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哪家好?為什麼呢?

宇哥3182243160


所謂靠譜,應該也就指的是企業信用高和經營風險低。

民營銀行的企業信用主要是由控股股東的地位所決定的。所以如果要看民營銀行的信用其實主要看它的控股股東。

那麼控股股東的地位主要看兩個方面。一個是該企業的實力。另外一個就是這個企業的政治背景。就目前而言,所有民營銀行的控股股東其實都有很好的經濟實力。當然相對來說,由於阿里巴巴和騰訊在國內的知名度很高,所以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這些集團下屬的民營銀行風險應該更低一些。這種觀點大體上不錯,但不完全正確。某些民營銀行實際上有濃厚的政府背景,這些銀行的一些參股股東或者控股股東可能是地方國資委的下屬企業。那麼在這樣的政治背景下這些民營銀行的信用其實不見得比網商銀行這樣的銀行低。目前民營銀行數量已經不少,股權結構也有很大的差異應該個案分析很難一概而論。

至於經營風險,這往往被很多人所忽視。實際上,近幾年的發展表明民營銀行的經營狀況其實不容樂觀。除了小部分比如網商銀行這樣可以依託於阿里巴巴強大的網絡資源擴展業務,大部分民營銀行在吸收存款方面做得非常困難。存款是銀行的基礎業務,這一塊做不好貸款業務也就上不去。中間業務更是無從說起。從目前整個中國銀行業的形態結構來看,民營銀行在整個銀行業當中所佔的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有不少民營銀行的高管頻繁更換,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其內部管理紊亂。少部分民營銀行的經營狀況恐怕不容樂觀,但由於這些銀行現在均未上市,沒有向外公佈完整的財務報表,所以很難了解其具體的經營狀況。

我個人建議,對於在民營銀行存款,第一要慎重,第二總量不宜太大。至於存款的風險,如果是小於50萬元存款,由於存款保險機制的保護,所以可以忽略不計。如果在50萬元以上應當要慎重。此外,民營銀行近期推出了不少打著擦邊球的高利息結構性存款產品。這些產品實際上已經和活期存款沒有什麼顯著差異,但能夠享受乃至超過貨幣基金的回報率。此類產品現在還有爭議,央行似乎也加強了監管。應當說存在一個定性風險,也就是說如果央行在以後宣佈此類產品不作為存款對待,那麼可能存在著血本無歸的風險。


用戶4325101516


中國目前為止一共十七家民營銀行:

深圳前海微眾銀行

上海華瑞銀行

溫州民商銀行

天津金城銀行

浙江網商銀行

重慶富民銀行

四川新網銀行

湖南三湘銀行

安徽新安銀行

福建華通銀行

武漢眾邦銀行

江蘇蘇寧銀行

山東威海藍海銀行

吉林億聯銀行

北京中關村銀行

遼寧振興銀行

梅州客商銀行

民營銀行:由民間資本控股,採用市場化運作,主要為民營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和服務的銀行。打破中國商業銀行業單元國有壟斷,實現金融機構多元化。

民營銀行是中國國有金融體制的重要補充。民營金融機構的建立促進了金融市場的公平競爭,促進國有金融企業的改革。有助於金融業參與國際競爭,緩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外資對國內金融業的衝擊。

2014年12月28日,由騰訊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官網正式上線,更是標誌著國內首家民營銀行正式步入落地階段。

民營銀行的開設地點從首批獲批的深圳、上海、溫州、天津、浙江等金融發達城市逐漸擴展至四川、安徽、重慶、湖北、湖南等中西部城市以及吉林、遼寧等東北老工業城市,還囊括北京、南京等城市。

民營銀行實力如何?把17家民營銀行的綜合實力做了簡單的對比。

比較的內容主要包括(1)註冊資本;(2)信用評級;(3)公司淨資產;(4)實際控制人。

排名先後順序,主要是參考銀行的淨資產多少,比較的結果如下:

