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發作的時候,該怎麼辦?

九臍ACLI7824


耳石症又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頭部運動至某一特定位置時,出現的短暫眩暈和眼震。耳石症的發病率約為萬分之64,是最常見的一種眩暈病,特別是中老年女性、長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屬於高發人群。

耳石症的病因

這要從耳朵的構造說起。在人體顳骨內部的內耳,除了有聽覺作用外,還是一組維持平衡的器官,包括前庭和半規管兩個部分。其中,前庭橢圓囊和球囊的囊斑上有形狀像石頭的碳酸鈣結晶,可以感受直線加速度和重力的變化,這些碳酸鈣結晶被稱為耳石。


三個半規管互呈90度夾角,開口於前庭,可以感受角加速度的變化。若前庭的耳石由於頭部外傷或者局部組織退化等原因,從原來的位置上脫落,掉進了半規管,頭部位置變動時就會引起眩暈。

耳石症的症狀

  1. 特定頭位改變而誘發的陣發性短暫眩暈;
  2. 眩暈的每次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1分鐘;
  3. 一般頭位改變數秒後才出現症狀;
  4. 有適應性,即反覆轉到刺激位置眩暈程度會減弱;
  5. 有自愈性,可在數週或數月內自行緩解,少數人可延續至數年。
由於眩暈明顯,患者會伴有劇烈的噁心、嘔吐,造成嚴重的不適和心理恐懼,但耳石症本身並不會危及生命。

耳石脫落的位置不同,可表現出不同方向的眼震,這是進行耳石定位的依據,比如:水平半規管的耳石症,向左右翻身都會眩暈,但一側更重,變換體位後出現水平性眼震;後半規管耳石症表現為後仰躺下及坐起時眩暈,出現順時針或逆時針扭轉性眼震。

其治療方法分為三種:手法復位、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其中手法復位為首選。

手法復位就是醫生根據患者受累部位的不同,通過改變患者頭部位置,讓脫落的耳石重新回到原來的地方,使它不再刺激神經末梢,自然就不會頭暈了。部分患者在復位後2~3天可伴有走路不穩、輕微眩暈,屬於正常現象,如一週後仍有眩暈,需前往醫院再次復位。


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復位一定要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對於沒有經過正規培訓的醫生,錯誤的手法和粗暴的操作,可能會導致耳石異位,眩暈加重,還可能誘發頸性眩暈。

對於合併腦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或者合併焦慮、抑鬱、失眠、植物神經紊亂的患者,需要給予相應的藥物治療。

對於耳石症反覆發作嚴重影響生活者,可以手術治療。

耳石症患者日常注意事項

注意休息,避免疲勞。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有助於保持耳內器官的平衡功能,但要避免劇烈運動。對於經常開車或從事高空作業的人員,要更加註意,避免發生事故。

謝謝!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咚咯隆咚


記得畢業剛參加工作不久,有一天值白班,來了一個大約四十歲的男性,他手捂著頭,不敢睜開眼睛,嘴裡不停地說“暈死我了,暈死我了…”,我趕緊示意護士安排他到床位休息,叫家屬辦理入院,經過詢問病史,他說他這樣反反覆覆眩暈一個多月了,也去過內科治療,沒有明顯的效果。結合他帶來的檢查及病史考慮耳石症,也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等他辦好住院做完相關檢查,確實是耳石症。下午上班時,我安排了一次復位給他,然後讓他休息。第二天,我到科室,護士和我說他自己走路去吃早餐了,當時對於我來說成就感多多…

什麼是耳石症?

每個人的耳朵內部均有一層耳石膜,上面有一些碳酸結晶,稱為耳石,正常情況下耳石是附著在耳石膜上面,一些因素導致耳石脫落,這些脫落的耳石掉落到半規管裡,當人體頭位變化時,脫落的耳石就會在半規管裡遊動,刺激半規管的感受器,導致患者出現眩暈。當遊動停止,眩暈消失。眩暈停止後,患者可出現頭重腳輕、漂浮感、不穩感、頭活動時不適,整個病程可達數小時、數天。間歇期長短不一,有時可1年至數年不發病。

得了耳石症怎麼辦?

