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直升機和戰鬥機對戰,直升機真的一點勝算都沒有嗎?

自食其果


正常情況下,戰鬥機秒殺直升機,直升機的勝算很小,在空戰中幾乎不可能打贏戰鬥機。不過,也不能說一點機會都沒有,畢竟在戰場上,一切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同時代的直升機和戰鬥機比較,戰鬥機憑藉著速度、機動能力和專業空戰設計,自然會對直升機擁有明顯的作戰優勢。歷史上直升機和戰鬥機發生“空戰”的案例其實並不多,但每一起似乎都成為經典案例。

戰鬥機在面對直升機時,並不是一直勝券在握的。在兩伊戰爭期間,1982年6月的一天,一架伊朗的F-4D戰機突然遭遇一架伊拉克的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伊朗的F-4D戰機原本準備拉起,佔據戰位。但是卻在這個過程中被米-24直升機使用武器擊落,令人大跌眼鏡。至於這架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使用的武器,則有多種說法,一說是使用大量火箭彈,也有說法指出是使用反坦克導彈,甚至有說法是使用機頭的機槍擊落那架倒黴的F-4D戰機。無論如何,米-24直升機這次的空戰勝利很顯然帶有很大的運氣成分。

不過,由於直升機經常在低空、超低空活動,在高空飛行的固定翼戰鬥機通常難以捕獲和攻擊,因此迄今為止戰鬥機使用空空導彈擊落低空直升機的戰例也不多。二戰以來只有寥寥數起,例如在1970年的越南戰爭中,北越一架米格21用AA-2“環礁”空空導彈擊落了一架美軍的HH-53直升機。在1982年6月的貝卡谷地作戰中,以色列的F-16曾擊落過敘利亞的米-8直升機,這次是使用機炮以平顯熱線瞄準的方式幹掉的。在1983年的兩伊戰爭中,伊朗的一架F-4D戰鬥機用響尾蛇空空導彈擊落了一架伊拉克的米-24武裝直升機。

在海灣戰爭期間,美軍的F-15曾使用麻雀導彈擊落了4架伊拉克直升機,甚至還有F-15戰鬥機用激光制導炸彈擊落直升機的罕見戰例。美空軍的一架F-15E戰鬥機正在使用GBU-10寶石路II型激光制導炸彈對一架停放在地面的伊軍米-24直升機進行打擊。誰知道在炸彈飛行過程中,這架米-24直升機竟然突然起飛,不過此時瞄準吊艙仍然能夠用激光準確照射這架米-24直升機。最終在激光的引導下,重達908千克的GBU-10寶石路II精確擊中這架飛行中的米-24直升機,這架F-15E戰鬥機也因此獲得一個寶貴的“空戰”戰果。儘管被擊落的米-24“雌鹿”直升機很可能至始至終都不知道被F-15E發現鎖定,但仍然可以勉強算是一次不對稱的空戰。

如今的軍用直升機,特別是專業武裝直升機,會配備比較先進的空空導彈,例如中國的直-10直升機就配備有專門研發的“天燕-90”空空導彈,美軍的Ah-64D"阿帕奇長弓"的每個短翼翼尖都能夠掛載2枚"毒刺" 或1枚 AIM-9空空導彈,可以和對方的武裝直升機進行空戰較量。特殊情況這些空空導彈自然也是可以用於攻擊對方戰鬥機。不過這需要非常難得的戰場條件、很好的運氣以及極大的勇氣。


科羅廖夫


直升機和戰鬥機打,有勝的希望嗎? 答案是“有的”,但是這個有不是正常情況的有,如果從目前最強直升機與目前最弱戰鬥機打的話,估計也沒用勝算;在歷史上有一架伊拉克的MI24與一架低空飛行的F-4遭遇,MI24的飛行員在慌亂中將火箭發射槽內的火箭彈全部射空,F-4的飛行員躲閃不急,飛機被擊落。這也是小概率時間,假如雙方各換一個飛行員的話,可能結果就不是這樣了。

