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痛風?

矯瑞


痛風是日常生活中一種比較常見但是又非常複雜的關節炎疾病,痛風在各個年齡段都有可能發病,中老年人群發病率相對較高,而且男性相比女性來說發病率也要較高。痛風患者經常會在睡眠當中發病,痛感劇烈,疼痛部位往往伴有水腫,而且痛感會持續數天才慢慢消退。導致痛風發生的根本原因還是由於患者體內的尿酸水平異常升高,經過一段時間後,會導致尿酸在關節和腎臟大量沉積最後導致痛風。

所以對於痛風的預防,重點在飲食方面:平時要少吃海鮮類的食物以及動物內臟,一些嘌呤含量高的果蔬如香菇豆芽等也少吃,更不能吃的油膩,也格外忌諱喝酒。

不到非常嚴重地步的話,痛風一般不進行手術治療。以藥物控制加上調整飲食為主,每天要保證患者2000毫升以上的飲水攝入量,鼓勵患者多上廁所,以此來降低患者血液內的尿酸水平。以痛風的發病人群來看,痛風人群可以說是現代有不健康生活習慣的代表,很多患者都有肥胖不運動,作息不正常,暴飲暴食等習慣。所以要想遠離痛風,還是養成好習慣,健康生活。

對免疫病、疑難病、少見病診斷治療有獨到見解。並對血液病,例如血小板減少,過敏性紫癜有獨特的治療手段。


醫聯媒體


也不是到大家身邊有沒有患痛風的人,我老公就不小心捱了。也是之前單位體檢查出高尿酸的時候他們有注意,後來應酬又多,飲酒、大魚大肉的高嘌呤飲食……結果去年在清晨就被被疼到青筋都起來了,去醫院就確認得了痛風,尿酸有六百多。

然後因為我老公身體虛,醫生又不讓他用藥來控制尿酸,怕吃出毛病。就讓我們試一下食療,然後平時就儘量的低嘌呤飲食。回來後就抑制堅持用著兩樣食療,現在老公的尿酸基本能控制在300點左右,蠻好的效果。

日常降尿酸我會讓老公吃兩樣食療~

百合枸杞粥

食材:新鮮百合適量、枸杞一小把、粥米30g

步驟:

1.將粥米提前洗淨用清水浸泡一個小時,百合洗淨摘瓣備用

2.砂鍋中加入適量水,大火煮開

3.加入粥米煮至粘稠,放入百合、枸杞關火蓋過悶5分鐘即可

百合有著豐富的生物鹼,可以中和體內酸性成分,降低尿酸;枸杞活血通氣,加速血液循環,預防尿酸鹽沉澱。這道食療老公蠻喜歡的,久不久就吃上一頓,第二道是比較複雜的降酸湯茶,但是效果會更好,我讓他每天都在喝著。

苦蕎山黃茶

食材:苦蕎30g、梔子16g、菊苣25g、百合12g、葛根20g、幹桑葉8g。

步驟:

1.將梔子、菊苣、葛根用石槽儘量打碎

2.苦蕎用大火炒熟,稍微有焦香即可(方便類黃酮降酸物質析出)

3.將原料放入鍋中,加入約800ml水,大火煮半個小時即可

茶湯控制尿酸效果非常好,溶解的尿酸鹽晶體會通過尿液排出,溶晶大概有半個月,中間最好可以持續飲用。我老公是擔心工作緊張沒有時間,後來就換用了現成的茶袋裝,效果和煮法是一致,也蠻方便。

其實我們也是蠻擔心尿酸會復發的,不過因為尿酸一致都控制的穩定,所以現在也是徹底放心了,大家有需要的也可以嘗試煮著降酸的~


依人養生科普官


兩年前,我騎摩托去幾十裡外的工地幹活,時值冬日,傍晚時分颳起了寒風,飄起了雪花。下班後我勿勿往家趕。半路感覺膝關節僵硬疼痛,想是冷風吹的,沒在意,不料到家後竟然抬不起腳,膝關節疼的利害…


去醫院檢查,有醫生說是骨質增生,有醫生說是滑膜炎,有醫生說是半月板損傷,有醫生說是痛風…吃的藥,貼的藥,一付又一付,一療程又一療程,效果不明顯,疼痛時輕時重反反覆覆。

就這樣,差不多過了一年,感覺需要理療,查閱了一些資料,每天用溫鹽炙,白酒洗,漸漸症狀一點點消失,活動受限越來越小…

前幾天,和朋友去爬山,回來雙膝也沒什麼不適感覺。

有個科學家說,有很多病,人體是可以自愈的,是可以不需要藥物的。我相信這句話。

現在,不管何時何地,我都注意漆關節保健。冬天外出,我會套上護膝;夏天空調冷氣,我會腿上搭條薄被,睡覺時,我的腿從不敢裸露…

對自己要好一點,我們全身的各個零件都需要養護,必竟都是獨一無二的,損壞了更換很貴!關鍵是高仿的很難配!


