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出租車“愛心車廂”志願團 守護“白衣天使”回家路

在陝西西安,有這樣一支由出租車駕駛員組成的志願者團隊。平時他們行駛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為營運中遇到8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服務。疫情期間,他們又組建了特殊的“抗疫志願團”,每天守候在醫院門口,接送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上下班,成了疫情期間守護“白衣天使”出行的“擺渡人”。

重陽節成立,關愛高齡老人出行

西安出租車“愛心車廂”志願者團隊成立於2018年重陽節,全部由西安市的的哥的姐們組成,團隊成立的初衷是為了關愛高齡老人出行。隨著老齡化社會的來臨,高齡老人出行難問題成了日漸凸顯的社會痛點。志願者們為老人服務的做法很簡單,就是在營運中遇到80歲以上的老人,就給他們免單。“愛心車廂”團隊還和70多個老人家庭結成了對子,提供隨叫隨到的“專車”服務。雖然做的是很小的事情,但是團隊的優勢在於隊伍大、能堅持,目前在冊登記的志願者已經有9599人,車輛6847輛。因為堅持在做這件暖心的小事,“愛心車廂”團隊收穫了很多認可和感動,2019年4月,“愛心車廂”榮獲了交通運輸部、全國總工會授予的“2018感動交通年度人物”稱號。

西安出租車“愛心車廂”志願團  守護“白衣天使”回家路

疫情中的“擺渡人”,為“白衣天使”護航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後,為了防控疫情傳播,西安市的網約車和大部分公交車暫時停運,很多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出行遇到困難。瞭解到情況後,“愛心車廂”團隊決定組建一支專門的“抗疫志願團”,為一線醫護人員提供免費出行保障。2020年1月29日徵集令發出後,團隊的志願者們爭先恐後的報名參加,在短短三個小時就組建起了一支500餘輛車的特殊志願團,分成了9個分隊,分別為9個防疫任務較重醫院的醫護人員提供免費上下班通勤和公務用車保障。每個醫院有一名聯繫人負責收集醫護人員的出行信息,每個分隊的隊長負責派單。隊長會把每個醫護人員出行的時間、地點和聯繫方式發到分隊的微信群裡,志願者們根據實際情況去搶單,基本上每次派單都會在幾秒鐘之內被搶完。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 9家醫院的門口幾乎全天都有“愛心車廂”的志願者主動在等候。下夜班的醫生護士哪怕再晚,都有志願者們護送回家。截止3月11日凌晨,“愛心車廂”志願團已經累計出車17618次,接送醫護人員22776人次,給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白衣戰士”解決了出行難題。


西安出租車“愛心車廂”志願團  守護“白衣天使”回家路


值守的姐:“啥叫獻愛心,就是你有需要我就在”

2月13日下午14時50分,在交大一附院東門口值守著一輛空載的綠色出租車旁,英姿颯爽的李永蘭戴著口罩、手拿消毒噴壺,在等待白衣天使下班的同時,反覆擦拭著車門把手、“安全艙”和後排座椅。自己剛剛送完2名醫生,正在此值守等待4點半需要出行的護士赴約。“只要時間允許,我每拉一位乘客後就會里外消毒一邊。我的車內沒有消毒水味,是因為沒乘客時我就會開車窗通風,不希望醫護人員坐在車裡還像在崗位上……”李永蘭說,每週都要用掉好幾瓶消毒液,特殊時期加強防控是對司乘雙方的負責。

李永蘭駕駛的是一輛純電動出租車,每次充電至少需1個半小時,滿電後車輛能跑240公里左右。平日凌晨1點半,她才能結束擺渡任務,隨後要為車輛充電,匆匆趕回家已接近4點。提及為何要參與如此辛苦的志願隊,李永蘭不假思索地說:“醫護人員不畏危險戰疫情,他們都是英雄。咱普通出租司機沒有錢捐獻,就只能出力氣當好英雄背後的‘專職司機’,也算是為社會做一點小小的貢獻。”


西安出租車“愛心車廂”志願團  守護“白衣天使”回家路


暖心的哥:“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同樣默默守候在醫院門口的還有今年58歲的杜寶業。作為出租行業裡年齡稍長的老大哥,他常年熱衷公益,幫助了許多萍水相逢的乘客。“凌晨下班都能看見杜師傅在醫院門口接醫護人員,他總是不厭其煩的問‘你們科還有人要回家嗎’……”西安交大一附院總務部車隊隊長馬鴻波說,杜寶業不僅是堅守到最晚的擺渡司機,也是支援隊裡“搶單”較多的司機之一,無私的奉獻和準時的接送令白衣戰士們欽佩。

“以前正常的時候一天能跑三四十單,現在大街上的人寥寥無幾,幾乎拉不上幾單。”運營出租車30多年的杜寶業告訴記者,原本特殊時期營運壓力較大,但協會和各個出租車公司給駕駛員們免除了一個半月的“份子錢”,這種大力度的減負措施讓的哥的姐們暖心。積極響應行業號召,擺渡醫護人員出行,正是杜寶業回饋這份關愛的實際行動。他說,身邊還有很多駕駛員想加入支援隊,但是很遺憾沒有被選拔上。其實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能成為白衣戰士的“專職司機”特別驕傲。


