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網課”取代“現實課堂”,你能接受嗎?

從心懂孩子


我覺得大部分家長可能會頭疼!

1.父母工作時間問題

很多父母都是有工作的,有些家裡並沒有老人幫忙帶孩子,如果改成網課,那肯定需要一個家長在家照顧孩子了,這樣就會給某些家庭造成經濟負擔!

2.孩子的自覺性問題

在統一的教師裡上課,老師在教師裡面學生會有壓力,精神會集中一點,如果換做都是網課,學生在家比較無壓力,想著反正老師看不到,這樣會影響學習效果

3.對於農村孩子的問題

很多農村家庭還沒有裝入網絡,網絡課更是很難展開,我一同學兩孩子在老家奶奶帶著,這次疫情網絡學習都是每天花錢買的流量,安裝網線也沒上班,如果安裝了怕大人不在家孩子天天玩手機,奶奶又不懂網絡

所以覺得網絡課不該取代現實課堂[來看我]


三色堇3


我家孩子今年上一年級,上網課有一個月了,這一個月的的網課使我有以下幾點顧慮:1,孩子的視力問題,孩子早上是4節課,基本上到11點。每節課休息10分鐘。長時間對著電視,對一個剛剛7歲的孩子來說,確實對眼睛不好!2.坐姿問題,由於沒有老師看管,孩子坐姿就是怎麼舒服怎麼來,用孩子的話說,反正老師看不到.3.不懂的知識點,不能及時反饋。如果是爺爺奶奶帶著上網課,看著寫學業,對於不會的問題,解答很困難,所以還是希望疫情早些過去,讓孩子們背上書包,坐到明亮的課堂上去上課!


你若安好183038819


作為老師,我不能接受。

當然,線上課程並不見得就比線下課堂差,很多網課打造得非常好,但是課程好不等於學習效果好,相反,網課的弊端多,效果差。

1.管理很重要。管理是學習的前提。學生上學後,學校可以對他們進行統一管理,規範他們的行為。特別是上課的時候,老師可以很直觀地掌握他們的學習狀態,發現不良現象,及時糾正,學習效果會比網課無監管狀態好很多。

2.氛圍很重要。學校是學習的場所,大家聚集在一起,或朗讀,或聽課,或做題,或閱讀,或運動,或玩耍……這種氛圍才有助於孩子健康成長,而網課環境相對封閉,無法營造這種氛圍。

3.職業感很重要。一個老師教學時沒有課堂,不面對學生,那是何其的失落和空虛。互動是課堂的“生命體徵”,是有溫度,有磁場的,師與生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煥發的都是課堂氣息,可以說沒有課堂氣息,就沒有職業感,而網課恰恰不具備這種氣息。

時代是發展的,未來可期,網課現在才是起步階段,多年後,隨著教育智能化的發展,也許會有解決掉網課所有的缺陷。


泥巴驛站


這個問題,我認為,從老師到家長到學生,大部分都不能接受。當然,不排除學生裡能接受的比重可能會大一些。

首先是老師不能接受。

不要以為最近老師都在家,就都很閒,其實老師都早就盼著開學了。為什麼?就是因為上了網課,感覺工作量比平時還大,心比平時還累。

  • 就工作量來講,除了把原先線下的活都搬到了線上,上課、佈置作業、講評作業···一個都沒少,另外還增加要學習網絡授課新技能、要每天統計學生情況應付打卡。

  • 就心累來講,網課,讓全體老師都學習了直播這門新的技術。對於老教師來講,接受新東西的能力本來就弱。這下好,三兩天時間、拼著眼睛痛、脖子酸,硬是把這門技術扛下來了。但是其中的心累,真不是一般人能夠體會的。就拿其中的錄課來說,沒有觀眾,乾巴巴地對著電腦講40分鐘。第一次錄的時候,為了完成一個視頻,我足足花了一個星期時間。那個悲催啊!

