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客觀評論F22戰鬥機怎麼樣?

風大不洗頭


已經誕生20多年的F22,仍然是世界上綜合性能最強的戰鬥機,尤其是空戰能力無出其右、孤獨求敗。

F22於1997年首飛,算起來已經是20多歲的老將。但是作為五代機(我國標準為四代)的開山之作,F22誕生20多年來,雖然有了F35、蘇35、殲20、FC-31這些後來者,但是F22仍然傲視群雄,是綜合性能最強的戰鬥機。

作為首款五代機,F22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滿足4S標準的戰鬥機,所謂的4S,就是英文隱身、超巡、超機動、超級信息能力的首字母。其他諸如F35、蘇57、殲20等,目前都不能完全滿足4S,比如目前狀態的殲20就做不到標準意義上的超巡和超機動。

F22傲視群雄,尤其是空戰能力,如今仍是孤獨求敗。F22如此牛叉,主要源於以下幾點:

1、隱形能力仍然是全球最強。

隱身性能是五代機區別於傳統戰機的最大特徵,而F22在雷達隱身方面水平特別高。雖然各型戰機的雷達反射面積(RCS)仍是各國的頂級秘密,但是坊間普遍認為F22的前向RCS值在各款五代機中是最低的,比F35、殲20低一個數量級,蘇57就不提了。

2、F22是有史以來綜合機動性能最強的戰鬥機,也是第一種具備高馬赫超巡的戰機。即便不靠隱身性能,F22也能吊打一眾四代機、四代半。

依賴於先進、複雜的氣動設計以及強大的F119發動機,F22機動性能全面超越一眾四代機,即便是機動性能出色的F15,在F22面前也是小弟弟。

F119發動機最大推力超過15.5噸,推重比超過10,而且還具備飛-火-控一體的矢量推力功能,不但可以讓F22獲得1.6馬赫的超巡能力,而且還具備無以倫比的超機動能力。

3、航電系統性能依然強大。

雖然目前很多軍迷談F22時言必稱“F22航電系統落後”,畢竟這是一款誕生了20多年的“老”飛機,但是憑藉美國在電子系統深厚的功力,F22的航電系統依然非常強大。APG-77機載雷達擁有2000多個T/R模塊,而且體積緊湊(殲20的雷達也有2000多個T/R模塊,但是直徑大的多),最大探測距離超過400公里,仍然是世界上探測能力最強的戰鬥機火控雷達,而且具備低概率截獲模式。F22還裝備了ALQ-94電子戰系統,可以在機載雷達不開機的情況下發現、標定460公里外的敵方目標。

當然,任何一種武器受限與其所在的年代和角色,不會十全十美,F22以當前的眼光衡量,也有一些明顯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幾個:

1、作戰半徑較小,“腿短”明顯。

雖然擁有超過8噸的內油量,F22在典型空戰任務狀態下的作戰半徑卻只有740公里,甚至不及小一號的F35A。這主要是因為F22在典型空戰任務中需要超巡航程,而F119為了提升這種高速能力使用了較小但是費油的小涵道比(F119涵道比0.3,F35使用的F135發動機涵道比接近0.6,好涵道比越大越省油)。但是,F22在誕生之初的假定中主要用於空軍基地眾多的歐洲戰場,所以對作戰半徑要求不大。如今在地域遼闊的亞太戰場,F22“腿短”就成了大問題。

2、F22對地攻擊能力一般。

為奪取絕對空優而生的F22在機體設計上比較薄,所以機腹彈艙深度不夠,雖然可以攜帶6枚中距彈,但是卻無法攜帶大尺寸的對地攻擊彈藥。目前F22只能使用1000磅的JDAM和250磅的SDB用於對地攻擊,而F35、殲20都可以攜帶一噸級的大型彈藥。