第一位、深圳前海微眾銀行

實力排行榜第一位的是馬化騰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它的註冊資本最多,達到42億,淨資產達到90億,公司在2017年的淨利潤也達到了17.41億,盈利能力強,信用評級AAA級,排名第一沒有疑問。

第二位、浙江網商銀行

註冊資本40億,信用評級AAA級,淨資產52億,實力僅次於微眾銀行,2017年淨利潤為4.04億。

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可以算是第一梯隊的民營銀行,盈利能力強,自身實力也強。

第三位、北京中關村銀行

註冊資本40億,淨資產40.96億,2018年淨利潤為8988萬,盈利能力一般。

第四位、江蘇蘇寧銀行

註冊資本40億,淨資產40.08億,2017年淨利潤為4.35萬。

第五位、上海華瑞銀行

註冊資本30億,淨資產35億,公司信用評級AA級,2017年淨利潤2.53億。

第六位、重慶富民銀行

註冊資本30億,淨資產30.04億公司信用評級AA級,2017年淨利潤1080萬。

第七位、天津金城銀行

註冊資本30億,淨資產32億,2017年淨利潤為1.52億。

除了以上7家,湖南三湘,四川新網銀行的註冊資本也達到了30億。

其它8家民營銀行的註冊資本都沒達到30億,最差的是山東威海藍海銀行,註冊資本僅為20億,淨資產19億。

另外這些民營銀行的淨資產少於註冊資本的,其實一般這類銀行也是虧損的,像福建華通,註冊資本24億,2017年虧損了1.35億,淨資產也只有22.66億,所以啊,即使家裡面是開銀行的,也不意味這就一定賺錢,有些小的民營銀行的生存環境,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好。

最後,其實地方性民營銀行自身信用還是有限的,金融往往無情。對於在這些民營銀行中的50萬以內的存款業務,因為這類是有國家信用做信用背書,所以它的本息有保證,但是並不能排除流動性的風險,而這些民營銀行非50萬以內存款業務,尤其是涉及到發債類的或者是一些代銷的理財產品類的,有投資的就要多加留意謹慎。


晴天看彩虹


我國銀行業的分類是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並沒有按照所有制的性質進行分類,但其實除了大型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外,其他三個類別中都有民營銀行。我猜這裡的民營銀行應該是指近兩年多新批准設立的民營銀行,目前共有17家。

新設立的民營銀行有:

  • 深圳前海微眾銀行

  • 上海華瑞銀行

  • 溫州民商銀行

  • 天津金城銀行

  • 浙江網商銀行

  • 重慶富民銀行

  • 四川新網銀行

  • 湖南三湘銀行

  • 安徽新安銀行

  • 福建華通銀行

  • 武漢眾邦銀行

  • 江蘇蘇寧銀行

  • 山東威海藍海銀行

  • 吉林億聯銀行

  • 北京中關村銀行

  • 遼寧振興銀行

  • 梅州客商銀行

至於誰更靠譜,個人覺得微眾銀行顯然是真正的互聯網銀行,基於大數據開展業務,經營模式具有創新性,非常值得期待,應該更靠譜一些。其他的銀行,基本上還是傳統的銀行,跟原有的銀行相比,實在看不出來有什麼額外的競爭優勢,除非把所有制也當成是一種優勢。

經濟史人物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民營銀行還屬於新生事物,對其安全性也存在質疑。不過有互聯網理財經驗的投資者通常都有接觸過民營銀行,很多創新型存款的發行機構就是民營銀行。那麼民營銀行對比而言那家更好呢?