當今世界排列前茅的直升機應該是:1、AH-64武裝直升機,2、卡-52武裝直升機,3、米-24武裝直升機(參考的是某軍事網站)。當今世界比較弱的戰鬥機是:1、美國F-14戰鬥機,2、美國F-16戰鬥機、(此次回答問題只是想針對強直升機對弱戰鬥機,其實戰鬥機沒有強弱之分,每一種戰鬥機都曾經輝煌過,只能說目前世界上戰鬥力相對最弱的戰鬥機)。

現代戰爭直升機遭遇戰鬥機的概率是很高的,因為直升機的速度與戰鬥力跟戰鬥機有著天壤之別,一般直升機都是會便攜試地空導彈。美國空軍就將近程空空導彈裝備上直升機,以便遇到戰鬥機可足以應付。

波音公司生產的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是美軍主力武裝直升機,AH-64以其卓越的性能、優異的實戰表現目前可以稱得上是世界第一的直升機。

而美國F-14戰鬥機屬於美空軍第三代戰鬥機,從1974開始服役,戰機動力系統採用的是TF30-P-412加力渦輪風扇發動機,單臺發動機推力就有9490公斤,最快時速可達1.5馬赫。武器掛載方面可掛6枚AIM-54A"不死鳥"遠距空對空導彈加2枚"響尾蛇"導彈;對地攻擊時可掛14顆MK82炸彈或者掛其它武器。這樣強大的戰鬥力再牛的直升機如果沒有“意外”發生也很難乾的過戰鬥機。

所以在戰場上沒有一定的強,也沒有一定的弱者,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如果每一個飛行員都有好的運氣,那麼都能像MI24的飛行員一樣取勝。


九品侍衛


戰鬥機對直升機,就像雄鷹對兔子,還有人們說的兔子蹬鷹,就像直升機對戰鬥機,當然概率很小。兔子永遠是弱方,別說蹬的幾率不大,即使兔子蹬鷹成功了,也是兩敗俱傷。

戰爭戰鬥講步驟,講軍隊合圍。現代戰爭步驟是這樣的,首先電子干擾,然後制空權,然後攻擊機,然後才是直升機,不能一起上,差幾秒也講順序。如果直升機碰到敵方戰鬥機,多數情況應該是戰鬥機,戰鬥機帶的是空空導彈,對直升機是基本效果不好。如果是攻擊就麻煩,應該招呼戰鬥機,自己儘量多長。如果直升機碰到攻擊機,說明雙方是在混戰。

進入21世紀以來,在現代戰爭中幾乎沒有混戰,基本上都是一邊倒,海灣戰爭就是一個分界點。以前都是混戰,或者叫無限戰,不論是一戰二戰,或者朝鮮戰爭或者越南戰爭。但到了海灣戰爭,人們驚奇的發現,戰爭還能這麼打。包括沙特領導的也門衝突,他的理想狀態也是這種打法,但設想很豐滿,結果很骨感。

所以戰爭是門藝術,直升機碰見敵方戰鬥機,能躲就躲,能跑就跑,千萬別相信萬一,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呢?那是約等於100%。



大志遠思想空間


圖注:米-24“雌鹿”

不能說一點機會都沒有,雖然機會可能很渺茫,畢竟二者在飛行性能和機載武器方面差距太大。首先,直升機的飛行性能比戰鬥機弱得多,如果僅僅是從戰鬥機手裡逃脫,或許還能利用直升機的低空、慢速和懸停等特殊能力,利用地形將戰鬥機甩掉,打不過我還躲不過嗎。

