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各類專家人才凝智聚力,交出“戰疫大考”答卷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

重慶各類專家人才在各自領域、崗位上

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

以實際行動為打贏疫情阻擊戰

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


3月10日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發佈消息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重慶市各類專家人才主動請戰

有的領銜擔當科技攻關

有的帶頭開展醫療救治

還有的在各自領域貢獻智力

……


一線戰“疫”

他親自擔任“偵察兵”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重慶市醫療衛生領域各類專家人才無畏艱險,奮戰一線。


由於不清楚病毒在哪,會不會破壞器官,一線臨床治療靠的是他們多年的經驗。對於這些問題,解剖是找到答案的關鍵“鑰匙”。


“屍檢是病理學的一種研究方法,就好比在戰場前方派出偵察兵,實地勘察清楚,才能指導後方打仗。”中國科學院院士、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病理科主任(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全軍臨床病理學研究所所長卞修武說。


重慶各類專家人才凝智聚力,交出“戰疫大考”答卷

中國科學院院士、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病理科主任卞修武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為尋找到這把“鑰匙”,卞修武親自擔任“偵察兵”,投身湖北戰“疫”一線,冒著極高的風險,在全國領先完成2例新冠肺炎患者遺體解剖,為揭示發病機制、分析死亡原因、總結診療經驗、提高臨床救治和防控效果提供了第一手信息。


同時,卞修武還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出了《關於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死亡病例屍檢工作的建議》,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為推動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決策依據。


臨近退休

他未缺席戰“疫”


大年三十,接到出征的命令,56歲的毛青就像一位堅守在戰壕裡的戰士聽到久違的衝鋒號。


據瞭解,毛青是重慶英才計劃創新領軍人才,陸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病科主任醫師,全軍感染病研究所所長,陸軍軍醫大學支援湖北醫療隊首席專家,與高危汙染物、烈性病毒打交道已有30多年了。


從抗擊“非典”到防控禽流感,從援非抗擊埃博拉到此次抗擊新冠肺炎,臨近退休的毛青從未“缺席”。憑藉傳染病防治經驗,他為金銀潭醫院、火神山醫院和新建的方艙醫院構建了一個完備安全的救治流程。


重慶各類專家人才凝智聚力,交出“戰疫大考”答卷


“和毛青一樣,‘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楊仕明等7名50歲以上陸軍軍醫大學專家,除夕夜馳援武漢,被醫護人員稱為‘50後黨員突擊隊’。”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戰“疫”一線,重慶英才計劃名家名師、重醫附一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郭述良,擔任萬州、黔江片區救治專家組組長,親自參與181名危重型患者的救治並率先實施新冠肺炎危重症 ECMO(俗稱“人工肺”)技術和全市首例炎症因子風暴血漿置換技術,診治病例無一例死亡。


重慶市呼吸內科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重醫附二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王導新從1月20日起連續輾轉奔波萬州、長壽、墊江、綦江和主城等12個區縣近4000餘公里,累計看診近300例新冠肺炎病例,期間從未回過一次家。


重慶各類專家人才凝智聚力,交出“戰疫大考”答卷

重慶市呼吸內科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重醫附二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王導新(右一)


實驗室裡爭分奪秒

研製戰“疫”利器


“疫情緊急,人命關天!這次我們和合作方都是爭分奪秒、不講成本、不說困難,只為了一個目標——儘快把檢測試劑盒做出來!”“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團隊承擔了重慶市抗擊新型冠狀病毒重點應急攻關“2019-nCoV免疫診斷試劑盒”研究項目。


5天時間,每天只睡4個多小時,黃愛龍帶領團隊奮力攻堅,終於成功開發出了新型冠狀病毒化學發光免疫檢測試劑盒,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早期診斷、流行病學篩查和臨床轉歸預測提供了科學預測依據。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僅是黃愛龍,在這場防疫大考面前,科研戰“疫”的答卷者還有很多,他們用各自的“利器”在後方為抗擊這場疫情作出自己的貢獻。


其中,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專項課題首席專家、陸軍軍醫大學藥檢系微生物與生化藥學教研室主任鄒全明與企業合力攻關研製新冠肺炎疫苗,已經完成關鍵致病蛋白抗原基因工程菌的構建,準備進入動物試驗階段;重慶英才創新領軍人才、重醫附屬兒童醫院史源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刊發文章,對如何防控新生兒感染及相關治療措施提出了指導意見。


此外,重慶市畜牧科學院提供的8只人源抗體小鼠順利送達南京,為研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抗體藥物提供快速篩選,是我國唯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源化抗體小鼠,打破了國外壟斷,是開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抗體的重要資源。


凝智聚力

群起戰“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各界專家人才還充分發揮各自專業優勢、智力優勢、資源優勢,在建言獻策、物資供給、社會服務、宣傳引導等方面匯聚起疫情防控的強大合力。”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國際系統與控制科學院院士、重慶師範大學副校長、重慶市應用數學中心主任楊新民藉助數學工具分析突發性傳染病的傳播、控制,為重慶市疫情發展趨勢和累計確診病例變化情況做出較為精準的預測。


重慶工商大學專家組,開展“新冠防治中醫8種體質方劑和問診”研究工作,並向市級部門提供9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決策建議,為各級黨委政府正確決策、科學決策起到了參謀助手作用。


此外,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牽頭創作戰“疫”戲歌《我們來了》,並錄製防疫視頻在抖音、公眾號發佈,言簡意賅地宣傳防疫知識。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創作漫畫《天使》,以護士在輪班前相互整裝為原形,深刻展現白衣天使內心的純潔使命和無畏勇氣……


重慶各類專家人才凝智聚力,交出“戰疫大考”答卷

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創作漫畫《天使》


據瞭解,自疫情發生以來,全市文藝界人才“提筆參戰”,用音樂振奮精神,用文字鼓舞鬥志,用畫筆描繪感動,共創作15000餘篇(首)疫情防控文藝作品,用藝術之光驅逐“疫霾”,致敬“逆行者”。


重慶市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進入關鍵時期,重慶已發出《致全市專家人才的一封信》,號召各界專家人才再接再厲,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