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茶為什麼會“柔中帶剛”?

很多人喜歡易武,是因為其“香揚水柔”。但除了“香”和“柔”,易武茶還有另一種讓人慾罷不能的魅力——歷經時間所帶來的精彩轉化。

儲存得當的易武茶,其轉化速度較快,陳化效果明顯。隨著時間的沉澱,易武茶的蜜韻也會日顯濃郁,強度逐漸增加,滋味趨向濃厚,回甘持久,這就是易武茶的“柔中帶剛”。

那麼,易武茶這樣一種既柔和又有力的魅力,源自哪裡呢?

1.何謂普洱茶的“陳化”?

對普洱生茶而言,倉儲陳化是普洱茶加工中的關鍵一環,它已不僅僅是貯藏,而且是向著香、醇、甘、潤、滑方向轉變的重要步驟。這一系列的感官變化與茶葉中的主要化學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等的變化密切相關。


‖易武茶為什麼會“柔中帶剛”?


儲存得當的易武茶,其轉化速度較快,陳化效果明顯。隨著時間的沉澱,易武茶的蜜韻也會日顯濃郁,強度逐漸增加,滋味趨向濃厚,回甘持久,這就是易武茶的“柔中帶剛”。

易武普洱茶的陳化,就像是四季流轉,春天的芬芳怡然綻放成了秋天的流金斑斕;恰似歲月的記憶,青蔥的年華積澱成了心底的柔軟。


那麼,易武茶這樣一種既柔和又有力的魅力,源自哪裡呢?

從感官上來看,生普在貯藏過程中,由於水分、溫度、陽光等因素,在湯色、滋味、香氣等方面發生改變:生普的湯色會由綠黃轉變為紅黃、橙紅、酒紅,香氣會由鮮香轉變為陳香,日曬氣會減少直至消失。

另外,普洱茶水浸出物的含量是隨著貯存時間的增加而增加的,比如具有抗氧化、保護心血管等作用的黃酮類化合物。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普洱生茶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黃酮類化合物的溶出在增加,所以生普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在抗氧化、抗腫瘤、保護心血管、抗突變等作用方面比新生產的生普要好。


‖易武茶為什麼會“柔中帶剛”?


2.易武茶的陳化魅力何來?

首先要從易武茶的品種來分析。

易武大葉茶又被稱為“易武綠芽茶”,屬有性系、喬木型、大葉類、中生種。樹姿直立或半開張,分枝稀,主幹明顯,嫩枝茸毛多。嫩莖稍紅,披毛。葉片水平狀著生,葉大、形長橢圓。葉色深綠,葉面隆起,葉身平,葉齒稀,葉質厚軟。嫩芽綠而略帶紫色,較肥壯,多茸毛。春茶一芽二葉幹樣約含氨基酸2.9%,咖啡鹼5.1%,兒茶素總量24.8%,茶多酚31.0%,水浸出物總量48.5%;在香氣成分中,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的含量很高。故收斂性較強,滋味濃烈甘滑,香氣高銳。


‖易武茶為什麼會“柔中帶剛”?

易武茶香氣特點

而易武茶“柔”,並不是水浸出物少的緣故,而是易武茶區茶多酚含量相對較低,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比例較高,因而茶湯裡刺激性較低,甜味明顯。

第二個方面,是易武普洱從採摘開始的整個工藝流程。

易武茶的採摘和其它茶區略有些不同,春茶一般會採摘稍成熟的芽葉,標準是一芽二葉或三葉。這樣的採摘標準會給相對應的殺青工藝帶來較高難度:長莖梗和相對成熟的葉片帶來的含水量和粗纖維令萎凋時間變長,殺青時鍋溫較低,時間較長。溫度太低殺青不熟,特別是莖梗;溫度高葉片又容易糊邊,所以易武茶在加工時,如果技術要領掌握不到位的話,可能會出現紅梗和青味過重的現象,或者是糊片和糊味。加之綠芽種本身的特點,易武茶的毛茶呈現出的外觀是莖梗長、不顯芽、不顯毫。

‖易武茶為什麼會“柔中帶剛”?


“拋條”是易武茶的另一個特點。易武茶揉捻輕,細胞破損程度較輕,外形粗松,緊結度較低,新茶沖泡時出湯慢,耐沖泡。同時粗松的外形也有利於茶葉氧化,加速陳化過程。

根據以上這些特點,獨特的品種和相對成熟的鮮葉採摘標準,帶來了新茶高揚的香氣和輕幽含蓄的口感。其次由於殺青和揉捻較輕,新茶的滋味相對較淡,湯感甜柔,但隨著陳期的增加,茶湯會變得日益濃稠;而相對成熟的葉片和莖梗帶來的高甜度,也是其他地區所不能比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