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已燃燒46億年,將來燒盡時,地球的命運會如何?

淺色瀾海


太陽一直是我們宇宙學系統的中心。但是隨著現代天文學的出現,人類已經意識到太陽只是宇宙中無數恆星之一。像所有的恆星一樣,它有一個生命週期,這種壽命大約從46億年前開始,並將持續約45-55億年,屆時它將耗盡氫、氦的供應,並坍縮成白矮星。太陽在它生命中最穩定的部分大約走了一半。在過去的40億年中,在行星地球和整個太陽系誕生的這段時間裡,它一直保持相對不變。這將使情況再持續40億年,屆時,它將耗盡氫燃料的供應。

根據星雲理論,太陽和我們太陽系的所有行星最初都是由分子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巨大雲團。然後,大約45.7億年前,在原行星盤崩塌中,成片的灰塵和氣體開始聚集到更密集的地區。當密度更大的區域吸入越來越多的物質時,動量守恆使其開始旋轉,而壓力增大則使其升溫。大部分物質最終在中心形成一個球,而其餘的物質則變平,形成圍繞它的圓盤。中心的球最終形成太陽,而物質盤則形成行星。太陽內部的溫度和壓力點燃了其核心,太陽是一顆活躍的恆星,它發出強烈的太陽風。後來它以現在的形式安定下來。太陽和宇宙中的大多數恆星一樣,正處於其生命的主序階段,在此期間,其核心的核聚變反應將氫熔化成氦,並輻射出大量的能量。對於太陽來說,這個過程始於45.7億年前,從那時起它就一直以這種方式產生能量。然而,這一過程不能永遠持續下去,因為太陽核心的氫含量是有限的。到目前為止,太陽已經將地球質量的100倍轉化為氦和太陽能。隨著更多的氫被轉化成氦,地核繼續收縮,使得太陽的外層更靠近中心,並接受到更強的引力。這就給核心施加了更多的壓力,而核聚變發生的速度會因此而增加,從而使核心承受更大的壓力。基本上,這意味著,隨著太陽繼續在其核心消耗氫,聚變過程加快,太陽的輸出也增加。目前,亮度每1億年增加1%,在過去的45億年中增加了30%。

從現在起11億年後,太陽將比今天亮10%,而且亮度的增加也意味著熱能的增加,地球大氣將吸收熱能。這將引發地球上潮溼的溫室效應,類似於失控的變暖,使金星變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地獄般的環境。從現在起35億年後,太陽將比現在亮40%。這一增長將導致海洋沸騰,冰蓋永久融化,大氣中的所有水蒸氣都將消失在太空中。在這些條件下,我們所知道的生命將無法生存在地表的任何地方。簡言之,行星地球將成為另一個乾熱的金星。

一切都會結束,這不會很快發生,但在遙遠的將來,有一天,太陽會耗盡氫燃料,慢慢地走向死亡。這將在大約54億年後開始,屆時太陽由於氫在堆芯中耗盡,在堆芯中形成的惰性氦灰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會變得不穩定並坍塌。這將導致地核升溫並變得更緻密,從而導致太陽的尺寸增大,並進入其演化的紅巨星階段。據計算,不斷膨脹的太陽將變得足夠大,足以環繞水星、金星甚至地球的軌道。即使地球存活下來,來自太陽的高溫也會燒焦我們的星球,使生命完全不可能存活下來。

一旦到達紅巨星階段,太陽核心會在氦閃光中劇烈燃燒,在那裡大約6%的核心和40%的太陽質量將在幾分鐘內轉化為碳。然後太陽會收縮到目前大小的10倍左右,亮度的50倍左右,它將繼續燃燒核心的氦氣,直到耗盡。在那裡它將再次膨脹並變得更加明亮。太陽將變得不穩定,並開始通過一系列的熱脈衝損失質量。太陽的亮度增加到目前亮度的5000倍,半徑超過1個天文單位。後面的演化將更快,因為噴射的物質被電離形成一個行星狀星雲,然後像一顆緊湊的白矮星一樣穩定下來,然後慢慢冷卻數萬億年,然後逐漸變黑。

