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現在的“洋大牌”越來越不耐穿?網友:看產地

在過去,我們買衣服或鞋子的時候,無論是阿迪耐克還是李維斯Zara,清一色全都是Made in China,那時候經常有人抱怨國內生產的衣服質量差。然而現在,很多人陸續發現近幾年這些牌子的做工比十年前還差得多,鞋子沒穿幾天就開膠,衣服線頭特別多……

問題出在哪?如果你仔細查看這些產品標籤上的產地,或許能發現答案。

為何現在的“洋大牌”越來越不耐穿?網友:看產地

沒錯,問題就出在產地上。近年來,由於國內的人力成本越來越高,很多“洋牌子”將代工廠轉移到東南亞。

實際上,所有機器設備都是擁有統一的標準,質量差別就在人工和管理上,國內工廠的管理制度和品控或許比不上日韓,但畢竟戴著“世界工廠”的光環多年,比東南亞還是要強得多。

為何現在的“洋大牌”越來越不耐穿?網友:看產地

對於幾個外國快時尚品牌來說,從中國工廠遷出最多份額的就是H&M,大家可以去他家店裡看衣服上的吊牌,大多數衣服都不是中國代工廠生產的,只有部分褲子和配飾的吊牌上有中國製造的字樣。尤其在基本款產品中,幾乎是清一色的孟加拉制造。這也是很多人覺得H&M質量下降最為明顯的原因,然而H&M在孟加拉並沒有開設專營店。

為何現在的“洋大牌”越來越不耐穿?網友:看產地

有一份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在世界16個主要服裝生產和出口國當中,孟加拉服裝工人的工資是最低的。甚至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孟加拉的服裝工人工資甚至還下降了2%。

為何現在的“洋大牌”越來越不耐穿?網友:看產地

所以,現在又出現了一種很尷尬的情況,其實“莆田造”的高仿鞋價格並不低,買的人卻越來越多,有部分人甚至覺得莆田鞋比東南亞生產真鞋質量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