有專家指出耳石症是一種定期自愈疾病,即脫落的耳石停止遊動時,症狀消失,但是這時間可達數月或者數年不等,症狀嚴重的可導致工作能力喪失,因此積極治療很重要,最常見的治療為手法復位,如果手法復位效果不理想,症狀又影響到患者生活及工作,可行後壺腹神經切斷術、半規管阻塞術等。

★本文由五官科醫生編寫,若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這個自己有權利說一說,因為11月底得的這個病……,早上起床一下子暈了,不是飄飄的暈,是那種房子突然反過來的感覺,速度特別快,馬上就覺得噁心,想要吐,要了命了……做了一會兒慢慢起來又覺得沒什麼了……給娃做完飯,送出門上學,覺著可能是沒休息好,想著回床上躺一下,這一躺,完了房子又翻過來了,又是巨噁心……後來慢慢睜開眼睛,自己品了一下,只有45度右上方這個方位會暈,其他方向好一些,起身,躺下速度要慢慢地也會好一點點,雖然還是暈……不影響開車啊,走路啊,或者其他,只要不右邊仰頭45度就好一些……後來去醫院做了復位,醫生就把我的頭往相反方向摔,也分不清是暈還是疼了,再過2天慢慢好了,從暈到好大約一星期……特別不好的體驗……


逆風鴕鳥1


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可能我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得了耳石症,躺到床上好好的,頭只要向左側轉過去立馬天旋地轉,頭朝右轉就沒事,一開始我並不知道這是什麼病,後來自己網上查覺得自己肯定是耳石症,睡了一覺起來還是沒有緩解,一天吐了六次,就跟坐那種360度過山車一樣整個房子都在轉,我知道這個可以用一些手法復位,沒辦法去了醫院,沒想到醫生說你明天再來吧會復位的那個教授不在,我只好回去了,我就自己在家研究在網上找復位視頻,我就平躺到床上,頭掉到床外看著視頻頭這樣轉那樣轉,沒想到自己就給復位成功了,耳石回到該回去的地方了,省了一個看醫生的錢還是幸運的


Annie5656


(耳趙問答20180220)耳石症是一種因內耳疾病引發的眩暈,醫學診斷名稱是良性位置性陣發性眩暈,原因是內耳負責平衡的神經細胞上一個叫耳石的結構脫落刺激內耳,產生了眩暈。耳石症的發病時可以沒有任何誘因,在頭部轉到某個特殊位置時突然出現,多數在臥位翻身時出現,少部分是在坐位或站立低頭時出現。耳石症典型症狀是明顯的旋轉感,即便人是躺在床上也有明顯的跌落感,伴有噁心嘔吐,心慌出汗。這種眩暈一般出現時間很短,很少超過一分鐘。在劇烈眩暈一分鐘後症狀可以完全消失,或是是輕度的漂浮感,在頭部再次轉到那個特殊位置時,眩暈再次發作。耳石症對人體影響主要是發作時的眩暈不適和心理恐懼,並不影響身體各器官功能。即便不做任何治療,一部分患者可在一兩週內完全好轉,但是間隔數月有可能再次出現。對於頻繁出現的耳石症,進行耳石復位可以縮短病程。對於那些沒條件馬上進行復位的患者,避免頭部轉到誘發眩暈的位置即可,具體的位置暈過幾次就能體會到。


耳科趙醫生


耳石症,醫學上正式的名字是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這個正式的名字基本上囊括了這個病發作的特點。

首先,眩暈這個詞說明這個病症狀主要是眩暈,眩暈就是感覺天旋地轉,周圍東西都圍著患者在飛速旋轉,患者會出現噁心、嘔吐、站立不穩、走路不穩等一系列症狀。

位置性這個詞的意思就是說這個病和我們頭部的位置變化有很大關係,這個病往往是我們頭部位置發生變化時突然出現的,比如睡覺的時候翻身,從床上坐起來的時候,蹲馬桶突然站起來的時候容易發生眩暈。

陣發性這個詞的意思就是說這個病每次也就發作十幾秒到幾十秒,最長也就幾分鐘,發作的時候很難受,平時沒有什麼事情。

良性這個詞說明這個病預後還是良好的,發病十幾秒之後自己就停止了,症狀消失,不會影響聽力。這是區別於美尼爾病的關鍵,我看很多朋友分不清美尼爾病和耳石症,美尼爾症每次發作聽力會下降,聽力會越來越差,而且眩暈的時間也會越來越長,最後患者的聽力會下降的非常厲害。而耳石症不會影響聽力。

我相信你通過我對它名字——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解讀,應該能牢牢的記住這個病的特點了吧。


通常情況下,如果出現症狀後,幾秒鐘或者幾十秒鐘之後,眩暈會自動停止,但是不會對你其他臟器產生危害,所以心理上不要恐慌。如果頻繁發作,可以到醫生那裡去採用手法復位的方法來治療。