3、與其他機型進行數據互聯的性能較差,網絡中心戰能力一般。

F22使用了隱蔽性能很強的IFDL數據鏈,但是隻能在F22同型機之間使用,而不能與數量龐大的四代機及F35互聯,在如今數據為王、網絡中心戰的大背景下確實確實跟不上潮流,限制了F22在體系中發揮更強的作戰能力,而F35就吸取了F22的教訓,專為網絡中心戰而生。為此,美國花費巨資對F22進行數據鏈升級,目前正在分階段、逐步升級中。

但是,瑕不掩瑜,更何況F22的這些缺陷受制於當時的研製思路和技術水平,可以說F22做到了當時技術水平下的極致,堪稱當時的完美戰機。即便如此,F22仍然是目前最強戰機。

當然,隨著殲20的不斷髮展和完善,尤其是待渦扇15裝機後,F22最強戰機的王者地位恐怕就不保了。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估計現在依舊會有很多人堅信:F22是現在最先進的五代機,F22和F35高低搭配,F22是高的那款,F35是低的那款......這類的宣傳。


但這些絕對是不成立的。

1,F35才是美軍相中的主力戰機。

2,F22是美軍的棄子。

3,F35才是最先進的五代機,F35比F22先進。

F35美軍自己預計裝備2500-3000架,F22則只裝備了180多架,直接停產......還用多說嗎?

得多天真、多善良的人能相信美國人說的F22天下無敵180架就夠了這鬼話?實際情況是美軍早就放棄了F22,再過7、8年,早期的F22就得張羅退役了。10多年以後,F22就會和F117一起,靜靜的躺在飛機墳墓裡,到時候主宰天空的是幾千架F35。

美軍相中的是F35,拋棄了F22。

這局面都多明顯了,咋還閉著眼睛喊F22天下第一呢?

F22其實只是一款4.5代戰機。

我用的電子產品一定要從它的第二代才開始買,為什麼?因為第一代總是不成熟。用一段,問題才會暴露出來,然後改一下,到了第二代,就比較可靠了。F22和F35完全就是這種關係。

F22是第一代隱身戰鬥機,用一段,發現問題,果斷停產。然後在F35上完善,成熟,大量裝備。

為什麼說F22是4.5代機呢?因為它是5代機的機身,4代機的打法。寶劍升級了,劍術沒跟上。而F35是純的5代機身,5代打法。

F35的打法要比F22的打法先進整整一代。就像玩英雄聯盟,黃銅的渣渣玩的銳雯和王者玩的銳雯都是一個英雄,差距在哪?打法!王媽媽手裡的針到了東方不敗手裡,那效果就變了。所以對於戰機、武器不能全看硬件,也得看戰術。

F22的問題就是戰機和戰術不搭。

自從我們的殲20首飛開始,發動機黨高潮了好幾年,一提殲20,這些鸚鵡就在那喊:發動機、發動機......這些年那,可煩死我了。只要殲20一露面,就一群鸚鵡在那喊:看人家F22那發動機多牛。

實際上F22最大的問題就出在它的發動機身上。這裡並不是說它的發動機質量有問題,而是這種思路有問題:F22近戰格鬥能力太強了。F22裝了2太強勁的發動機,加上機身小巧,佈局先進,導致它的空中機動性非常好。它的設計初衷就是利用機動優勢,在空戰中,跟敵人狗鬥,用格鬥導彈甚至是機炮來消滅對手。這一點它非常強,也是五代機4S指標裡的:超機動。

然而,這是標準的4代機的戰術、打法。

5代機最大的特徵就是隱身,而超機動、近戰,就喪失了5代機最大的隱身優勢。用次要的優勢取代主要的優勢,這絕對是個愚蠢的選擇。因為近戰就不隱身了。如果F22和蘇35近戰格鬥,先前為F22設計的隱身功能,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也就白費了。

隱身,專業一點的說法叫:低可探測。

普通的4代機可能在200公里之外就能被雷達探測到,隱身的5代機則需要靠近到50公里才能被探測到,5代機最大的優勢是在你還沒發現我的時候,我就在遠處向你發射導彈了。隨著距離的接近,隱身機的低可探測優勢也會隨著降低。近到一定的距離,彼此都能發現對方,5代機的隱身優勢也就沒了。