但你問的是與戰鬥機對戰,既然要單挑,直升機就得飛出來,嘗試著瞄準、鎖定,然後用機炮或導彈進行攻擊。這就難辦了,因為直升機沒有裝備火控雷達呀,光學瞄準系統也側重於對地攻擊,要找到戰鬥機就看飛行員的視力水平了。而且發現了也很難進行攻擊,因為戰鬥機的飛行速度太快,直升機追不上、咬不上尾,機頭火炮的射擊窗口很小,很難鎖定攻擊。就算是現在的一些武裝直升機已經可以攜帶空空導彈,但也只是短程的紅外導彈,想打下戰鬥機並不容易。

圖注:以直升機的空中機動能力想抓住戰鬥機時比較難的

對於戰鬥機來說,直升機要是鑽鑽山溝,利用地形和速度差玩一玩躲貓貓,可能還真拿你沒辦法,但你要是飛出來,那就是個活靶子,既可以採用高速掠襲戰術用機炮進行攻擊,也能在遠距離發射導彈進行打擊,總之想怎麼打就怎麼打。

不過,凡事都沒有絕對,操縱飛機的是人,是人就會犯錯,因此不能說直升機碰到戰鬥機就會100%完蛋。事實上,還真存在武裝直升機擊落戰鬥機的例子,海灣戰爭期間,一架伊拉克的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在飛行中,突然遭遇一架低空飛行的伊朗F-4D戰鬥機,雙方飛行員都比較慌亂,伊朗的F-4D連忙拉起,準備佔據有利戰位,但米-24的飛行員卻搶先將4個火箭發射槽內的火箭彈全部射空,F-4D戰鬥機躲閃不及,被火箭彈擊中,最終墜毀。雖然這個戰果有很大程度的運氣及人品因素,但戰爭就是這樣,任何可能都會發生。


兵工科技


“一切皆有可能”這句話可不是瞎說的。

武直擊落戰鬥機在歷史上是有過先例的,也僅此一例。

故事發生在兩伊戰爭時期,故事的主角是伊拉克的米24D”雌鹿“和伊朗的F4“鬼怪”。兩軍空中力量幾乎不相上下,伊朗的F14不用多說,當時實打實的王牌,戰爭中最好的戰鬥機,也是唯一的三代機;伊拉克F4、F5、殲7和伊拉克的米格23、米格21、幻影F1、米格25雖性能各異,但同屬二代機,不存在代差。武直方面,伊朗是美製AH-1J,伊拉克為蘇制米24D,也不存在代差。空中力量方面除了伊拉克空軍沒有與伊朗F14相對應的三代機外,二者幾乎持平。好了,迴歸正題。

在兩伊戰爭中爆發的多場直升機空戰中,在裝備水平差不多的前提下,大部分情況中伊拉克的米24佔了上風,取得了10:6的戰績。這似乎表明伊拉克武直飛行員的各方面素質更優,也為後來伊拉克飛行員能駕駛米24擊落伊朗F4埋下伏筆。

1982年10月27日,當時一架正在執行任務的伊拉克米-24D"雌鹿"武裝直升機在低空突然遭遇到了一架伊朗的F-4"鬼怪"戰鬥機,米24上的伊拉克飛行員大概也想著哪怕死也不能束手就擒白白死了,多少得掙扎一下、拼個你死我活,就把武裝直升機上原本用於對地攻擊的火箭彈一股腦的都朝對手發射了出去,大概是這位伊拉克飛行員平時比較虔誠,關鍵時刻安拉顯靈,F-4"鬼怪"戰鬥機被當場擊落。從而創造了武直擊落戰鬥機這一軍事史上的奇蹟。

不過啊,話說回來,大家都這樣認為:雖然現在的武直基本都能掛載空空導彈(響尾蛇啊,毒刺啊,天燕90之類的),但這些刺兒主要都是為對手的武直準備的,真要遇到戰鬥機也只能保證死的不那麼難看,最起碼沒讓人家摁著打,在空中獵手面前雖勝算不大,但運氣還是有的嘛,就像那個伊拉克飛行員一樣。

