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歲鍾南山再度落淚: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84歲的鐘南山院士,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動情落淚。

84歲鍾南山再度落淚: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有人說:他不過是普通人。

是啊,他太“普通”了!

就像我們身邊的某一個朋友,愛吃炸雞,愛追劇,不滿足現狀卻依然熱愛生活。

可所謂英雄,不就是一個又一個凡人,在危難來臨時挺身而出。

不為名,不為利,只為自己的一份責任和一顆良心,有一分熱,發一份光,把點點螢火匯聚成照亮人間的星河。

他走了。但英雄,一直都在我們身邊。


84歲鍾南山再度落淚: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疫情面前,誰都會害怕。

但國難當前,顧大家,才有小家!

感謝你!為生命爭分奪秒,不吝付出!

她叫朱海秀,1997年生,護士。

接受採訪時,她正準備下午補液的用品。抬起頭的瞬間,能明顯看到她那因為勞累多日,兩個明顯的黑眼圈。

她是瞞著家人報名的,但前幾天,他們還是知道了。打電話時,爸爸哭了。

那是22年來爸爸第一次在她面前落淚。

84歲鍾南山再度落淚: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當記者讓她對著鏡頭給家人報個平安時,她擺了擺手,說了句對不起:

“我不想哭,我的眼淚在眼睛裡打轉,我哭的話護目鏡就花了,幹不了事了。


84歲鍾南山再度落淚: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國難當前,能盡一己之力,死又何懼。

所謂擔當,不過是在危難中選擇堅強。

駱名良,一位普通建築工人。

在火神山沒日沒夜幹了六天後,他拿到了7500元工資。

可這筆錢還沒在手裡攥熱乎,他就趕去了駐地附近超市,花了7558元買了145提牛奶。

140提捐獻給了附近的同濟醫院,還不忘硬塞給在醫院門口堅守的執勤人員5提。

84歲鍾南山再度落淚: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無畏寒風,跨越四十公里,只希望衝在一線的你們勞碌一天後,吃得好一點,心裡暖一點。

沒有華麗的語言,有的,只是一顆炙熱滾燙的真心。

86歲老人張景道,是大慶一名退休醫生。一日為醫,終生不棄!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當看到疫情肆虐,從醫四十餘年的他,坐不住了。

老人說,他是1951年為抗美援朝對抗細菌戰培養出的學生,從事傳染病工作43年,一生都在和傳染病打交道。

他寫下一封請戰書,送到衛生健康委向領導請求戰疫。

“我能做點力所能及的。我雖然歲數大了,但是我可以。”

84歲鍾南山再度落淚: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我們要對抗的,從不是人,而是病毒。

自助,互助,很多困難,都將迎刃而解。

正月初三下午,一位中年男子頂著寒風,踩著三輪農用車到達了醫療隊住宿的武漢某酒店。

“我是來送菜的,看到消息說醫療隊在這邊,希望我能盡一點心意。”

車主秦師傅,一個左手有工傷殘疾的普通菜農。

原本在這個特殊時期,把蔬菜送到任何地方去,他都能賣一個好價錢。

但當他聽說各地的醫療隊都來支援武漢,他立馬籌措了24箱蔬菜,騎著三輪車一路走一路問,終於把菜送到了四十公里外的酒店。

84歲鍾南山再度落淚: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他們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熱愛腳下的這片土地。

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才堅信,社會有光,人間值得!

鄭能量,一個26歲的湖南小夥。

大年初一早上,和家人吃了一頓餃子,把女友送上高鐵後,鄭能量開著那輛“湘A”牌照的車奔向武漢。

他臨行前在朋友圈立下“生死狀”:

“知道此行兇險,已抱必死之心,始明不懼之志。如果我命數至此死在了疫區,就把我的骨灰無菌處理後灑在長江裡,讓它漂回湖南。

84歲鍾南山再度落淚: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免費接送醫護,運送醫用物資,甚至把死亡患者送去殯儀館......整整十九天,他一刻也不敢多歇。

因為要近距離接觸醫患,他每天都冒著極大的風險,也曾目睹同為志願者司機在感染病毒後去世,但他說:

“我不怕死,只怕今生有憾。”

84歲鍾南山再度落淚:這群人,早該被曝光了

加油武漢!

加油中國!

我們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