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小說(影視劇)教會你什麼,分別是哪部?

豬大大的精彩故事


1《射鵰英雄傳》

•如果能夠遇到生命中的貴人,那麼出生低賤也會蓋不住發出的光——郭靖

在老先生筆下的郭靖,是個呆頭呆腦但是能吃苦的傻小子,遇到了洪七公,後面又跟著黃藥師。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郭靖一定在練武上有很大的天賦,一點就通。

•我不要物質上的能當戶對,我只想追隨心中真實去所愛——黃蓉

身為桃花島的大小姐,拒絕了富家公子歐陽克,選擇“平平無奇”的郭靖,最後郭靖成為一代大俠。

•年輕人,該吃苦時要多吃苦。

郭靖、黃藥師、楊過,他們成為大俠之前,除了自己的天賦,還吃了很多很多別人不能想象的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2《神鵰俠侶》

•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

人生就像一個站臺,人來人往,有人來,有人去,不要糾結於誰來誰走,享受當下就好。

3《笑傲江湖》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會有江湖,人就是江湖。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總是會因為利益產生恩怨,產生糾葛,若想這些煩惱少一些,就只能豁達一點看開些。

4 很多在小說裡共通的人生哲理

•要結交好的朋友,要對生活保持熱忱

•要把握機會,定能改變命運

•雖然我們當下趕不上別人,但是我們可以加倍努力

•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

•在愛情面前,年齡不是問題,地位也可以不是問題,愛一個人要懂得珍惜

•執念太深,容易走入歧途,要豁達一些


愛看電影的jiang


教會我很多小時候每一招都是跟金老爺子學的

還好現在醒了,小時候經常夢到在天上飛

不過令我如痴如醉的,還是降龍十八掌

這個招式我小時候基本已經練到如火純青了

就差那一條神龍出來了 開個玩笑啊

金庸的武俠小說可以說對我們80.90後的影響是最大的吧,可以把每一部都連起來的也是有金老爺子 這麼厲害的編劇了



超子的生活


  1. 《射鵰英雄傳》

在這部劇裡面我比較喜歡郭靖,小時候他的師傅們都教他武功,他從來沒喊過累,總是在休息時間加倍練習,從來不懈怠。十幾歲後他出了大漠,來到了中原。遇上了黃蓉,並沒有看不起黃蓉裝扮的叫花子,還請她吃飯。在這之後有洪七公、黃藥師都教過他武功,他一直到守襄陽城陣亡的時候都沒有落下他每天的武功修習。從這裡我學到了人生下來沒有完美的,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成功的。


2. 《鹿鼎記》

剛開始韋小寶只是一個無名的小子而已,母親是青樓的,沒有人看得起他,但是他會做事、會說話,沒有條件他自己創造條件,他通過自己的本事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我體會到了從古至今會說話會做事的人沒一個混得不好的。

3.《神鵰俠侶》

這部劇我最喜歡楊過和小龍女這對情侶,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看到這個我很有感觸,他們分開了十六年,人生又能有幾個十六年呢,小龍女為楊過的付出,楊過對小龍女的專一,讓人敬佩。我感覺自己要追求的東西不要放棄,你又怎麼知道你的堅持是沒有用的呢!


小毅影視


金庸的小說,一本都沒看過,真是慚愧啊。但是金庸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倒是看了很多,而且印象還是很深刻的。以下就是我看過最多的幾部:

第一部:天龍八部,教會我,兄弟情義比金堅,情婦一個都不能要。千萬不要小看任何一個人。

第二部:神鵰俠侶,教會我,跨越陳規的愛情,終會修成正果。一直鑽研一門學問,到頭終會有所收穫。

第三部:笑傲江湖,教會我,正派與反派,不一定是對立的,正亦邪,邪亦正。武功秘籍千萬不能亂看、亂想,做好自己。

謝謝!