這樣想那可就錯了:武直其實是個難啃的刺蝟(當然這樣講也是有一定前提的)。

視距外:戰鬥機充分發揮自身”視力好“、”胳膊長“的優勢,身為”空中獵人“,對武直幾乎就是”獵殺“,即便攻擊失敗,武直躲得了但反擊不了,仍然是一邊倒的”獵殺“。

視距內:在戰機進入視距內時。戰機在高空飛行。當戰機發現武直攻擊必然是下視下射。當戰機從高空俯衝攻擊時。武直可利用自身的倒飛橫移的機動躲避戰機攻擊角度,當戰機拉起時。武直上視上射,方便快捷,多快好省。正好用導彈攻擊。高速的戰鬥機追逐武直這類“小低慢”目標聽頭大的,武直靈活的機動性與複雜的地形相結合後將使武直變成一個難纏的對手。畢竟武直“低空獵手”的稱號不是吹出來的。

武直利用靈活的機動性和佔據“一樹之高”的優勢條件能夠躲過戰鬥機的攻擊甚至可以實現反殺。戰鬥機利用自身探測距離與攻擊距離上的優勢,避免近距離糾纏,在遠程獵殺看起來慢吞吞的武直不費吹灰之力。

兩種東西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但在戰場上,武器的性能是次要的一方面,人對其性能的發揮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把武器的性能最大化,揚長避短,戰爭史上的每一個奇蹟不都是如此?


GD3的軍武研究室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首先要確定直升機的用途是什麼?

普通直升機是運輸,武裝直升機是對地攻擊,最多可以攻擊其他直升機。

也就是說,即便是武直,主要是用於攻擊地面目標,頂多是消滅敵人武直的,根本就不是用來空戰的。

以往的武直說通俗點,其實就是打坦克的,以及用火力壓制地面敵人有生力量,也就是步兵之類。根本就沒有安裝對空雷達,也沒有任何對空武器,因為不需要。

後期,因雙方武直經常迎面遭遇,必須有火力自衛,這才逐步安裝了對空武器和搜索雷達。

今天的武直可以空戰,但也僅僅是對付敵人的武直而已。

現代空戰基本都是超視距發現、鎖定、攻擊。

但很多武直根本就沒有安裝比較先進的對空雷達,根本不能和戰鬥機的雷達相比。

同時,就算雷達性能和戰鬥機一樣,武直也沒有對等的武器。

以我軍武直裝備的TY90(天燕)空空導彈為例,有效射程只有6公里而已,作戰高度也不能超過6公里。

可以說,這種導彈只能對付敵人武直,根本不可能擊落戰鬥機。

在現代空戰中,武直基本就是活靶子,沒有還手之力的。

退一萬步說,戰鬥機不用超視距作戰能力,而是近距離狗鬥肉搏。

要知道,現在戰機都是噴氣式的,速度極快。相反,武直速度是很慢的。

那麼,狗鬥中敵人戰鬥機只要使用高速衝擊、機關炮打擊,然後無論是否擊中迅速離開,然後再來第二輪攻擊。

這種打法,武直根本就沒有辦法應付,甚至連敵人在哪裡都不知道,最終只能被擊落。

其實,這個問題是不成立的。

因為武直本來就是,在我方有完全制空權情況下使用的。

沒制空權,什麼武直敢升空?