鄉鎮水暖電


我痛風時在2017年夏天,那時只有22歲。從15年中旬開始酗酒到17年的夏天️。每天晚飯都在外面吃,一天接著一天沒有不喝醉的時候。

✅️✅️✅️

直到某一天早晨膀胱快要爆炸急匆匆的起床去上廁所,腳一落地居然摔了一跤。我努力想站起來走過去,發現根本不行,疼的感覺像是骨頭斷掉了一樣️。我就用手拿著拖鞋一直爬到了廁所。完事後,我基本是用左腳一直跳到了醫院。


️就醫過程:

醫生問了我最近的生活狀況,可以斷定我是痛風了,讓我第二天早去驗尿酸️,隨後醫生的告知和網上自己查閱的資料對我來說感覺是一個22歲的青年要把生活過的像老人一樣,對我的打擊非常之大!

️開了秋水。但我一個醫生朋友對我說秋水副作用非常大,不建議我吃,我就沒敢服️。(因為秋水主治功效也是消炎止痛)我就用了圖貝佔󾠳️了好多天,之後疼痛減輕很多,但腳踝的不適感持續了近大半個月才逐漸消失。

我當時混跡論壇,瞭解到️會導致停後的尿酸飆升,所以選擇了飲食、運動、作息調整!希望能夠戰勝痛風。(本人不胖,當時屬精壯型身材。)

️過程:2017年8月~2017年11月

️首先我改掉的習慣有:

️熬夜;

️飲酒;

️肉類;

️高蛋白飲食;

️健身。

️增加的習慣有:

✅️每日飲水2L;

✅️頓頓飯有土豆;

✅️多喝檸檬水

首次痛風~12月份尿酸檢測一共大約有近10次,結果大致為️450~570️之間。因為時隔一年了,具體數值已經不記得了。

直到1月份,達到了430。那是史上最低的一次,讓我自己也看到希望,覺得可以通過生活治療,覺得尿酸下去了,就開始了健身🏋️(無氧有氧都做)但運動量不會很大。

而且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再加上去查了查食物的嘌呤含量圖️,給自己做了一個每週7天的食物表,早中晚餐可以自行混搭

在此之後我就再也沒有去查過尿酸了,而且健身之後都會貝佔疏絡緩痛貼,對於關節也有用,而且可以溶掉骨頭關節上的尿酸結✅️晶。

經過這大半年的經歷,我覺得痛風最開始發作時,首先控制自己飲食和作息,配合食物和疏絡緩痛貼就能夠有效控制。

我的說法可能沒有太多的科學依據,但我就是這麼好了,有需要的可以來️️


無所謂火炬


在預防痛風發作方面,很多人存在誤區。而這些誤區根深蒂固,大多數患者並不以為然。然而就是這些坑,導致了他們的痛風反反覆覆發作。今天我來給大家把這些坑填上,希望引以為戒。


在開始今天的話題之前,說三件事。

第一:雖說尿酸高的人群中,約有1/3這輩子會發生痛風、痛風石、尿酸結石、痛風腎病等併發症。但是尿酸高終歸和痛風還是兩種不同的問題,本文講的痛風發作,是指的由於尿酸鹽結晶誘發的晶體性滑膜炎急性發作,也就是大多數人看到的腳趾疼、關節疼,紅腫熱痛等。如果你僅僅是尿酸高,沒有發作過痛風,本文僅作了解,不要生搬硬套。


第二:所有的用藥都必須是個體化的,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體質、病情都不同。我文中提到的藥物用法僅僅是國內外正規指南、循證醫學數據庫等權威資料給的一般性用法建議,不是說你拿過來就往自己身上用。在用藥物之前,應該到醫院找風溼科或骨科醫生對自己進行評估後,遵醫囑用藥。


第三:如果您飽受高尿酸和痛風困擾,並且想要系統性的瞭解更多的疾病相關知識、防風控酸的方法和細節,可以訂閱我的專欄《狙擊痛風——如何科學降尿酸》,8月和9月期間會不斷更新。我會以視頻和圖文的形式,把痛風防治過程中的眾多細節問題,娓娓道來。價格就是兩包煙的價格,也是我在別的網站上10分鐘電話諮詢的價格,畢竟,我要為此花費我近2個月的業餘時間。私信提問什麼的就別浪費時間了,一天幾十條私信,我真的是沒時間看的。


好了,咱們言歸正傳。


尿酸高≠痛風,如果這一點還搞不清楚的讀者,請先百度下兩者的區別。

當你痛風發作了,這幾點請你務必記住:


關鍵點一:兵貴神速,越早把藥用上,控制效果越好!