但是,它還是要和幾種嚴重的疾病進行鑑別

1.小腦的梗塞或者出血

發病很急,伴有頭痛,噁心,嘔吐,患者眩暈會持續很長時間,不會是幾十秒就自己好的那種。

2.美尼爾病

一定要關注自己在疾病發生後有沒有聽力的下降。

3.頸椎病

頸椎病往往有脖子疼痛、肩膀酸脹都症狀。頸椎活動受限,有時還伴有手臂發麻等症狀。


人體探索者


“耳石症”,正規的名字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它是頭位改變誘發的、短暫旋轉性眩暈發作為主要特徵的一種耳部疾病。

臨床表現:

臨床很常見,尤其多發於60歲左右的老年女性。主要臨床表現:突然發病,發病常常與某種頭位或體位變化有關,會有眩暈(天旋地轉,常持續在60秒之內),眼震,可伴噁心及嘔吐。可週期性加重或緩解,不發病的時候,可無任何不適,或有頭暈,個別病人眩暈發作後可有較長時間的頭重腳輕及漂浮感。

正常情況下,耳石是附著於耳石膜上,當耳石脫落,耳石就會在內耳內內淋巴里遊動。如果人體頭位變化時,這些半規管亦隨之發生位置變化,耳石也會隨著液體的流動而運動,進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導致機體發生強烈性眩暈。

可能我們會繼續追問,耳石為什麼會脫落呢?

具體的病因不是很清楚,可能和腦部外傷手術、感冒,內耳供血不足有一定關係。

目前公認的治療方法-復位治療。很大一部分患者一次治療,效果就很好。此外,醫生還會開具可能會改善眩暈及緩解噁心和嘔吐的藥物,來輔助治療。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症狀,建議去正規醫院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就診,進行檢查和治療。

我能做些什麼來應對我的眩暈嗎?

如果您因眩暈而存在站立或行走困難,則有發生跌倒的風險。安全起見,建議您需要去除鬆散的電線、尖銳的雜物和打滑的地毯。此外,您還應確保自己穿著牢固的防滑鞋,以及走道沒有物品阻擋且照明良好。


健康幾何


暈是一種非常多見症狀,很多疾病可以引起,有一種原因就是耳源性眩暈,也就是由於內耳前庭功能紊亂引起眩暈。耳石症發作就是耳源性眩暈一種,醫學上叫法,也就是良性陣發性眩暈。再平時生活中,很多人在睡覺時,突然坐起,或有的人坐位突然躺下時,也有的人俯身、低頭、左右轉頭時,突然出現強烈眩暈,可以伴有嘔吐及噁心,一般持續三十秒左右。

眩暈停止後可以出現頭重腳輕、漂浮感、頭部活動時不適症狀,可以持續幾個小時,幾天。也有少部分人可以到數月。


耳石它是一個抽象概念,耳石並不是石頭,而是附著在內耳半規管膨大部位“壺腹”的微小顆粒,成分是碳酸鈣。正常常情況下耳石是附著於耳石膜上的,當一些致病因素導致耳石脫離,這些脫落的耳石就會隨著內淋巴的液體裡遊動,當人體頭位變化時,半規管亦隨之發生位置變化,沉伏的耳石就會隨著液體的流動而運動,從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導致機體發生強烈性眩暈。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耳石症發作時候,改怎麼辦?耳石症有一部分患者是可以自愈,但有的可能需要數月或數年,有的耳石症甚至影響生活,所以需要積極治療。在發作時間,可以用一些前庭抑制劑,它的目的就是控制眩暈症狀,就像暈車,口服暈車藥一樣。如果有明顯病因的患者,治療引起病因非常關鍵。很多患者建議耳石症復位治療,首先坐眼震電圖檢查,明確脫落到那一側半規管,根據脫落到半規管不同,做相應手法復位,這些治療,必須在專業耳鼻喉科大夫治療,最好有這方面臨床經驗大夫。有非常少數耳石症,各種治療效果都不理想,並且影響生活、工作,可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耳鼻喉科高醫生


暈其實是一種比較多見的症狀,很多的疾病都可以引起,有一種原因其實就是耳源性的眩暈,這其實是由於內耳前庭功能紊亂所引起的眩暈。耳石症發作就是耳源性眩暈的一種症狀,醫學上面的叫法,也就是良性陣發性的眩暈。

在平時的生活之中,很多人在睡覺的時候,突然的坐起,或者是有的人坐位突然躺下的時候,也有的人是俯身、低頭或者是左右轉頭的時候,突然出現比較強烈的眩暈,會伴有嘔吐以及噁心,一般持續三十秒左右。

眩暈停止之後可以出現頭重腳輕、漂浮感以及頭部活動的時候出現不適的症狀,可以持續幾個小時甚至是幾天,當然也有少部分人可以達到數月左右。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耳石症哪?