所以隱身機最合適的打法是遠戰。F22則是過於強調近戰,明顯是走錯了路。F22裝了2臺強悍的發動機,追求超機動能力,準備跟人家來個狗鬥,是走上了作死的道路。F22狗鬥仍然有優勢,但這個優勢就不大了,冒著失去隱身優勢的危險,去追求格鬥優勢,肯定是相當賠本的買賣。

隱身機應該是空中狙擊手,在儘可能遠的距離上,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向敵人射導彈。發射完,立即換陣地,完全沒必要再衝上去跟人家肉搏。殲20壓根就沒裝備機炮,這也就是放棄了近戰。這種打法,明顯對發動機、機動性的要求並不高。

世界上的事都分兩面,都得有個取捨。F22這種高機動能力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它機體很小,又裝了2臺發動機,武器內置,這就極大的擠壓了燃油空間。載油量小,腿短,是F22追求機動能力付出的成本。它的作戰半徑只有750公里。F35只裝了1臺發動機,內部空間大,又省油,所以它的作戰半徑達到了1100公里。F35的代價是格鬥能力不如F22。

F22格鬥能力強,作戰半徑短。

F35格鬥能力弱,作戰半徑長。

F35的取捨更為合理,因為作戰半徑延長帶來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而格鬥能力強,對於隱身機來講,是沒多大意義的。

在演習中,F35對傳統的4代機,也是一邊倒的屠殺,想幾比零就幾比零。F35就是老老實實在空中藏著,發現敵機,提前開火,然後轉移。沒有衝上去格鬥那個環節。不用F22那些花裡胡哨的機動能力,照樣取得空中絕對優勢。

在計算機、人工智能方面,F35遠遠領先F22。F22是個矯健的壯漢,F35是個聰明的胖子。F35可以自己規劃空中任務,採取最優的方案,這都是F22所不具備的。F35另一個優勢就是聯網。它可以和預警機、無人機、衛星以及其他設備互聯,分享情報。F35採取的是蜂群戰術,1架F35發現目標,會指揮友軍,其他的F35,用最佳方案進行攻擊。

而F22當初為了保密、隱身,並沒有設計和不同型號戰機互聯的能力。

F22是一種短程爆發型單挑機。

F35是一種長程穩定型群毆機。

F22是依靠自身實力,利用隱身,突然殺到對方近前,然後迅速撤離,不能糾纏太久,因為它航程太短。

F35是依靠數量,也利用隱身,在空中組網,長時間在空中巡航,發現目標,互相支援指揮作戰。

這兩種戰術高下很容易判斷。F22不適合聯合作戰,不能長時間作戰,近戰還會喪失隱身優勢。所以說F22是5代機,4代打法。F35才是純5代機,5代的飛機,5代的打法。

F22是第一代隱身機,搞了幾年,美國人發現路子走錯了,生產180多架,果斷終止。他為什麼不升級,不改造?就是因為要是放棄近戰格鬥,發動機改單發,機體重新設計,就不如開發全新的F35了。

到了F35的時候,發現這回路子對了,於是大量生產。

就是這個過程。

F22是第一代不成熟的隱身戰機。

F35是第二代成熟的產品。

前一陣美國曝光了女武神隱身無人機。它就是用來和F35聯合作戰的。1架F35指揮5架女武神。12架F35和60架女武神會編織出一張非常強的空中隱身作戰網絡。這也是F22不具備的功能,F22就是自己衝上去單幹。

在“打法”上,F35比F22先進的多。武器的使用也不是一天就能拍腦門造出來的,F35的這些思路,那也得是10年前就考慮了,而那也正是F22停產的時間點。肯定是F22也用一陣子了,再研究研究,發現這麼幹應該更好......


