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四十歲,還在準備考研複試,並且計劃考博,幼稚還是勵志?

往事的臺階


曉行答題,拋磚引玉,歡迎討論,感謝關注!


我對所有追求知識的行為都表示支持,無論年齡,無論最後是否成功。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幹啥都是一天,考個研,學個習,總比無所事事強。

有人可能說都快40歲了,晚了。但是我想說,你考不考研,過兩年都是40歲。學習這件事,沒有晚之說。

當然,大部分人40歲的時候,一般就定型了,餘下的時光,大多是持續一種生活狀態直到退休。但是,總有一些特立獨行的人,他們彷彿青春來得晚,在近40歲時去幹20歲的青年乾的事情,有人說他們幼稚,可是當他們成功的時候,看客們又往往羨慕一番。

我見過很多40歲讀研的朋友。

(一)

2004年我讀研究生的時候,有個同學老林,年齡接近40歲,為人厚道,古道熱腸,我們一致推選他為班長。我們一夥小年輕很好奇老林這麼大了還讀什麼研究生。他說,他的父母都是想當年的名校畢業生,而他只有個專科學歷,老人家一直有個心結,希望孩子能在學歷的道路上更進一步,而老林自己也好學,所以就拋開很多東西來上學。

2007年畢業後,我們各奔東西。後來,老林所在的中專合併,成為職業學院,這時候他的學歷幫了大忙,在其他同事晉級無望的時候,他順利晉升副教授,而且是系裡的教學主任。談及這段經歷,他很慶幸自己沒有在40歲時選擇混日子。

(二)

去年因為某種機緣,與師大的一位小米老師有一次交流。他的年齡已經40歲,剛剛應聘到師大物理系。他說,大學畢業在一個小縣城幹了10年高中老師,因為國培,在北京結識了幾位北京的老師,打開了他的眼界。2012年他考了研究生,2016年又辭職讀了博士,2019年在北師畢業後應聘到省會的師大。他說,讀書讓他更愛讀書,讀書讓他的人生豐富了不知多少倍。


(三)

我的一位大學老師因為聲音好聽、喜歡文學,在物理系畢業當了幾年輔導員之後,跨專業考了中文系的研究生,在近40歲的時候又考博讀播音,在中國傳媒大學成了康輝的師弟。他說,中央電視臺好多主持人在工作了若干年後,年齡很大了還讀研讀博,一直不忘提升自己。這種情況,在小地方就很少見。

這些大齡讀研的人,都讓我十分敬佩。他們活的很有意義。

在世俗和心靈之間,我贊成遵從心靈的指引。

既然沒有規定40歲不能讀研,那讀研就沒有什麼不對。

沒有誰規定必須和大多數人一樣的活法才行,那40歲讀研就不必看他人臉色。

而且我認為,他們不但不幼稚,還很勇敢。40歲,應該不是單純為了一份工作來讀研的,更多的是為了自己心中的一個未完成的夢想,所以,他們是勇敢追夢的人。

四十不惑,這個年齡還有什麼想不通的呢。既然能選擇異於大多數人,那一定他與眾不同的理由。

而且這位朋友已經在準備複試了,說明他已經踏上了考研的征程,而且還過了初試關,那就更得勇敢走下去了。

我們有多少人40歲的時候活成了自己20歲時曾經討厭過的樣子,而且沒有勇氣去改變。兩相比較,40歲的考研人,的確令我們敬佩。

有的人20歲就死了,只不過70歲才埋。

有的人說60歲就退休了,職業生涯就結束了。但我們看看這次疫情中的鐘南山院士,84歲高齡還依然奔走在抗疫第一線呢,我們40歲何敢言老?

不要過早的給自己下一個作廢的結論。

我們在這個繁榮昌盛的國家裡,在這個充滿自由的時代,有幸可以勇敢追求自己內心的夢,那40歲讀研追夢自然應該得到祝福。

去年監考春季高考考試,一個考場裡最大的考生36歲,最小的考生19歲,我真的十分敬佩這些30多歲還在追夢的人,此前他們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耽誤了學業,但是現在他們又勇敢的拋開事業和家庭的羈絆,勇敢的坐在考場了追求自己的夢想,這是多麼令人尊敬的行為啊!