痛風發作,尤其是疾病早期階段的幾次發作,一般都是自限性的,也就是說,你就算不用藥,它自己也能好。但是痛風號稱King of Pain,疼痛之王。不用藥,誰能受了?但是問題來了,為什麼別人痛風三五天就過去了,我每次都要兩三個禮拜才能好利索?如果不是你已經發展成慢性痛風,那一般情況下是你藥沒用對。

控制痛風症狀的藥物只要有三種:消炎止痛藥、糖皮質激素、秋水仙鹼。

決定性的關鍵點不是您選擇哪一種,而是您有沒有再第一時間把藥用上,並且夠量!

《2016年中國痛風診療指南》是這樣描述的:痛風急性發作期,推薦及早(一般應在

《EULAR2016痛風診治指南》歐洲的指南是這樣描述的:應在痛風發作開始的 12 h 內使用。

《EULAR2018循證建議》中要求,至少應該在24小時以內用上控制疼痛和腫脹的藥物。

2017年英國BSR的指南用詞是“立即",2016美國ACP的指南用詞是“儘早”。

可見,第一時間用藥,是全球公認的、強調的、重要的控制痛風的措施。

我給大家一個建議:無論你的醫生讓你吃上面三種藥的哪一種,多買兩盒,一盒放在家裡,一盒放在工作單位或包裡,一旦有痛風發作的跡象,立刻馬上把藥吃了。基本保你原來該十天半個月好的,現在三五天就差不多了。

可您要非得忍幾天再用藥,那我也幫不了你了。


關鍵點二:關注痛風反覆發作的幕後幫兇!

有的病人跟我說,王醫生,我非布司他也一直在吃,飲食也控制的很嚴格,菸酒我都戒了,可是尿酸怎麼還是降不下來,痛風仍然反覆發作?

你的注意力只在啤酒海鮮上了,有沒有考慮過還有沒有別的干擾你尿酸代謝的因素?

比如,你有沒有高血壓。

大多數降壓藥物對尿酸都或多或少有影響,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利尿劑。而利尿劑(螺內酯、氨苯蝶啶除外),又恰恰是很多降壓藥的主要成分,說幾個耳熟能詳,多人在用的吧:

如厄貝沙坦氫氯噻嗪、吲達帕胺、珍菊降壓片、複方利血平等,都因為其利尿作用,造成血容量降低、影響了腎臟對尿酸的排洩,從而升高尿酸。而硝苯地平、普萘洛爾這些降壓藥,對尿酸影響也很明顯。你中招了嗎?

再比如,你天天吃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這個藥是個“雙子座”,不同的劑量它的功效不同,對尿酸的影響也不同。現代人已經很少用大劑量的阿司匹林來抗炎鎮痛了,而更多的是用75-100mg的小劑量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腦血管栓塞性疾病。而就是這個小劑量的阿司匹林用法,會明顯抑制腎小管排洩尿酸,而使得尿酸升高。好在,很多研究權衡利弊後認為,對於確實需要心血管事件預防的患者,不需要為了降尿酸和停用阿司匹林。

再再比如,B族維生素。

現在大家是生活富裕了,沒事買點啥維生素補劑吃吃,有病治病,沒病保健。可是過多的B族維生素攝入,會降低尿酸的排洩,尤其是維生素B1、B2和B3(煙酸)。

某些個降糖藥當然也少不了。

大多數降糖藥都是有輕微的協助降低尿酸的作用的,但是阿卡波糖和胰島素, 是有輕度的升尿酸作用。


如果你長期用著這些藥物,還怪自己尿酸降不下來、痛風反覆發作麼?


除了用藥之外,如果你有腎功能不全,慢性腎病,某些增生性血液系統疾病,過度肥胖,每天大量運動或長期重體力勞動,習慣性喝水過少,這些都可能是你反覆發作痛風的誘因!


別總怪在吃上,其實美國做過一個研究,證實嚴格的低嘌呤飲食僅能平均降低60umol/L的尿酸水平。並不是說你吃控制的多好多好了,就一定應該不發痛風了,誘發因素多了去了。當然,沒有什麼比一頓海鮮啤酒擼串腰子更能讓尿酸“一夜爆發”的了。


王醫生的建議:如果你犯了上面提到的“幫兇”,就去找你的相關科室的醫生,調調藥。其它的生活管理方面的事情,就靠自己了。


關鍵點三:搞不清狀況,亂用藥!


