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是何意?古人智慧之談

俗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是何意?古人智慧之談

傳統文化在數千年的歷史沉澱下,其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特點顯而易見,無論是文人士大夫的經史子集還是民間百姓的經驗總結,都讓人流連忘返回味無窮。尤其是後者,在沒有典籍傳承的基礎下,僅憑口口相傳也同樣流傳至今膾炙人口,這些民間俗語不僅蘊含著古代百姓的美好願景,還能從中清晰的感受古代先民的人文風情。尤其是這句“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時常成為年長老人的口中戲言。

俗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是何意?古人智慧之談

從《易經》、《奇門遁甲》等等古書中便能感受到古人對數字的情懷,時至今日依舊影響著很多人的生活,不僅對“4”格外排斥,還對“8”情有獨鍾,箇中緣由自然也是圖個吉利。而年齡中同樣也有類似的講究,但其中含義卻不單單是為了圖個吉利。就如題中所言俗語,便有著悠久的歷史內涵。

俗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是何意?古人智慧之談

在古人的心中,73歲和84歲都是晚年一個讓人揪心的“坎”,畢竟人老後各項生理機能下降,旦夕禍福的危機感油然而生。而古人尤其對73歲和84歲兩個階段特別小心,只要過了這兩個坎便又可以心安數年,雖然俗語並無絲毫的科學依據,但在生老病死的人之常情下,許多老人都深受這種觀念的影響。那麼為什麼一定要說73和84而不是別的歲數,只因它的產生還頗有來頭。

俗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是何意?古人智慧之談

73和84兩個歲數正好對應了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聖賢孔子與孟子的年齡,雖然孟子生卒年鮮有記載,但根據學者推測應當生於公元前372年,卒於前289年,如此看來,孟子的週歲是83歲,而虛歲正好84。因為二人歷來都是世人學習的楷模,而他們的年歲也同樣讓人心生嚮往,因為在那個戰亂頻繁且自然生存環境極為惡劣的年代,人們的平均壽命並不高,據推算大概在30歲上下。而孔子和孟子分別卒於73歲和84歲,這是當時是極為罕見的高壽。

俗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是何意?古人智慧之談

而先秦時候人們思想也較為開放,對73和84並不忌諱,反而體現的是人們對如此高壽的嚮往。如果能活到這個歲數便是名副其實的壽星,一生也就心滿意足了。然而,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活到這個歲數的在先秦時期依舊極為罕見。孔子言“仁者壽”,可真正能有此覺悟的卻寥寥無幾,反觀孔孟老莊鬼谷子,足見境界的確是延壽的有效途徑。

俗語“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是何意?古人智慧之談

先秦人們雖不忌諱,但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平均壽命也有了顯著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七八十歲已成了普遍的人均壽命,由此在回想那句俗語,不免從嚮往變成了忌諱,畢竟人們心中的長壽早已不是73和84了,而這兩個數字也因此成了很多老人的心病。然而,與其擔驚受怕反而損耗精神,倒不如看看孔孟在惡劣生存環境中豁達的長壽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