西安出租車“愛心車廂”志願團  守護“白衣天使”回家路


火線衝鋒 黨員的哥堅守轉運患者第一線

大年初五, 53歲的黨員出租司機李宏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待在家中,而是履行黨員義務,不計個人得失,勇衝防疫一線,成為了一名碑林疾控中心的義務“代駕”,不分晝夜的運送著白衣戰士。李宏所屬的“愛心車廂”志願團第四分隊由70名駕駛員組成。其中,7名駕駛員勇衝一線為西安市碑林區疾控中心提供擺渡服務。“我主要負責拉乘工作人員到各社區轉運疑似患者至醫院,為120救護車開道引路。隨著企業復工復產,我們也要去火車站或北客站將返陝人員送至隔離點……”李宏說,疾控中心的擺渡任務幾乎是不分晝夜的,駕駛員們根據出車順序循環值守,只要疫情有需要就立刻趕赴一線。

每天的凌晨時分,正是李宏出車的高峰期。因為要執行患者的轉運工作,容不得一絲馬虎,李宏穿著白大褂,戴著口罩、手套、護目鏡和帽子等全副武裝,嫻熟的對車輛內外進行反覆殺菌消毒。“特殊時期誰都不願意引人注意,有很多疑似患者都希望夜裡去社區接他們。”李宏真誠地說,不論何時何地,只要能幫助患者戰勝病魔,所有一線防疫工作人員都願意竭力配合。

今年是李宏開出租車的第23個年頭,因為“守一線、戰疫情”他已經半個多月沒回過家,日復一日增添的是對家人的思念,以及戰“疫”必勝的信心。看著新冠肺炎患者陸續從西安市第八醫院治癒出院,以及志願團出車頻率下降,李宏感慨地說:“患者的痊癒特別鼓舞人心,不僅讓防疫工作者感到幹勁十足,也讓處於治療或隔離的人們知道病毒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畏懼的情緒和退縮的意志。”


西安出租車“愛心車廂”志願團  守護“白衣天使”回家路


吃住都在車裡 只為戰“疫”添一份力

當“愛心車廂”微信群裡發佈招募信息時,在老家過年的李敏蘇還來不及安頓好家裡的生活,來不及考慮種種困難,便毫不猶豫的寫下了請戰書。大年初四,50歲的她風塵僕僕的趕回西安,捨棄了小家團圓,以“逆行而上”的姿態衝上交通保障一線,成為了西安急救中心的一名愛心擺渡員。

每天早上,的姐李敏蘇在西安市急救中心提供的宿舍裡起床簡單洗漱後,穿戴好工服、戴上口罩,快步走向停車場,將出租車發動起來,並打開暖風;利用熱車的空當,她拿出消毒壺和抹布,對車內外易接觸部位進行嚴格的殺菌處理;等待食堂配送餐食到位後,她一袋袋整齊地擺放進車廂,這全套流程做完需要近1個小時。“每天早上都要保證在7點半至8點間給城北醫院送飯,為了不讓飯菜涼了,我都會早起一會兒,提前開足暖風。”李敏蘇笑著說,配送的路程約8公里,駕駛員既要“搶時間”又要兼顧餐食“無撒漏”,自己經過17天的歷練,成功將車程縮短至20分鐘。此外,的哥的姐們一天還要多次往返於大興醫院、市中心醫院等,配合運輸防疫物資,擺渡巡檢人員和醫護人員,盡己所能為戰“疫”增添一份力量。

在應對疫情防控期間,西安急救中心處於工作量劇增的階段,擔負著全市院前急救運行工作及所有疫情病患的轉運工作,有不少緊急的任務需要夜間擺渡。對此,出租司機李敏蘇和隊友張甲、蘇軍選、楊國平自發駐紮在急救中心內,擺渡初期他們吃住都在小小的車廂內。“車廂只有一層鐵皮包著,不隔熱也不保溫。過夜都是發動車開著暖風,緊緊裹著毛毯湊合休息一下。”李敏蘇感慨地說,人生中的每一段路都是一種領悟,所有的艱苦和磨鍊,讓她堅定了打贏這場戰“疫”的信心。


西安出租車“愛心車廂”志願團  守護“白衣天使”回家路


西安出租車“愛心車廂”志願團  守護“白衣天使”回家路


一個多月的風雨兼程,抗疫支援隊的暖心行動打動了一線防疫工作者。“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特殊時期出租駕駛員們勇衝一線,用‘小車廂、大情懷’全天候應援防疫工作,他們很辛苦卻不曾放棄,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學習。” 西安急救中心車輛管理科科長韋鵬點讚道,目前急救中心為值守的司機們安排了休息的宿舍,提供了車輛停放的場地和每日餐食,希望能同駕駛員們一起共克時艱。

疫情讓每個人成了一座孤島,這些見“疫”勇為的出租車司機打破了轄制,承擔起城市中連接人與人的紐帶。“只要心中有光亮,又何懼風雨悲傷。”一位志願者發自肺腑的說,“大街上空蕩蕩只有我一人開著車,望著路兩旁的萬家燈火,竟有些懷念從前堵車的日子,立春了我們將繼續奮戰,值守到這場“戰役”打贏的那一刻,等待可愛的你們走出家門與我們相遇”。抗擊疫情,並非一段按下“暫停鍵”的空白,而是一場浴火重生的淬鍊。沒有休息、不計得失、衝鋒在前……“愛心車廂”的志願者們為醫護人員出行和城市運轉提供了強有力的服務保障。“只要向著陽光,就能將黑暗甩在身後”這是500餘名堅守在路上的志願者們的共同信念,他們堅信,沒有一場風雪,能夠阻擋春天的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