各家民營銀行業績分化明顯。從資產規模和營收規模來看,微眾銀行老大地位難以撼動。微眾銀行2018年年報顯示,其資產規模達2200億元,營收100.30億元同比增長48.64%,淨利潤為24.75億元,同比增長70.9%。其資產規模相當於中上水平的城商行,其他民營銀行資產規模則處於100億到900億之間。從盈利情況來看,微眾銀行也成為最賺錢民營銀行,遠超過其他民營銀行利潤之和。

但資本充足率是一個大問題。據麻袋研究院統計,2017年6月以來,傳統商業銀行在穩步提高資本充足率的同時,民營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卻在下降。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表示:“成立較早的民營銀行或多或少都開始面臨這個問題,某2014年獲批的互聯網銀行資本充足率從2015年的36.5%,降到2016年20.2%,再到2017年的16.74%,按照目前的規模發展下去,很快就要面臨缺資本的問題,但是民營銀行的資本補充工具卻更少。”

至2019年12月,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著“特色經營、差異化發展”使命、承擔著“服務中小微企業、‘三農’和社區等薄弱環節”角色的民營銀行,已走過整整5年的發展歷程。目前已有18家民營銀行獲批成立,另有1家獲批籌建。目前民營銀行已初步形成三類經營模式:

一是純互聯網型,以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浙江網商銀行、四川新網銀行為代表;

二是準互聯網型,以上海華瑞銀行、武漢眾邦銀行、江蘇蘇寧銀行為代表;

三是相對傳統型,如天津金城銀行、溫州民商銀行等。

以後的發展,從傳統業務模式看,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有‘三高’,即風險成本高、運營成本高、服務成本高。”微眾銀行相關負責人說,為了真正將服務下沉,微眾銀行的解決方案有4點,即大數據風控、互聯網產品設計、互聯網科技、數字化營銷。其中,大數據風控解決的是“敢下沉”問題,數字化營銷解決的是“能下沉”問題,前者有助於控制銀行風險成本,後者則有助於降低銀行獲客成本,提升服務效率。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基層財政所工作人員甲,很高興和大家交流財經知識,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文章僅供參考。

基層財政工作人員甲


民營銀行其實只是一種叫法,像民生銀行大股東就不是國字頭企業,發展的不也很好!騰訊的微眾、阿里的網商算是比較知名的,憑藉龐大的用戶群,迅速佔領互聯網銀行市場,其他的民營銀行大多是由地方企業出資成立,區域經營特徵顯著,至於哪一家比較好,個人認為現在監管趨緊的情形下,系統性風險發生的概率極小,大多民營銀行都是可以相信的!


M滄浪之水L


我目前使用的是微眾銀行、百信銀行和富民銀行。

50萬元以下的存款資金可以說是完全沒有風險的。因為我們國家的銀行存款受存款條例保護:存款保險條例第五條——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就是說哪怕銀行倒閉了,50萬元及其以下的存款也能得到全額賠付。


秋思說


中國目前為止一共十七家民營銀行:

深圳前海微眾銀行

上海華瑞銀行

溫州民商銀行

天津金城銀行

浙江網商銀行

重慶富民銀行

四川新網銀行

湖南三湘銀行

安徽新安銀行

福建華通銀行

武漢眾邦銀行

江蘇蘇寧銀行

山東威海藍海銀行

吉林億聯銀行

北京中關村銀行

遼寧振興銀行

梅州客商銀行

民營銀行:由民間資本控股,採用市場化運作,主要為民營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和服務的銀行。打破中國商業銀行業單元國有壟斷,實現金融機構多元化。

民營銀行是中國國有金融體制的重要補充。民營金融機構的建立促進了金融市場的公平競爭,促進國有金融企業的改革。有助於金融業參與國際競爭,緩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外資對國內金融業的衝擊。

2014年12月28日,由騰訊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官網正式上線,更是標誌著國內首家民營銀行正式步入落地階段。

民營銀行的開設地點從首批獲批的深圳、上海、溫州、天津、浙江等金融發達城市逐漸擴展至四川、安徽、重慶、湖北、湖南等中西部城市以及吉林、遼寧等東北老工業城市,還囊括北京、南京等城市。

