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米囤面囤廁紙,如果身處薩拉熱窩圍城戰,作為平民該怎樣活下去


對大多數人來說,薩拉熱窩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囤米囤面囤廁紙,如果身處薩拉熱窩圍城戰,作為平民該怎樣活下去


這座城市因索費迪南大公遇刺事件而被寫進歷史教科書,似乎與生俱來就與戰爭和動亂緊緊聯繫在一起。

由於戰亂頻起,這片土地又被稱為“巴爾幹半島的火藥桶”。

它見證過從奧斯曼帝國到奧匈帝國統治的權力更替。

它引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它曾做過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首都,並承辦了1984年的冬季奧運會。

它歷經了現代戰爭史上歷時最長的圍城戰——薩拉熱窩圍城戰

物資缺乏,圍城之中重返石器時代

薩拉熱窩圍城戰發生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距今只有二十多年。圍城時間持續近四年,超過斯大林格勒戰役三倍。圍城期間,薩拉熱窩的物資供給幾乎被完全切斷,城內二十多萬人口的補給僅靠一條地道維持。

數萬名薩拉熱窩人在圍城中死去,殺死他們的不光是來自敵人的炮火和子彈,還有疾病、寒冷和飢餓。

囤米囤面囤廁紙,如果身處薩拉熱窩圍城戰,作為平民該怎樣活下去


在戰爭爆發後,薩拉熱窩很快陷入癱瘓之中。市政廢止,水、電、食物、燃料、通信、醫療幾乎全部停止供應,治安情況急劇惡化。

由於很多市民沒有做好準備,戰爭進行了三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有人死於凍餓和疾病。

美國空軍雖然每隔10天空投一次食品,但面對大量平民,這些空投根本杯水車薪。為了生存,一些有花園的家庭開始自己種植蔬菜,但更多人沒有這樣的條件。他們收集雨水,捕捉老鼠、兔子和鴿子,然後從房屋上拆下門窗作為燃料。

囤米囤面囤廁紙,如果身處薩拉熱窩圍城戰,作為平民該怎樣活下去

薩拉熱窩居民砍伐樹木為過冬儲備木材

許多人由於飲用了不乾淨的水而染上痢疾,因而失去生命。

貨幣變廢紙,以物易物成常態

在圍城中,就連黃金都不再是硬通貨。最值錢的反而是咖啡、香菸、蠟燭、廁紙、打火機以及抗生素、酒精、肥皂、殺蟲劑、口罩等醫療衛生物品。

不要小看了廁紙,平時雖然不值錢,但一旦緊缺,可謂是最重要的物資之一。

在當時,如果你儲備有上述物資,很容易就能換來你想要的東西。相反,如果你手裡除了錢什麼都沒有,那就只會活活餓死。

治安混亂,弱肉強食,城市淪為人間煉獄

當時的薩拉熱窩已經沒有了警察和軍隊,為了生存,太多人化身野獸,在這座城市中製造了一起起醜陋野蠻的惡行。

女人們可以為了一罐罐頭任人擺佈,匪徒們也會為了一條香菸大開殺戒。

如果沒有足夠的自衛能力,即使儲備再多也只會淪為匪徒的戰利品。槍支彈藥因此成為了不可或缺的生存道具。

囤米囤面囤廁紙,如果身處薩拉熱窩圍城戰,作為平民該怎樣活下去


1984年的冬奧會頒獎臺,在戰爭時期變成了處決戰犯的斷頭臺。而冬奧會的會場,如今已是一座墓園。

囤米囤面囤廁紙,如果身處薩拉熱窩圍城戰,作為平民該怎樣活下去


外患不除,內憂難止,城中居民還要時刻防備圍城之敵的炮彈和狙擊

薩拉熱窩四面環山,讓這座城市在敵人面前暴露無遺。圍城的敵方武裝對城內進行了肆意轟炸,常常一枚迫擊炮彈就能造成城內上百人傷亡。

比炮彈更可怕的是敵方狙擊手,他們隱藏在山間,俯瞰整座城市,隨意挑選城內平民進行狙殺。

囤米囤面囤廁紙,如果身處薩拉熱窩圍城戰,作為平民該怎樣活下去


許多無辜的孩子、婦女、維和人員被狙殺,以至於現在來到薩拉熱窩,你依然可以輕易地在重新粉刷過的房子上找到彈孔。

囤米囤面囤廁紙,如果身處薩拉熱窩圍城戰,作為平民該怎樣活下去

街道上人們躲避狙擊手

亂局之中,謠言四起

由於通信中斷,城內消息基本靠人們口口相傳,其中充斥著各類真假難辨的訊息。要想作出正確決斷,必須擁有絕對理智的頭腦和冷靜的分析辨別能力。

千萬別小看謠言的殺傷力。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當時人們繪製了圍城的“生存地圖”,這本是幫助人們求生的善舉,但如果有人惡意篡改地圖,在那種情況下,你該怎樣判斷手裡的地圖是真是假呢?

囤米囤面囤廁紙,如果身處薩拉熱窩圍城戰,作為平民該怎樣活下去

薩拉熱窩人繪製的生存地圖


二十餘年過去,薩拉熱窩已經浴火重生,但戰爭帶來的創傷卻依然沒有癒合。在薩拉熱窩,很容易就能看到林立著墓碑的零散墓地。

囤米囤面囤廁紙,如果身處薩拉熱窩圍城戰,作為平民該怎樣活下去


在一些街道上,人們將炮擊的痕跡保留下來,塗上紅色顏料,並給它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薩拉熱窩玫瑰”。

囤米囤面囤廁紙,如果身處薩拉熱窩圍城戰,作為平民該怎樣活下去


在大巴扎集市上,除了各類做工精美的銀器、木雕外,你還能看到一些在戰爭中受到傷殘的中年男性,他們販賣用廢棄彈殼做成的紀念品,訴說著這座城市的過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