乘著音符去旅行


金庸的小說雖然都冠之以武俠之名,但其實並不是單純的武功打鬥、江湖爭霸,而是涵蓋了文化、藝術、歷史、宗教等眾多領域,並且在這些領域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我讀金庸的小說,大多是在青少年時期。可以說,他的小說對我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面,我就說說其中三個比較重要的方面。

1.《射鵰英雄傳》:“江南七怪”教我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

江南七怪出身市井,武功不高,卻極守信用。他們雖然是因為誤會,而與丘處機訂下十八年之約,但七人言出必行,為此離開煙雨江南,遠赴荒涼大漠,一路不避風沙,風餐露宿,用了足足八年的時間,才找到了郭靖。此後,又用了十年的時間,悉心傳授郭靖武功,並教導他做人的道理。反觀丘處機,雖然是一樣的俠義心腸,但在教導楊康時卻明顯缺乏耐心,導致楊康的品性出了問題。

縱觀江南七怪在小說中所為,件件都不負俠義之名。他們為了約定一諾千金的行為,更令我深深的敬佩。雖然三十多年來,我始終做不到像江南七怪這樣守信,但我卻能夠時時刻刻以他們來警醒自己,終於成為了一個還算比較靠譜的人。

2.《射鵰英雄傳》、《神鵰笑侶》:郭靖的所作所為,讓我更加明白了什麼叫做: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郭靖是當之無愧的俠之大者,他在二十歲的年紀,武功已經達到了一流境界,直追黃藥師、洪七公等四絕。同時,他與黃蓉的愛情在經歷了幾番曲折之後,也終於開花結果。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從此逍遙一生,是何等快活?但郭靖偏偏要給自己找難受,他放棄了本來可以很安逸的生活,和黃蓉一起來烽火連天的襄陽前線,幫助當地軍民一起抵抗蒙元的進攻。這一來就是數十年,直到襄陽城破,郭靖和黃蓉偕女兒郭芙、兒子郭破虜一起殉城。

郭靖顯然沒讀過什麼書,但是他卻踐行了儒家的精神: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這種行為令我感動、震撼,讓我在跳入社會這個大染缸多年之後,仍然能夠堅守住某種底線,仍然能夠在別人的白眼下,堅持做一些正確的事情。

3.《笑傲江湖》:風清揚教導令狐沖,令我學會變通

《笑傲江湖》傳劍一章中,田伯光受不戒和尚要挾,非要令狐沖隨他下山去見儀琳,令狐沖與他定下三十招之約。在思過崖山洞中,令狐沖巧遇風清揚,得其指點,將石壁上的幾十招華山劍法串成一片,務使各招之間不露痕跡,融會貫通,以此來破田伯光的快刀。令狐沖練習一夜,覺得收穫很大,問風清揚能否擋得住田伯光的快刀,驚聞還是根本擋不住,此時風清揚道:

“要擋,自然擋不住,可是你何必要擋?”

令狐沖頓時省悟,知道田伯光無論如何不會傷害自己性命,於是一路搶攻,只用了幾十招就贏了田伯光。

我本來是一個循規蹈矩、不懂變通的人,當年看小說看到這裡,一下子感到醍醐灌頂,豁然開朗,於是此後在學習、做事的過程中,逐漸試著多換幾個角度去思考問題,總算將拘泥不化的性格稍微修正。時至今日,我雖然稱不上通達多變,但至少不會一條道走到黑了。

其實,金庸的小說對我的影響還有很多:比如嶽不群的表裡不一讓我懂得,要真正瞭解一個人,要多察其言、觀其行,日久自見人心;蕭峰、段譽和虛竹生死託付的兄弟情,劉正風和曲洋高山流水般的友情,讓我更加註重結交多個層次的朋友;蕭峰誤殺阿朱、自盡雁門關的悲劇,讓我明白剛極易折、情深不壽的道理。諸如此類,還有很多,篇幅所限,不能盡述,希望大家也留下寶貴的經驗分享,不勝感激!


