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戰爭中有航母和沒航母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真理321


舉個現實的例子。

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印度海軍憑藉一艘老舊的小航母,成功的掩護了自己軍隊和物資的運輸;又反過來有效的打擊與阻止了巴基斯坦的運輸,將巴海軍基本消滅。

戰術上的成功,使得印度最終達到了其戰略上的目的——肢解東巴基斯坦為今日孟加拉。


顫動的丹田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區別有多大呢?

看看當年的二戰!

當時航母還不能全天候起降戰機,夜晚飛機不能用,下雨和其他惡劣天氣也不能用。

然而即便如此,航母艦隊仍然可以痛宰最強的戰列艦編隊。

在萊特灣海戰,日軍慄田最強大的“中央艦隊”由5艘戰列艦組成(大和號、武藏號、長門號、金剛號和榛名號),加上10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和15艘驅逐艦。慄田的艦隊企圖突破聖貝納迪諾海峽,攻擊萊特灣內的登陸艦隊。

大家注意,這5艘戰列艦中有大和號和武藏號兩艘超級戰列艦。

結果如何?

1944年10月24日約08:00美國無畏號航空母艦上的飛機發現這支艦隊進入狹窄的錫布延海。

哈爾西命令集結第三艦隊的三支航空母艦分艦隊,集中攻擊慄田的艦隊。

從無畏號和卡伯特號航空母艦和其它航空母艦上起飛的共260架飛機,約於10:27開始不斷攻擊這支艦隊。

大和號和武藏號成為美軍主要攻擊的目標。

妙高號重巡洋艦首先中彈,艦尾被命中1雷,負重傷返航。

武藏號、大和號和長門號相繼中彈。

武藏號在六波攻擊中共命中魚雷19枚,炸彈17枚(另有近失彈18枚)後沉沒,大和號艦首進水3000噸,不得不向艦尾緊急注水2000噸以維持戰艦平衡,長門號航速下降至24節,4門副炮無法使用,金剛、榛名輕傷,輕巡矢矧中彈,驅逐艦濱風、清霜受傷返航。

大家注意,轟炸僅僅持續了5個小時,這支日本艦隊就被重創。

5艘戰列艦中,超級戰列艦武藏號被擊沉,大和號受傷,長門、金剛、榛名也全部受傷。

而整個萊特灣作戰結束時 慄田冒著臨陣脫逃的罪名,及時撤退逃走。然而艦隊戰列艦長門號、金剛號和榛名號受重創,武藏號早已沉沒。

他帶五艘戰列艦進入戰場,當他回到日本時,只有大和號還有作戰能力,但也喪失了拋錨能力。

在今天,就更誇張了。

1988年4月18日, 美國與伊朗一次小規模海戰

16時伊朗海軍的英制“沃斯珀”-5型導彈護衛艦“薩漢德”號,向美艦發射了一枚“魚叉”反艦導彈。由於受到美艦的干擾,“魚叉”這次又撲了空,一頭扎進大海。

美海軍核動力航母“企業”號上起飛的A-6E“入侵者”艦載攻擊機,立即發動反擊。

2架戰機發射了一枚“魚叉”空艦導彈和一枚450公斤的“跳躍者”Ⅱ型激光制導炸彈。

“薩漢德”號中兩彈,遭受重創,於當夜21點11分沉沒於霍爾木茲海峽。

18時17分,伊海軍的另一艘主力艦“薩巴蘭”號導彈護衛艦,發射兩枚“魚叉”,攻擊美軍“威廉斯”水面戰鬥群。但在美艦強烈的電子干擾下,這兩枚“魚叉”導彈又暈頭轉向,飛得無影無蹤。