這一點在痛風發作的患者中非常常見:平時從來都不規律用降尿酸的藥,昨天痛風犯了,今天疼的要命,趕緊把朋友推薦的別嘌醇/苯溴馬隆/非布司他等買來吃上。好嚒,不吃還好,本來疼痛都快消退了,一吃又犯了。


或者是開始用非布司他一個月了,尿酸值刷刷的往下降,從500多降到了300多甚至200多,這控制的算很到位了吧,可是痛風還是隔三差五的犯。


這些都是真實的教訓,在我的病人裡幾百幾百的人存在這樣的狀況。

是不是很疑惑?是不是很焦慮?是不是很鬱悶?這到底是讓人吃藥還是不讓人吃藥嘛?!

告訴親們,你吃錯藥了!

來,把下面一段認真看三遍——


消炎止痛藥(如依託考昔、塞來昔布、扶他林、布洛芬)、糖皮質激素(如甲潑尼龍)、秋水仙鹼,這些叫做控制痛風症狀的藥。也就是你犯了痛風了,就用這些藥來消退炎症,鏟滅疼痛,它們只管你疼和腫,不降尿酸。你要問我,那這不是治標不治本嘛?對嘞您內,這時候就得先治標,等標治好了,再治本!


別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馬隆、丙磺舒這些藥,都是降尿酸藥,它們有的是抑制尿酸生成,有的是促進尿酸排洩,各憑本領,把尿酸給降下來,但是記住,它們降你的尿酸是很迅猛的,讓你血液裡的尿酸水平快速下降,那麼原本沉積在關節裡的尿酸鹽結晶就會有一部分回溶到關節液中,當然,這是你希望的,把結晶溶解,但是這些結晶又會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來和它們大作戰(免疫系統認為降酸結晶是壞人,發現了就需要清除),於是硝煙瀰漫,火光沖天,劇烈的滑膜炎症反應又發作了,這就是痛風。狹義痛風的專業名就是——晶體性滑膜炎。


所以,你要做的——


如果你平時根本沒用過降尿酸藥,或者用藥完全不規律。這時你痛風發作後應該先用控制痛風症狀的藥物,等到疼痛完全緩解2周後,開始啟用降尿酸藥物。並且各大指南建議,在剛開始降尿酸治療的3-6個月內,如果沒有其它用藥禁忌的情況下,應該加用控制痛風症狀的藥物如止痛藥或小劑量秋水仙鹼來預防痛風再犯。


如果你平時就一直規律用著降尿酸藥物,這次發作了,不需要停用降尿酸藥物,加用控制痛風的藥物,控制住症狀之後,再分兩種情況:

①你尿酸一直沒控制好,高於360umol/L這個目標值,那麼你需要找你的醫生,調整藥物劑量或者聯合用藥或者換藥;

②你尿酸控制的很好,低於360umol/L這個目標值,那麼很可能是你剛開始降尿酸治療時間不長,還處於尿酸波動,尿酸鹽結晶不斷快速溶解期,這時應該加用3-6個月的痛風控制藥物,來預防痛風再次發作。


當然,所有的用藥,都需要在醫院裡找醫生看過評估過,每個人情況都不一樣。


還遇到過更離譜的病人是,發作痛風時候別的不吃,就逮著碳酸氫鈉吃,說別人告訴他,碳酸氫鈉是鹼性的,中和尿酸治痛風,槓槓的!


這都什麼害人精給的建議,想讓你疼死吧這是。碳酸氫鈉不降尿酸,不治疼痛,主要作用是鹼化尿液,減少尿酸結石的形成幾率。僅此而已。


關鍵點四:藥用對了,但是劑量用錯了!

這種情況按理說應該不常見才對,畢竟大部分人都是找醫生看過開的藥。但是實際當中很多人的藥物用法用量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不知道是啥原因,是不是沒有按照醫生說的來?