太陽剩下的一切將是一顆快速旋轉的中子星,甚至可能是一個恆星黑洞,直到它自己燒盡。當然,這在未來幾十億年後才會發生。到那時,人類要麼早已死亡,要麼繼續前進。

好吧,說了那麼多,看起來都是杞人憂天了,人類真正有記錄歷史也不超過1萬年,幾十億年的時間尺度來說有點玄乎了,因為這個時間尺度我感覺只是大概的說說,因為事實上沒有任何人有任何證據可以準確的證明是正確的,人類科技在這100年有非常大的進步,甚至超過了以往好幾百年的科技。這100年,人類已經可以走出地球,興許再過100年,人類已經可以移民火星,再過幾百年人類或許可以走出太陽系。所以無需等到太陽衰亡的這幾十億年,人類要麼已經滅亡,要麼已經有了更長足的進步可以移民其他星系,一切都是未知數。在現在,我只知道一個準確的數字是無需100年,我們各位早已化為灰燼......



環球科幻


作為一顆恆星,太陽有其壽命,這是許多人都瞭解的事實。我們的太陽從誕生時起,已經差不多“燃燒”了45億年,在這45億年中,它每分每秒都在揮霍著內部大量的氫氣,這些氫原子在太陽內部極大的壓力和極高的溫度下被壓成了氦,在此過程中有一部分質量被轉化成了能量散發出來,為地球也為整個太陽系帶來了光和熱。

(美麗的日出)

目前太陽光球內部的氫佔了總質量的74.9%,氦佔了23.8%,儘管每秒鐘都有6億噸的氫被轉化,但到目前為止看起來太陽還有足夠多的燃料。據科學家們計算,太陽還有差不多70多億年才會將它內部的氫全部燒完,所以時間似乎還早得狠。

你可能會說,在太陽把它的氫完全燒盡前,它就已經變成了一個可怕的紅巨星,這個紅巨星的直徑比現在的太陽要大100多倍甚至250倍,到那個時候太陽早就把地球整個兒吞沒,連火星都不能倖免,更別說地球上的人類了!

(紅巨星將吞沒地球甚至火星軌道)

確實,按照科學的計算,晚年的太陽會急劇膨脹到今天直徑的200~250倍,按這個比例算,地球確實會被太陽吞噬。我也貼過這樣一張圖片來嚇唬大家:

(太陽紅巨星吞沒地球)

然而事實也許並沒有這麼可怕,因為變成紅巨星的太陽有很大可能並不是那麼可怕,它很可能是下面這張照片的樣子。這是一顆距離地球400光年的紅巨星“米拉A”的照片,它完全不是我們印象中標準紅巨星圓球形的樣子,因為恆星的質量有限,當它膨脹到正常直徑的數百倍時,其最外層的大氣已經極其稀薄,不再具備津渭分明的光球層,除了又亮又熱的內核外,它的大部分光球層已經變成日冕甚至類似星雲的樣子了。

(紅巨星“米拉”)

儘管不會被迅速吞沒,但地球在如此稀薄的炙熱氣體中穿行依然會面臨被烤焦的命運,如果離太陽遠一點就好了。

地球沒有安裝《流浪星球》的行星發動機,怎麼才能離太陽遠一點呢?我們知道,星體間的引力取決於它們彼此的質量。太陽每秒鐘將400萬噸的質量轉化成能量拋灑到太空中,到50億年後,太陽的質量會降低到現在的80%左右,也就是說在未來的50億年時間裡太陽對行星的引力是越來越小,加上太陽風數十億年不斷地往外推,地球距離太陽也會越來越遠,是否能最終爬升到火星甚至木星的軌道,逃過被焚燬的命運,這需要經過計算才能得出結論。

(行星發動機)

壞消息是,人類可能等不到太陽變成紅巨星的那一天就會面臨劫難。

太陽正在變得越來越亮也越來越熱,這個趨勢從太陽誕生開始並將一直延續下去,科學家們認為,再過10億年,由於太陽溫度的變化將導致地球不可逆轉的溫室效應,海洋將被蒸發,陸地將變成沙漠,生命將很難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所以人類不會等到火燒眉毛的那一天才尋找出路,也許再過幾千萬年,我們的後代就會找到移居另一個星球的辦法,去到一個更加美好的地方建設新的家園。

