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英足总对弗爵爷说:“曼联拿这么多冠军有啥用?大英队……”

曼联当初在英超所向披靡的时候,作为世界足球“鼻祖”的英格兰队无论是1994年的世界杯,还是2008年的欧洲杯,都只能当看客。如果英足总的“领导”对弗爵爷说:“你们英超拿了这么多冠军有什么用?国家队的成绩也上不去!”你猜,弗爵爷会不会以一只飞鞋来结束这种无聊荒唐的言论?

假如英足总对弗爵爷说:“曼联拿这么多冠军有啥用?大英队……”

联赛为本,青训为根,这八个字,对于足球来说,相当于数学里“1+1=2”——但是对于不尊重规律的人来说,比如按照某足协某领导的长官意志,1+1也可以等于3。这不,领导果然说了:“恒大拿九个、十个冠军有什么用?中国足球的成绩也上不去。”

这种观点,是对规律赤裸裸的蔑视。国字号长期低迷,尤其是国家队成绩的糟糕,根本的原因是这十多年中足球的青训荒废、人才断层而造成的恶果。

2002年中国队进入世界杯,乃多方合力,有范志毅、郝海东等一批专业时代孕育出来的球星,有职业联赛锤炼多年带来的进步,也有分组的优势。各种有利因素叠加,终于圆了中国的世界杯之梦。然而,彼时中国足球朝令夕改、青训断层、假赌黑盛行,足球的公众形象一跌再跌,于是出现了2006、2010年连续两届世界杯止步于小组赛,2009年扫赌反黑的风暴直接把中国足协的几个主要领导都送进了监狱——如果对中国足球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清楚,这时候的恒大,还没涉足足球呢。


假如英足总对弗爵爷说:“曼联拿这么多冠军有啥用?大英队……”

今天,国家队成绩的低迷,是在还历史旧债。“中国足球落后的根源在于青训。青训是中国足球改革的基础,也是中国足球发展和振兴的战略基石,事关中国足球的未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2018年曾公开表示。青训薄弱导致的人才断档带来的恶果就是,中国足球各级国字号队伍近年来成绩下滑严重,联赛中本土年轻人才更是匮乏。足球青训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而对于2010才进入足球圈的恒大来说,他首先是一家职业俱乐部。作为职业俱乐部,拿冠军、给自己的球迷带来欢乐是首先诉求,把国家队成绩不行推到一家俱乐部身上,这只会让人发笑。青训为根,联赛为本——要重新恢复青训体系是个漫长的过程,同时,让更多的人踢球,让更多的人关注足球,联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0年恒大进入中国足球,这些年带动中国足球市场化的发展,如果不是心存偏见,应该是有目共睹。

的确,恒大花了很多钱,尤其是在外教外援的聘请上。中超联赛的水平要提升,就必须要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和外援。要吸引高水平人才来中国,就必须要付出比欧洲联赛更高的成本。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实际上,通过优秀外援和外教的带动,中超联赛的水平已经得到明显提升。恒大等中超球队常年进入亚冠淘汰赛阶段甚至拿到两次亚冠冠军,中超的球市和市场价值近年来不断活跃,都是例证。

青训对于中国足球何等重要,所有俱乐部都明白,恒大亦然。进入足球圈以后,恒大在青训身上同样花了很多钱。他们在国内建立世界规模最大的足校,为快速扩大足球人口出钱出力,还引进皇马教练团队;又在西班牙建立分校,把几千孩子中选拔出来的精英球员一茬一茬地送到世界冠军强国去留学五年,还在马德里创办国际高水平的青少年联赛,帮助五个年龄段的中国球员以赛带练、以赛促练。从前年开始,恒大足校开始实施全精英、全免费的培训机制,两千个左右的孩子每人每年纯投入50万。只不过,要让中国足球的青训重新回到轨道上,需要时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假如英足总对弗爵爷说:“曼联拿这么多冠军有啥用?大英队……”

中国足球是一个整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队成绩上不去,恒大成绩再彪炳,但还是挠不到很多领导,球迷的痒处,完全可以理解——但如果足协领导无视恒大在联赛和青训两个维度上的努力和付出,光是把“导致国足落后”的板子完全打到恒大身上,那真的是不知所谓,让人哑然失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