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前是否真的存在“鬥將”這種現象?

迷彩小兵哥


雖說正史中對於“鬥將”的記載很少,但還是有的,當然情況與我們在電視中看到的不一樣,各類的影視劇中的“鬥將”往往具備一戰定勝負的效果,而現實中這些都是不可能存在的,試想一下難道主將輸了就要把城池交出去,哪有這麼好的事情,“鬥將”更多的是為了鼓舞士氣罷了。



所謂的“鬥將”就是將軍與將軍的單獨對陣,這一行為早在春秋時便出現了,只不過當時稱為“致師”,到了漢朝後才稱“鬥將”。

在正史中,對“鬥將”的記載便是春秋時期楚莊王進攻邯鄲,與晉國的將領趙旃遇上,二人廝殺起來,後晉將趙旃丟盔卸甲而逃,這就是歷史上記載的第一次將領對將領的戰鬥。


當然春秋以後,“鬥將”的現象就很少了,因為這個時候建立起來了一整套完備的戰法,戰鬥下一般都是大規模軍團作戰。

不過雖說少了,但史書中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記載的,如楚漢時期,劉邦就派出將領向項羽挑戰,不過還沒三個回合就讓項羽給收拾了;再如三國時期,孫策便與太史慈打過。

不過這樣“文明”的情況也就是春秋時期,那個時候講究禮,打戰要下戰書,定時間,點將等。

不過到了戰國後,將領們都不會自己去以身試險。畢竟打戰的目的便是“善者伐謀”以最終勝利為目標,真的要正面比拼,那一定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才會有“鬥將”的可能。


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一軍之將屬於國家的珍貴資源。“鬥將”?君主們可捨不得,怎麼可能讓他們去幹著小兵們廝殺的事情。打勝仗才是最終的首要前提,如果讓將領們貿然出去比拼存在太多的偶然性和不確定性,有點想法的都不會去“鬥將”,只有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或者其它特殊的情況才會去拼個“魚死網破”。


像素說


古代打仗怎麼打?是千軍萬馬一擁而上,還是靠英雄人物單槍匹馬闖入敵陣直取敵將首級?還是像小說中那樣,兩軍將領縱馬決戰,以此二人的勝負來決定整個戰局?

傳聞,明朝永曆年間,入侵朝鮮的日本人豐臣秀吉,正面遭遇了明朝李如松的遼東鐵騎。當時日軍有一個痴迷於《三國演義》的將領,竟隻身一人走出陣列,大喊“誰和我'一騎打’?”所謂“一騎打”,就是單挑決鬥的意思,明軍只當他是個神經病,一頓子彈招呼過去,該將領瞬間被打成了篩子。

充滿演義色彩的單挑

只要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必定對“武將單挑”這一概念印象深刻。但逢兩軍交戰之際,雙方人馬列隊相峙,一方的將領持長刀長槍,縱馬出陣,高聲喝問對方是否有人敢與其交戰,而對方此時不可對其下手,反而同樣有一名應戰將領衝出陣列,與其交戰於兩軍之間的空地。最終,二人過招或幾合,或十數合,或數十合,終有一方將領被挑下馬來,此時該方士兵也不作反抗,而是立刻拱手認輸,或直接作鳥獸散。

如此作戰方式如今看來讓人忍俊不禁,古人注重禮儀、形式竟到了如此地步,彷彿整個戰爭中,關鍵獲勝因素僅僅是那幾位將領,誰的武藝高超,則誰帶的部隊從一開始就贏了,而那幾萬、幾十萬大軍卻只是擺設,並沒有任何實際價值。然而真是這樣嗎?既然如此,古代各國為何還要花巨資養士兵?

對此,早已有人提出懷疑,普遍的觀點是:從古至今根本就沒有武將單挑這一現象存在過,因為它並不符合戰爭的基本規律,完全是演繹小說作者為了使作品內容引人入勝而一廂情願添加的。

真的有武將單挑現象嗎?