關於消炎止痛藥,在沒有說明書所示禁忌症的情況下,在開始使用的第一天或者前三天,應該足劑量:以依託考昔為例,我一般建議患者前三天,每天用120mg,然後改為每天60mg到症狀完全緩解後三四天。無論你選用哪種止痛藥,在醫生指導下,可以在發作的剛開始,用到最大劑量,只要你身體沒什麼藥物禁忌。


關於糖皮質激素, 別一提激素就害怕。激素是非常好的抗炎藥物,非常有效,短期用,起效快,幾乎不會有你們擔心的那些副作用。所謂激素副作用,基本都是長期或者大量應用,才會發生。像控制痛風這種,中小劑量激素,就用四五天,不用怎麼擔心。有些肝腎功能不行的患者,用不了秋水仙鹼和止痛藥的,反而還就得用激素這種對肝腎功能影響都小的。


關於秋水仙鹼,這個藥可不是劑量越高越好,因為副作用隨著劑量增加而發生率增加。所有指南現在都建議秋水仙鹼應該用小劑量,一般第一次吃2片,1小時候再追加1片,之後每天1片或者早晚各1片即可。當然這是一般建議,您這麼用藥之前是一定需要看過醫生的。多項研究已經證實,小劑量秋水仙鹼和以前的大劑量用法相比,效果相似,但是副作用小很多!


除了用藥之外,還有很多輔助治療措施,也有很好的效果。

①注意控制飲食——如果你平時控制的不怎麼樣,現在都發作了,還不清淡飲食,低嘌呤飲食嗎?!

②冰敷,而不是熱敷或泡腳——對於急性炎症的紅腫熱痛,肯定是要冰敷,而不是熱敷。越熱敷,疼痛和腫脹越厲害!冰敷可以有效鎮痛,每2小時一次,每次15-20分鐘,主要不要凍傷即可。

③抬高患肢。至少抬高超過心臟平面,也就是你最好躺著。

④戒菸、充分休息。最好能請個假,痛風這個病犯了,生無可戀,就別指望他能有多高的效率工作了,這句話是說給你領導聽的。還不如早點休息好,抓緊治療好,才能飽滿的迴歸崗位。

⑤大量飲水。

⑥心理安慰。痛風大多是男性,平時堅強慣了,此刻外強中乾的本質暴露了。研究表明,男性對疼痛的忍受力遠不如女人!我平時接觸的病人也是,男人比女人嚎的厲害!痛風是真的疼,好好安慰安慰他們吧~


關鍵點六:痛風是炎症,但是是無菌性炎症!

很多病人,尤其是在一些小醫院就診的病人,常常告訴我說,我痛風犯了,掛水了。

你問他,掛了什麼水?

青黴素!

頭孢!

左氧氟沙星!

再加點止痛藥!

痛風是啥?痛風是尿酸鹽結晶誘發機體免疫反應,導致的急性滑膜炎症。是一種無菌性的炎症。

頭孢、青黴素、左氧氟沙星是啥?抗生素!殺菌的。用殺菌的藥物來治無菌的炎症?!

況且,左氧氟沙星本身就會升高尿酸!


其實這個是咱們全民的一個大誤區,就是關於消炎的誤解。這個今天篇幅有限,不能細說了。炎症分無菌性的和感染性的,對於痛風這種無菌性的炎症,應該有上面提到的消炎止痛藥,而不是XX黴素、XX沙星、頭孢XX這些抗生素!


那病人要問了,我掛幾天水確實好了呀!


你那是不是還給你用止痛藥了?!一種有效的一種沒效的一起給你用,有效的藥物你沒聽說過名字記不住,沒效果的頭孢青黴素啥的你記得最清楚!


更何況痛風,不應用大多數一週也能挺過去!


濫用抗生素,是對我們未來健康和後代健康的最大的不負責!


關鍵點七:動不動就抽關節積液!


很多病人對於關節積液這個問題特別緊張,感覺只要關節裡積水了,那就是天大的事,比自己家房子被水淹了還要嚴重。


實際上在醫生眼裡,關節積水只是一個表象,只是一個結果,他一定是有原因的。比如在痛風患者當中,尿酸鹽結晶誘發的炎症反應,所導致的滑膜炎就是關節積液的原因。

那麼我們要想要積水減少、吸收,那第一要消除炎症,否則你抽了水,還會再產生,治標不治本。第二,要清除關節中的尿酸鹽結晶,否則以後還可能再誘發滑膜炎,產生關節積水,這就是痛風控制住以後要規律的,長期的應用降尿酸藥物和生活方式管控。


那有的患者說我關節積水了,腫的厲害我很難受,抽出來多多少少會舒服點,不是嗎?