薩沙


直升機和戰鬥機對戰,這當然是一點勝算都沒有的,就算是在老的第二代戰鬥機,在空戰中打下最先進的武裝直升機都是小菜一碟的事情。

武裝直升機對抗戰鬥機速度、探測、武器、躲避、格鬥、中距離對抗等方面是全面吃虧的。首先是速度,現代噴氣式戰鬥機輕易就能破音速,動不動就雙倍音速,這是武裝直升機斷然不能比的,武裝直升機不說超音速,能不能比二戰老式螺旋槳飛機快都難說,速度慢導致搶佔陣位更慢,躲避攻擊更慢,佔據優勢的攻擊機會更慢。

然後是探測更弱,這個更要命。現代戰鬥機動不動100多公里的探測距離,火控距離有時候都能到100公里,就算再不濟,也有個50公里的火控距離,差一些的二代機都能做到30公里的火控距離,但是最先進的武裝直升機,對空中目標的探測距離也不超過100公里,火控距離更是隻有10多公里,最遠不超過20公里,在率先發現敵人方面是不佔優勢的。

現代戰鬥機使用的武器從遠到近都有,以我國為例,遠了有PL12、PL15,近了有PL10、PL8,反正從100公里開始就能打擊空中目標,而武裝直升機的防空導彈,比如我國武裝直升機的天燕90導彈,最遠的射程也就是10多公里,主要還是打擊其他武裝直升機用的,打戰鬥機追都追不上,而且威力也不夠,彈頭有些小。

武裝直升機一旦被戰鬥機的中距離主動制導空空導彈咬住,那是肯定跑不了的,速度上太慢,沒有機會躲避,靈活性上太差,導彈大都是近炸戰鬥部,輕易摧毀他。但是武裝直升機即便是先發射了導彈,也面臨導彈追不上飛機、威力不夠一發打不掉的尷尬,因此武裝直升機遇到戰鬥機最好的躲避辦法就是:降落到地面。


海事先鋒


直升機和戰鬥機對戰,有沒有勝算,這是一個比較有趣的話題。直升機和飛機(戰鬥機)儘管都是飛行器,但從根本上這就是兩種發明,有本質上的不同,其定位、特點、優劣勢都不相同,但如果在戰場上雙方相遇(幾率很小),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直升機會被戰鬥機碾壓,當然真實情況或許就是如此,但這裡面還是有很多值得說道的東西。

▲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從定位來說,(武裝)直升機,裝有武器、為執行作戰任務而研製的直升機,主要任務是攻擊坦克、支援地面火力、低空偵查等。戰鬥機,通常來說是殲擊機,用於在空中消滅敵機和其他空襲兵器的軍用飛機,主要任務包括空戰、爭奪制空權、截擊敵機。如果直升機和戰鬥機對戰,勝算很小很小,幾乎是不可能贏下戰鬥機,這和直升機的特點有很大關係。

▲殲-16戰鬥機

首先,直升機的飛行速度比固定翼戰鬥機慢得多。一般來說,直升機的飛行速度多為200公里/時,更快的也不過300~400公里/時左右,根本無法實現超音速飛行。而固定翼戰鬥機的飛行速度一般都在800公里/時以上,超音速飛行也很正常,最快的甚至達到3倍超音速。這種情況下,戰鬥機如果要對直升機實施打擊,可以採用高速掠襲的戰術,高速接近,發射空空導彈、航空火箭彈或者機炮,再高速飛行脫離。直升機在敵方固定翼戰鬥機來襲時無法逃脫,遭到襲擊後又無法跟上敵方固定翼戰鬥機的飛行速度而實施反擊,因此會非常被動。

▲第一種最大飛行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鬥機米格25

另外,戰鬥機的機載設備很齊備,擁有性能先進的機載火控雷達,可以在很遠的距離上發現直升機。而直升機一般不裝備雷達,或者裝備的雷達探測距離很近,無法及時發現來襲的固定翼戰鬥機。固定翼戰鬥機還裝備有射程較遠的中遠距空空導彈,可以在遠距離上發射打擊直升機。而直升機一般無法裝備長度和體積較大的中遠距空空導彈,無法與固定翼戰鬥機相抗衡。

因為速度和機載設備的硬性劣勢,直升機在和戰鬥機對戰時,贏面自然非常非常小,但也不是絕對。如果直升機遭遇敵方固定翼戰鬥機最好的辦法是不要考慮什麼加速,而是考慮減速,並降低高度,利用地形進行規避。直升機的優點就是低空飛行,可以把高度降低到幾米,這個高度對於固定翼戰機來說,非常低,無法適應。