事實上,這一說法也是片面的,因為不管你信不信,歷史上的戰爭中,武將單挑的情況確實存在過,只是它並非像小說中那樣頻繁地出現,且其出現的條件一般都具有特殊性,而不是一種普遍現象。

早在宋朝之前,武將單挑頗為尋常,因為唐朝及更早時期的“軍人”很多並非真正被訓練過的軍人,而是被抓來充軍的壯丁。這些壯丁中,武裝牧民尚有騎馬射箭這樣的戰鬥能力,但農民卻根本不會使用武器,只會打掃戰場。大敵當前,他們能老老實實站著別轉頭就跑已經很不錯了,戰鬥拼殺怎能指望他們?既然士兵並沒有什麼用,那麼一場仗打下來,效率最高的方式便是雙方主將單挑決鬥定勝負。而歷史上真實存在過的著名武將單挑案例也數不勝數,譬如呂布大戰郭汜、孫策單挑太史慈。

而且武將單挑不僅在我國古代戰爭中發生過,日本古代也有過逢戰必先單挑的傳統。兩軍相會之時,先是隊前出一武力超群之部將,和對方的先鋒單挑,一般武士都以在主公馬前一戰為榮。

事關勝敗的“戰車”

武將單挑這一現象既然真實存在過,那麼它又是何時出現的呢?事實上,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武將單挑的雛形便出現了。在大規模集團軍作戰中,主將是不能夠親臨第一線殺敵作戰的。所以但凡出現主將親自衝鋒殺敵的戰爭,往往都是小規模戰爭,而當時有些國家的戰鬥人員並不多,所以為了在戰爭中獲得優勢,便發明了“戰車”。

春秋時期出現的戰車,由四匹馬拉著,車上一般載三個人。主將持長戈居左,副將持長戈或其他輔助武器居右,而中間則是負責駕車的駕駛員。三個人和四匹馬,都要裹上皮革,罩上鎧甲,一應護具到位,全副武裝,這樣在衝鋒陷陣時,可以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將領所持的長戈有多長呢?一般是人體的三倍,大概至少是五米開外,戈頭既像矛、又像鐮刀,可以刺、可以割、可以勾,這樣的兵器橫掃敵陣,敵人根本難以近身。

作戰時,無論對方召集了多少人,單見戰車駕駛員熟練地趕著馬專往敵陣中人最多、最密集的區域猛烈地衝擊。而戰車上的兩名身材壯碩、臂力過人的將領,一左一右,同時揮舞著超長的戈,狂刺亂掃,就像在亂茅草堆裡割草一樣,敵方士兵如同草芥,瞬間大批被搠翻在地。而在戰車後方,緊緊跟隨著眾多的自家士兵,他們手持刀槍劍戟,快速地趕上前來,將那些被搠翻在地的受傷敵兵,一個個就地處決。

如此強大的作戰威力,完全取決於戰車及兩個操戈的將領。而緊跟戰車的士兵們,只能起到配合作用。戰車勝,士兵們殺敵立功;戰車敗,他們就作鳥獸散。因此,在古老的車戰時代,作戰的主力是將,而不是兵。當雙方都有戰車的時候,比的就是誰的駕駛技術更高,誰的將領武藝更強,於是整個戰爭就變成了戰車與戰車的較量,將領與將領的過招。如果某方的戰車被搠翻了,或將領戰死,那麼,勝敗立見,戰局立定,這大概就是武將單挑的雛形。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武器越來越先逬的時候,將整個戰爭的勝負繫於主將一人之身的做法,就變得危險而愚蠢。因此,武將單挑現象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指揮官們的作戰位置也開始逐漸後移,從最前線移到最後方,口號也從熱血澎湃的“跟我上!”,變成了冷酷的“給我上!”。