其次是家長不能接受。

其實,就光光學習內容而言,不論是網上、還是線下,其實都是差不多的,說不定可能還是線上的名師們會比我們普通老師講得更詳細、更透徹。但是,學習又遠非你想的那麼簡單。除了知識講得要透以外,對孩子的監督才是重中之重。

因為就算你的知識點一次性講再透,學生不聽,那也白搭。線下我可能這個知識點一遍講不透,但是線下的老師重在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一遍遍提醒、一遍遍督促,最後迫使學生掌握到一定的程度才罷休。在線下,學生的接受程度,是可控的。

所以,有沒有監督,才是網上與線下教學的最主要的區別。

如果用“網課”取代“現實課堂”,那麼,想要學生達到一定的學習效果,必然就需要有人補足這個“管理”上的職責。老師在網上肯定是鞭長莫及的。那麼,這個職責鐵定是家長的。

這些天網課以來,我想大部分家長都已經感受到過那種“監督”孩子學習的生不如死的感覺了吧。很多家庭相信已經遠非“雞飛狗跳”所能夠形容。

你現在就可以去問問家長們最大的願望是什麼,我想,肯定是疫情早點結束,孩子能早點到學校,自己能夠快點免去這個監督孩子學習的職責。

最後是學生。

剛剛提了,學生大概是3類人當中,願意上網課比例最高的吧。因為上網課可以偷摸著玩兒會手機嘛。這些都是屬於學習上不努力、自控能力不強的學生。

除去這部分學生以外,我想大部分學生也是更願意接受線下教學的。為什麼呢?因為線下除了學習,還有同學、老師的陪伴、還有各種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夠參加,可以獲得很多鼓勵、獎勵嘛。

人,宅一會可以,但是,最終還是需要社交活動的。

結束語:

網課,就目前來看,還不可能取代“現實課堂”。因為不論從老師、從家長、還是從學生角度去看,都無法接受這種形式。

以後最大的可能會是,網課會作為現實課堂裡的補充。

老師將熟練的在課堂中運用網課的資源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你好,以上是君山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君山老師


孩子上一年級開始就是全職陪讀,這段時間上網課,我覺得比在學校學的要輕鬆,效率高,不考慮家庭成本的前提下,我覺得文化課上午在家學,下午孩子們可以一起上藝術課,畫畫,打球,舞蹈等等



花都開滿了


不能接受。

以前冬天不想起床的時候就想,如果能在被窩裡上課就好了,誰知道當真的有一天能在被窩裡上課的時候,就不想這樣了,疫情期間看弟弟上網課,他也說一個人在家上課沒有那種在課堂的感覺。

網課VS現實課堂

第一輪: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是由老師和同學以及授課環境一起決定的,而對於一個正在上課的幼兒來說,老師的授課情緒和周圍同學的競爭(爭著回答問題)都會影響到他聽課的情緒,從而促使其積極思考。

而網課的上課環境比較自由,但同時也很難營造多人一起上課的環境,老師和學生之間沒有直接的空間接觸,對於老師而言上課情緒也是很難把控的。

第二輪:與老師的交互

網課雖然大多為名師課堂,但是多數的網課視頻卻是提前錄製的,對於已經養成主動學習習慣的學齡青少年來說,是可以正常學習的,但是對於學齡前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學習效果卻沒有那麼樂觀。

以語言學習為例,課堂上老師需要與學生進行交流,包括眼神交流、肢體交流(擊掌),語言交流(情景對應的問答),在需要幼兒表達輸出的的時候,老師也可以及時引導輸出。所以,交流互動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學習方式,建議學齡前小朋友選擇線下課堂為佳。

第三輪:課堂專注度

優秀的老師也是一個優秀的演講者,他會以各種巧妙的方式抓住學生們的注意力,一個停頓,一個手勢,一個問題,都會是老師的獨門絕技。更重要的是,在課堂中,難免會有學生走神或者不感興趣的地方,這時,面授的教師就會發現,並用提問等方式將幼生的思緒重新拉回到課堂,提高了課堂專注度。

第四輪:課堂參與度

在課堂上,尤其是幼兒園的課堂上,老師會用以各種形式傳授知識,例如肢體操、課堂道具、課堂遊戲等,這其中的樂趣就需要孩子親身體驗才能獲得。


一個道姑朋友


我不能接受,網課不可能取代現實課堂。

首先,我們要弄明白誰主誰輔,網課是現實課堂的的輔助形式,是當前疫情狀態下不得已的方法。如果網課要取代現實課堂,會有很多不同意。

1.老師不同意。老師們只想做個安靜的講課老師而不想去做個拋頭露面的網絡主播。

2.學生不同意。看似現在都在家上網課,假期延長了,學生們很高興,但是要想把這些活潑好動的神獸困在籠子里根本不可能,沒過多久他們就會想他們的小夥伴了。

3.家長不同意。家長們平時上班都很累,還要伺候他們的吃喝,不崩潰才怪。還要監督孩子們的作業,苦不堪言啊!