你覺得這樣美好的設想會變為現實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老粥科普


太陽正處在壯年時期,是一顆典型的黃矮星。黃矮星的壽命大約是100億年,我們的太陽現在大約是50億年的年齡,理論上來講還有五十億年的壽命,最終太陽將經歷紅巨星時代最終變成白矮星。

可怕的氦閃

大劉的《流浪地球》並非是憑空想象的,也是有科學依據的。一般低質量恆星在進入到紅巨星時代之後會頻繁發生氦閃,在短短几分鐘之內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在地球的軌道位置地球會被瞬間氣化。恆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在自身的引力塌陷下恆星內核處處在高溫高壓的狀態,氫會發生核聚變反應最終變成氦。



這樣恆星將達到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最終內部氫氣全部轉化為氦,內核處的氦在自身壓力下發生劇烈反應最終向外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也是在《流浪地球》中人類要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的原因。

紅巨星時代

太陽進入紅巨星時代會急速膨脹,最終的太陽邊緣將達到火星的軌道處,這也就意味著太陽系內四顆類地行星全部將被太陽吞噬,但是越向外圍,氣體密度就會越低。


也就是說地球將在太陽的內部熾熱的膨脹氣體中運動,地球上的生物必然會全部滅絕。地球的速度不斷減小,最終會一頭扎進太陽的內核處。

一個恆星系的終結意味著這個恆星系內生命的滅絕,在太陽進入紅巨星時代至少還會有三四十億年,人類如果再這麼長的時間可以完好的發展下去必然會有一天飛出太陽系目標就是星辰大海。



科學黑洞


對地球來說,太陽至關重要,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和太陽有關。

植物需要陽光,動物以植物或者其他動物為食,也要靠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生存,它們的能量來源最終都指向太陽。太陽光照射到海面和湖泊上,讓水分蒸發到大氣中,並在全世界範圍內進行運動,這為地球上的生命帶來了降水。太陽還能加熱大氣,產生風和四季。

可以說,沒有太陽,就不會有地球上五彩斑斕的生命。

根據恆星形成與演化理論推測:恆星的燃燒會持續百億年左右。太陽已燃燒46億年,再燃燒50多億年,將來燒盡時,地球的命運會如何?

一、日地距離1.5億公里,8.3分鐘後,太陽發出的最後一批光到達地球。

地球這時才會失去光和熱,地球處於白天的一面將完全黑暗下來。

二、同時,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消失。

地球將以大約30km/s的速度,沿著原公轉軌道的切線方向飛出去,“流浪地球”就成了真事。

三、太陽系內的所有行星和小天體也都將亂套。

地球穿行在這些隨機飛行的小天體當中,可能與直徑達數十公里的小行星相撞,也可能與木星相撞,這完全看地球的運氣。

四、由於缺少了太陽輻射,地球將完全處於零下-270℃的宇宙空間當中。

地表溫度急劇降低,這個過程要持續大概不到一百天的時間。

五、隨著氣溫的下降,天空中的雲層也會消失,二氧化碳也會液化。

作為地球上主要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一旦液化,那麼地面的設施會被完全摧毀,並且覆蓋冰層。

六、所有的海洋都會結冰,厚達一千多米,而生活在海底的生物也是會逐漸滅絕。

只有生活在海底的微生物,依靠地熱生存,可能會存活。整個地球除了海洋深處,都會被凍結。

七、地球失去了太陽對磁場的穩定作用,人類和動物也都會迷失方向

八、地球上的動植物基本都會滅絕的差不多了。

動物要麼被凍死要麼被餓死,植物失去了光合作用也會枯竭。


科學Science


科學家們預測,太陽還有50億年的壽命,也就是說如今的太陽正值“中年”,我們人類趕上了一個好時候!

不過即使是龐大如太陽這樣的天體將來某天也會因燃料耗盡而走向死亡的!35億年之後,太陽就逐漸開始向紅巨星演化,燃料逐漸耗盡,體積開始膨脹!

