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药饮片别名(三)

中药材品种繁多,产区广泛,历代本草记录使用习惯也不尽相同,类同品、代用品不断涌现,因此有同名异物、异物同名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我们将陆续录入这些常见的中药材别名,以备不时之需用。

一、根茎类(续)

19、川贝母

(1)处方常用别名:川贝、松贝、贝母、青贝、炉贝;

(2)不常用的别名:药实、空草,贝父,药实,苦花,苦菜,勤母,尖贝母,尖贝,卷叶贝母,棱砂贝母,雪山贝,鸟花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小贝母,商草,母龙精,阿皮卡(藏族名);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三)


(3)商品别名:

A、川贝母:又名京川贝、西贝母、西贝、新疆贝、伊贝、伊贝母,松贝、青见,炉贝、岷贝、川贝、尖贝,平贝。主产于四川、云南、甘肃和西藏等地;

B、松贝:又名松潘贝、松贝母。品质最优。

C、珍珠贝:为松贝中个体较小者。

D、 青贝:又名青贝母。为产于青海,四川、云南等地的川贝母。

E、炉贝:又名知贝,知贝母、炉贝母、虎皮贝、虎皮贝母等。为产于甘肃等地的川贝母。

F、岷贝:又名岷贝母。为产于甘肃地区的川贝母。

G、平贝;又名平贝母。为产于东北地区的川贝母。

H、西贝:又名新疆贝、新疆贝母、伊犁贝母,天山贝母、伊贝、伊贝母、生贝、生贝母、西贝母。

I、北贝:主产于华北等地。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三)


20、浙贝母

(1)处方别名:大贝、大贝母、浙贝、珠贝、元宝贝、板贝、象贝、象贝母、象山贝母;

(2)商品别名:

A、浙贝母:又名大贝母、象贝母、浙贝、大贝、象贝。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苏、湖南等地。

B、象贝母:又名象贝。为浙贝母中产于浙江象山者。

C、元宝贝:形如元宝状者。

D、珠贝母:又名珠贝。

E、苏贝母:为浙贝母的野生种。

21、射干

(1)处方别名:寸干、扁竹、黄知母;

(2)不常用别名:扁竹兰、鬼扇、老君扇、开口箭、乌蒲、黄远、乌扇,乌娄,乌吹,黄远,夜干,草姜,凤翼,仙人掌,紫金牛,野萱花,扁竹,地萹竹,萹竹,较剪草,黄花篇蓄,开喉箭,较剪兰,剪刀梏,剪刀草,金绞剪,统剪草,冷水丹,冷水花,金蝴蝶,紫良姜,铁扁担,六甲花,扇把草,山蒲扇,老君扇,老鸹扇,寸干老鸦扇,玉燕鬼子扇;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三)


21、山药

(1)处方别名:怀山药,淮山药,干山药,生山药,鲜山药,炒山药、毛条、山芋、铁棍山药。

(2)不常用别名:薯蓣,山菇,土菇,诸薯,署预.诸暑,署豫,王芋,蛇芋,薯药,山薯,山薯蓣,野白薯,扁子薯,佛掌薯,玉延,延草根,修脆,儿草根,野山豆,山板术,白苕,九黄姜,白药子,白山药,铁拐山药,山药薯。

(3)商品别名:

A、怀山药:又名淮山药。产于河南省温县、博爱、盂县、沁阳、武陟一带(旧时怀庆府)者。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

B、毛山药:又名毛条山药。刮去外皮,晒干或烘干之药材。

C、光山药:又名光条山药。将毛山药浸入清水中,至无干心时取出,用硫黄熏后,再用木板搓成圆柱形,晒干,打光即成。

D、方山药:为山药加工时切成长方形条状之药材。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三)


22、知母

(1)处方别名:毛知母、知母肉,肥知母,盐知母;

(2)不常用别名:连母,货母,芪母,提母,光知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女雷,女理,儿草,鹿列,韭逢,儿踵草,东根,水须,苦心,昌支,薛,穿地龙,大芦水,兔子油草;

(3)商品名:

A、毛知母:为带皮的干燥根茎。

B、光知母:又名知母肉、京知母。为去皮的干燥根茎。

C、西陵知母:产于河北省历县(西陵)者。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三)


23、天冬

(1)处方别名:天门冬、炒天冬、炙天冬、朱天冬、鲜天冬、明冬;

(2)不常用别名:墙蘼,满冬,满冬募,天文冬,地门冬,肥无冬,大天冬,大当门根,多儿母,万岁藤根,婆罗树根,商棘根,天棘根,颠勒,颠棘根,白罗杉根,八百崽,丝冬,倪铃,赶条蛇,多仔婆,老虎尾巴根,九子十弟,浣草根,女木根,筵门冬,门冬,润天冬,延门冬,无不愈,管橙,浣草,十二根,三百棒。

(3)商品名:川天冬、温天冬、湖天冬;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三)


24、麦冬

(1)处方别名:麦门冬、寸冬、炙麦冬,朱麦冬,朱寸冬,辰麦冬,辰寸冬,鲜麦冬等;

(2)不常用别名:杭寸冬,浙麦冬,川麦冬,乌韭根,羊韭根,马韭根,羊荠根,爱韭根,禹韭根,忍陵根,忍冬草根,葱根,不死药,不死草,阶前草,书带草,秀墩草,马粪草,家边草,韭叶麦冬,野韭菜根,大麦冬,大叶麦冬,沿阶草根,花园子,火冬,甘冬。

(3)商品名:

A、浙麦冬:又名杭麦冬、笕麦冬。为产于浙江杭州笕桥一带者。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

B、川麦冬:为产于四川者。产量最大。

C、连心麦冬:不抽去心者。

D、去心麦冬:为抽去心者。

常见中药饮片别名(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