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視規則就要付出代價,孫楊禁賽8年,父母也應該教育孩子守規則

無視規則,就要付出代價,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孫楊被禁賽8年,但曾經的他卻戰績顯赫:

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子400米自由泳冠軍、1500米自由泳冠軍,2016年裡約奧運會男子200米自由泳冠軍,2013年、2015年蟬聯兩屆世錦賽最佳男運動員,2013年SwimmingWorld年度世界最佳男子游泳運動員。

孫楊似乎認為,只要論證了部分檢測人員缺乏資質這一程序瑕疵,就可以直接推導出檢測程序無效的結論,進而推導出孫楊有權退出或者拒絕繼續檢測,而無需提供檢測樣本的結論。但既然檢測是真的,從法律程序來講,程序瑕疵就並沒有嚴重到使孫楊無法根據《世界反興奮劑條例》接受檢測、提供檢測樣本的地步。

因此,無視規則的孫楊,儘管曾經風光無限,如今也只能得到禁賽8年的結果。人生有幾個8年?更何況是吃青春飯的運動員了。所以如果塵埃落定,那麼孫楊距離退役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幼兒教育家弗里德里希·福祿貝爾曾說:“教育之道在於典範與愛,別無其他。”可見,培養孩子的“規則感”非常重要。

無視規則就要付出代價,孫楊禁賽8年,父母也應該教育孩子守規則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小時候聽話懂事,長大以後聰穎過人。但是不管我們給孩子提供多麼優越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等到孩子從學校畢業,離開父母的懷抱走向社會以後,最需要的,還是學規則、懂規則和守規則。

1、學規則

社會生活中遍佈各種規則,制定規則的目的並不是要管束我們、為難我們,而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我們。只有每個人都能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行為,家庭、學校和社會才能正常運轉。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和參照,你想要讓孩子學會、記住生活中的各項規則,比如過馬路看紅綠燈,上學不遲到、上課不說話,考試也不能作弊,那父母平時在生活中,尤其是在孩子面前,就不能總是大大咧咧,甚至是目無規矩。

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慾,父母在生活中,除了讓孩子吃飽穿暖、學習讀書以外,就應該時時給孩子穿插講解社會中的道德和行為規則。

無視規則就要付出代價,孫楊禁賽8年,父母也應該教育孩子守規則

2、懂規則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能只是單方面制定一些“不平等規則”,然後逼迫孩子去遵守。孩子本身對“時間”沒什麼概念,在他們看來,可能打遊戲的一個小時,連5分鐘都沒有,但是學習的一個小時卻能讓他感覺度日如年。

所以說,父母想要讓孩子守規則,就要首先讓孩子懂規則,最好是在孩子理解規則的基礎上,參與規則制定的過程。

教育孩子,不是想盡辦法去限制和約束孩子,而是要在和孩子充分溝通的基礎上,提前和孩子討論規則計劃的合理性,比如玩手機的時間,起床和睡覺的時間,還有允許孩子休息娛樂的時間,這些規則的制定,都是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著想。在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的時候,要把積極意義和原則都告訴孩子。

只有孩子懂規則,才能更好地守規則。

無視規則就要付出代價,孫楊禁賽8年,父母也應該教育孩子守規則

3、守規則

給孩子制定的規則計劃,一定要簡單清晰,最好能總結為一句話。比如8點起床10點睡覺,每天最多玩兩小時手機,讀一小時書。

具體的規則要和孩子一起制定,但是最後要把它提煉和精簡,讓孩子能夠記憶深刻、方便執行。

守規則,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就像走斑馬線,從小孩到老人都知道綠燈行、紅燈停,也知道制定這樣的規則是為了保護我們的人身安全,可為什麼總有人闖紅燈、不走斑馬線?

尤其是每天早晨,手拉手領著孩子闖紅燈的父母不在少數,這實在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如果作為父母都藐視規則,那麼我們教育出來的孩子,會遵守規則嗎?

因此,要教育孩子懂規則、守規則,那麼父母就要以身作則,當好孩子的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