可別再相信F22停產是因為貴這些話了。F22貴,那是因為它只生產了180多架,它要是也生產2500架,會跟F35一樣價格。是因為美軍不要了,才導致它貴,本末不要倒置。

對於F22大家就安心等它退役就完事了。


銳度何老師


世界第二強空戰戰機,僅次於殲-20戰鬥機,算是世界上的領先戰機之一。

F-22A戰鬥機是世界上第一種具備4S作戰能力的飛機,也就是超音速巡航、超機動、先進戰場態勢感知、隱身4大指標。在這4個指標中,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就是隱身性了,這個特點是五代機性能壓制四代機的主要依託。

圖為F-22A戰鬥機的上視圖視角和下視圖視角,可見其常規佈局非常規整,主翼和尾翼面積巨大,前後外緣平行,隱身特徵明顯。


F-22A戰鬥機1971年立項,代號為ATF,意思是先進戰術戰鬥機計劃,設計的主要思路就是針對第四代戰鬥機的特點,研發一種可以大量對抗蘇系四代機,比如蘇-27、米格-29的新型戰機。第四代戰鬥機什麼特點?能量空戰、格鬥空戰、中低空作戰、亞跨音速作戰。也就是說,第四代戰鬥機主要就是針對第二代、第三代戰鬥機高空高速,但是笨拙的特點,研發的一種可以在格鬥中取得優勢,高機動性為主要特徵的戰機。

要戰勝第四代戰鬥機,五代機必須要提高作戰距離,也就是要做到在足夠遠的距離發現四代機,在足夠遠的距離攻擊四代機,還要讓四代機無法攻擊自己。那麼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換裝更大孔徑、更大功率的新一代有源相控陣雷達,提高發現敵機的距離,然後使用隱身技術,降低敵人發現自己的距離。

圖為F-22A戰機的複合材料外漏圖,綠色部分都是複合材料,可見其零件較少、複合材料佔比極大。


作為F-22A戰鬥機而言,他使用的APG-77有源相控陣雷達有2000多個T/R組件,可以在140公里對進入探測距離的敵機進行鎖定攻擊,但是由於使用了全面的隱身設計,因此一般的第四代戰鬥機都需要進入50公里才能對F-22A進行鎖定攻擊。F-22A的隱身設計包括外形隱身、隱身塗料兩個辦法。

圖為F-22A戰鬥機進行大過載機動,他的機動性也很好。


外形上,F-22A使用常規佈局,主翼和尾翼的外緣、內緣互相平行,使雷達波束朝著2個特定的主要方向進行反射,使用V型垂尾,和機體外側的傾斜角度大致相當,也讓飛機側面的雷達波束向著1個特有方向反射,使用菱形機頭、導彈內置方式,有一個容納6枚AIM-120導彈的彈倉,外形上完全符合隱身設計的要求,而且還對發動機進行的遮擋,F-119發動機的二維矢量折流板使用矩形設計,也能有效降低雷達反射。

圖為殲-20戰鬥機,他的機動性要比F-22A更強。


同時,F-22A戰鬥機塗抹了新型可填充式隱身塗料,他類似於一種膠狀體,可以在飛機外殼的縫隙內填充,也可以大量的塗抹,這樣飛機的表面更加光滑,突出物和不規則物減少,雷達反射面積降低,而且塗料可以吸波透波,飛機的雷達反射更低。據悉,F-22A戰鬥機有世界上最好的隱身設計,雷達反射面積只有0.01平方米。

F-22A戰鬥機掛載兩具大型副油箱,就可以施展“快速猛禽”戰術,可以快速部署到數千公里外的戰區。


F-22A戰鬥機還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數字化二維矢量的戰鬥機,這樣他的機動性能更好,在超音速飛行時,也能夠進行超過6G過載的機動,他的機體使用特殊複合材料製造,這樣可以承受住在超音速下大過載機動時的壓力,飛機不至於出現結構損傷。其次,F-22A的發動機還是他服役時,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發動機,達到了15.5噸推力級別,在90年代服役的時候,可謂無人能敵。

然而F-22A戰鬥機終究只是上世紀90年代的技術水平,電子科技的發展是一日千里的,F-22A現在已經落後時代潮流,他的雷達T/R組件只能封裝2部MMIC電子器具,但是殲-20的雷達可以封裝4個MMIC,而MMIC是T/R組件收發信號的核心組件,意味著F-22A戰機雷達的性能只有殲-20的一半。同時,殲-20裝備了EOST/EODAS合成孔徑系統,擁有“蜂窩”頭盔設計,可以獲得還機身360°視野,同時具備光電/紅外兩種探測手段,能夠遠程精確定位敵機。

