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兩種表現是自卑,可很多家長還以此沾沾自喜

對於家長來說,可能大部分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懂事,這樣的孩子被認為是天使寶寶,然而事實上那些比較成功和優秀的人,小時候往往都不是大人眼中的乖寶寶。比如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中提到自己的小時候,讓父母操碎了心,還有愛迪生,那個在學校把老師氣到認為愛迪生腦子有問題的孩子,一生髮明瞭2000多項發明。還有鄭淵潔,被學校開除後,由於父親的包容,開始寫作,才有了後面的童話大王之稱。

孩子這兩種表現是自卑,可很多家長還以此沾沾自喜


孩子有這三個表現,說明孩子內心是自卑、缺乏安全感的,可惜很多家長都以為這是孩子懂事聽話的表現,如果不在意,將來就很難糾正了。

01、很少說話

孩子都是小話癆,腦子裡會有很多奇怪的想法,然後會變成十萬個為什麼,天天纏著爸爸媽媽問問題。

如果你家孩子表現得比同齡人看起來更沉默一些,很少拉著你手問東問西,那麼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兒,並不是孩子聽話,而是孩子不敢跟父母說太多。

記得小時候有個發小,爸爸脾氣很壞,父母又常常吵架,她很少說話,就怕說錯了話爸爸會發脾氣,別人都誇她很文靜,很乖巧,她自己卻知道,是因為怕犯錯,怕挨訓,其實內心是很自卑,很羨慕那些可以“為所欲為”的小朋友的。

孩子這兩種表現是自卑,可很多家長還以此沾沾自喜


02、不懂得拒絕

這兩套衣服,媽媽覺得紅色的好看,買紅色的吧!

孩子乖乖點點頭,完全不會說自己內心的想法,媽媽也覺得孩子很聽話,於是炫耀:我家女兒很乖的,什麼都聽我的。

這類孩子很早就會看父母的臉色行事,爸爸媽媽說什麼,都會聽,也不會拒絕,看似這類孩子很聽話,其實這類孩子沒有主見,沒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說其實本來有,但是因為父母不斷地否定,然後慢慢就懶得說出來自己的想法了。

孩子養成這樣的性格可不是好事兒,將來很容易成為老好人,什麼都行,什麼都不懂得拒絕。

孩子這兩種表現是自卑,可很多家長還以此沾沾自喜


03、總是迎合別人

孩子如果總是迎合別人,並且為此去改變自己,那麼父母一定要注意了,孩子這是自卑的表現。

我們永遠不可能成為別人,別人再好都與我們無關,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提升自己。

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我們無法讓每個人都對我們滿意,我們也無需讓別人來肯定自己。

如果你發現孩子總是否定自己,總是羨慕別人,迎合別人的喜好,可別以為孩子這是懂事、情商高,這是孩子自卑的表現,要及時引導。

孩子這兩種表現是自卑,可很多家長還以此沾沾自喜


在人生路上,誰都渴望成功,然而成功的關鍵跟智商關係不大,而是跟情商關係大,自卑的人很容易失去很多機會,自信的人才善於抓住時機。

如果孩子有這三種表現中的一種,那麼父母就要注意了,這是自卑的表現,要及時引導孩子。

孩子再小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期望孩子聽話,但是孩子更需要我們允許他那些新奇的想法,好好保護孩子的這份好奇心,我們讓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並不是讓孩子按照我們的想法而活,而是要讓孩子自己去體驗。

孩子這兩種表現是自卑,可很多家長還以此沾沾自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