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作為千古女帝,自有才華出眾之處,她的才藝古今無人能比

武則天作為千古女帝,自有才華出眾之處,她的才藝古今無人能比

武則天作為千古女帝,自有才華出眾之處,她的才藝古今無人能比

武則天在文字上大膽改革,增減前人筆劃,曾經創造了二十個漢字,被天下廣泛用之。如她為自己取名為“ 曌[zhao]”,意為日月當空,名君當世,字義一看即明,又因覺得印章為“璽”,與“死”近音(也有說法是與“息”同音),遂改稱為“寶”等。雖然武則天所造漢字都是為了她的政治目的服務的,但通過這些漢字,我們卻能看到她的才氣和非凡的智慧。

武則天作為千古女帝,自有才華出眾之處,她的才藝古今無人能比

武則天作為千古女帝,自有才華出眾之處,她的才藝古今無人能比

武則天除精通史籍詩文之外,還精於書法。尤其精於飛白書和行草書。所謂“飛白”就是在筆畫中具有絲絲露白特點的書法,難度極大,但看上去卻極為高雅。武則天當年曾以飛白書把大臣姓名寫出來賜給他們,有大臣就上表說:“蒙恩作飛白書,題臣等名字垂賜,跪呈寶貺,仰戴瓊文,如批七曜之圖,似發五神之檢。冠六文而首出,掩八體而孤騫……鍾繇竭力而難比,伯英絕筋而不逮。則知乃神乃聖,包眾智而同歸;多才多藝,總群芳而兼善。”武則天的書法造詣於此可見一斑!

武則天作為千古女帝,自有才華出眾之處,她的才藝古今無人能比

武則天作為千古女帝,自有才華出眾之處,她的才藝古今無人能比

武周聖歷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初四,武則天由洛陽赴嵩山封禪,返回時留宿於緱山昇仙太子廟,一時觸景生情而撰寫碑文,並親為書丹。碑文表面記述周靈王太子晉升仙故事,實則歌頌武周盛世。筆法婉約流暢,意態縱橫。碑額“昇仙太子之碑”六字,以“飛白體”書就,筆劃中絲絲露白。碑文33行,每行66字,行書和草書相間,接近章草書體。碑文上下款和碑陰的《遊仙篇》雜言詩、題名等,分別出自唐代著名書法家薛稷、鍾紹京之手。歷代書法愛好者都視“昇仙太子碑”為書法藝術珍品。

武則天作為千古女帝,自有才華出眾之處,她的才藝古今無人能比

拓片

武則天作為千古女帝,自有才華出眾之處,她的才藝古今無人能比

昇仙太子之碑

武則天作為千古女帝,自有才華出眾之處,她的才藝古今無人能比

拓片

武則天書法此碑書體極草,多用側鋒,尚存一定古雅之氣。《宣和書譜》評:“後初得晉王導十世孫方慶家藏書跡,摹拓把玩,自此筆力益進。其行書有丈夫氣。”

品味《昇仙太子碑》的書法,無怪乎當代著名書法家謝無量先生髮出這樣的感慨“自來婦女亦無此大手筆”。

書者,抒也。如其才,如其學,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也。

偉哉,武則天,奇女子也。

武則天作為千古女帝,自有才華出眾之處,她的才藝古今無人能比

放大看

武則天作為千古女帝,自有才華出眾之處,她的才藝古今無人能比

放大看

武則天作為千古女帝,自有才華出眾之處,她的才藝古今無人能比

特寫

武則天作為千古女帝,自有才華出眾之處,她的才藝古今無人能比

特寫

武則天作為千古女帝,自有才華出眾之處,她的才藝古今無人能比

特寫

昇仙太子碑,作者武則天,唐朝女皇帝。位於洛陽市東南約35公里,偃師市府店鎮緱山之巔。碑高6.70米,寬1.55米,厚0.55米,盤龍首龜座高1.3米。碑文創作於699年,記述周靈王太子晉升仙故事;共有34行,武則天親書包括碑額在內的2129字,薛稷題寫上下款33字,總字數2162字。

武則天作為千古女帝,自有才華出眾之處,她的才藝古今無人能比

緱山位於洛陽偃師市東南20公里的府店鎮府南村,海拔308米,景色清秀神奇,四周平疇無際。她扼轘轅,察鄂嶺,東鄰中嶽太少;眺水泉,望香山,西傍龍門伊闕;看馬澗,觀萬安,南對九龍黃廟;眈恭陵,瞰伊洛,北瞻邙山黃河。歡迎大家前來觀光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