,開始 做搬家服務,有些批發市場也會固定棒棒,因為要送貨,送單子,散兵遊勇的棒棒生意就不好了,特別是現在網絡 購物發達了,直接可以將貨送到樓下,棒棒的生意也越來越不好了,有的人可能守一天的業務,也守不到多少錢。

現在的棒棒年齡都很大了,從事這個行業的青壯年基本上很少了,因為從業人員少了,價格也高了,去年從上清寺搬一點廣告宣傳牌,不超過50斤,走路15分鐘左右,因為一個人不好拿,所以叫個棒棒,一報價,50塊,算了,50塊我還是自己搬吧!

在過兩年,這代棒棒也退休了,這個職業估計也就消失了!


窮哥在重慶


在重慶碼頭邊、火車站、步行街廣場、商場邊,總能看到一群拿著一根長長的竹竿,上拴一根繩子,眼睛專盯著拿行李的外地人和拿著東西的人,他們就是世界上唯一職業從業者——棒棒。

眾所周知,重慶是中國有人居住的區域中,環境最惡劣的,夏天高溫高溼熱蒸死,冬季溼寒不出太陽鬱悶死。市區不是爬坡就是上坎,交通運輸極為不方便,君不看現在重慶堵車都是中國第一。重慶棒棒的產生,跟重慶惡劣自然環境有關。其實,棒棒只是當地人對“力哥”的一種稱呼。他們靠力氣吃飯,用竹竿當扁擔,為需要的人挑貨,賺點小錢。

重慶是中國唯一的、農村人佔多數的直轄市,民眾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當然生存技能就比其它地方人差。不需要本錢、不需要知識的棒棒,剛好適合重慶人。天文地理條件的惡劣、文化程度很低,加上當地適合農村富裕勞動力的工作很少,讓許許多多的重慶人,選擇了棒棒做為職業。

據重慶人統計,在重慶棒棒最多時,有40萬之眾。這40萬的棒棒,不但要養活自己,還要養活父母、孩子。按最保守計算,一個棒棒,最少要養活3個人,40萬棒棒,可要養活120人啊,120萬人,加上棒棒自己,佔重慶總人口的160÷3100×100%=5.2%!也就是說,棒棒支撐了重慶5.2%人的生計!現在最少有40萬新重慶人,就是棒棒的後代,可見,棒棒對重慶的發展,是多麼重要。

隨著重慶的發展,棒棒這個職業開始式微,但還是有很多重慶人從事這個職業,為重慶發展發揮自己的微薄之力。


梅死了


我來回答你。

棒棒,這是一個職業。任何城市都有。不僅僅是重慶。只是《山城棒棒軍》真實記錄了重慶的棒棒生活而已。所以在全國人民的心目中,重慶棒棒比較火。

為什麼直到現在重慶都還有棒棒。

棒棒兒,顧名思義得有根棒棒。重慶棒棒兒的工具很難改變,地形導致的。

重慶爬坡上坎的,一坡梯子,用扁擔挑上去就可以了。如果改變工具,把棒棒變成拉貨的摩托車電動車,重慶的路線大家都知道,地圖上50米,走馬路,有可能繞成5-10公里路程。成本也上去了。摩托車:車貴、油貴,電動車跑這麼遠,拉這麼重,電池不經用。

如果是特大件,那就直接找小貨車拉了。

大型商超,很多大件都有配送服務。小貨車拉到地下停車場,然後工人(轉型的棒棒,跟單位搞配送資源穩定)走電梯送上樓,有些沒得電梯的還得用棒棒挑或扛著走。

現在經濟發展比較好,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私家車,小東西、中型貨物基本上都可以自己拉回去。所以現在棒棒生意也不好。更沒得必要去提升工具。

直接轉型當大商超的配送師傅更划算。

所以重慶現在還保留了一部分棒棒。市場上總會有一些需要肩挑背扛的事情。

當然也有很多棒棒,專門在批發城談合作,專門棒商家發貨,用闆闆車拉貨到託運部。

另外:說說鄰居成都,為什麼我要說成都,因為我在成都。

成都也有棒棒,只不過存在於城北國際商貿城,五塊石,荷花池裡面。

因地形的原因,成都平坦,電動車遍地開花。棒棒們根據實際情況把自己手中的棒棒改成自行車到現在的電動車。或者手中的棒棒改成了手拉車,手推車。有的直接用電馬兒拉闆闆車。