磊落故人


“金庸封筆古龍逝,世間唯有英雄志”,這句話在武俠圈廣為流傳,意思就是說金庸封筆,古龍先生仙去,世間的武俠小說就唯有《英雄志》能堪比一下大家之作。其實在我看來無論是“武俠四大家”的其餘三家梁古溫還是孫曉的《英雄志》都與金庸的難以比肩。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除了其可讀性非常強以外,小說還應用了大量的詩詞歌賦,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金庸武俠有濃濃的家國情懷,具有很強的“育人”功能,能培養我們的愛國情懷,這是其他“大家”所不具備的,凡是讀過小說或者看過影視劇的,哪一個不對被稱為“俠之大者”的郭靖和喬峰的所作所為感到深深的動容。無論是郭靖夫婦的戰死襄陽,還是喬峰的一生俠肝義膽,重情重義,愛國愛民,雖說經歷坎坷,卻仍舊心繫天下蒼生,最終為人民的和平生活不惜以身殉義。這都對我們具有很濃烈的“育人”功能,對培養當代青少年的愛國情懷能發揮突出重要。

所以金庸武俠小說或者影視劇教會了我們什麼?我覺得就是為國為民、家國一體的“儒俠”思想。

金庸武俠小說或者影視劇“儒俠”思想是貫穿其中的,每一部金庸小說或者影視劇中都能看到“儒俠”思想,無論是《射鵰英雄傳》裡的郭靖、《天龍八部》的喬峰、《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還是《碧血劍》的袁承志,即使是至今還充滿爭議的《鹿鼎記》裡都能體現“儒俠”思想。

在《射鵰英雄傳》裡郭靖天生愚鈍,楊康天資聰明,郭靖接受能力差,但為什麼郭靖後來成為武林高手,成為俠之大者,而楊康淪落為人人喊打,身敗名裂?”在現代社會看來郭靖其實是一個很傻的人,什麼都為別人著想,最終還戰死了襄陽,也些有人會說電影裡的那個時代過去了,現實太虛假了,你重情重義有的人還把你當傻子,背後還可能給你來一刀,現在是物質社會,人人都是把真實掩藏用虛偽包裝,像郭靖這種在現代社會只會處於社會底層的,其實不然,當代社會確實物慾橫流,但如果人人都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得失,那這個社會在大災大難面前是挺不過去的,但我們中國上下五千年了,現在依然還佇立在世界中央,這就是因為我們有著很多像郭靖這樣不顧個人安危,心懷蒼生的“俠之大者”。

而《射鵰英雄傳》這部小說或者影視劇的精忠報國的家國情懷和扶危濟弱的俠之大義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從楊鐵心郭嘯天用門擋住金兵開始家國情懷就貫穿始終,最後,鐵木真臨死召見郭靖對何為英雄的終極思考?這也是正是這部小說的價值所在,愛國、忠孝節義是一個永恆的價值理念,放到當代中國仍有現實意義,作為中國人,這部小說把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寫出來教化後人教育當代青年是多麼難能可貴啊!而且這也是金庸寫作時的部分想法吧!所以如果要說金庸武俠教會了我們什麼,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愛國情懷,能培養我們家國一體的思想。


小五說影視


天龍八部個人最喜歡《笑傲江湖》和《白馬嘯西風》。

毫無疑問,金庸的小說各有特色,且不斷超越自己。一般意義上,從《射鵰》三部曲開始,金庸確立了自己“武林盟主”的地位;《天龍八部》可謂是傳統武俠的登峰造極之作,聚賢山莊一戰更是蕩氣迴腸;而《笑傲江湖》則一反過往主人公個個內力超強的特點,把令狐沖寫成了一個毫無內力之人,把武俠小說寫得更像一部政治寓言小說;正當人們認為金庸從此再無可寫之時,金庸寫出了《鹿鼎記》,這部最不像武俠小說的武俠小說,再次一反常態,將主人公寫成一個毫無武功之人,甚至在很多可以筆鋒一轉之際,都沒有動搖。

能在《天龍八部》的基礎上寫出《笑傲江湖》和再往後的《鹿鼎記》,這樣的超越和反思,已經超越了武俠本身的含義,讓我真正對金庸欽佩之至。

首先是《笑傲江湖》,這是我讀的第一本金庸小說。看完之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太喜歡令狐沖這樣自在的生活節奏,灑脫的人生態度了。再往後漸漸體悟到這其中權利的勾心鬥角,真偽正邪的道理,說明了它絕不是那麼的簡單。當然和《連城訣》一起,它們是金庸小說中最有”現代性“的小說。

