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池塘所養的草魚一定要吃草嗎?不吃草能不能生長?

農夫也瘋狂


農村自己家的池塘養的草魚,不一定要吃草,只是農村裡的魚塘大多數都會在周圍種植蘆葦,春天蘆葦長得嫩都要把尖芽拔出來扔進魚塘裡,不想蘆葦長得太高,偶爾還要割尖餵魚,很少用撒飼料餵養,和野生的草魚沒啥區別,所以村裡養的魚都不是很大,後來市場上對草魚量需求多了,村裡才多了一些專門養魚的人,大體上村裡養魚可以分三大類:

一類:模擬野生養殖草魚。這個也是前面講的那種,只不過是把魚類都圈在魚塘裡,平時不喂飼料,偶爾喂一次草,草魚生長全靠自己捕食魚塘裡的小蟲或者腐爛的機碎屑,因為村裡養魚有魚塘的人一般都會在周圍建個草棚養鴨,鴨子的糞便衝進池塘,腐殖有機質較多,這種草魚雖然不大,但是成本低,魚肉也好吃。

二類:用飼料餵養草魚。用專門的魚飼料餵魚,不喂草,這種草魚長得很大條,一般都是供應給酒店辦酒,村裡有喜事也會找你購買,現在村裡辦酒都好個面子,魚飼料養的魚大,擺在桌面上體面,小隻的魚再好吃也不選。

三類:用玉米、米糠和草等餵魚。村裡直接購買玉米,相對市場的飼料成本便宜一點,草魚因為愛吃草而得名,所以草和玉米餵養,一年也能長到5斤以上,這個和飼料魚比就稍微小點。

從草魚養殖的方式來看,草魚也不一定吃草,不吃草吃魚也能長,而且不吃草的魚還比純吃草的魚大長得快,銷路好,養殖戶為了能快點賣魚,一般都要飼料和草配合養,魚塘裡也不會只養草魚,還要放別的魚種進去,這樣如果只喂草,草魚估計會更小。


農人春香


在農村會有一些小池塘,裡面會養一些四大家魚,對於這些魚也很少會去管理,一般也就是割草喂,那麼對於草魚來說一定要吃草嗎?不吃草能長嗎?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草魚食性非常雜

在生物學上,我們一般都會說草魚屬於草食性魚類,主要是其可以攝食草來生長,但是這並不代表著草魚就只吃草,其實草魚的食性非常複雜。除了青草以外,糧食豆類甚至是肉類草魚都可以攝食,在現在的對蝦養殖過程中,很多人就在蝦塘放幾條草魚,用來攝食生病的對蝦防止病害的爆發。

還可以喂什麼

在農村,青草是比較容易獲得的,那麼除了青草我們還可以用什麼喂草魚呢?其實選擇是非常多大,在農村一些綠葉、浮萍以及水葫蘆都可以投餵草魚;此外我們人類吃的一些糧食以及豆類也都可以喂草魚;當然除了在農村比較容易獲得的以外,目前還有專門的草魚配合飼料,這是非常方便高效的食物了。

飼料投餵的優勢

現在很多人都是規模化養殖,如果仍然用青草來投餵不但勞動量大,而且容易汙染水質,引發各種病害,而飼料在投餵上以及水質控制等方面更具有優勢。



我是珠海禾蟲哥,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點贊、轉發,交流討論。感謝有你!

珠海禾蟲哥


【大別山鷹】答疑:草魚是典型的草食性魚類,以水草和陸生旱草為主,也食人工投餵的餌料。因此,雖然叫草魚,並非完全以食草為主。

供給魚類的飼料有兩種來源,一是天然餌料,即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棲動物和水生維管來植物四類。浮游植株有:硅藻、黃藻、甲藻、綠藻、藍藻等;浮游動物有:原生物、輪蟲類、枝角類、橈足類和其它用殼動物的幼體;底棲動物有:水蚯蚓、杆吻蟲、水生昆蟲的幼體、螺獅和黃蜆等;水生維答束植物有:輪葉黑藻、小茨藻、馬來眼子菜、苦草和菹草。二是人工餌料,即植物性餌料、動物性餌料和配合餌料三類。植物性餌料有:陸生、水生及其農副產品餌料。如蘇丹草、黑麥草、稗草、青草、稻草、油菜杆、玉米芯、紅薯藤、芝麻桿、花生禾等;水生餌料有小浮萍、紅萍、水花生、水浮蓮等;農副產品餌料有黃豆、蠶豆、豆餅、花生餅、酒糟、米糠和麥麩等。動物性餌料有蠶蛹、魚粉和紅蟲,還有螺、蚌和蚯蚓。配合餌料是根據不同魚類飲食特性來配製的人工餌料,一般用草類60一70%,配合餅類和麥麩、食鹽等2一5%,加水調製擠壓成顆粒,曬乾後作飼料餵魚。

由此可見,雖然不同的魚類有不同的飲食特點,但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只要有利於生長髮育,飼料的來源還是很廣泛,過去養魚都沒有投餵飼料,魚類照樣都生長得很好。

以上是@大別山鷹的個人觀點,關注@大別山鷹,關注#頭條三農#,每天為你分享不一樣的三農觀點。


大別山鷹


農村池塘所養的草魚一定要吃草嗎?不吃草能不能生長?

