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精英的誕生,離不開家庭這幾點的薰陶....

在寫下這篇文章之前,在網上看到網友對家庭教育的總結:

普通家庭教育出現的“七種殺器”:

1.“要聽話”用來殺自由;

2.“要孝順”用來殺獨立;

3.“就你跟大家不一樣”用來殺個性;

4.“別整天琢磨那沒用的玩意兒”用來殺想象力;

5.“少管閒事”用來殺公德心;

6.“養你這孩子有什麼用”用來殺自尊;

7.“我不許你跟他/她在一起”用來殺友情和愛情。

在一個家庭教育不怎麼樣的家庭裡面,就算孩子生下來就是精英,恐怕也早已經被家長們扼殺了。

一個精英的誕生,離不開家庭這幾點的薰陶....

一、良好的教育,著重點應該在哪裡?

我們經常拿別人家優秀的孩子來跟自己的孩子作比較,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好、愛運動、精通樂器、喜好閱讀,樣樣拔尖。為什麼自己的孩子這麼不懂事?不愛學習、做事拖沓、自律性不足,假期一樣跟優秀學生報補習班,但成績始終提不上去。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難道是學校教育出現了問題嗎?

作為教育界的“資深元老”,俞敏洪曾直言“從事教育這麼多年,我感覺現在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家庭教育。”

“一個人在18歲之前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的影響佔比超過60%,學校教育佔30%,還有10%的影響來自社會教育。而現實中,很多家長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孩子。”

一個精英的誕生,離不開家庭這幾點的薰陶....

"家庭教育佔比超過60%,而學校教育只佔了30%"

原來是我們的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在我們沒有意識到之前,我們總想著給孩子選最貴的補習班、最好的學校、最優秀的老師,孩子就一定會成材,但我們卻忽略了對於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未來社會真正需要人才的標準。

我所認為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孩子長大以後,不光長得像父母,說話處事方式也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

“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開端,是孩子未來邁向精英階層的第一步”

一個精英的誕生,離不開家庭這幾點的薰陶....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要求父母應該怎樣做?

家庭教育其實就是一個父母對孩子不斷薰陶的過程,下面這幾點家庭教育建議,建議收藏!

第一,父母要立足家庭,面向社會

這不是口號,是行動指南。我們過去的家風比較狹窄,都是照搬老祖宗是做法,有些父母認為不能違背長輩的規矩,不然就是不孝。現在,每個家庭在繼承已有家風的同時,更要了解社會對未來成員的具體要求,因為我們培養子女的最終目的是要把他們輸送到社會上去。這樣建立起來的家風才能既有優秀傳統,又能適應社會需要,才能立足於社會。

第二,父母要加強自身修養,父母是家風的決定者

要想讓孩子按照父母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父母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這不僅是以身作則的問題,而是父母的人格決定家風的方向,也決定孩子發展的方向。家庭教育沒有什麼“絕招”;要說有的話,這“絕招”就是家長自己先做好人,提升家長自身的素質,孩子才會成好人,才會有出息。只教給家長一些“絕招”,那是變魔術,是騙人的,家長不要上當。

第三,利用家庭集體教育教育和影響孩子

所有家庭成員要統一思想、行動一致,誰也不能遷就孩子。也就是說,教育孩子不能只靠某一個人, 而是一個教育的整體。

面對開放的社會,父母必須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道德和文化修養,學會選擇,選擇主流的思想道德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