王先生侃古今


當然存在,三國志就記載過呂布與董卓部將郭汜陣前單挑的事。《三國志》注引英雄記曰:郭汜在城北。布開城門,將兵就汜,言“且卻兵,但身決勝負”。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汜後騎遂前救汜,汜、布遂各兩罷。

鬥將能夠鼓舞士氣,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對勝負很有影響。但如果雙方實力相差較大,就沒有太大作用了,就像呂布能單挑打敗郭汜,但他的人馬遠不及西涼軍,所以最後還是被李傕郭汜趕出長安,惶惶然做喪家之犬去了。



真正鱷魚不哭


古代戰場打仗,若只是主將先上場單挑,勝的一方就獲得最終勝利,那麼帶這麼多兵有什麼意義,難道是要比那一邊的加油聲大嗎?

當然,軍隊中主將的作用非常大,因為他是整個軍隊的指揮中樞,他一旦被擊殺,整個軍隊就會群龍無首,陷入一片混亂。比如說昆陽一戰,劉秀擊殺了新朝軍的主將,導致新朝43萬精銳瞬間崩塌。所以主將的位置非常重要,怎麼可以隨便出來跟對方單挑,要是自方兵力佔絕對的優勢的情況下,自己單挑被殺,那不是犯傻嗎?



所以,古代“鬥將”這種情況是很少發生的。其實我們是被小說《三國演義》的情節給誤導了,什麼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等等都是假的,是為了故事的精彩性編出來的。



其實主將單挑這種事情還是有的,比如說呂布單挑郭汜、孫策單挑太史慈。但這些單挑得看特定的情形,基本上單挑的結果對整個戰局造成不了什麼影響,而且也是要保證主將的生命安全的。一般主將出來單挑的是出於某些僵局,主將出來象徵性的比試一下,主要是激勵一下士氣,很多也是被對方言語激出來的。但是主將還是比較少出來,偶爾會叫副將什麼的出去比試一下。



當年項羽與劉邦對峙的時候,提出來一場單挑直接定輸贏,也省得雙方戰士再打來打去的了,劉邦自然是不答應的。後來項羽又要煮劉邦的父親,劉邦說:“煮吧!分我一口肉哦!”提出單挑是比較符合項羽的性格,但是劉邦就不是這麼好激將的了,如果換個性格慘烈一點的,說不定還真的打一場。


博古論今天


在古代實戰中的確是有鬥將的打法,古代打仗都是先列好陣勢,然後各自派出一名將軍進行單挑,這是真正的比試武功,沒有什麼花架子都是直取要害,招招奪命,沒有那種打得難解難分,十幾個甚至是幾百個回合都不分勝負的,那是不真實的。

實際上都是一兩個回合就決出勝負了,基本上沒有超過三個回合的,這說明古代的武將的確是有很高的武功造詣的。我國古代的鬥將從春秋時期就有了,公子友對莒挐的戰鬥就是一場鬥將,雙方有仇,於是在陣前公子友說咱倆的仇咱倆了結,與士卒沒有關係,於是有了第一次鬥將。

此後歷代都有,鬥將除了短平快之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箭法好的勝算大,古代是冷兵器戰鬥的時代,大家都用長矛大刀,需要到較近的距離才能發揮作用,如果有一個神箭手來鬥將,那就比較容易獲勝了。

古代的鎧甲只是保護將士的身體和頭部,面部不受保護,所以只要射得準,面部這個要害就很容易遭到攻擊,《三國演義》裡的孫策就是被射中面部,才導致最後箭瘡迸裂而死的。

古代實戰中用箭射死對手的比例比較高,《三國志》記載樊城之戰中,關羽被龐德一箭射中面額,這是很危險的,大挫關羽威風。

南北朝時期的鬥將最為頻繁和激烈,衡陽內史王應之起兵攻打長沙,長沙守將何慧文與之展開搏鬥,何慧文八處負傷,但是還是砍掉了王應之的一隻腳,最後將王應之殺死,何慧文也奄奄一息了,可見戰鬥的慘烈。