4架“入侵者”攻擊機立即反攻,一枚“鋪路石”-Ⅱ型激光制導炸彈,炸彈命中了艦橋,“薩巴蘭”號受到重創,艦長等軍官當場身亡。

當時伊朗整個海軍一共只有6艘主力艦,在短短2個多小時內,就被幹掉了2艘。

如果不是美國不願意擴大沖突,下令停止攻擊,伊朗海軍主力艦最多半天就被全殲。

而此次伊朗的護衛艦之所以有機會發射魚叉,主要是美國軍艦得到嚴格命令,不得先發制人進行攻擊,只能還擊。

如果不是這樣,美國航母戰鬥群恐怕一二個小時就殲滅伊朗海軍了。


薩沙


1982年的馬島戰爭可以借用解釋,英軍可以萬里遠征打到阿根廷家門口,靠的就是航母作戰群——雖然規模小了一點、戰鬥力差了一些。但是由於馬島戰爭的特殊性,也被視為冷戰期間規模最大、戰況最激烈的海陸空聯合作戰,同時創造了海上戰略投送的經典戰例。

二戰後大英帝國終歸沒能保住以往日不落的頭銜,不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都淪為二流,海軍同樣在不斷緊縮中。對於海戰霸主航空母艦來說,由於建造維護費用太大到了馬島之戰時可用的只有無敵、競技神號兩艘輕型航母,20多架鷂式戰鬥機數量有限而且性能還相當一般。

不過雖然航母實力相對一般但它所能起的作用無可替代,萬里遠征抵達馬島依靠航母作戰群的威力,直接將阿根廷空軍和海軍堵在家門口。包括聖達菲號潛艇、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陸續被擊沉,造成的結果就是阿根廷海軍消極避戰直接縮回港內,在本土作戰卻無法向島上陸軍提供支援。

阿根廷空軍雖然很賣力,但必須從本土機場起飛抵達戰場時已經沒有油料可供二次攻擊,這讓實力較弱的鷂式有了反擊能力。鷂式艦載機+AIM-9L的配套獲得了誇張的23比0戰績,阿根廷空軍共損失60多架各式戰機,實力就是這樣慢慢被消磨雖然英軍也付出謝菲爾德等戰艦的損失,但最終還是牢牢佔據馬島。

從戰爭情況可以看的出來,航母戰鬥群實力堪比海上軍事基地,有了靈活機動的航母帶隊可以隨時在不同區域攻擊、封鎖敵對國。這也是為什麼美國人要裝備10多艘航母滿世界轉,因為可以隨時隨地施壓或直接發起攻擊,對手缺少航母只能在本土被動防禦作戰這就是差別。


河東三叔


【何時華夏亦豐功】

精師直入卷黃風,欲挾神機射嫋雄。

斬首難成施震撼,揚眉奮進舞長弓。

油田滾滾濃煙烈,戰航颼颼導彈衝。

民主自由相共寄,何時華夏亦豐功。

一一海灣戰爭(閬水漁民)

海上戰爭中肯定有航母更好,太平洋戰爭就是航母主導的戰爭,日本落敗是因為國土狹窄,沒有戰略縱深,很容易攻擊其本土。

說說海灣戰爭:

海灣戰爭武器系列:

①航空母艦:“羅斯福”號,當時美國海軍最新航空母艦。核動力作推力,排水量:十萬噸。

艦上可載6300名軍事人員和約86架艦載戰鬥機、預警機、反潛直升機等。

②海灣戰爭美軍佈置的航空母艦:

“中途島”號航母,部署在海灣。

“突擊者”號航母,部署在北阿拉伯海。

“薩拉託加”航母,部署在紅海。

“肯尼迪”號航母,部署在紅海。

“美國”號航母,部署在紅海。

“福里斯特爾”航母,部署在紅海。








白溪釣客


航母在現代戰爭中的突出作用是“遠洋作戰”,在這種情況下航母的作用才能最大的體現出來,因為航母還被稱為“海上機場”和“移動的國土”,也就是說,在戰鬥機的作戰航程沒有革命性的突破之前,飛機想要脫離本土在數千公里外的大洋進行作戰的話,就必須要有航母。所以,把航空兵的作戰區域從內陸、近海搬到遠洋,就是航母在近現代海戰中最大的作用體現,有了航空兵的支援,能很大限度的提高海軍艦隊的作戰能力。因此,題目中問到:在海戰中有航母和美航母的區別有多大?可以從兩個方面去分析,首先是對於有航母的一方來說,有了航母,你就可以建造一支以航母、艦載機為核心的遠洋打擊艦隊,使自己的海軍可以遠洋作戰,也就是“禦敵於國門之外”,這個可以說是航母打擊群最大的優勢,而有了航空兵的支持,艦隊在遠洋作戰時同樣也會擁有更強的戰鬥力,為什麼?因為艦載機的作戰半徑可以達到700公里甚至更大,而一隻沒有航母、沒有艦載機的艦隊,僅僅依靠各型不同射程的反艦導彈,其作戰半徑能有300公里就不錯了,所以,可以說有航母、有航空兵的情況下,在遠洋作戰時面對沒有航母的一方就擁有不對稱打擊能力。