我們這個時代越來越開放和自由,允許每一個人追求自己的夢想。我們不止一次的在新聞中看到媽媽陪女兒考研,自己也考上了;年過5旬的人,為了彌補自己年輕時的遺憾而參加高考;國外也有70多歲的老太太拿到本科學位的例子。這些,在以前簡直不可想象,在我們的父輩那個時代,有多少人因為政策、年齡和家庭等原因過早的輟學,留下了終生的遺憾。而我們今天的社會進步了,自由度高了,所以,40歲讀研不但不應該認為幼稚,還應該鼓勵才是。

曉行最後祝願這些40歲還在奮鬥的前進著好夢成真!


曉行致良知


很榮幸可以回答您的問題。

這個問題,我有切身的體會。

80年生人,到2019年下半年,39週歲已過,馬上就到40歲。

自認工作還算努力,工作閒暇陪陪家人、旅遊、閱讀,喜歡體育和電競。

2019年9月的時候,腦海裡突然蹦出一個想法,我要不要去考研呢?全職的承擔不起養家的需要,在職的研究生是否可以?

這個想法的由來,也許是出於對知識的渴求,也許是因為內心深處對職業未來的恐慌,也許是因為對研究生這個名頭的虛榮。但是,念頭既然產生,就不容易熄滅。

通過和老師的詳談,內心堅定的想法就是,考研,讀研,無非不過是對學習習慣的重鑄。

很多人都說,上大學沒有用。畢業之後,還不是都還給老師了?

不不不,上大學,培養的是學習習慣。

那麼在工作多年之後,考研,讀研,就是對這個學習習慣的再次深化。

想通之後,2019年9月底報了考研班,開始了備考過程。拿起了丟下快20年的數學課本,每天磕磕碰碰的背英語單詞,全新接觸以往沒有接觸過的邏輯課程。

2019年12月21日,踏上考研教室。

2019年12月22日,開始準備複試。

2020年2月20日,初試分數出爐,187分。預估國家分數線170分。

勵志嗎?談不上。

幼稚嗎?我也不覺得。

影響工作了嗎?沒有,都是工作之餘。

影響家庭了嗎?沒有,還給孩子做了一個榜樣。

影響自己了嗎?有,每天少了一兩個小時刷新聞,看遊戲視頻。

生活基本無變化。

沒那麼轟轟烈烈,也沒那麼矯情。


李藍袖


我今年38歲,放下課本已經十幾年了,2019年底這個疫情堅定了我考研的動力。剛開始複習數學發現基礎知識都忘了,為了把數學學好,我從數字的基本認識開始。這個月初買了全套初中數學資料,像初中生一樣刷題,為的就是找回以前對數學的感覺。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發現人到中年,刷數學系也是種樂趣。因為我們生活在立場的世界裡,生活在偏見的世界裡,生活在倖存者偏差的世界裡,但數學,是絕對客觀和邏輯自洽的。圖片上的數學材料,是我給自己買的[大笑]




啊慶說


40歲考研的確很勵志,但是否有意義還得看你自己的處境和家庭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先和大家說一個我前幾天看到一檔求職類欄目《非你莫屬》,具體哪一期我也不太記得了,當時有個求職者叫劉本良,35歲,他是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畢業,他一直辭職在家搞研究,家裡的生活和孩子都是老婆和父母照顧的,他說自己研究的項目是一個什麼超級能源,一小節電池就能為三口之家提供一年的電力能源,但是隨後要求的月薪只有5000,讓人大跌眼鏡,最終求職失敗。

且不說他的研究項目是否有價值,僅僅一個博士生要求5000月薪拿個單位都會給的,但所有人都拒絕了,原因是什麼?

沒有擔負起對家庭的責任,很難說這是一個靠譜的人!

那麼現在對你來說,也是一樣,如果你的家庭條件很好,自己也有財富積累,那讀研算是自我提高,挺好的一件事,但如果家裡經濟條件非常一般,甚至是完全依靠老婆和父母在過日子,那我認為你讀研究竟是為了什麼?

