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野味!貪吃野生動物的行徑,何時休?

導語|

人類是會說話吶喊的,是有網絡傳播的,是有親戚朋友溝通的,是冤情有法律申訴的,但動物卻一樣都不具備。

又是野味!貪吃野生動物的行徑,何時休?

單單2019年,31種生物被宣告滅絕。人類文明至今,已然滅絕的生物數不勝數。而這些不會說話、不會申訴、沒有親戚朋友可幫助的生物們,只能用躲得越來越遠的方式,以避免被誅滅九族。

當然,人類是付出代價的。

鼠疫、非典、艾滋病、中東呼吸症、西班牙流感、H5N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埃博拉病毒,這些我們聞虎色變的食人病毒,無不例外來自野生動物。但這些動物,難道是自己送上門來的嗎?它們本已經躲得很遠很遠了。

魚的記憶只有7秒,但一個池塘被釣多了,魚也不會再輕易上鉤了。可在人類世界裡,因貪吃野味而爆發一次又一次的疫情,這一條條血的教訓,我們還要任其發展多久?

又是野味!貪吃野生動物的行徑,何時休?

人,本是動物,靈長類高級動物。

人生活在文明下,動物生活在野外中,涇渭分明。

但人類有肉食的需要,從幾萬年前的打獵獲取,慢慢依靠馴化,形成如今的雞鴨魚肉等畜牧業。人類,也從野蠻社會,進化到了如今的文明社會。

我們有鮮豔的衣服可以更換,有賀歲電影可以歡樂,有家人朋友可以分享,有用錢就可以買到的任何正規商品,但其他動物們,僅僅只有一副皮毛和幾乎沒有肥胖率的一身皮肉。

為何還要對其圍而滅之?

又是野味!貪吃野生動物的行徑,何時休?

人縱有七情六慾,喜食五穀七葷八素,命卻同樣只有一條。

生活中,人畜無害喜食者,吃貨也,這無關大雅,甚為可愛。但人畜有害者,敗類也,這關乎社會穩定。

過去數年,“拆字一噴,喜提大奔”,“同意一簽,少奮鬥二十年”。因為拆遷可能給自身帶來的巨大獲益,但始終會有一部分人群覺得:“分到自己手裡的是偏少的、是不公的”,於是乎雞飛狗跳、呼天喊地,各地強拆事件層出不窮。

又是野味!貪吃野生動物的行徑,何時休?

可動物們呢?當它們面臨自己的家園被強拆時,它們依然不會說話、不會喊救命、根本躲不過人類的各種捕捉大法。等待它們的是變成盤中餐,是變成按斤討價還價的刀俎。

周星馳導演的電影《美人魚》,是2016年的一部賀歲片,與人類本和諧相生的美人魚們,在被人類發現後,死的死,傷的傷。我們笑著看完整部電影,笑著度過愉快的新年,可依然偷吃野味的“野蠻人”,你們真的吸收電影想表達的內容了嗎?

又是野味!貪吃野生動物的行徑,何時休?

僅僅3年後的今天,同樣是新春佳節之際,同樣是賀歲電影檔,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人類又一次付出沉重的代價。《囧媽》在內的所有電影宣佈撤檔。中國十幾億人民,為了極少數人的口腹之慾,大部分無法過好一個開心的春節。更有一批人,他們有些堅守崗位、有些無法歸家、有些被感染隔離,這是我們想要的年味嗎?這難道是少數“野蠻人”的專屬權利嗎?

健康面前,人人平等。但動物們,也應該是!沒有買賣,便沒有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