我們每一個人的耳朵內部都有一層耳石膜,上面有一些碳酸的結晶,稱之為耳石,正常情況下的耳石是附著在耳石膜的上面,一些因素導致耳石的脫落,這些脫落的耳石掉落到半規管裡面,當我們人體的頭位出現變化的時候,脫落的耳石或許就會在半規管裡面進行遊動,刺激半規管的感受器,從而導致患者出現眩暈。

如果當遊動停止之後,眩暈則消失。眩暈停止之後,患者或許會出現頭重腳輕、漂浮感、不穩感以及頭活動時候的不適,整個病程甚至可以達到數小時以及數天。而且間歇時期長短不一,有的時候可1年至數年不發病。

耳石其實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耳石並不是石頭,而是附著在內耳半規管膨大的部位“壺腹”的微小顆粒,成分則是碳酸鈣。正常常情況之下的耳石是附著於耳石膜上面的,如果當一些致病因素所導致耳石的脫離,這些脫落的耳石或許就會隨著內淋巴的液體裡面進行遊動,當人體頭位變化的時候,半規管也會隨著發生位置的變化,沉伏的耳石或許就會隨著液體的流動而運動,從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從而導致自身機體發生強烈性的眩暈。

那麼得了耳石症應該怎麼辦哪?

有相關專家指出耳石症其實是一種定期自愈性的疾病,也就是脫落的耳石停止遊動的時候,症狀或許就會消失,但是這段時間可以達數月或者是數年不等,症狀比較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工作能力的喪失,因此積極的進行治療非常的重要,最為常見的治療為手法的復位,如果手法復位的效果不是特別的理想,症狀又影響到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可行後壺腹神經切斷術以及半規管的阻塞術等。

耳石症在發作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哪?耳石症有一部分的患者是可以自己自愈的,但是也有的可能需要數月或者是數年,有的耳石症甚至影響自身的生活,所以需要積極的進行治療。在發作的時間,可以用一些前庭抑制劑,它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控制眩暈的症狀,就好像是暈車,口服暈車藥是一樣的。如果真的有比較明顯病因的患者,治療引起病因則是非常的關鍵。很多的患者都建議耳石症進行復位的治療,首先坐眼震電圖的檢查,明確脫落到那一側的半規管,根據脫落到半規管的不同,做相應手法的復位,這些治療,必須在相關專業的耳鼻喉科大夫之下進行治療,最好是有可以這方面臨床經驗的大夫。有非常少數的耳石症,如果各種的治療效果都不是特別的理想,並且影響到自身的生活、工作,可以考慮進行手術的治療。


我們來談談養生


耳石症,醫學名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顧名思義,耳石症發作時表現的是眩暈的症狀,是良性的,不是持續性的,發作與位置有關係即與頭位有關係。耳石症是一種常見的外周前庭疾病,發作主要表現是眩暈伴有眼球震顫,具有自限性但是常常復發。與內耳功能低下有關係。

耳石症的發作大多是由於頭位的改變,比如下床時,轉頭時等即可誘發眩暈,眩暈發作時天旋地轉,不能睜眼,不能邁步,同時可伴有噁心嘔吐的自主神經症狀,症狀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一分鐘。在發作後,人體仍然會遺留走路不穩、漂浮感、頭重腳輕的症狀。對於這些情況,患者應該怎麼辦呢?

1、耳石症有自愈性,有些人耳石症發作過一兩次之後,就再也沒有誘發過,就可以不必在意。

2、耳石症發作時,要就近坐下或者躺下,閉眼,等待眩暈的緩解、停止。之後也不可立即幹活,儘量不要活動,待後續症狀的消失。

3、及時去醫院找醫生,進行耳石的復位,根據醫生的建議選擇復位的療程。復位後仍然要口服一段時間的抗眩暈、改善耳周微循環的藥物,緩解後遺的自主神經症狀。

4、如果復位效果不好的,可以進行前庭康復功能的訓練,使機體處於習慣眩暈狀態。但是這個因患者承受度而定,堅持即是勝利。

5、最後如果上述療法都緩解不了,就記住誘發的頭位,儘量不要觸動。

本期答主:王璐 醫學碩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