那是因為你沒有想到在抽積液的過程當中可能造成膝關節內的感染。畢竟關節裡炎症再重,他是沒有細菌的。而在往關節腔裡打針的過程中,可能把外界的細菌帶到關節內,一旦感染化膿,對,關鍵來說是災難性,輕則治療一兩個月,重則可能誘發骨髓炎甚至截肢。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所以我的建議是,只有以下兩種情況,才考慮關節穿刺抽液:

①需要取關節液作為標本來化驗,從而明確診斷到底是什麼病的時候

②需要往關節裡注射藥物,比如糖皮質激素等,反正要往關節裡打藥,那麼先抽水再打藥就是順手的事兒了。

抽完積液之後,一定要加壓包紮2-3天,期間少活動。


好了,關於痛風急性發作的治療要點和常見誤區,就在上面這七點了。希望對風友們有所幫助。


更多我的關於痛風和尿酸控制的內容,可以訂閱我的專欄。

1 Uptodate

2 《凱利風溼病學》第九版

3 Is coffee consumption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hyperuricaemia or gout?A systematicreview and meta-analysis.BMJ 2016.

4 Management of gout and hyperuricemia: Multidisciplinary consensus in Taiwan.Rheumatic Diseases.2018

5 2016中國痛風診療指南

6 2017年英國風溼病學會痛風管理指南

7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fructose versus glucose onbrain and appetitive responses to food cues and decisions for food rewards. Proc Natl Acad SciUSA. 2015

8 2016美國ACP痛風管理指南

9 2016年歐洲抗風溼病聯盟關於痛風治療的建議:基於循證醫學的證據

10 2018EULAR循證建議:痛風的診斷(更新版)


骨往筋來


四十多歲的老李,正值事業高峰,隔三岔五要陪客戶吃飯、喝酒,每天都睡得很晚,體重也不斷飆升,家人經常勸他注意身體,可老李把家人的話當成了耳旁風,口頭答應,該出去還是出去,沒過半年,老李的體重就由75千克漲到90千克。

直到前兩天,老李發現腳就有些疼,但疼得不厲害也就沒當回事,醒來後連走路都困難了,尤其是大腳趾和腳後跟的疼痛更是難以忍受,這才來到醫院檢查。

大夫要伸手摸摸老李的腳,就嚷嚷著:“千萬別碰,特別疼。”醫生無奈問道,除了腳疼之外,有其他不適嗎?

最近經常煩躁不安,口乾口渴,小便發黃,大便乾燥。

醫生為他號了號脈,脈滑數,初步診斷為痛風。隨後為老李做了個檢查,化驗單的結果顯示尿酸達到了8.67,超出正常水平,確診為痛風。

利溼清熱,緩解痛風好辦法

【組方】

蒼朮15克,黃檗15克,薏苡仁30克,川牛膝15克,海桐皮15克,忍冬藤15克,萆薢20克,虎杖20克,毛慈菇15克,豨薟草15克,全蠍5克,木瓜20克,蜈蚣1條。

【做法】

將所有材料放入砂鍋,用水煎服,5劑一個療程。

5天之後,老李腳部的疼痛症狀已經大大減少,可以下床活動了,經過半個月的湯藥治療,老李感覺疼痛已經完全消失,到醫院又做了一次化驗,尿酸下降至6.5,處在正常值3.4~7.0之間。

醫生提醒:通風,基本栽在“吃”上

醫生叮囑老李,雖然這次的痛風被治癒了,可如果還像以前那樣胡吃海喝,不改善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痛風還是會復發的。

除了飲食因素,勞累、壓力過大也容易導致高尿酸血癥,尤其是久坐辦公室、缺乏運動的白領,以及身體機能退化的老年人,如果體內的尿酸不能被排洩出去,久而久之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就升高了。

尿酸高,當心通風來襲

尿酸為人體內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謝終產物,說白了就是人體的“垃圾”。

人體可以容納一定量的尿酸,並且人體每天都會生成、排洩掉一定量的尿酸,一旦尿酸量過多,或者容納尿酸的組織器官出了問題,無法通過腎臟及時排出體外,尿酸就會進入血液,血液中的尿酸濃度超出正常值後,即為“高尿酸症”“尿酸偏高”。

高尿酸是不能忽視的

長期高尿酸的患者很可能出現慢性腎臟損傷、腎功能下降、腎衰竭、心腦血管病等,所以高尿酸經常會和“三高”一同出現,相互影響。

降低尿酸多吃鹼性食物

如:蔬菜、牛奶、水果、粗糧等,外公說,體內鹼的儲量豐富,利於降低尿酸,中和尿酸。

平時多喝些水,增加排尿量,也可以將體內多餘的尿酸排出體外。


亞麗醫生


一、什麼是痛風?


痛風是骨關節炎的一種,可以引起幾乎全身各個關節的疼痛及腫脹,疼痛一般急性發作,常常只累及1個關節,最常見的關節是腳的大拇指。



一般是血液中尿酸太高的人會發作。而尿酸主要來源於人類吃的食物。尿酸在人體內太多就會形成結晶,結晶在關節中就會造成人體的疼痛。


尿酸通過人體尿液排出,長期尿酸過高可能導致腎臟及輸尿管的問題,甚至變成“腎結石”,引起泌尿系的疼痛及排尿問題。


二、痛風的症狀是什麼?


