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監管別留死角

一位曾在“黑幼兒園”工作過的幼師揭出某些幼兒園現狀:消防、衛生根本不合格;空間小孩子多,一個孩子患病竟傳染給50多個孩子;有證的幼師只有3個;老師們經常躲著監控打罵孩子。(《瀋陽晚報》8月13日)

這個爆料讓我們感到問題的嚴峻性,幼兒園雖然屢經整頓,但問題依然很多。幼教監管不力,值得深思。

幼教監管別留死角


目前,我國城鄉幼兒園數目眾多,有公立的,也有私立的,有具備開辦資質的,也有非法開辦的地下幼兒園。幼教工作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對幼教工作監管馬虎不得。負有監管責任的主要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其次是衛生、防疫、公安、消防等相關部門,若要監管到位,除了態度上要高度重視外,還要在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建設責任追究機制、提高監管人員業務素質上下功夫。

幼教工作不是小事。幼兒處於受教育的未成年群體的底端,這決定了幼兒園是一個極其特殊的教育場所,應受到比中小學更多的關注和保護。那種出事前不見人、出事後一陣風式的大整改,絕不是重視幼教工作。有關部門應本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會倫理,本著高度的責任感去做好幼教監管的每一個細節,凡事防患於未然,方為上策。

幼教監管別留死角


監管不給力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現行的部分責任追究機制缺少威懾力。私立幼兒園辦學主要目的就是盈利,因為利潤豐厚,所以某些開辦人就有了鋌而走險的動機。能讓他們在意的,唯有財路被斷,所以對於違規經營者,輕者重罰,重者勒令關閉,再嚴重者追究刑事責任,讓園長們不敢逾規半步。因為私立幼兒園的幼師大部分是園方聘請人員,工資待遇低且不穩定,所以他們工作缺少積極性,這也是“虐童”案頻頻發生的職業根源。對此,最好的辦法就是協調園方增加幼師待遇。

一些地方特別是農村地區因為長期對幼教工作疏於管理,教育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對幼教工作不瞭解、不懂行、不深入,凡事浮於表面,使本來可以發現的隱患長期得不到整改。通過專門培訓、到正規幼兒園掛職等方式提高監管人員的專業素質,使他們變成內行,也是規範幼教的重要一環。

幼教監管別留死角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內容來源網絡,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