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裡和平解放北平前的戰役結局如何?29小時殲敵13萬人

昨晚《新世界》已經大結局了,沒想到一直讓觀眾們可惜的金海居然沒有死!而且總體來說,整部劇的結局還是很美好的,北平被和平解放後,一切都慢慢地變好。

在歷史上,和平解放北平後,北平也是一切欣欣向榮,之後也被改名為“北京”。當時毛主席就和平解放北平的事讚揚了華北剿總傅作義,他說道:“和平解放北平,宜生功勞很大,人民永遠不會忘掉你。”

《新世界》裡和平解放北平前的戰役結局如何?29小時殲敵13萬人

那麼,作為國民黨華北剿總總司令的傅作義,為何會接受和平解放北平呢?當時發生的平津戰役又是如何收穫了這麼和平的結局的呢?

在解放戰爭期間,有三場決定性戰役,分別是:遼瀋戰役、淮海戰役與平津戰役。而和平解放北平就是平津戰役的結局。有那麼好的結局,這與遼瀋戰役和淮海戰役都有必要的聯繫,因為人民解放軍打贏了遼瀋戰役和淮海戰役,使全國軍事形勢發生新轉折。人民解放軍總兵力由解放戰爭一開始的120餘萬人上升到了300萬人,從劣勢轉為優勢。而國民黨軍總兵力則由430萬人下降到了290萬人,從優勢變為劣勢。

《新世界》裡和平解放北平前的戰役結局如何?29小時殲敵13萬人

遼瀋戰役勝利,成功解放東北後。人民解放軍又發起了淮海戰役,圍殲國民黨軍徐州''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劉峙所部。除此外,華北剿總傅作義的後方基地綏遠省省會歸綏也被人民解放軍準備圍攻。在淮海戰役勝利之際,傅作義就面臨著重重危機。

《新世界》裡和平解放北平前的戰役結局如何?29小時殲敵13萬人

但其實早在東北要被解放之時,蔣介石就擔心東北解放,華北孤危。所以曾提出想要傅作義帶著部隊南撤,以確保長江防線,加強淮海戰役的兵力。不過傅作義因為長期是綏遠地區的地方實力派,他怕自己南撤後他的主力會被蔣介石的嫡系吞併。所以沒有答應南撤,而是在考慮逃到西邊的綏遠地區。但綏遠地區也被解放軍盯上了,所以傅作義難下決心。最終傅作義和蔣介石認為,華北區的解放軍在兵力上不佔優勢,而東北野戰軍也需要3個月到半年的休整才能入關。認為華北還不會受到威脅,而控制平津,支撐華北,牽制人民解放軍東北、華北兩支部隊,使其不能南下,對整個戰局亦屬有利。雖然他們這麼商定,但兩人早就想好了自己的退路。萬一戰役失利蔣介石就往南撤,傅作義就往西撤。

《新世界》裡和平解放北平前的戰役結局如何?29小時殲敵13萬人

不過,他們還是失算了。人民解放軍想到蔣介石與傅作義會南撤與西撤,於是提前結束東北野戰軍人民解放軍的調整,提前入關。1948年11月,中央軍委明確提出抑留並殲滅傅作義集團於華北地區的作戰方針。

此後,平津戰役爆發。人民解放軍先用''圍而不打''或''隔而不圍''的辦法,將傅作義部隊的軍隊包圍起來,並將傅作義部隊與蔣介石部隊隔開。後按''先打兩頭、後取中間''的順序發起攻擊。在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決定成立由林彪、羅榮桓、聶榮臻3人組成的平津前線總前委。想要與天津守敵談判和平改編解放天津,但天津守敵拒絕和平解放。於是解放軍開始對天津發動總攻,經過29小時的激戰,天津被解放軍攻克,天津國民黨守備軍10個師13萬人全部被殲滅。

《新世界》裡和平解放北平前的戰役結局如何?29小時殲敵13萬人

原本在平津戰役剛爆發之時,我軍曾與傅作義派來的代表對和平解放北平進行談判。但並未出結果。此後,在平津戰役勝利之際,傅作義再次派代表談判和平解放北平,我方提出了改編國民黨軍的方案,對傅起義人員一律不咎既往。等到天津被解放軍成功解放後,傅作義第三次派代表與我方代表談判,最終終於同意和平解放北平。

《新世界》裡和平解放北平前的戰役結局如何?29小時殲敵13萬人

避免了聞名世界的古都北平沒有遭受到戰爭的破壞,在三次談判後,傅作義與我方達成了和平解放北平的協議。之後傅作義要求北平城內的國民黨守備軍退出城外,接受人民解放軍的改編。直到1949年1月31日,全部國民黨守備軍移至城外,當天解放軍也進入北平宣佈北平解放成功。

《新世界》裡和平解放北平前的戰役結局如何?29小時殲敵13萬人

所以說,剿總傅作義達成和平解放北平也是形勢所逼,除此外,他也看到了人民解放軍的強大力量。但是他的選擇是正確的,使馳名世界的文化古都北平免於戰火完整地保存下來,為新中國的定都北平奠定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