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蜀國元氣大傷

三國時期,除了有名的赤壁之戰這場發生在長江沿岸的大火外,夷陵大戰也是繼幾十年後,在長江沿岸燒的相當大的一把戰爭之火了,劉備大軍在樹林中紮營避暑,突然遭到東吳大軍突襲,相連的軍營被點燃,蜀軍大敗。這就是夷陵之戰,其結果對三國格局造成了巨大影響。

夷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蜀國元氣大傷

劉備伐吳大軍進至夷陵,與吳軍相拒。劉備使出誘敵之計,為陸遜識破,按兵不動,吳國諸將見到埋伏的八千漢軍,紛紛出谷,方知陸遜思慮細密,眾人不及。此時,陸遜上書孫權,告以夷陵必能固守,並且有了破敵之策,因為陸遜擔心漢軍水陸並進,見到劉備舍水就陸,他已擬定應付的方略,"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請孫權大可放心。

夷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蜀國元氣大傷

陸遜下令進攻,諸將不無疑惑,認為劉備初入境內,不乘其人地生疏,迎頭痛擊;而是在七八個月之後,漢軍已固守要害,怎能取得勝利?陸遜解釋,劉備是一個經歷許多大陣仗的厲害角色,用兵之初,必然考慮周詳,這時不宜攖其鋒。時日已久,疲倦了,懈怠了,思慮也就鬆散了;打敗他們,正在此刻。過了一段時間,陸遜覺得時機已到,決定火攻,連破漢軍四十餘營,劉備大敗。

劉備登上馬鞍山,吳軍從四面圍攻,漢軍全面崩潰,戰死者達萬人。夜幕低垂,劉備經由驛道退至白帝城,驛人焚燬驛站,以阻斷吳軍。《資治通鑑》記曰:"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塞江而下。漢主大慚恚曰:'乃為陸遜所折辱,豈非天耶!'"這段話,我們要仔細"觀看"一下。首先,我們能否看到漢軍大敗的悲慘圖像?其次,我們能否進入劉備心中,看看他會想些什麼。劉備知道大敗,知道將士的"屍骸"塞江而下,心中的哀痛一定到了極點。

夷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蜀國元氣大傷

他會想到什麼呢?也許,他會想到當年呂布初見我,對我十分尊敬,你陸遜在哪裡?當年我與曹操煮酒論英雄,你陸遜在哪裡?當年在赤壁大敗曹軍,你陸遜在哪裡?而如今,我居然被你這個後生所敗,而且是一場徹底的大敗,面對眼前種種悽慘情況,對於英雄豪傑而言,已經不是一世英名付諸東流,而是生命不再具有任何意義。劉備說了這句極其沉痛的話,表示已到了人生的盡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