然後再從沒有航母這個方面來討論,沒有航母,海軍基本上也就註定只能守國門了,因為前面也已經說了,在沒有航母和航空兵的情況下,遠洋作戰時有很大概率是會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所以,既然只能守國門,那麼也就意味著想要“禦敵於國門之外”就非常難,同時想要保證本土不遭到打擊也成為了空談,因為人家的航母艦隊完全可以直接開到你的家門口和你作戰,而你的海軍卻出不去,不能也不敢離開陸基航空兵以及陸基反艦力量的保護,在沒有陸基航空兵支援的情況下去跟對方的航母打擊群硬剛太吃虧了。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這樣去理解:一支海軍只有擁有航母的情況下,才有底氣和敵方在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打一場局部戰爭。至於沒有航母?那麼就只能近海防禦了,也就是隻能守國門,而不能出國門,因為沒有航母的海軍遇上人家的航母艦隊時,需要陸基力量的保護和支援才有一戰之力。


哨兵ZH


對陸作戰中航母除了有沿岸遮斷和增添一些火力打擊外意義不大。然在遠洋作戰的效果和優勢就非常明顯。

航母是一套戰鬥體系,除自身擁有的火力打擊外還由驅逐艦,護衛艦,補給艦,潛艇,預警機,艦載機等組成一個完整的戰鬥群,綜合作戰能力涵蓋了反潛、反艦、反導、爭奪制空權等功能。

假如沒有航母,也就沒有預警機,這樣對戰場態勢的感知範圍和預警能力會大大縮小,對戰區戰情演變發展的信息掌控就不明晰,對戰區全局的情報收集,研判就存在缺失,對友鄰艦艇的協調配合也失去了支撐,只能各自為戰且掌控局面很小。

還有,沒有航母就意味著沒有艦載機,也就沒有制空權。在茫茫大洋作戰如若沒有制空權是很可怕的,再先進的水面艦艇也會因遭受立體攻擊而疲於奔命,這樣與有航母的艦隊作戰其劣勢非常明顯,獲勝率很低……。


懷舊的孺子牛


海上戰爭,有航母和無航母的差距是天上地下之差別!

因為,能造航母的國家,其國家的綜合國力十分強大!沒有航母的國家,綜合國力非常弱小!

有的國家不但無法造航母,連供養一艘航母的經濟能力都沒有。

而航母上的戰機都是一流的戰機,航母上的各項技術都是尖端科技,絕非一般國家所能及。

航母上戰機和戰機使用的戰略武器都要比一般無航母國家的技術級差一兩代。

航母加上航母戰鬥群,強大的戰鬥力勝過許多國家的總體軍事實力,甚至一次打擊就可毀滅一個弱小國家。

航母就是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標誌。


天際流星


航母就是一個移動的作戰平臺,所以它可以利用海面移動至打擊目標最近位置起飛航母上艦載機打擊敵方,沒航母很難或有效攻擊對方。比如印度將東西巴基斯坦拆分成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就是航母作戰取勝,這就是有和沒有的差距!


user7367596617859


要看類型!航母作用是小型移動基地!有了航母具備了戰線外移,減少對本土危害,同時航母艦隊自身的安全防衛和供給也是會牽扯一定戰鬥力!

對於遠海作戰,脫離基地和母港支持,無異於無根浮萍,難以維持長久戰鬥力………

如何發展,或發展到什麼規模,需要有自我考量!!


渴望的幸福


關鍵要看被侵略一方在沒有航空母艦的情況下,同時要看防守方是否具備強大的岸基加陸基和空中突防能力以及進攻型的導彈火力?如果有行的那就看防守方的戰略戰術指揮水平而決定勝負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