要知道現在的研究生讀完之後,未必就能改變你的命運,功利性的讀研有時候也未必能如願以償。當然,如果你的職業很特殊,就是做某方面研究的,那沒問題完全可以去努力,但我真的懷疑你40歲了,手上有什麼值得繼續讀研再來研究的項目?

綜上所述,我認為你首先得考慮清楚自己的責任和家庭現狀,如果沒有任何後顧之憂,也能取得家人的支持,那完全是一件非常勵志的事情,否則就是缺乏理智了。


美蛙英語


兄弟,沒事!我今年38,去年備考半年,考了180,今年應該能考上,不要管別人說的有沒有用,自己明白就好。那種備考時的充實感,考上的喜悅感,未來學習的期待感,這都不是別人能體會的。當你的孩子在父母學歷這一欄寫上碩士或者博士,會讓孩子心裡湧出自豪感,這不好嗎?



想要個小院子


我博士畢業已經快20年了,還做過幾站博後,我的建議是,如果你已經衣食無憂,純粹是為了興趣,喜歡這個方向,純粹想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可以,但要做好將來進不了高校或者研究所的準備(年齡已經超限)。如果是為了擺脫你目前的困境,或者想著將來能好的前途,勸你別考了,一個是付出和和收穫很可能不成正比,另一個是已經過了年齡。


手機用戶81848862492


沒什麼勵志或者幼稚之說,我覺得近40了還想考研,除了仕途的需要,就只有個人愛好了,自己高興就好。本人搞工控的,國企私企都幹過,34歲時在私企評上了副高,40歲我都想退休了,在43歲時離職自己給自己退休了。幹自己想幹的事,挺好的


gejuwang


個人覺得,人這一輩子,只要下定決心,什麼事情都不晚。人生這個旅途,自己選的路,好好走下去,也許會有意外的風景呢[呲牙][呲牙][呲牙]

要想樹木成材,最好的種樹時間,是20年前,其次就是現在。

講一個真實的事兒:我的一個朋友,平時非常謹慎保守,在事業單位工作,工作很努力,早出晚歸,在一個壓力非常大的崗位堅持工作了八年。唯一的想法就是,自己身體不是特別好,希望領導能給他換一個崗,結果他30歲那年,被領導當著很多人的面指著鼻子問,你都30多了,你還能幹什麼?

兩個月以後,朋友辭職了。人這一生,除非自己否定自己,否則沒有人能夠否定你。

現在,我的那個朋友,在有喜歡的生活的同時,不斷的嘗試創新,做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身體也越來越好,她發現,人生的路,其實很寬,外邊的世界很大,選擇很多,可以過得很精彩!自己堅信自己的選擇,人這一輩子,不走回頭路,人生本來就是很精彩!

還有,你不要覺得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遠以前,這個故事就發生在2017年。

狹隘的人,在任何年代眼光都是狹隘的,人生不來拯救別人的,自有自的精彩。



愛柔道的金融女


勵志。

我本科畢業就直接考研究生的!當時有個老餘也快40了,知道我那年江蘇省總分第一,數學單科第一,老是跟我後面叫我老師。有次問我1/(1+x4)的積分,我給他舉一反三了3道題,他聽的懵懵懂懂的,我告訴他,憑你的悟性10-14天可能會明白,明白了今年考中沒問題。第十一天,我回去在樓道口就大叫繆老師我明白了,明白了!後來他比分數線高10分考中

後來有一次請我吃蛋糕,才知道他兒子十歲生日!


基瓦科技


首先我特別佩服你的勇氣,這件事情非常勵志,也希望你能堅持,並且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我今年33歲,因為種種的原因,也在心裡不斷的冒出想要考研,再讀書深造的念頭,但是我不如你,我這個念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一直也沒有付諸實際行動,而且也沒有確定具體想要繼續學習和深造的方向。

今天看到你的問題,我就知道並不是只有我一個人是這樣,希望與君共勉,能找準自己想走的路,並且堅定不移的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