民營銀行實力如何?把17家民營銀行的綜合實力做了簡單的對比。

比較的內容主要包括(1)註冊資本;(2)信用評級;(3)公司淨資產;(4)實際控制人。

排名先後順序,主要是參考銀行的淨資產多少,比較的結果如下:

第一位、深圳前海微眾銀行

實力排行榜第一位的是馬化騰的深圳前海微眾銀行,它的註冊資本最多,達到42億,淨資產達到90億,公司在2017年的淨利潤也達到了17.41億,盈利能力強,信用評級AAA級,排名第一沒有疑問。

第二位、浙江網商銀行

註冊資本40億,信用評級AAA級,淨資產52億,實力僅次於微眾銀行,2017年淨利潤為4.04億。

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可以算是第一梯隊的民營銀行,盈利能力強,自身實力也強。

第三位、北京中關村銀行

註冊資本40億,淨資產40.96億,2018年淨利潤為8988萬,盈利能力一般。

第四位、江蘇蘇寧銀行

註冊資本40億,淨資產40.08億,2017年淨利潤為4.35萬。

第五位、上海華瑞銀行

註冊資本30億,淨資產35億,公司信用評級AA級,2017年淨利潤2.53億。

第六位、重慶富民銀行

註冊資本30億,淨資產30.04億公司信用評級AA級,2017年淨利潤1080萬。

第七位、天津金城銀行

註冊資本30億,淨資產32億,2017年淨利潤為1.52億。

除了以上7家,湖南三湘,四川新網銀行的註冊資本也達到了30億。

其它8家民營銀行的註冊資本都沒達到30億,最差的是山東威海藍海銀行,註冊資本僅為20億,淨資產19億。

另外這些民營銀行的淨資產少於註冊資本的,其實一般這類銀行也是虧損的,像福建華通,註冊資本24億,2017年虧損了1.35億,淨資產也只有22.66億,所以啊,即使家裡面是開銀行的,也不意味這就一定賺錢,有些小的民營銀行的生存環境,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麼好。

最後,其實地方性民營銀行自身信用還是有限的,金融往往無情。對於在這些民營銀行中的50萬以內的存款業務,因為這類是有國家信用做信用背書,所以它的本息有保證,但是並不能排除流動性的風險,而這些民營銀行非50萬以內存款業務,尤其是涉及到發債類的或者是一些代銷的理財產品類的,有投資的就要多加留意謹慎。


華東區小江


就我目前使用情況來看,我推薦網商銀行、微眾銀行、上海華瑞銀行,前面兩個不說了,阿里和騰訊親兒子,後面上海華瑞銀行是從存款利率、回款方便、股東實力來分析的,民營銀行目前屬於起步階段,除了看利率,好的服務和快捷的響應也很重要,而且不得不說,因為在上海的原因,華瑞銀行整體的管理相對於其他民營銀行個人認為還是更規範的。


鼴鼠奔跑


要看你說的好是哪方面的好,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標準。如果是從風險來講,就看資本金充足率、不良率等指標,資本越充足、不良率越低,銀行發展就越穩健,抗風險能力強,就越好;如果從服務來說,就看銀行有沒有做到讓個人和企業滿意,聲譽是否優秀,投訴是否少,產品是否便捷和高效。


項大爺


銀行是金融機構,有多種分類方式,比如中農工建郵五大國有銀行,全國性商業銀行,地方商業銀行,各地的農商行,村鎮銀行等等。

民營銀行是起步最晚的,目前共有十七家,分別是: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上海華瑞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天津金城銀行、浙江網商銀行 、重慶富民銀行、四川新網銀行、湖南三湘銀行、安徽新安銀行、福建華通銀行、武漢眾邦銀行、江蘇蘇寧銀行、山東威海藍海銀行、吉林億聯銀行、北京中關村銀行、遼寧振興銀行、梅州客商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