而更靠近太陽的水星,金星會被太陽吞噬,我們的地球或許能避免被吞沒,但即使沒有被吞沒,也只會剩下完全死寂的“軀體”,因為隨著太陽膨脹,地球溫度會急劇上升,地球上的水分會全部蒸發,大氣層也將因為太陽的靠近而被驅散到星際空間!

所以,在太陽燃料耗盡時,留給地球的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死亡!

既然地球也會死亡,那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屆時該怎麼辦呢?

現在討論這個問題顯得太早,甚至有點杞人憂天了,前提是我們需要有資格去討論這個問題,也就是說人類足夠幸運能夠把文明延續到50億年以後!

但如果人類文明真的能夠延續到50億年以後,我們還用得著為人類擔心嗎?人類肯定早已經離開地球,離開太陽系,甚至離開銀河系了!

所以,不要去考慮50億年之後的事了,還是把“億”字去掉,多去考慮考慮50年之後的事情吧!


宇宙探索


相對於地球的命運,其實我們更關心的是人類的命運。

有人可能會說,這不是一樣嗎?現在來說,確實是一樣一樣的,因為對於目前的人類,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我們還是襁褓中的嬰兒,還離不開地球的懷抱。

太陽已經燃燒了約50億年,大約還能繼續燃燒的50億年……真巧……人類文明若果能夠存續,必然會脫離地球的懷抱,奔向茫茫太空,至於去哪兒,我怎麼知道……

其實人類根本等不到50億年後,就不得不離開地球,因為隨著太陽的演化,地球正慢慢脫離宜居帶,並不是地球公轉軌道飄了,而是太陽的輻射正變得越來越猛烈。

我們都知道,太陽是通過核心附近的氫核聚變成氦從而釋放能量的,在太陽的主序星階段,它會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氫核聚變產生的熱膨脹剛好抵禦引力收縮。但是隨著氫核聚變的持續進行,核心附近堆積的氦將越來越多,核心將變得越來越重,這將導致太陽需要用更猛烈的氫核聚變產生更高溫的熱膨脹來抵禦引力坍縮。

更猛烈的氫核聚變就導致了太陽的溫度變得更高,因此太陽的表面溫度和光度隨著核心氦的增加而逐年上升,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太陽的輻射帶來的溫度上升將在約15億年後使地表溫度上升至100℃,也就是超過了海平面上水的沸點,地面的水將被全部蒸發!

而事實上在此前的漫長歲月裡,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了……

幸好人類還有數億年的時間做準備,改造火星將是文明擴張的第一步,然後是木星衛星,然後是土星衛星,太陽系裡不缺人類能移民的星球,但是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幾億年的延續和發展,人類文明能達到何種程度我們實在無法想象,到那時,太陽早就不是必需品了,如果未來人類比較有情懷,把地球推離現有軌道保持在宜居帶上,甚至推至別的恆星系也不是什麼難事吧,那時他們還會不會記得古老的地球上曾經有一個叫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作家曾寫過一篇叫《流浪地球》的科幻小說呢?

如果他們知道,也行就會覺得推走地球太Low了,所以最後決定把太陽推走了,然後換一個年輕的恆星,嗯沒毛病,#這很科學#🤪😂


星宇飄零2099


直接說答案:地球的命運不被吞沒也得被烤乾,並且也不用等到太陽燒盡,大概在19億年後地球的大氣層和水分就會被太陽烤乾。

下面先簡單說一下太陽的生命過程和最終歸宿:太陽年齡有說46億年,有說50億年,但都一致認可太陽的壽命可達一百億歲左右,也就是說再過50億年左右太陽就壽終正寢了。其中氫元素聚變為氦元素還能再燃燒40億年,氫元素耗盡後太陽內部因暫時停止核聚變,失去了抵抗自身巨大引力的能力,其核心會收縮導致溫度升高,但太陽外層會膨脹,太陽表面溫度下降成為一個紅巨星。


當核心溫度升高到1億度時會點燃氦元素,接著聚變生成碳元素,從而進入漸近支巨星,這個燃燒時間將持續10億年左右。而當太陽內的氦元素全部轉化為碳後,太陽將拋出外殼,形成行星狀星雲,