這部小說,除了令狐沖,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並且非常喜歡的人就是田伯光。

這位“萬里獨行”田伯光和南海鱷神,血刀老祖同是金庸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三個惡人。也許剛開始還有會有些許厭惡,但到了後來,見識到嶽不群,林平之之輩的虛偽後,我想大多數人會喜歡上他那種真真切切的惡,這也正是金庸出色的地方,把一個惡人寫得那麼生動,那麼可愛,帶給我們的卻是關於世間何為正,何為邪,何為善,何為惡,何為真,何為偽的思考,年紀越大,見到了太多虛偽的東西,才越發懂得其中的道理。在我看來,這就是一部探討人性,探討政場險惡的教材,或許令狐沖那樣的生活姿態也是我們這些想保持外在順從與內在獨立的人的真實嚮往。

還有一位讓本人神往的人物便是莫大先生,關於他,溫瑞安先生的《談笑傲江湖》之莫大先生推薦給大家。

然後是《白馬嘯西風》,這部在倪匡眼中名列第十四位的小說。這部小說吸引我的地方,並非其中的武功與劇情,而是那種錯綜的愛恨情仇,以及平淡似無物的語言,淡淡的憂傷,深深的情懷。那句,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確偏不喜歡,更是讓人沉迷。小說中,馬家駿是為了李文秀而來;李文秀是為了蘇普而來;蘇普則是為了阿曼而來——阿曼被瓦耳拉齊抓進迷宮,而瓦耳拉齊之所以抓阿曼,則又因為阿曼的媽媽雅麗仙當年正是瓦耳拉齊的心上人!同樣的,面對得不到的情人,李文秀和瓦拉爾齊截然不同的態度也令人嘆息。甚至於,可以認為李文秀那樣的喜歡阿曼是出於某種“初戀情結”,不管事實如何,每次讀到李文秀,總有一種無可奈何之感,卻又有一種心滿意足的美好,大概這也是“情”道不明的地方了。

結尾說道:白馬帶著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馬已經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終於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楊柳、桃花,有燕子、金魚。。。漢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青年,倜儻瀟 的少年。。。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國人那樣固執: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這段文字的魅力已無需我多言,戛然而止而又餘味無窮。看過一篇孔慶東老師關於金庸語言的評論,那是一種語到極致是平常的感覺,不若很多學者騷客,以為語言綺麗,用詞怪異才是讀書人的風采。個人的感慨,讀了很多書後,終於明白,哪些是雅,哪些是俗,哪些是媚俗,哪些卻是媚雅,其實語言本身已無關緊要,話糙理不糙,這是我一直相信的真理。

正因此,《白馬嘯西風》是一部讓我一見鍾情的作品,即使,從武俠的角度,從細節的角度,它有諸多不足,即使它們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我卻偏不喜歡。

同樣的,溫瑞安先生的《白馬嘯西風》的善與惡和陳墨先生的天鈴鳥依舊在歌唱-陳墨評《白馬嘯西風》推薦給大家。

不得不說的是,金庸小說值得解讀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比如金庸小說對於其它經典小說的借鑑,《羅生門》之於《雪山飛狐》,《基督山伯爵》之於《連城訣》,《白鯨》之於《倚天屠龍記》。每個故事,金庸都力求突破原有的故事情節,比如說對於《羅生門》(羅生門的故事到了黑澤明那裡才得到真正的發揮),金庸在《雪山飛狐》中設置了苗人鳳這樣一個,在故事中存在,並且一直活下來的角色,並且構造了一個更大的歷史謎題,包括最後開放式的結局,都是其極力想擺脫,不落窠臼的地方。除此之外,很多描寫有其它經典的影子,比如《鹿鼎記》中的環境描寫有和《紅樓夢》中神似的,諸如此類。

