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窩後多久才會“發窩”?當窩裡出現這些跡象時,抓緊開釣吧!

常言道:“釣魚不打窩,魚獲不會多”我們想要魚獲好,打窩自然少不了,不管你在哪裡釣魚,都是需要打窩的,尤其是在野外釣魚,那就更需要打窩了,野外魚資源現在越來越差了,不打窩想釣到大魚,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所以釣大魚必須先打窩,那打窩後多久才會發窩呢?

打窩後多久才會“發窩”?當窩裡出現這些跡象時,抓緊開釣吧!


  • 打窩後具體要多久才會“發窩”,其實最主要還是要看,垂釣地點在哪,目標魚是什麼魚,其數量情況怎麼樣才能決定的,我們可以參考下方几點。

本文重點:

第一:垂釣地點在哪裡

第二:目標魚是什麼魚

第三:目標魚數量情況

第四:窩料正確選擇

第五:目標魚進窩的跡象

第六:發窩

垂釣地點決定著發窩時間

打窩後需要多久才會“發窩”,其實最主要的是看我們垂釣地點選擇在哪裡,垂釣地點不同,發窩時間也是不一樣的,比如我們垂釣地點是魚塘,魚塘肯定是很多魚的,魚塘面積通常也不是很大,所以在魚塘裡釣魚,打窩不用20分鐘就可以“發窩”了,畢竟魚塘魚比較多,比較集中,所以魚塘發窩時間是不需要太久時間的,如果我們垂釣地點是自然水域裡,那就需要提前打窩了,起碼提前1小時以上到幾天不等,因為野外魚資源是沒那麼好的,地域也廣,魚也比較分散,需要時間才能把它們聚集在一起,短時間是很難可以把它們給誘到一起的,所以需要提前打窩,只有提前打窩了,才有機會把魚給引到窩裡面來,

所以打窩後多久才會有魚在窩裡面,多久才會“發窩”最主要是看我們垂釣地點在哪裡,垂釣的地點不同,發窩時間長短也是不同的,所以垂釣地點在哪兒,才能決定“發窩”需要的時間。

打窩後多久才會“發窩”?當窩裡出現這些跡象時,抓緊開釣吧!


目標魚決定著發窩時間

打窩後需要多久才會“發窩”也要看我們目標魚是什麼魚,比如目標魚是草魚,那“發窩”時間肯定是需要比一般魚要久的,特別是野外自然水域裡,野外自然水域裡,草魚也是比較少的,所以目標魚是什麼魚也是特別重要的,也決定著“發窩”時間的長短,比如目標魚是白條魚或羅非魚,那“發窩”時間肯定會快了,因為一說到羅非魚或白條魚,它們都是比較貪吃的魚類,基本上窩料一打下去,不用等10分鐘,它們就會出現在窩裡面了,所以目標魚是什麼魚,也決定著“發窩”需要時間的長短。

目標魚數量情況決定著時間

打窩後需要多久才會“發窩”不僅要看目標魚是什麼魚,也要看目標魚數量情況來決定的

,比如目標魚是比較多的品種,比如羅非魚吧,羅非魚現在已經是氾濫的物種了,幾乎在南方水域裡,只要有水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它們的身影,真的是太多了,水面看上去全是黑麻麻的,全部都是羅非魚,所以只要目標魚是羅非魚,那不管在哪裡打窩,打窩後肯定“發窩”時間也要快,也就是10來分鐘的事吧,如果目標魚是數量比較少的,比如青魚吧,青魚不管在魚塘還是野外自然水域裡,都是比較少的,那打窩後肯定“發窩”時間也需要久點的,魚塘可能還可以快點,如果野外自然水域裡,估計起碼幾小時到幾天以上不等,所以目標魚數量也決定著“發窩”時間的長短。

打窩後多久才會“發窩”?當窩裡出現這些跡象時,抓緊開釣吧!


窩料的正確選擇

我們釣什麼魚,就選什麼窩料,這才是正確的選擇,比如目標魚是黑魚,你打窩時選擇用酒米,那肯定是不對的,窩料應該選擇以肉類為主,比如用蝦打窩,用蚯蚓打窩等,這些才是正確的窩料選擇,所以釣什麼魚,我們窩料就要懂得配什麼窩料,又比如目標魚是青魚,你用蝦來打窩,那也是不對的,應該選擇螺類做窩料才對,螺類才是它們喜歡吃的食物,只有用螺類,我們才有機會把它給誘過來,所以只有選擇正確的窩料,我們才有機會把自己心中目標魚引過來,也只有這樣,才有機會釣到它們,所以釣什麼魚,我們就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窩料,這樣才是我們的正確之選。

打窩後多久才會“發窩”?當窩裡出現這些跡象時,抓緊開釣吧!


怎麼判斷目標魚有沒進窩

第一:看水面

第二:看水底

第三:看漂相

看水面

一般目標魚進窩了,我們是可以看得到的,比如白條魚吧,白條魚屬於中上層魚類,白條魚喜歡在水面覓食,只要白條魚進窩了,我們從水面上就可以看到它們身影了,

所以只要看到它們身影了,我們就可以判斷它進窩了只要目標魚進窩了,我們就不需要等了,直接開竿釣吧。

看水底

一般目標魚進窩了,如果它不是上層魚類,看水面看不到的,那我們就可以看水底了,一般只要目標魚在窩裡面吃窩料,它們肯定會有氣泡泡冒出來的,我們看到它的泡泡,我們就可以判斷是不是目標魚在窩裡面了,比如目標魚是鯽魚,它冒的泡泡是多而密的,只要我們發現水裡有冒出這樣的氣泡,我們就可以確認窩裡已經有鯽魚進窩了,氣泡冒得越多,就證明窩裡面目標魚就越多,氣泡越大,證明鯽魚就越大,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水裡氣泡,就可以判斷目標魚有沒進窩了,只要目標魚進窩了,我們就直接開竿釣吧。

打窩後多久才會“發窩”?當窩裡出現這些跡象時,抓緊開釣吧!


看漂相

一般目標魚在窩裡,我們釣魚時,看魚吃口就知道了,比如我們拿鯽魚口來說吧,鯽魚它是這樣的漂相,是先頂一點點漂的,然後再下沉一兩目這樣的,這樣的魚口就是鯽魚口了,如果發現這樣咬口的魚,基本上就可以斷定是鯽魚了,所以我們判斷目標魚有沒進窩,我們可以從漂相判斷,每一種魚吃法不一樣,漂相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判斷窩裡面有沒目標魚,看漂相就知道了。

打窩後多久才會“發窩”?當窩裡出現這些跡象時,抓緊開釣吧!


小結:以上幾點就是判斷目標魚有沒在窩裡面的方法了,如果發現目標魚在窩裡面了,我們就一個字“幹”,直接開竿。

總結:打窩後多久才會有魚進窩,才會“發窩”最主要是看我們垂釣地點在哪裡,比如垂釣地點在魚塘,魚塘裡那麼多魚,也比較集中,魚進窩時間肯定短了,“發窩”也快,如果垂釣地點是野外自然水域裡,那打窩後,魚進窩肯定也需要時間的,“發窩”肯定會比較慢的,其次也要看看目標魚是什麼魚,數量多不多的,這些問題也是很重要的,也決定著“發窩”時間的長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