4.學校不同意。網課沒有現實課堂效果好,學生的成績沒保證。體育音樂等課程網課根本沒辦法上。

網課和現實課堂是教師授課學生學習的不同形式,二者可以相輔相成,取長補短,不可能出現誰取代誰的情況。


陳同學Mr


“網課”取代“現實課堂”這本身是不現實的,家長、學生、老師都不可能會接受。


第一,網課不能實現“現實課堂”很多的功能。

其一,學校教育更側重於育人、社交、知識並舉,網絡教育實現不了。

學校教育要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或者說知識只是佔到其中不到50%的一部分。學校教育還承擔著育人、社交等情商和逆商教育,這才是學生未來出校園後安身立命之本。網課相比學校教育來說更側重於知識的傳授,側重於對學生智力的開發。忽略了,或者說無法實現對學生有效的情商、逆商教育,這無異於本末倒置,長此以往,很多學生會廢掉。

其二,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學校教育是有很多弊端,但是它能給不自律的學生提供一個“從眾”的場所。

現實生活中,很多學生看到別人做什麼,他才會想起做什麼。讓他和班裡的同學一起上自習,一起聽課,他都沒問題。等到回家做作業,他一個人了,反而影響他的東西就多了起來,電視、手機、電腦,甚至寵物,家裡的大人都是他的影響因素。這就是家庭網絡環境教育的弊端,沒有辦法給孩子提供一個大家都在學習的安全的場所,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就會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

其三,現實課堂老師可以耳提面命,網絡課堂老師不可能順著網線去抓裝睡的人。

現實課堂中,老師在學生間走動,和學生在一起,誰不認真聽講,誰的作業有錯誤,誰的想法很有創造性,一目瞭然。網絡課堂老師對著電腦,學生也對著電腦,受限於技術因素、網速因素,老師不可能面面俱到,這對學生的要求就更高了一些。家長在家的還好,家長不在家的,不知道學生在家是如何群魔亂舞的,更不用說學習質量了。

第二,網課增加了家長的焦慮和學生的負擔。

疫情伊始,孩子們都興奮於不用那麼早開學了。網課伊始,家長們都興奮於孩子的學習不用耽擱了。大家都覺得網課簡直就是及時雨,讓孩子收心,讓家長放心。


隨著網課的推進,學生們會發現每天起床打卡,上午五節課,下午四節課,晚上還有晚自習,有時候上課打個盹,老師作業照樣佈置,下來還得利用課餘時間看回放。有些孩子甚至比起在校時學習時間還要長,學習到夜裡2-3點很正常。因為沒有老師的指導,孩子們不得不獨立面對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對那些平時沒有太多獨立思考問題能力的學生來說簡直就是災難。很多學生學習的心理負擔慢慢加重了。

隨著全國各地紛紛復工,家長外出上班了,孩子一個人在家裡對著電腦和手機,家長的焦慮就來了。他能不能管好自己?他會不會認真聽課?他是不是在玩?哎呀,趕緊讓他去學校吧,在家煩都煩死了。

如果用網課替代現實課堂,對大多數孩子和家長來說,簡直就是災難。

第三,上網課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

網課和現實課堂的第一個區別在於時間縮短了,課容量不變。老師們首先要面對的是如何將自己的課堂進一步打磨,用最短的時間讓學生儘快掌握知識與技能。

網課和現實課堂的第二個區別在於老師們要更多地去思考怎麼順著網線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老師畫更多地時間去找素材,去創新。

網課和現實課堂的第三個區別在於網絡這個東西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網速不穩定,網絡不通暢都影響授課質量。所以,很多老師不是直播那麼簡單,還要進行課堂錄製、備份,那麼錄課、剪輯就成了大問題。

網課和現實課堂的第四個區別在於學生答疑量明顯增多,在學校時,同一類問題老師可以將幾個人叫到一起探討,但上網課後,老師不得不一對一和所有有問題的學生都通過語音、視頻、電話等方式再溝通一遍,一天下來口乾舌燥。