其次是關於金庸小說中愛情觀,心理學甚至是儒道釋的探討,這在《神鵰俠侶》中尤為明顯。那麼多女子喜歡楊過,但是心態卻各不相同,尤其是郭芙的情感,曾有心理學同學給我滔滔不絕地講述過類似的理論,這裡限於自己的知識,就只拋磚引玉了。 儒道釋的話題其實可以引出很多討論,《射鵰》中郭靖代表的即是一種儒家大俠的風采,為國為民,不辭辛勞,而到了《神鵰》中,楊過代表的更多是一種道家的風采,虛無而又不拘束,正義卻又不在乎,到了《天龍八部》,關於善惡因緣,關於佛家的討論,更是讓人感慨這是一本很好的佛學入門讀物。其實金庸想告訴我們的也許就是,俠之大者,不在於其形式,無所謂其行為,無論是郭靖,楊過,抑或是掃地僧。不拘於表面,不斷突破,大概本就是金庸的特點吧。

再次是金庸小說中武功的描寫。我想很多人讀到金庸小說的武功都會感到一種由衷的舒服。有太多的關於武功的討論,金庸對於一招一式細緻入微的描寫,金庸對於武功的取名,幾乎是絕了。以至於到了古龍,則基本是“無招”勝“有招”了。還有個細節,有些人說金庸小說色情,不過似乎金庸小說中關於床戲最露骨的描寫就是《鹿鼎記》中“胡天胡地”的描寫了,止四個字,引出無限遐想。

最後說一下《鹿鼎記》,這麼一部反武俠的小說,很多人說金庸是嚮往韋小寶那樣的生活。但我認為,金庸應該是批判的,批判像韋小寶那樣的國民素質與性格。《鹿鼎記》中,深刻地揭露了官場的狀況,人性的殘酷,在那裡,大俠已是無能為力,諸如陳近南這樣的人,要的是韋小寶這樣的人,能圓滑變通,能狡兔三窟,這何嘗不是一種諷刺呢?而韋小寶周圍形形色色的人的表現不更是一個典型國民劣根性的體現麼?從這個意義上,我覺得他和魯迅的《阿Q正傳》有相似之處,同樣的偉大和真實。甚至於韋小寶的名字”小桂子“和阿Q的名字”阿桂“都有一個”桂“字。我相信金庸先生決不是贊成這樣的人物,而是想反對的,只是他的表現形式那麼真實又誘人,也許讓很多人產生了錯覺吧。而正是基於我對《鹿鼎記》這樣的判斷,使得我對金庸先生懷有了深深的敬意。

當然,既是解讀,就有過度解讀之嫌,無可否認,這個度很難把握,個人的感覺就是,理說給大家聽了,信不信自己判斷便了。對於某些細節,真偽,年齡,武功的討論,能獲得考據的快感,以之為樂即可,又何必太認真呢?關於過度解讀,推薦《異元批評和過度闡釋——金庸小說研究與批評中的兩種常見現象》這篇文章給大家。

反正,能讀到金庸的小說是我們的幸運(本人是在一個半月內通讀了一遍),也許具體分析能評出個一二三四,但是我遵從的還是自己的第一感受,那種非理性,發自內心的感動,喜愛與激動,其實剛才說了那麼多與真正當初看時的感受已經大不相同了,不過,還是那句話,也許它們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我卻偏不喜歡。


123大冒險


怎麼說呢,就是武功沒練好其它還行[笑哭]

金庸的武俠小說包羅萬象,不光是單純一個武俠世界,天龍八部的喬峰,射鵰英雄傳的郭靖等等,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很多處事的道理,做人的道理,還有他們身上狹義,堅強,豁達的性格,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不光武俠裡有江湖,其實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生到處誰非客,得意江湖便是家!

一首電影裡的詩送給大家: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長城新訊


“金庸封筆古龍逝,世間唯有英雄志”,這句話在武俠圈廣為流傳,意思就是說金庸封筆,古龍先生仙去,世間的武俠小說就唯有《英雄志》能堪比一下大家之作。其實在我看來無論是“武俠四大家”的其餘三家梁古溫還是孫曉的《英雄志》都與金庸的難以比肩。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除了其可讀性非常強以外,小說還應用了大量的詩詞歌賦,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金庸武俠有濃濃的家國情懷,具有很強的“育人”功能,能培養我們的愛國情懷,這是其他“大家”所不具備的,凡是讀過小說或者看過影視劇的,哪一個不對被稱為“俠之大者”的郭靖和喬峰的所作所為感到深深的動容。無論是郭靖夫婦的戰死襄陽,還是喬峰的一生俠肝義膽,重情重義,愛國愛民,雖說經歷坎坷,卻仍舊心繫天下蒼生,最終為人民的和平生活不惜以身殉義。這都對我們具有很濃烈的“育人”功能,對培養當代青少年的愛國情懷能發揮突出重要。

所以要說金庸武俠小說或者影視劇教會了我們什麼?