開個玩笑:痛風,由名痛瘋,症狀肯定是痛的快瘋了!


但也沒開玩笑,痛風一般是突發的急性的疼痛,症狀可以發生在足部大拇指、踝關節、膝關節等關節,局部會發紅、腫脹。


一般一次發作只有一個關節受影響,也有一些患者會出現多關節的疼痛。


疼痛常常於夜間發作,一般在幾天內疼痛好轉,但可以隱隱作痛持續幾個禮拜的也有,如果不治療的話,目前還不知道人體是如何自己搞定痛風的!



三、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痛風發作?


結合症狀,有經驗的醫生可能就大概知道了,但老百姓不懂呀!到醫院看,診斷痛風是要講證據的呢!


對於大關節的腫脹,醫生一般會行關節穿刺,看看關節炎的性質,典型的痛風積液可看到痛風標本中的痛風結晶。


但如果沒有明顯積液,那麼根據以下幾個方面,醫生可能也會懷疑你是痛風發作了:


1、曾經發作過,而且是單個關節的疼痛及腫脹,這個關節常常是腳的大拇指;

2、疼痛急性發作,夜間疼痛為主,不痛的時候像正常人一樣;

3、疼痛前有飲酒、暴飲暴食、熬夜等病史;

4、抽血結果提示血尿酸水平很高......



有一些藥物可以在痛風發作的時候來控制痛風引起的疼痛及腫脹。


而當長期痛風的患者發現,某種藥物對自己有效果的時候,應該在家中常備此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這一類的藥物主要有以下幾種:


1、非甾體類抗炎藥


這是一類藥物的總稱,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這類藥物跟抗生素是兩種東西,千萬不要吃錯了!


這一類藥物對於痛風發作患者的特效藥物有-----依託考昔(基本一片下來疼痛就明顯緩解),西樂葆等。


但這類藥物對於存在肝腎功能有一定損傷,長期吃的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2、秋水仙鹼


對治療痛風有良效,但可能存在噁心、嘔吐、腹痛、胃痛等不良反應;


3、類固醇激素


強效抗炎藥物,有助於減輕關節疼痛及腫脹。


有時候一些沒那麼多藥物的醫院,會使用靜脈輸注激素來控制痛風的發作。


五、有預防痛風發作的藥物嗎?


預防勝於治療,不可能每次都等到發作才去治療啊!


預防痛風的藥物,還真的有,主要是通過降低人體尿酸、控制尿酸水平的。


痛風的反覆發作的朋友們一般需要使用以下這些藥物:


1、別嘌醇;

2、非布司他;

3、丙磺舒等。



使用這類降尿酸藥物的患者,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剛剛使用這類藥物降尿酸的患者,降尿酸的過程中有可能有誘發痛風發作。


這個時候大家可不要認為醫生的治療無效,而往往都是治療有效的起步!


服藥期間,醫生會定期抽血來查看你的血尿酸水平,目的在於看看這些藥物對你到底有沒有作用!


六、你能自己做些什麼來預防痛風發作嗎?


除了吃藥,痛風的患者還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來預防痛風發作。


1、如果太胖、超重的患者,建議減肥,有助於緩解痛風。但減肥太快,也有可能誘發痛風發作哦!


2、遵循合適的飲食方案,管住嘴!雖然目前尚未明確特定的飲食方案是否對改善痛風症狀,但對於控制尿酸來說還是必備的;


3、健康飲食包括多吃水果蔬菜,禁止飲酒及含糖飲料,因為這些東西容易誘發痛風發作;


對於一些慢性痛風患者,可能合併高血壓、心臟病、腎病等,需要早期前往正規醫院就診,避免耽誤治療!


骨科小黑鍋


痛風是現代人患病率越來越高的一種疾病,在成年男性當中,有約1/4的人有尿酸過高,其中約1/3的人發作過痛風或者這輩子可能發作痛風。

之所以會發作痛風主要是由於我們身體尿酸鹽過高所導致的,那麼想要預防痛風的發作,就要減少尿酸鹽的形成,或者增加尿酸鹽的排洩。

減少尿酸鹽的形成,主要的方法是通過控制飲食,減少在吃飯當中攝入的嘌呤類物質,包括海鮮,豬肉,牛肉,羊肉,酒類,魚子,動物內臟等。

而增加尿酸鹽排洩主要依靠多喝水,吃碳酸氫鈉片鹼化尿液,或者通過藥物。

除此之外,還應該注意避免誘發痛風發作的常見誘因,如突然受到寒冷刺激,過度疲勞,大強度運動,外傷,肥胖,胖,抽菸等等。

相信做好了這些能夠讓尿酸值在一定的範圍內有所下降,這樣也就避免了痛風的頻繁發作。

但是就算把以上全做好,如果尿酸還是處於不正常的水平,那麼可能需要去醫院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規律服用降尿酸的藥物。