隋唐時期國家還有很強的尚武精神,隋朝大將竇榮定出徵突厥可汗雙方約定派猛將決鬥,隋將史萬歲出戰,旗開得勝斬將而回。

李唐王朝在平定天下的過程中,南征北戰,和各路好漢都交過手,單雄信和尉遲敬德大戰的故事是真實的,後來被評書藝人給演繹的神乎其神,不過當時單雄信和尉遲敬德的戰鬥也是很激烈的。

到了五代十國鬥將依然很流行,後周大將周德威和後梁大將綽號夜叉的陳章決鬥的故事很精彩,陳章給別人說要生擒周德威,這件事影響很大,連後周皇帝都聽說了,囑咐周德威小心,周德威不以為然,雙方交戰,周德威穿的很一般,這是個計策,讓對方產生驕傲心裡,然後又假裝不敵,逃跑,陳章縱馬追趕,不料周德威回身一鐵杵將陳章打落馬下生擒。

宋代開國皇帝是個軍漢,所以宋朝的歷史上也有鬥將的做法,宋朝有個叫王君萬的將軍在兩軍陣前,只見敵軍中一人突然躍起持長矛直刺王君萬,就在長矛即將刺中之時,王君萬微微躲閃手起刀落砍死對手,大家一看這個偷襲者是羌軍首領藥廝逋,王君萬臨危不亂,巧妙應對,殺敵立功,的確厲害。

明朝開國大將常遇春也有過鬥將的經歷,和一個叫元震的猛將對敵,結果雙方那個打成平手,這在古代鬥將的歷史上還不多見。

在鬥將的過程中,像周德威那樣生擒對手的也不少,古代的鬥將的確可以振奮士氣,培養軍隊的戰鬥精神,這是真實的歷史,並不是小說家憑空捏造的故事。


小小嬴政


古代確實有在兩軍陣前讓武將進行單挑這種現象存在。當然這種單挑很少像演義那樣會對戰鬥結果產生決定性影響,主要還是為了鼓舞一下士氣。


在《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等歷史演義小說裡,經常有兩軍對壘時主將出馬進行單挑,單挑勝利的一方就取得勝利,追殺戰敗的一方。在歷史上兩軍對戰當然不可能這麼簡單的進行,但是單挑也是有悠久歷史的。

在春秋時期,那時候打仗前交戰雙方常常會派出地位相當的人進行單挑,而且雙方會約定單挑的方式,比如說比箭術還是比駕車,偶爾無厘頭一些的還有人會要求比肉搏。比較魯國和莒國之戰。雙方主將季友和公子拿就進行了一次徒手格鬥。

在春秋以後,戰爭日益殘酷化,單挑的次數就少的多了。不過為了鼓舞士氣,或者說是活躍氣氛,有時候兩軍主帥也會派出手下猛將進行單挑。

像安史之亂的河陽之戰,史思明就派出了手下的猛將劉龍仙向唐軍挑戰。僕固懷恩向李光弼請戰,李光弼認為這不是大將要做的事,最後眾將都推選裨將白孝德出戰。白孝德不負眾望,果然殺死了劉龍仙。唐軍趁勢發起進攻,史思明敗了一戰。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大將此時已經不輕易上陣單挑了,都是派出手下出馬。而單挑雖然不具備決定意義,但是一旦單挑戰敗,士氣受挫,還是會有一定影響的。


不沉的經遠


在古裝劇中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雙方對壘排兵佈陣完畢以後,通常會出來一名大將向對方陣營進行挑戰,這時對方陣營也會相應的派出一名大將迎戰,如果一方贏了,另一方會再次派將繼續迎戰,就這樣幾輪下來後,最終贏的一方會揮動自己的兵器示意自己一方的士兵向對方陣營衝殺,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鬥將”!


耳熟能詳的“鬥將”!