對於戰鬥機來說,直升機就是一個低空低速目標,如何怎麼攻擊都存在問題,地面的雜波什麼,其實就是相當好的掩護,高空的戰鬥機很難從地面雜波中把直升機找出來,所以直升機飛的越低,越難發現







電影風


可能大家理想中的戰鬥機一直都是空戰中的主力,不僅他們飛得高飛得快,而且機能性敏捷性都是非常的理想,能夠適應空戰而武裝的直升機只是為了打擊地面的目標而設計的,那麼如果真的發生空戰,直升機和戰鬥機到底哪一個更強一些呢?

說句實話,可能這僅僅只是一種假象,直升機是不可能跟戰鬥機來pk的,如果在獲得戰鬥機的一些信息之後,相信直升機都可能會主動採取離場的形式,但是如果真的發生了迫不得已,那麼這兩個武器誰又更勝一籌呢。

我想先跟大家來舉一個例子,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在08年的時候匈的空軍不對與美國空軍進行了一次軍事意義上的演習,在這次活動中美軍用了f15戰鬥機,要知道這可是是第三代戰鬥機的強者,不僅快,而且飛行的高度比一般戰鬥機來說更加的強,參加過很多次空戰勝利居多。

然而在這次演習過程中,匈牙利可是做足了準備,針對於這樣的一個戰鬥機做了完善的作戰計劃,利用了地形,發揮了直升機可以低空慢速的優勢,讓f15戰鬥機是吃盡了苦頭。在這樣的一次演習過程中,直升機是完勝戰鬥機。

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米-24武裝直升機呢,可以說這是一款功能用途多樣的武器,但是比專業的武裝直升機來說,要更加的大靈活也不能相比論,但是就是在那一次的演習過程中擊敗了f15戰鬥機,這就足以說明武直對戰鬥並不是說,完全沒有任何獲勝的理由和機會。




清塵和尚


直升機和戰鬥機對戰?除非是雙方駕駛員的腦子都抽筋了,不然兩者在戰場上很難相遇的。

直升機一般是低空和超低空飛行,只要是超低空飛行,高度不超過2000米。戰鬥機就只能乾瞪眼沒有辦法,甚至雷達都無法發現直升機,因為地面建築物或者山體對戰鬥機雷達信號干擾非常厲害,雷達屏幕將是一片雜波,根本無法判斷直升機在什麼位置。除非是直升機自身提高高度,讓戰鬥機去發現。另外戰鬥機低空飛行是非常危險的動作,因為它就不是去解決直升機而設計的。

所以只要直升機超低空飛行,戰鬥機很難攻擊它,這個是有典型案例的,九一三事件當天,林彪團伙成員周宇馳、於新野,李偉信三人劫持的3685號直-5型直升機從北京出逃,空軍的殲擊機起飛攔截,但因為一個夜晚,一個飛行太低,殲擊機根本找不到目標。雖然最終3685號直升機的飛行員機智將飛機開了回來,但也說明了殲擊機去攔截直升機是非常困難的。

會有人說,現在戰鬥機會垂直起降,可以利用這種技能攻擊直升機,如果真這樣做,那反而戰鬥機成了直升機的靶子,因為現在這種技術在低空根本沒有直升機靈活。雖說戰鬥機很難攻擊低空直升機,但直升機同樣也很難攻擊戰鬥機,“雌鹿”米-24武裝直升機能打下戰鬥機,完全是運氣太好了。現在直升機攜帶的空空導彈,其實主要是對付敵方直升機的。

所以一般情況戰鬥機和直升機是兩個完全不怎麼交戰的軍種,如果真的直升機打下戰鬥機,或者戰鬥機打下直升機,只能說明被打下的飛行員中了頭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