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自己的層級越來越高,就要懂得說“不”

層次越高的人越會說不,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怎麼去拒絕別人的同時還不會傷害到別人。

相傳堯已經100多歲的時候,想要尋找繼承人,有人向他推薦許由。許遊是一位世外高人,不貪戀世俗權貴面對,堯的禪讓許遊心裡很不高興,感到自己受到了極大的侮辱。因此堯走了之後,他就到溪水中清洗自己的耳朵,這就是有名的許由洗耳的故事。但是許由在堯的面前,並未表現出不悅之態和傲慢之情,而是通過自己的言辭,不但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還讓堯看到了自己極高的人格境界。這就是拒絕的藝術。其實高層次的人都懂得拒絕的藝術,態度鮮明,優柔寡斷,留後患。很多的時候,人們礙於面子,自己明明很不樂意卻不好意思直接拒絕,其實這種做法很不明智,既然滿足不了別人的請求,那麼拒絕就是遲早的事情,模稜兩可,含糊其辭,表面上給了別人希望做了好人,而實際上帶來的危害非常大。等到不得不拒絕的時候,往往讓對方措手不及,來不及另做準備。如此一來你在他心中的地位也就大打折扣了,甚至遭至怨恨了。

想讓自己的層級越來越高,就要懂得說“不”


莊子就是一個敢於說不的人,莊子在普水邊垂釣,楚王派遣兩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大臣說明來意。一手把著吊杆頭也不回頭說,我聽說楚國有一種神龜已經死了3000多年了,晉王用竹框裝著他,用金飾覆蓋著,把它珍藏在鄒廟裡。這隻神龜是寧願死去屍骨為了留下受人尊重呢,還是寧願活著在泥水裡拖著尾巴呢?兩位大臣說寧願拖著尾巴再活在泥水。莊子說你們走吧,我仍將拖著尾巴生活在泥水裡。這段對話可謂是態度鮮明,在看到了莊子一世獨立的同時,我們也讚歎他敢於說不的勇氣。莊子一生未成為大富大貴,他鄙視榮華富貴。詮釋名利,而他在清靜無為的背後,我們也能清晰地看到他對待世態炎涼的強烈悲憤之情,這種敢愛敢恨的精神給了他不以世俗為伍的勇氣。曉之以理,言談之中建格局,說到這裡我們就來看看許由是怎樣舒服堯的,堯打算把天下讓給許由說,太陽和月亮都已經升起來了,可是小小的火炬還在燃燒不起,他要跟太陽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難?季雨及時降落了,可是還在不停的澆水灌地,對於整個大力的潤澤,如此費力的人工灌溉不顯得徒勞嗎?先生如能居於國軍之輩,天下一定會獲得大志,可是我是缺乏能力,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你,許由回答說,你自理天下天下已經獲得了大志,而我卻還要去替代你,我不是為了虛名的呀,名是實所派生出來的次要東西,我相信追求的是次要的東西嗎?小鳥在森林中築巢,不過再用一顆樹枝,鼴鼠到大河邊飲水,不過喝滿肚子,你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天下對於我來說沒有什麼用處啊,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越劇帶包的可以看出許我雖然心裡不快,可絲毫沒有流露出不悅的神色,首先他表明了自己不圖虛名的立場,有功勞才有大名,我一個沒有功勞的人怎麼能接受這樣的地位呢?然後他又用比喻的手法告訴有自己的志向,以及人的境界是不同的,大境界與小境界也沒有好處之分這個道理,最後他又毫不吝嗇對姚的讚頌之情,認為姚已經把天下治理的很好了,自己也沒有必要越俎代庖了,他回答的很有層次,既戰勝了君主,又沒有放棄自己的堅持,但達到目的沒有傷和氣,同時就展現出了自己極大的心量格局,可以說是有很有智慧。

想讓自己的層級越來越高,就要懂得說“不”


我們為人處事也要修煉許多的境界和智慧,這樣才能讓人心悅誠服,動之以情,言止於攬事方成。言談是一面鏡子,可以照見一個人的素質和修養,一個人有多少的智慧,多大的格局也能通過同他談話,一一獲悉。

拒絕是一門藝術,拒絕別人的時候談話雙方都很敏感,稍有不慎就會傷了和氣,而境界高修養好的人拒絕他人會讓他人感到舒服,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也會覺得你說的有道理,還會在心裡暗自稱讚。

想讓自己的層級越來越高,就要懂得說“不”


除了剛剛談到的許遊的故事,另一個人也可以說是會說不,他就是李密,李密是兩晉時期著名的文人,因為國家被滅成了王國奴,因此心存芥蒂,不想入仕為官,可是晉君多次徵召,態度誠懇,如果答應違背了本心,如果不答應則有貪戀舊朝的嫌疑,這可如何是好呢,於是李密寫出陳情表,向晉君表明自己的心意,他清楚自己的一生,孤苦伶仃與祖母相依為命的身世,一次感動君主,又表達了君主對自己盛情難卻,而祖母需要自己奉養的進退兩難之情。此後又盛讚君主賢的政治清明給予了自己很多的優待,消除國軍疑慮,表達了自己的衷心,晉君看了十分滿意,也就默許了他不入世為官的請求,表明自己的同時不忘表達對對方的尊敬感謝之情,不失為拒絕他人的極好方法。

敢說不會說不,我們才能坦然面對生活中的矛盾與抉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