其實最耳熟能詳的“鬥將”現象都出自小說演義裡,比如《三國演義》中,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這段,董卓派出大將華雄前去挑戰眾諸侯,這時袁術部下驍將俞涉前去應戰,結果三個回合便被華雄斬殺,而韓馥的上將潘鳳更是不足一合也被華雄斬殺。這時關羽主動請纓前去鬥殺華雄,上演了一出“溫酒斬華雄”,結果這一場“鬥將”讓關羽揚名天下。

當然《三國演義》裡還有很多有名的“鬥將”場面,像“三英戰呂布”,“許諸裸衣戰馬超”,“戰長沙關公對戰老黃忠”!



那麼,古代歷史上雙方打仗前真的有“鬥將”現象嗎?

答應肯定是有的,只不過歷史上的“鬥將”場面沒有小說演義裡精彩而已!

就拿歷史上的三國時期說吧!李傕和郭汜率兵力董卓報仇,當他們攻到長安的時候,守在城中的呂布出城與郭汜單挑決勝負,呂布用矛刺中了郭汜,郭汜被手下所救,雙方遂各自罷兵。

《三國志•太史慈傳》載:“(劉繇)但使慈偵視輕重。時獨與一騎卒遇策。策從騎十三,皆韓當、宋謙、黃蓋輩也。慈便前鬥,正與策對。策刺慈馬,而攬得慈項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會兩家兵騎並各來赴,於是解散。”

孫策率兵攻打劉繇時,劉繇命太史慈去偵察孫策軍隊的情況,結果與孫策等人在路上相遇,太史慈大戰孫策,兩人最終打成了平手!

在古代,打仗是要消耗大量錢糧的,所以對戰雙方都想盡快結束戰爭,“鬥將”既浪費時時間,對戰爭的勝敗又沒有實際意義,因此“鬥將”這種現象在戰場上很少存在!


唐古看今


大家好,我是漁公子,我來回答!

01

關於古代打仗時,武將陣前單挑決勝負的現象,相信不少朋友是通過一些古代戰爭影視作品或者《三國演義》中瞭解。特別是小說《三國演義》,武將陣前決鬥在羅貫中的濃墨重彩之下,讓觀眾看的如痴如醉,正如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關羽於萬軍中取顏良文丑首級、張飛與馬超大戰二百回合等等。

但小說畢竟是小說,完全是作者為了使作品內容引人入勝而故意添加的。因為古代一場戰爭所投入的兵力一般是幾萬到幾十萬不等,不可能僅僅靠將領單挑取勝就取得戰役的勝利,這不符合戰爭的基本規律,只不過武將單挑也並非沒有存在過。

02

在春秋時期,武將單挑的現象就曾出現過。當時用來戰爭的戰車,是由四匹馬拉著,車上一般載有三個人,而主將收持長戈居左,副將持長戈或輔助性武器居右,在中間的則是負責駕車的駕駛員。三個人和四匹馬都會裹上皮革,罩上鎧甲,全副武裝,這樣在衝鋒陷陣時,能夠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而將領們所持戈的長度大概是人體的三倍,戈頭既像矛、又像鐮刀,可以刺、可以割、可以勾。在作戰時無論對方召集多少人,戰車駕駛員都會朝敵軍中人最多、最密集的區域猛烈地衝擊,而戰車上兩名將領則揮舞著長戈就如同在割稻草般,敵軍如同草芥,瞬間大批的翻到在地,而戰車後面緊緊跟隨著大批自家軍隊。

只不過當敵軍也有戰車時,比的就是誰的駕駛技術高,誰的將領武藝更加高強,於是戰爭就演變為戰車與戰車之間的較量,將領與將領之間的過招了。在古老的戰車時代,如果某方乘著戰車的將領戰死,那麼其兵眾便會作鳥獸散,兩軍勝負自然也就知曉了,這就是最古老的武將單挑模式。