圖為殲-20戰機,他才是目前最先進的制空戰機。


殲-20戰機還有全動垂尾設計和鴨翼設計,使得他在機動性上比F-22A強很多,雖然沒有矢量發動機,但是全動垂尾部分程度彌補了這一性能,而鴨翼戰機本身就具備機動力矩大、效果好的特徵,飛機機頭指向性很好,可以在機翼上方產生渦流,降低翼載,提高升力。最後,殲-20戰鬥機的導彈武器PL-15也比F-22A的AIM-120C更加先進,不但射程更遠,而且不可逃逸區更大,達到了30多公里,所以殲-20在對抗F-22A時,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所以說,F-22A是先進的戰鬥機,但是現在並非是最先進的戰鬥機,殲-20才是最強空戰戰機。


海事先鋒


作為絕不外傳的神秘殺器,參照五代機的4S標準,F-22仍算是最“高大上”的一款,但說到實際使用價值,還已經真有些不太適合當今美軍的作戰需求了。

(拋開隱身性能,單看F-22旱地拔蔥般的起飛,仍是其他所謂的四代機、五代機們難以企及的)

先說一下F-22的問世背景。

最早,F-22的設計,起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冷戰歲月。此時,美國的主要假想敵為蘇聯和華約組織。

面對蘇聯的不斷叫板,美軍急需一款部署在北約的歐洲防線,穿梭於要塞遍佈的“密集戰場”的前線進攻性武器,針對敵方的“高價值目標”,進行超視距空空格鬥,進而奪取區域制空權。

這就是“空優”戰機的主打功能定位。

只是,沒成想,F-22還在圖紙上呢,華約和蘇聯就相繼垮了。在能源合作的大背景下,歐洲各國跟俄羅斯的關係相對緩和,直接發生對抗的可能性越來越低。

於是,美國的主要戰場從歐洲轉向了中東和亞太地區,補給線變長,戰場跨度變大,環境也愈發為複雜。因此,更需要一種既能肩負對敵方戰機進行截擊,同時還可以對地、對海發動轟炸,綜合能強的戰機,遠非單純的“空空格鬥”。

然而,作為空優“打手”的F-22,其對地能力屬於短板。

相比之下,F-35的綜合性能要現實的多。作為多用途戰鬥機,F-35除了對空外,還強調對海、對地的攻擊能力,一機多型,三軍通用。比如,F-35A配給了空軍;F-35B供海軍陸戰隊使用,支持垂直起降(下圖);F-35C則做了海軍的航母艦載機,可以進行彈射起飛。

這麼看,雖說F-35是個單發機,在續航能力上不如F-22,但可做艦載機的設計,也理想的彌補了其作戰半徑較短的缺陷。

此外,F-22因為出來的太早,信息系統和人工智能方面,仍需升級改造。

結果,在升級過程中,還遭遇了軟件和系統難以兼容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得搭上大量的經費和時間,這麼一合計,還不如拿這筆錢,好好完善一下F-35或者直接投資六代機。

加之,F-22的神秘吸波塗裝,昂貴且易脫落,適應能力也差,尤其對中東沙漠的乾熱環境,特別敏感和脆弱。

因而,F-22只要起飛一回,隱身塗層就需要維護一次。費大勁收拾好後,還得停放在恆溫恆溼的專用機庫,小心伺候著。這個使用成本,實在是高。

所以,基於目前美軍軍事行動的範圍和特點,相對於F-22,F-35的實戰適應能力和實用性,顯然更理想。

當然,這也並非意味著F-22就此歇菜了。實戰中,F-22多會擔任那個“踹門者”的角色,利用自己的超機動性和隱身特徵來奪取前線制空權,壓制敵方防空力量。而剩下的火力輸出工作,就交給了擅長此道的F-35、F-15、F-16,它們迅速跟進,負責摧毀各類地面、海面目標。

