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戰疫”情


我們的“戰疫”情

 “馳援武漢,抗擊疫情”這是庚子鼠年開年的最強音。看著戰友們奔赴武漢一線的身影,作為一名醫生,我也鄭重地向院黨委請戰:我要去前線!

2月14日,情人節,也是我兒子的生日。受醫院委派我如願地走上了我市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四平市傳染病醫院。

早上8:00,我來到傳染病醫院報到。沒有過多的形式,上崗前“新冠專家組”防疫專家為我們作了必要的防護操作和工作流程的培訓。不久,我便正式進入療區開始工作。


我們的“戰疫”情

在隔離病區工作,醫生不僅要治療患者的疾病,還要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這裡的患者面對新冠肺炎有著極大的心理壓力,自己又難以找到釋放的途徑。這就需要醫護人員變身心理輔導專家,安撫他們焦躁的情緒。“我的化驗好點了吧,我的CT報告怎麼樣,我什麼時候能出去?”這些是我查房時聽到最多的話。我知道他們是太希望瞭解到與病情相關的好消息了。

一位姓唐的小患者今年剛滿11歲,是我所在療區年紀最小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接受治療的這些天,她只能透過窗子望望藍天白雲,看看外面的小路。我永遠忘不了她對我說:“叔叔,我不會再發燒了吧,我按時吃藥打針就真的不會再發燒了吧,我好想出去玩!”身為人父的我,聽到孩子的話,心裡別提多難受了。我告訴她:“所有的醫生護士都會和你一起努力,連手打敗病毒。等到春暖花開的時候,咱們一起到外面痛快地呼吸新鮮空氣,盡情地跑跳、歌唱。”

療區內,只要進入工作區域,就要同外界隔離,這意味著至少一個月不能與家人見面。我所在的療區,護士們都是二、三十歲,她們是護士,同樣也是女兒,是母親。完成了一天的工作,這些“女中豪傑們”會同家人報平安,她們一遍一遍地安慰爸媽,說自己吃得也好,睡得也好,讓父母別擔心。護士長每次視頻都讓他四歲的兒子給她唱“劉老根”,聽著那鄉土味濃厚的曲調從奶聲奶氣的寶寶嘴裡唱出來,護士長笑著笑著就哭了……一位護士兩歲的女兒在電話裡哭著喊“媽媽回來,媽媽回來”……我兒子通過視頻給我念了一篇日記“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沒有陪在我身邊,他去了抗疫前線……”在這場“戰疫”中,走上戰場的是醫務工作者,在背後默默支撐的是摯愛家人。

經歷了這次戰“疫”的洗禮,使我對健康的守護更加執著。更確信,醫學是我付出心血和感情,要為之奮鬥一輩子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