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戰爭規模越來越大,武器越來越先進之時,將整場戰爭繫於主將一人之身的做法是不切實際的。因為指揮官的位置開始越來越往後移,充分發揮其指揮的作用,因此武將單挑的現象也就逐漸退出了舞臺。


漁公子讀史


在封建社會軍隊之間打仗是存在這種所謂的"鬥將"現象的,但是數量是非常少的,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高級將領之間,單打獨鬥的現象主要存在於春秋時期,這是當時的一種"優良風俗",但是到了戰國時期這種現象就很少出現了。

春秋時期如何行軍打仗都有一整套非常嚴格的制度,而且戰爭雙方都會遵守這套制度來行事,比如說在打仗的過程中,為了儘可能的減少雙方的損失,就會各自派出一位高等級的將領,只要哪一邊的降臨,打贏了那麼之後的所有事情都需要聽從勝利的一方指揮,可是這種情況又存在一個相當大的弊端,那就是如果說戰爭的哪一方擁有了一個武力非常強悍的將領,那麼他是不是可以一人滅國呢?只要在單打獨鬥的過程中贏了,那麼他甚至可以做到一統天下,可是這可能嗎?哪位統治者能願意呢?

從戰國以後這種所謂的高級將領之間單打獨鬥的情況就非常少見了,但是並不是說沒有,只不過這種例子非常的罕見,也比較特殊。

畢竟作為軍隊的最高統帥或者是高層統帥,他不可能一個人上陣去單打獨鬥可能說在某些局部的小規模衝突中,由於人數限制,那麼主將可能也要親自下場上陣殺敵,但是越是大規模的集團軍作戰,主將越是不可能會親臨第1線衝鋒陷陣,一旦出現這種將領親自下場作戰,那麼對方是不是隻要幹掉這位統帥,就可能贏下整場戰爭的勝利?所以說只要哪位統帥不是腦袋抽風,他就絕對不會親自下場作戰


小芊芊愛歷史


最早的鬥將,應該是產生與春秋時期。那時候的戰爭是貴族之間的戰爭,平民沒有資格參戰的,鬥將在那個時候是“貴族禮儀”中的一部分。他們會約定單挑方式,大約有:射箭、駕車、肉搏這幾種,比如當時魯國和莒國之戰,季友和公子拿就進行了一次徒手格鬥。

在春秋之後,戰爭的規模擴大,大量的平民參戰,這種戰爭禮儀發生的次數也就越來越少。

安史判亂河陽之戰的時候,史思明曾經派出手下第一猛將劉龍仙向大唐軍隊挑戰。僕固懷恩向李光弼請戰,李光弼認為這不是大將應該做的事情,這樣的做法也不足以真正戰勝敵人,最後讓裨將白孝德出戰,兩人在陣前單挑,劉龍仙被唐軍的軍陣驚嚇,不足以完全發揮武力,被白孝德斬落馬下,唐軍趁著士氣高昂,迅速向史思明軍隊發起進攻,最終大勝。

通過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在春秋之後大將上陣單挑是非常罕見的事情了,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一般都只是會派出手下出戰。另外,單挑確實不足以影響戰爭的大局,最多是在士氣上會有所影響。

不過這樣的話其實也可以反過來說,真實戰爭中的將領其實也是普通人,就如劉龍仙被吹噓的如何勇猛也無用,他在陣前看到唐軍的士氣,首先自己就矮了一截被裨將斬殺。

在《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等歷史小說裡面,通過一個武將單挑決定一方勝敗的事情,在真實歷史上絕不可能發生。我在之前一篇關於《孫子兵法》的文章裡講過,孫武認為的“計”其實是統計與數學的計算,能夠統籌完備的一方能夠勝,另外一方則不能勝,其實在真實戰爭中,兩軍還未動勝負就已經分出來了,人為因素能夠干預的也很小。

您的問題回答完畢,“王庶文講壇”致力於文化領域的創作,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都願意去了解、學習和闡述,如果您感興趣,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