總之,拋開具體作戰需求談性能,那都是浮雲。對於實戰來講,無所謂什麼性能“絕對好”的裝備,只有相對合適的裝備。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看到軍網上依然在吹噓F-22是全球最先進隱形戰機的推文,作為資深軍迷個人不認可這些觀點,這樣的說法等於無視航空工業的快速發展和變化,視全球戰機領域在原地踏步走,一動不動三十年,畢竟F-22是1985年啟動的軍工項目,2001年項目就已經定型了。
即便不看研發啟動時間,就以2001年項目定型來看,你認為將近20年的時間,全球航空領域的就不發展了,F-22在2019年依然是全球最先進的隱形戰機,只能是忽悠沒有多少航空知識的讀者。

說F-22是全球隱形能力最好的戰機,但請不要忘了,中電科的雷達早就扒了F-22隱形的外衣,從日本起飛轉場到韓國的F-22,全程都在中電科研發雷達探測監控中,這要在戰時發現即摧毀的背景下,F-22在空中焉有生存之道理。隨著具備後發優勢的殲-20的服役,擁有F-22的空軍內心非常焦慮,因為F-22是個飛不遠的空中短腿先生,作戰半徑尚不足800公里,是一型適合歐洲戰場作戰的戰機,無法在殲-20同代隱形戰機服役的背景下,突破我空軍將防線由海岸外推1000公里。

但F-22並非一無是處,空中機動能力較強,適合空中格鬥,但現在的戰機,強調遠程超視距打擊,即便空中狗鬥能力非常強,但戰時的危機度依然非常高,不接觸能遠距離擊殺對手,才是現代戰機所追求的目標。
於是,就有了航程遠超F-22的F-35隱形戰機,因為F-35不但能夠上航母,甚至還能上兩棲攻擊艦,借住航母F-35才有可能和大國空軍較手的機會,且隱形能力、戰場感知能力、作戰半徑等都遠在F-22戰機之上。

從美國國會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立法禁止F-22出口,從一個側面印證了F-22存在有自身難以克服的弊端,所以才有國會的刻意立法嚴禁出口,省得萬一真出口時,F-22所謂的高性能就露餡了,等於砸了洛-馬公司的招牌。


國平軍史


F-22是可以全世界上空遊蕩的遊靈,可在在99%的空域和海域橫行無忌。對全部三代和四代機對陣可佔居上風,對全部五代機可勢均力敵。

自2005年問世至今14年間,威風已至極,並將持續威風多年,仍屬於佼佼者,沒有落後。是美國航空科技強大使然,沒有吹也用不著黑,實事求是,它一直是,還將是制勝天空的王者。應該說此一結論夠客觀了吧?可能有些人還覺得並不過癮,要把它繼續奉之為五代機中的王者,沒有任何機型可以與之媲美,就嫌得有點過份。

因為研製較早,1971年即開始立項,那時所瞄準的對手和目標,就只有一個,那便是蘇-27,當美軍所有機型在“側衛”面前,都被其比得烏兒叭嘰,於是F-22出世了。它以隱身為最高設計指標,一切圍繞著低可探測展開,據說90公里之內達到了驚人的0.001平米,無疑是成功的,即便在今天也是五代戰鬥機中最高的指標。

然而正因為追求過於完美,造成了兩大問題:

一是代價太大,價格過於高昂,每架的價格高達4億美元,當然這只是2011年的價格,貴比同等重量的黃金。就是示人潑天富貴的美國也採購不起,只採購了187架便關掉了生產線,可以說開了空軍的一個先例,作為一代主力戰鬥機,從來沒有隻採購不足200架的。再好的寶貝,數量過少,還是不能滿足戰鬥需求的。