草魚是一種生長速度奇快的淡水魚,作為四大家魚的草魚,草魚肉質鮮美,也是我們很喜愛的淡水魚類,草魚對於草有很大的嗜好,尤其是愛食用鮮嫩的蘆莖芯,對於其他野草也是來者不拒,草魚擁有很大的食量尤其是肚子相當的肥碩,成年的草魚食性相當的繁雜,不但吃草,而且是葷素不忌,不會放過任何的食物。


草魚不吃草不會死去的,雖然草魚叫做草魚,但其實也是一種雜食魚類,對於可以食用的食材大都來者不拒,只不過用草餵養的草魚生長速度較快,而且肉質較嫩,使用飼料投餵草魚也是現在很多養殖戶採用的方法,對於草魚來說,都是可以提供生長的必備能量,有水的地方就會有草,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只不過有的水草會在池塘湖泊的水底,我們肉眼看不到而已,而草魚也是沒有腿不能上岸去啃草吃的,很多時候草魚的食材:水草,就是草魚最主要的食物來源,對於水底之中的水草,也是大草魚的最愛,小草魚前期生長是不會吃草的,只有待身體生長成一定的程度之後,才能夠食用水草。


在很多的湖泊或者池塘,有時候水草成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投放草魚,草魚能夠很好的消滅水草,而且還很愛啄食鮮嫩的草尖,對於遏制水草的蔓延,草魚是起到很關鍵的作用的,我們附近一個村子有一個池塘,村民投放了一些魚苗,有草魚、鯉魚和鰱魚,自從投放魚苗之後,根本就沒有餵過一次,但魚是決計不會死去的,全靠水裡或者岸邊滾落、天上掉落的食物讓魚自然的生長,這種模式到年底進行打撈的結果是,長的最大的是鯉魚,然後是鰱魚,最瘦小的是草魚,可見草魚在沒有飼料的草的環境之中,生長速度和對於食物的爭奪,是鬥不過鯉魚和長不過鰱魚的。


草魚也是一種喜愛高溫的淡水魚,尤其是在夏季水草豐茂的季節,草魚的生長速度是極快的,很容易吃的膘肥體胖,氣溫低於十度之後,草魚就不會特別的活躍,這根水草生長也有很大的關係,氣溫降低水草也會停止生長,而草魚的覓食量也會隨之降低,作為釣魚愛好者,夏季秋季氣溫很高的時候,都是垂釣草魚的最佳季節,當氣溫降低之後,草魚是很難在開口,自然也就很難釣的到,草魚沒有草吃是不會死掉的,但是會出現生長比較緩慢,對於味道鮮美的草魚,你喜歡吃嗎?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農村池塘所養的草魚一定要吃草嗎?不吃草能不能生長?

草魚在我們生活中是最常見的一種魚類,也是淡水魚類中消費量最高的一類魚,草魚相對來說算長的快的一種魚,自然環境下多生活於河流、湖泊等水體較大的地方,以喜歡吃食各種鮮嫩的草而得名,那麼在人工養殖下,草魚一定要吃草嗎,不吃草能不能長大?


對於這一問題,踏火可以明確地告訴您,池塘裡養殖的草魚也不需一定得吃草,吃別的飼料同樣可以長大。其實草魚的食性為以草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自然環境下其也吃食以下餌料:


  • 人工飼料:現在大規模養殖的話幾乎都是用草魚專用的全價配合飼料,吃這種飼料比專門喂草的魚長的快很多,但是為了降低養殖成本及提高肉質和魚的健康度,規模較小的養殖場都會在養殖的過程中搭配一些草料來喂。


  • 各種有機碎碿:草魚其實也會吃食水中的一些有機碎碿,特別是魚苗階段的魚,不僅吃有機碎碿,還會濾食一些浮游生物,所以在養殖過程中也可以餵食一些豆渣之類的飼料給草魚吃。
  • 小的水生動物:水體中的一些小的水生動物,在食物不充足的情況下,草魚也會去吃食,特別魚苗階段,其也最喜歡吃一些水蚤、紅蟲之類的小水生動物,只是長大之後,在飼料充足的情況它才很少去吃這些食物。
  • 其它的植物:除了一般的草外,一些水生植物如浮萍、蕪萍、甚至水葫蘆及一些嫩的樹葉草魚都喜歡吃食。

以上僅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可供參考,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魚池和自然水域都是要喂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