同時內核坍縮最終形成一個地球大小的密度高達每立方厘米10噸的白矮星。太陽質量屬於中等,不能超新星爆發形成中子星或黑洞,只能形成白矮星,這是太陽最終的歸宿。

從以上描述可知太陽還可燃燒50億年左右,但這50億年間地球的命運到底如何?是否只決定於太陽燒盡之時?下面我們來談一談。實際上除了最後太陽毀滅肯定能對地球(假定地球50億年後能存在)造成影響外,還有兩個時間點對地球很不利。

第一個時間點――40億年後

就是太陽中氫元素完全燃燒殆盡之時,那時太陽外殼膨脹會成為一顆紅巨星,太陽半徑會膨脹到2.42個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1.49億千米,就是日地平均距離),也就是說太陽會膨脹到超過現在的地球軌道,如果那時地球還在,太陽會吞沒地球,至於離太陽更近的水星和金星,那更不在話下。當然那時的太陽會因消耗和恆星風會失去大約30%的質量,行星軌道因而得以外推,地球也許會倖免於難。但據最新研究表明,地球即使沒有被當場吞沒,但由於和太陽相距很近,最終會因潮汐作用而被太陽吞掉。


第二個時間點――19億年後

另據最新研究表明:太陽現在(氫元素遠還沒有消耗盡)還處於主序星時表面溫度也在緩慢上升,太陽越來越亮越來越熱,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地球水分和大氣層也會在19億年後全部被蒸發掉。

地球雖在,但人類將無法生存,生物全部滅絕。沒有了人類地球就沒了命運,地球命運如何已經不重要了。

從以上可看出,地球命運不用等到太陽燒盡時就發生了驚人的變化。所以人類應該居安思危,早做準備,但也不能杞人憂天,現在畢竟還有時間,只要我們從容做好準備,我們會改變地球的命運,那就是改變了人類的命運。而想改變地球的命運,可以先改變太陽,到那時人類也許已經達到卡爾達肖夫指數Il級文明瞭,已能利用整個太陽系的能量了,改造一下太陽問題不大,這樣我們地球的命運也就改變了。當然也許那時人類早已經不在地球居住了也未可知。


物原愛牛毛1


不用別那麼遠了,地球現在就熱的不得了了,南北兩極這兩個天然冰箱的冰都化了,到2050年地球就會熱的待不了人了,所以建議全人類的人少開車和開空調,減少碳排放,讓室內外溫度一致,保護地球,給子孫後代造點福,讓他們能活下去。


神奇抹布


太陽已燃燒46億年,是那位大仙計算出來的。如何計算的?

太陽燒盡,地球的命運如何誰也不知道,誰知道誰在說神話,鬼話。

現在的歷史一千年就搞不清楚,你能搞清楚46億年前的事,只能說你是通天教主,不是一般的神仙。

宇宙的一切只能用幻想去想一想。看不見,也摸不著,所有的學說都建立在“推理”之上,而這個“推理”說明白就是“想到哪說到哪”。

天文學家所說的話都是神話,如你不是神,鬼之類的,他的神話你聽不懂。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神說神話。


長沫xu




由於太陽的質量所限,當太陽的核聚變完全結束時,會塌縮成一顆白矮星。然而在成為白矮星之前,距今50億年後,太陽會成為一顆紅巨星。

這顆紅巨星的直徑有2億千米,紅巨星的表面溫度最高2000度,而且物質非常稀薄。儘管由於太陽的質量減小,使地球公轉軌道變大些,但紅巨星很有可能把地球吞進這顆紅巨星內,如此這便是地球的末日。



其實在此之前,太陽的熱量已經將地球的水全部蒸發殆盡,太陽風會把地球上熔點較低的物質包括大氣全部吹走。地球就成為一個紅熱的“石球”。

那時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早已全部滅絕,至於人類我們也不必操心了,那時的人類早已在地球上滅絕。至於能不能飛出地球或太陽系,就看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了。



太陽成為白矮星後,如果地球沒有被太陽吞沒,地球的溫度就會慢慢下降,直到降到零下270度左右。在這個漫長過程中,因為地球上沒有水,沒有空氣,再也不會出現新的生命!地球最終會成為一個冰冷的,毫無生機的岩石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