慢性病內科王醫生


造成痛風的本質原因是體內尿酸水平的升高,造成了尿酸鹽在關節和腎臟部位的沉積。通常來說,造成痛風的主要原因包括但不限於:①飲食原因。吃了太多的肉類和海鮮,暢飲了過多的啤酒之後,人體的尿酸水平升高,就可能造成尿酸鹽沉積;②肥胖。肥胖導致的後果是體內尿酸的增加,腎臟無法徹底清除多餘的尿酸;③服用了某些藥物。這些藥物會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升高;④家族史。如果家人患有痛風,那麼你患病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

怎麼預防呢?

儘管膳食因素對痛風發病的影響已被大量研究證實,但調查發現痛風患者及醫生對痛風飲食知識的知曉率僅分別為22%和37.2%。 如下是飲食相關的具體建議:

一、鼓勵豆製品的攝入。

大豆食品富含蛋白質、大豆異黃酮和多不飽和脂肪酸。6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大豆類食物攝人與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無關;5項干預試驗發現,豆類蛋白儘管升高血尿酸水平,但相比於亞洲人的攝入量,血尿酸水平升高程度對臨床的影響可以忽略。最新一項國內研究發現,給予高尿酸血癥患者豆類高蛋白飲食3個月,血尿酸水平顯著降低。

二、鼓勵攝取低脂牛奶和酸奶

一項研究證實,無論短期還是長期攝入奶製品特別是脫脂牛奶及低熱量酸奶都會降低尿酸水平。另外牛奶中的糖巨肽和G600均有抗炎的作用,可能通過減輕單鈉尿酸鹽在關節的炎性反應從而減輕痛風急性發作。

三、鼓勵食用蔬菜水果

對中國和韓國的飲食調查均發現,食用富含嘌呤的蔬菜、水果並沒有增加血尿酸水平。蔬菜為主的飲食可以降低尿酸水平,即使食用菠菜也觀察到同樣的效果。而櫻桃含有的花青素具有降低尿酸、抗炎、抗氧化作用,可防止痛風的發作。

四、限制蛋白攝入總量

五、限制含糖飲料

向痛風患者強調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不吃或少吃包裝食品如糕點、甜點、冷飲等,在烹飪時應注意儘量少加糖,減少富含果糖的水果的攝入;同時向社會大力宣傳過量攝入糖製品對健康的危害。


日本生活事


  如何預防痛風?

  有過痛風經歷的人深知這種疾病的痛苦,雖然痛風目前是無法治癒的,但還是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緩解發病和預防痛風發生的風險。預防痛風的方法有哪些

  定期檢查血尿酸濃度,痛風是全是慢性代謝性疾病,因體內嘌呤代謝異常血中的嘌呤代謝產物—尿酸含量增高所致。一旦發現血尿酸增高,就要服用降尿酸藥物,只要控制了高尿酸血癥痛風就不會發生。

  減肥,避免過度的肥胖,超重或肥胖的就應該減輕體重,保持正常的體重,不過減肥應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容易導致酮症或痛風急性發作。

  禁酒 酒精容易使體內乳酸堆積,對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誘發痛風。多喝水,每日應該喝水2000ml到3000ml,促進尿酸的排出,同時少吃鹽,一天保持2到5克。

  避免多吃高脂肪的食物,因脂肪可減少尿酸的排出。痛風併發高脂血症者,脂肪的攝取量應控制在總熱量的20%到25%以內。

  碳水化合物可促進尿酸的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飯、饅頭、麵食等,並且少用強烈刺激的調料品或香料。

  限制嘌呤攝入,嘌呤是細胞核中的一種成分,只要含有細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醫學研究表明,動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較多,患者進食動物內臟、骨髓、海鮮、發酵食物、豆類等。

  運動訓練,加強體育鍛煉,進行適當的戶外運動,夏季天氣炎熱,導致更多的人窩在家中,不出去活動,其實,這樣子不利於身體健康,要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

  關注作者,每天為您推送各種專業健康的知識,讓你瞭解更多的健康資訊,走出誤區!

  關注微信公眾號:gzgyzyfsbyy,獲取更多實用有趣營養健康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