他們工作比較穩定,在批發市場找好商戶,長期合作。一天上千都不成問題。

全中國每個城市都有棒棒兒的存在。只是表現形式不同,利用工具不同。


Maturereason


山城棒棒軍,是由重慶的地形地貌而得名和形成的。成就了一些人也方便了很多人。因為重慶的地型,很多大街小巷是其他交通工具無法完成和替代的,只能以人力去幫助你。舉個例子吧,好像是零幾年的時候,當時在菜園壩火車站門口,拿著三個行李箱,就門前的臺階上不去,當時下著雨,一個師傅跑過來說三十,也顧不上跟他去談價格,結果人家拿倆行李箱上去一分鐘。雖然有點貴,但是那樣的情況自己不可能一趟一趟往上搬。所以


零度空間l


重慶產生了世界上唯一的棒棒這個職業,主要是因為重慶山城的地勢原因造成的,城區到處都是爬坡上坎的路,加上八十年代修建的建築物,十層樓都沒有電梯的,稍微重一點的東西必須要背、挑或者抬,所以從農村進城的一代農民工他們有力氣和工具,順勢而為,棒棒就就成了他們的職業,同時也成了我們重慶城的一道獨特風景線,他們的職業就是我們說的“棒棒軍”,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講,重慶棒棒軍還是為重慶的經濟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據說有外地的小偷剛看重慶看到到處都有人背起棒棒,小偷就這樣被嚇回去了,他們給我們重慶的治安還帶來一定的好處。

現在幾乎所有的高樓都有了電梯,加上舊房改造,十樓以上的舊樓都安裝電梯了,現在大街上棒棒越來越少了。



3少爺


第一:你說的世界唯一還沒有考證

第二:重慶城市依山而建,整個城市平坦的公路很少,棒棒在很多年前就有很多人從事這個行業,現在交通多樣,社會基建發達了,棒棒身影越來越少




椒鹽味的哥


很多地方都有的,只是一些地方消亡了,有些地方被跑腿之類的取代了!

重慶因為地勢原因,所以,棒棒這個職業得以長期存在,現在他們的生存狀態其實也不太好!之所以,你記得重慶棒棒。大概是看了(山城棒棒軍)和那個退伍軍人拍的記錄片吧?

至於養活多少重慶人?這個不好說,不過,棒棒,大多不是重慶人哦!

最後。祝你好運連連,幸福安康😃


彥假象


謝謝在重慶當棒棒的成都人 的邀請

可能這個成都力哥從小生活在成都這種農耕地區,對於外面的世界不是很瞭解,因為在他們那裡下力這種體力活他們都是自己來幹,其實每一個真正的城市都有類似於棒棒這種職業,他們靠肩挑體抬來養活自己的家人,每天上貨下貨解決城市人民的負重之苦。只是叫法不一樣而已。記得前不久有一部關於棒棒的紀錄片,裡面都是的棒棒基本上 老鄉。

在這裡我們要感謝棒棒 為重慶城做出的貢獻。


勇行萬里路


這個是地理和時代產物。以前交通不好,很多地方使用不了工具運輸只能靠人力,挑東西是這邊的勞作方式,貴州雲南很多地方背東西,而用棒棒挑是把勞動工具最簡化,就算是需要扛東西的時候,僱主幫忙把棒棒就可以帶著一起走。現在交通和其他配套設施完善,這個職業已經很少了,跟適合用搬運工來說,只是文化產物,大家都習慣這個稱呼。這群社會底層小人物二十年前給重慶的發展起很大的作用,山城幫幫軍這部電視現在還喜歡看,得是川話版的,和普通話兩個概念。


風敗雲殘


八十年代初重慶的棒棒(力哥)才開始多起來的。他們主要來自重慶周邊的達縣鄰水南充地區包括梅死了的老漢。他們用辛勤的勞動為重慶人民服務,重慶人民感謝他們。反過來說,重慶也養活了他們及家人包括梅死了和他母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