網課和現實課堂還有很多區別會影響老師的工作量。比如,老梁所在學校,以前在校時,每週集體備課一次,現在上網課,除週六外,每天集體備課半小時以上,開會都要累垮人。

總之,從各個方面來看,網課都不可能會取代現實課堂,老師、學生、家長、社會都不可能會接受,人是社交動物,一定要相互在一起,才能體現出自己的價值。


師說新育


答案是不能接受。

一、網課對於網絡有著基本的要求

如果要網課必須要有網絡、電子設備,這是最最基本的要求。然而通過之前發生的一系列新聞,我們可以看出,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那個經濟實力去配備相對應的設備。如果將現實課堂改成網課,那麼對於那些沒有設備的人來說,是極大的不公平。

此外,大規模的網課,對於網絡也是極大的負擔,要求網絡通暢。一旦網絡發生故障,那就沒有辦法上課了,這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也容易成為人們不上課的藉口。

二、網課沒有現實課堂的學習氛圍

現在很很多家長的一個痛點就是:孩子在家上網課偷著幹別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底下,怎麼辦?總之,孩子們在家上網課,可以變著花樣地不學習。

在學校裡,有老師看著,有別的同學在學習,自己多多少少受到氛圍的感染,也能學習。但自己在家裡,面對的孩子電子產品。

真想刷會兒渣浪,逛逛某寶,看看視頻,打打遊戲。咦,咋下課了呢?

三、網課沒有現實課堂的人文關懷

上網課,每天對著電腦,屏幕那頭的人都是2D影響,lz想看3D的!

老師在講課、提問、回答問題的時候是對著冷冰冰的電腦,學生學習的時候也是對著冷冰冰的電腦。學習本來就是一個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過程,而不是人與電子設備之間冷冰冰的傳遞-接受的過程。

沒有人文關懷的課堂,上出來的也都是一些沒有溫度的內容,是難以被接受並吸收的。

網課可以作為現實課堂的補充和延伸,但是起碼在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取代現實課堂的。


是漢堡啊


假如“網課”取代“現實課堂”,你能接受嗎?

說句實話:“我真的不能接受”,但我相信這個也不可能完全實現,畢竟這個只是特殊時期特殊的手段對待,並不能做出決定性的改變。

我具體來說說我的看法:

1.網課是方便,但最大的弊端就是無法實現“教學互動”,也就是說老師無法瞭解孩子的學系狀態和學習情況,只能夠按照自己的預期講下去,孩子也不知道怎麼樣,那麼無法實現教學互動,最終肯定會降低教和學的樂趣,結果會怎樣,誰也不好說,長久下去肯定有意見。

2.教學結果不好檢驗,也沒有辦法調整教學過程,那麼最終會怎樣,這個效果檢驗不了,因為單純的考試分數並不能說明一切,這個會給教和學都帶來障礙的。

很有可能,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對於孩子來說,這個可能性非常大,長此以往的枯燥學習,連個交流的人都沒有,你認為孩子會好好學習。

哈哈,這個是不是太高估了,這個是不是太理想了,孩子可不是電腦程序哦,一切按著程序來走?

3.孩子是社會性的,群居性的,學習這個事情都在線上了,請問是要培養啥,不太會和別人交流,活在虛擬世界裡,遊戲的高手嗎?

媽呀,你忍心讓你的孩子變成這樣啊?

4.網絡課堂,監督是個問題。這個人手明顯不夠嘛,最近上課,一個孩子需要一個家長來監督,這個是特殊時期,現在已經開始逐漸復工了,孩子還不開學,對於很多家長已經開始犯難了,孩子咋辦?總不能天天請假吧!還好可以線上辦公,還解決了一部分問題。

一切恢復正常,我們的家長還要工作嗎?咋們還要不要發展了?

居於這麼多的理由,哎,題主你就夢裡思念一下吧,幸好醒來都是假的呀!掐一下,真疼,不是真的,這回我放心多了!

現在最大的期待是疫情趕緊消除,可以自由呼吸,孩子早點開學,再這樣下去,我簡直無法想他的學習會怎樣了,不知道這娃的學習能力會不會退化呀?

大家說我說的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