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鳥朝鳳》:傳統文化與時代的碰撞,是堅守還是隨波逐流?

嗩吶作為一種中國樂器,是古時候的禮制的延續。紅白喜事,不同場合、不同社會地位,排場和所奏曲目也不同。

普通人家過世,吹四臺,富貴人家吹八臺,而德高望重者過世才可吹奏“百鳥朝鳳”,這也是在喪事中對遠行故去者的一種人生評價。

《百鳥朝鳳》:傳統文化與時代的碰撞,是堅守還是隨波逐流?

《百鳥朝鳳》這部電影,講的就是關於嗩吶匠的故事。電影開始時的1983年還是嗩吶匠備受尊重的年代。但與其說尊重的嗩吶匠,不如說尊重的是“禮”。無雙鎮,能夠駕馭“百鳥朝鳳”的只有四方聞名焦家班班主焦三爺(陶澤如飾演)。隨著年歲的漸老,焦三爺需要將這門技藝傳授給他的徒弟,以讓這門傳統藝術傳承下去。

《百鳥朝鳳》:傳統文化與時代的碰撞,是堅守還是隨波逐流?

中華師承文化之傳統

真正的老師,會將自己畢生所學,毫無保留的地傳授給自己的學生。而真正的學生,也會謙卑受教,將老師所教給發揚光大。

焦三爺就是這樣的老師,而遊天鳴正是這樣的學生。焦三爺會以身作則,教書育人,而天鳴尊師重道,傳承文化有好的老師和好的學生,如此一脈相承,才會有好的教育。

《百鳥朝鳳》:傳統文化與時代的碰撞,是堅守還是隨波逐流?

在天鳴疑惑的時候,焦三爺叮囑他說:

“別盯著手裡的那幾張票子,得盯著手裡的嗩吶。”

《百鳥朝鳳》:傳統文化與時代的碰撞,是堅守還是隨波逐流?

他去世的時候,依然不忘嗩吶的傳承:

“我賣牛不是為了看病,是為了你把嗩吶給傳下去。”

《百鳥朝鳳》:傳統文化與時代的碰撞,是堅守還是隨波逐流?

在他將師爺傳承給他的百寶箱,給天鳴時他說:

“嗩吶不是吹給別人聽的,而是吹給自己聽的”。

《百鳥朝鳳》:傳統文化與時代的碰撞,是堅守還是隨波逐流?

在焦三爺那裡,嗩吶的價值遠遠超過了金錢的價值,而嗩吶的重量也遠超過了自己生命的重量。也是唯有這樣的情懷和熱愛,文化真正的精神方能得以傳承。

《百鳥朝鳳》:傳統文化與時代的碰撞,是堅守還是隨波逐流?

而焦三爺選擇學生的原則與標準,也讓人印象深刻。相比於聰明,更注重德行,因為德行才能真正讓讓師者放心,讓一個人走得長遠。善於識人,才能選對接班人,這也應是一位老師必備的能力。

《百鳥朝鳳》:傳統文化與時代的碰撞,是堅守還是隨波逐流?

民間藝術傳承之困難

時代一直都是在進步的,而這中間也夾雜了許多的誘惑。信息流量的爆炸以及科技的發展,讓師徒二人完全招架不住。人們對嗩吶匠也越發的不重視,相比於嗩吶老套的表演形式,人們更喜歡看美女,聽流行音樂。

《百鳥朝鳳》:傳統文化與時代的碰撞,是堅守還是隨波逐流?

並不是嗩吶落伍了,嗩吶始終是那個嗩吶。只不過是世道變了,人心也變了。人們都變得利益至上,人心也變得浮躁。嗩吶是一門藝術,而浮躁時代下浮躁的人們,哪裡還有心思欣賞嗩吶?

《百鳥朝鳳》:傳統文化與時代的碰撞,是堅守還是隨波逐流?

人們也不再像從前一樣,婚喪嫁娶,首先重視的是嗩吶。在當時人們看嗩吶匠的眼神中都是帶著敬畏,彷彿嗩吶發出的每一個音符都是神聖的。而過世的老人,如果能配上“百鳥朝鳳”則是德行厚重,功德圓滿。這種觀念時代延續,漸漸成為了一種傳統。

《百鳥朝鳳》:傳統文化與時代的碰撞,是堅守還是隨波逐流?

而這幾百年的傳統,面對現代化的浪潮的巨大沖擊,竟會如此的“弱不禁風”。時代發展,新舊更替,本是無可避免的,也是無可厚非。但在這鉅變中,人們是否丟失了比金錢更寶貴的東西呢?

《百鳥朝鳳》:傳統文化與時代的碰撞,是堅守還是隨波逐流?

在危機中尋得轉機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民間藝術和民族文化如何傳承,一直都是個很重要的課題,也是一個很大的工程。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民間藝術更是代表這一個名族的風骨,把根留住,把風骨保存,才是每個炎黃子孫重要的責任和使命。

《百鳥朝鳳》:傳統文化與時代的碰撞,是堅守還是隨波逐流?

有繼承才有傳承,有傳承才有文明,民族文化裡的核心永遠不能丟。而時代在變化,民間藝術如果始終保守陳舊,不主動適應時代變化,則必將被淘汰。因此,民間藝術也需要應時代特點,主動調整創新,滿足並引領當代人的需求,給民族文藝賦予新內涵。

《百鳥朝鳳》:傳統文化與時代的碰撞,是堅守還是隨波逐流?

而民眾也需要意識覺醒,空有民間藝人的堅守,得不到群眾的響應,也是“一個巴掌拍不響”。民眾意識只要覺醒了,民間藝術的春天也將不遠了。

《百鳥朝鳳》:傳統文化與時代的碰撞,是堅守還是隨波逐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