二是過於嬌氣。平時只能呆在恆溫的機庫中,要不然即對隱身不利。上百萬美元的座艙蓋,一年半即需要更換一次。出動一次,需要兩天時間來維護。

▲座艙打不開給鋸得面目全非

即便是這樣,還遭遇到座艙蓋打不開等諸多技術問題。個別網友把它歸結為太高端,高端應該是使用維護簡單的代名詞,而非招致更多的技術麻煩。小毛病不斷,可靠性變差,能叫高端嗎?所以高端定性非常值得人懷疑。

當它一旦成為花錢的無底洞,不堪忍受的代名詞,既決定了它的命運,多不可測。美國空軍急吼吼地投入六代機研製,即為明證。


魂舞大漠


你好我是齊奧爾科夫。從我個人角度而言,即便現在,我也認為F-22戰鬥機是一款特別好的戰鬥機。

自在21世紀初期以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F-22“猛禽”戰鬥機都是最令人矚目的戰鬥機。該機所配備的2臺F-119型高技術力已達到了15876千克,同時還裝備了二維集成發散排氣噴管,以此來提高飛機性能和機動能力。

F-22戰鬥機具隱形性能十分優秀。例如,該型飛機的空對空武器屬於內置型;3個內部隔離艙裝載“響尾蛇”式導彈,此外還有4枚AIM-120A型導彈或6枚“阿姆拉姆”中程空對空導彈。1993年,在對該型飛機的格鬥性能進行評估之後,決定增加其對地攻擊性能,在內部武器隔離艙中放置重達456千克的GBU-32型精確制導導彈。F-22型戰鬥機具備很高的出勤率,著陸——升空週轉時間不到20分鐘。甚至可以說,只要美國願意出口,中國一定會買。


齊奧爾科夫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美國空軍F-22“猛禽”是第四代戰鬥機,其實F-22至少已服役二十年。客觀地說目前F-22“猛禽”是最優秀的隱形戰鬥機,況已經過實戰。話不多說,且上圖:







白溪釣客


還是我來點乾貨吧,有些青雲計劃、優質回答者就是滿嘴瞎扯跑火車……

f-22系是替換f-15系——重型雙發空中優勢戰機。

f-35系則是替換f/a-18系——中型多用途複合單發空中優勢戰機。

它們都是美帝軍用航空領域最主要的拳頭產品——更新換代的產物,代表著美帝軍工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客觀地說,f-22的各項性能指標代表著這個星球上最高裝備及製造水準,沒有之一。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首飛,2002年交付以來,一直保持至今。


陸家梧桐棲小鳳


我覺得不怎麼樣,至少沒有達到無敵無天下的地步!f22之強強在於美國,而不是f22本身,也就是說,只有在美國手裡f22才是全球最強戰機,這是現代體系化戰爭的結果。現在美國欺負的都是些沒有正規防空體系的國家,如果美國乾的是俄羅斯法國東亞某國,分分鐘就把f22幹下來餵魚。

我覺得f22就是美式造神的結果,這就是個皇帝的新裝!現在美國打仗,都是通過核潛艇以及b52b1防區外發射巡航導彈,先用一輪導彈飽和打擊把對手的防空系統都給打掉,然後再派f22,b2進行踹門打擊,但是呢,功勞卻全部歸入後兩者,以顯示這兩款戰機的性能優越。

f22戰機實際上並不能算是一款成熟的戰機。隱身本身只是一種噱頭性概念,它是通過對雷達進行欺騙以達到假性隱身的目的(讓雷達監測不到),但是呢,既然是欺騙那就遲早有謊言被撕破的一天。隨著雷達性能的提升,雷達探測隱身戰機的能力也在增加,最終使得隱身戰機無處藏身。比如,隱身戰機通過降低雷達反射面積可以讓雷達無法分辨那是一隻鳥還是一架戰機,但是呢,戰機的飛行速度卻是鳥類所無法達到的,俄羅斯s400防空雷達就是通過對飛行物進行測速以達到分辨並鎖定隱身戰機的。現在的俄羅斯s400已經可以在320公里之外發現並鎖定f22,伊朗國產雷達也在230公里外鎖定f22。這也是美國迫切把f22機載對地導彈從320公里提升到400公里射程的主因,這足以說明f22已經hold不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