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所有老師及學生的忠告:鋼琴教學中別忘記學會呼吸

鋼琴音樂演奏者為了達到完美的演出效果,不僅需要演奏者在彈奏時的特殊技法運用,灌注對音樂獨特的理解以及現場演奏過程中情緒的把控外,還需要身體上的配合,尤其對呼吸的控制。演奏中靈活運用呼吸技巧可以使情緒更好地得以控制,昇華演奏中的情感流露,增加作品或演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整個演奏過程更加地流暢,通順。

鋼琴教學中現存的問題

目前從瞭解鋼琴到主動有意願去系統學習鋼琴的學生覆蓋多個成長學習的階段和多個年齡段,情況不能一概而論,藝術專業的高校學生基本都在高中時期通過藝考學習和了解過鋼琴相關知識,所以高校課程的設置是以拓寬學生知識廣度和挖掘學生知識深度的目的開設,可以使學生得到系統學習的課程。忽視學生鋼琴演奏基礎的測驗和培養是現存的主要問題,一味地強調高難度技巧的教學和缺乏針對性個性化的教學策略導致缺失演奏呼吸的基礎教學。

例如在對樂曲熟悉和掌握後,對待較長的樂句,教師在要求學生練習時應注重保持氣的長度,這樣可以延長呼吸的時間,與長樂句相匹配;在對待較短的樂句時,練習應縮短氣的長度,縮短一次呼吸的時間,多加練習掌握樂句與呼吸之間相匹配的規律,就可以做到演奏過程中前後自然的銜接,完成一次流暢,完美的鋼琴演奏。

(三)運用演奏呼吸控制情感的表露

鋼琴表演屬於藝術形態的一種,每首鋼琴作品當中都包含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是表達交流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好的鋼琴作品中具有藝術意蘊的存在,演奏時缺少感染力,無法引起聽眾和觀眾的共鳴即是缺少了演奏情感。呼吸的急促還是緩慢,沉重還是柔弱都會表達出不同的情感,演奏呼吸與演奏情感相結合在聽眾聆聽的過程和演奏者自身彈奏過程的兩個層面上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現開放楊弋夫教授第六期師資研修班報名,有意楊教授一對一指導的朋友請點擊下方鏈接報名!

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