我覺得就是為國為民、家國一體的“儒俠”思想。金庸武俠小說或者影視劇“儒俠”思想是貫穿其中的,每一部金庸小說或者影視劇中都能看到“儒俠”思想,無論是《射鵰英雄傳》裡的郭靖、《天龍八部》的喬峰、《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還是《碧血劍》的袁承志,即使是至今還充滿爭議的《鹿鼎記》裡都能體現“儒俠”思想。

在《射鵰英雄傳》裡郭靖天生愚鈍,楊康天資聰明,郭靖接受能力差,但為什麼郭靖後來成為武林高手,成為俠之大者,而楊康淪落為人人喊打,身敗名裂?”在現代社會看來郭靖其實是一個很傻的人,什麼都為別人著想,最終還戰死了襄陽,也些有人會說電影裡的那個時代過去了,現實太虛假了,你重情重義有的人還把你當傻子,背後還可能給你來一刀,現在是物質社會,人人都是把真實掩藏用虛偽包裝,像郭靖這種在現代社會只會處於社會底層的,其實不然,當代社會確實物慾橫流,但如果人人都只想著自己的利益得失,那這個社會在大災大難面前是挺不過去的,但我們中國上下五千年了,現在依然還佇立在世界中央,這就是因為我們有著很多像郭靖這樣不顧個人安危,心懷蒼生的“俠之大者”。

而《射鵰英雄傳》這部小說或者影視劇的精忠報國的家國情懷和扶危濟弱的俠之大義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從楊鐵心郭嘯天用門擋住金兵開始家國情懷就貫穿始終,最後,鐵木真臨死召見郭靖對何為英雄的終極思考?這也是正是這部小說的價值所在,愛國、忠孝節義是一個永恆的價值理念,放到當代中國仍有現實意義,作為中國人,這部小說把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財富寫出來教化後人教育當代青年是多麼難能可貴啊!而且這也是金庸寫作時的部分想法吧!所以如果要說金庸武俠教會了我們什麼,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愛國情懷,能培養我們家國一體的思想。


小魚影視雜談


我最愛看金庸的小說《射鵰英雄傳》,談點感受不一定對,請批評指正。

金庸的小說《射鵰英雄傳》,是一部人物刻畫細膩、故事情節波瀾起伏、步步緊扣人心的小說。整篇小說,在作者妙筆生花之下,人物塑造的活靈活現,尤在眼前跳躍。如同畫卷一點點鋪開引人入勝。

小說中的郭靖,小時候至青少年時期,是一個心性呆愚、練功笨拙的形象。但他的伏筆卻是展現了,郭靖的天性善良、慈悲心腸、君子坦蕩、忠厚倔犟、誠實守信,以及道德人格最高的智慧。由此,郭靖得到:

1,他換來了黃蓉對他一聲的陪伴與輔佐。使之步步而進魚躍龍門。

2,得道多助。天下武林大師如江南七怪、丘處機、馬鈺、洪七公、周伯通、《九陰真經》、段皇叔等高人對其傾囊相授,使之武功獨步天下。

3,得到了國家的信任百姓的支持。承擔起了國家民族的大義。

而小說中最主要的反面人物楊康,被描繪的刻骨入木淋漓盡致。楊康的母親包弱惜迫嫁於金國六王子,楊康改成完顏康,楊康開始貴為王子。從此便認賊作父、貪圖富貴、忘了國危家亡之恥。從一個悟性聰慧、知書有識的人,變成了一個欺師滅祖、心腸歹毒、詭計多端,背叛國家的漢奸。最後身敗名裂下場悽慘。

這就是小說用楊康做為反面教材告訴人們:一個人對自己的國家、對自己的民族是不允許背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