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人生智慧:人過30想要有成就,只有量大才能決定你的高度

  【曾國藩家書原文】

  沅弟左右:

  由和州進攻二浦,有山內與江濱二路。似宜讓鮑軍走江濱之路,彭、劉走山內之路。鮑軍紀律壞,江濱運糧較易,虜夫較少,此等大處讓人,乃是真謙,乃是真厚。餘牘中未說出,望弟酌定,速告春霆與杏、雲也。

  有蓋寬饒、諸葛豐之勁節,必兼有山巨源、謝安石之雅量,於是乎言足以興,默足以容。否則,嶢嶢易缺,適足以取禍也。雅量雖由於性生,然亦恃學力以養之,唯以聖賢律己,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度量閎深矣。——此家書寫於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十七日

曾國藩人生智慧:人過30想要有成就,只有量大才能決定你的高度

  【曾國藩家書譯文】

  沅弟左右:

  從和州進攻二浦,有山內與江濱兩條路。似乎應該讓鮑軍走江濱這條路,彭、劉走山內一路比較合適。鮑軍紀律極壞,江濱糧運比較容易,搶劫的比較少,這樣大的地方讓人才是真的謙讓,才是真的厚道。我在公文中沒有說出來,希望弟弟好好斟酌,決定後馬上告訴春霆和杏、雲。

曾國藩人生智慧:人過30想要有成就,只有量大才能決定你的高度

  有了蓋寬饒、諸葛豐的節操,就必然擁有山巨源、謝安石之雅量。因此說話足以振奮,沉默足以含容。否則居位太高容易缺損,恰恰是自取其禍。雅量雖然是天生的,但通過努力學習也可以獲得,只要以聖賢之道要求自己就行,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其度量自然就淵深了。

  曾國藩在這封家書中談論了人際交往中的雅量問題。雅量體現著一個人的修養,很多人把脾氣溫和與雅量混為一談,認為心平氣和、不急不躁,不喜歡與人鬧紅臉的人是有雅量的人。誠然,在生來就是急脾氣的人看來,這些確實非常難得,可如此跟真正的雅量還是相差甚遠。

曾國藩人生智慧:人過30想要有成就,只有量大才能決定你的高度

  《聖經》說:“寬恕別人的過失,就是自己的榮耀。”

  與人交往,一味的謙讓、退避並不是真正的胸懷雅量。在小的地方,譬如爭吵、爭論中謙讓只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性格內趨還是外向,聰明還是遲鈍,或者是否善於忖度時機與形勢,並不能說明這個人為人寬容、度量頗大,具有雅量。真正意義上的雅量之人恐怕還得看一個人長期處世辦事的實際行動,在事關大局以及事業、前途與人產生矛盾時是否能夠謙讓、寬容;或者與人產生芥蒂、矛盾、不和之後,能夠不計前嫌、寬宏大度;或者能夠坦然、虛心接受一個人的批評和建議,並且對直言之人產生感激之意,而不是心生怨恨。這都體現著一個人的雅量。

曾國藩人生智慧:人過30想要有成就,只有量大才能決定你的高度

  難怪紀伯倫說:“我從多話的人那裡學到了靜默,從偏狹的人那裡學到了寬容,從殘忍的人那裡學到了仁愛,但奇怪的是我對於這些老師並不感激。”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在江北瓜州擔任地方官的時候,常去只和瓜州一江之隔的金山寺,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禪師非常要好,經常在一起談禪論道。一日,蘇東坡自覺修持有得,便撰詩一首,派遣書童過江,送給佛印禪師印證,詩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八風是指人生所遇到的“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等八種境界,能影響人之情緒,故形容為風)

曾國藩人生智慧:人過30想要有成就,只有量大才能決定你的高度

  禪師從書童手中接看之後,拿筆批了兩個字,就叫書童帶回去。蘇東坡以為禪師一定會讚賞自己修行參禪的境界,急忙打開禪師之批示,一看,只見上面寫著“放屁”兩個字,不禁無名火起,於是乘船過江找禪師理論。

  船快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早站在江邊等待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呼呼地說:“禪師!我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讚賞也就罷了,怎可罵人呢?”

  禪師若無其事地說:“罵你什麼呀?”

  蘇東坡把詩上批的“放屁”兩字拿給禪師看。

  禪師呵呵大笑說:“哦!你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屁就打過江’了呢?”

  蘇東坡慚愧不已。

曾國藩人生智慧:人過30想要有成就,只有量大才能決定你的高度

  西方的《聖經》、紀伯倫與東方的莊子、禪師都可謂參透了“量”的本質。厚黑學創始人李宗吾先生曾說“我平生有種見解,凡人想要成功,第一要量大,才與德尚居其次。”紀伯倫在其名著《沙與沫》中也曾說:“如果別人嘲笑你,你可以憐憫他;但是如果你嘲笑他,你決不可自恕。如果別人傷害你,你可以忘掉它;但是如果你傷害了他,你須永遠記住。”東方西方,古代現代實例太多,總而言之,一個人想有所成就,先從量字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