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容易犯的四個錯誤

投資容易犯的四個錯誤

投資容易犯的四個錯誤


第一,認識你自己,不要以為自己特殊。

你是誰?你是個普通人。至少在投資這件事上,你是個普通人。不光是你,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你在這個問題上往往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既然你焦灼、不知所措,你當然是個普通人;另一方面,你隱隱約約覺得自己不至於那麼普通,你要麼覺得自己運氣好,要麼覺得自己學得快,要麼覺得自己認識點大人物,要麼覺得別人比你還傻。總之你覺得自己應該超過平均水平。可是巧了,所有人都認為在所有事情上自己超過平均水平,在投資這事上也不例外。而這就是你要避免的第一個錯誤,放棄幻想,接受自己是普通人這個事實。

第二,對普通人來說,投資不是為了進攻,而是要為了防守。

對普通人來說,學習一種技能,打磨一個長處,找到一份工作,自食其力,這樣做的成功率是95%。這個數字是怎麼來的呢?中國社會的失業率也就是5%。反過來說,炒股為生的成功率肯定不到1%。這就是普通人面對的基礎概率。你願意站到95%一邊,還是1%那一邊?

之所以有過多的人對投資抱有過高的期待,是因為他們希望投資能改變命運。這是個根本性的幻覺。指望用投資改變自己命運的人,99%是幫別人改變了命運。你想要改變命運,有條大路好走。提升你的技能,進一步發揮你的長處,把工作做到比你的同事更好,獲得一份更好的工作,然後尋找一個更高的目標。這條路的成功率沒有95%那麼高了,但10%總是有的,如果你總是在十個人中脫穎而出,到塔尖並不需要爬上多少級臺階。

投資不能幫你進攻,但能幫你防守。在你的人生週期當中,收入曲線大體上是先少後多再少,與你的需求曲線不完全匹配。收入高的時候有積累,用於收入少時的消費。防守的意思就是保住你的積累,讓它免受通貨膨脹的侵蝕,使它在你需要動用的時候,仍然具有與你獲得它時一樣的購買力。普通人最應該端正的對投資的態度,就是換成防守心態,底線目標設定在戰勝長期通脹水平。

如果你接受不了,說你想的是逆天改命,而我剛才說的正路太長太遠。那賭客在拉斯維加斯賭場的勝率,比你在股市裡想要逆天改命的勝率要高。而且至少打的是明牌,莊家佔了你多大便宜明明白白。

重要的事情再強調一次:逆天改命的最好辦法就是提升技能,發揮長處,把工作做得更好,步步攀上更高的目標。這條路不疾而速,說它最好,只是說它對普通人來說相對最寬,爬上去的概率最高,但並不意味著它是大概率事件。改命的人總是少數,社會金字塔先天註定了這一點。但你不要因為它看上去慢,機會仍然不夠大,就看不到其他的路更險更窄。

這場防守戰不是一時一地能打完的,將持續你成年以後的一生。你的人生積累不論是多還是少,始終有群狼環伺,騙子盯著,莊家盯著,首富們也盯著,不要以為他們的錢比你多就不盯著你,要不然他們的錢是哪裡來的?好在,只要你不跟那些狼搶肉——因為他們搶的就是你的肉,只要你躲開他們,設定與自己的人生匹配的投資週期,選擇恰當的多元化策略,你就能戰勝通脹,保住自己一生勞動的果實。具體我在《投資需要知道的所有事》那一課裡講了,你可以跳轉過去了解。這裡不多講,只再強調一點:中國人資產組合的多元化嚴重不足,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點。

第三,中國人資產組合的普遍多元化嚴重不足。

從多元化這個維度看,中國人的資產組合有幾個嚴重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過度配置於房子。掏光上下三代人六個錢包,出得起首付就叫買得起房,房貸的事慢慢再說。本質上是寄希望於房價永遠漲,這希望肯定有一天會破滅。

第二個問題是跨區域多元化不足。一個合理的組合當中必須要有點境外資產,這不是說要你去國外買房,有能力這樣做的人是極少數。而是指中國金融急需進一步開放,不僅要把海外資金引入中國資本市場,也要把全球領先的、超低費率、極廣覆蓋的良心基金管理公司引入中國,為中國人合理化組合資產安排一個去處。我估計這事一時半會兒仍然不會發生,但它確實是中國人民所急需。

第三個問題是過度投資於子女教育。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投資焦慮驅動的。錢沒去個安全妥當的去處,那就花在孩子身上吧。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軍備競賽邏輯驅動的。別人在孩子身上花多少錢,你不花這麼多錢的話,孩子就輸在起跑線上了,而終點留著的好位置就那麼幾個。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我也在這場軍備競賽之中,感同身受,理智與感情交織。別的也不多說了,就強調從資產組合的角度來講,它已經過度超配了。各位家長,為了人生資產組合的健康,我們都往回調調吧。大家一起往回調調,大家的日子都能好過一點。

第四個問題是幾乎沒有災難準備。

前面講過,世事無絕對。你誠實勞動,合理投資,95%的時候你能保住勞動果實,安度自食其力的一生,如果你是那優秀的10%,還能攀上人生階梯的更高處。但仍然可能有那麼一些時候,大潮襲來,席捲一切。這時候沒有什麼投資組合能幫你保住勞動果實。歷史一再告訴我們,現實是個王八蛋,說翻臉就翻臉,以萬物為芻狗。誰拿它也沒有辦法。這時候,你需要的是災難準備。

關於災難準備,有這麼幾個要點:你不能完全不作災難準備,因為萬一災難發生,有無準備則意味著生與死的差別;你必須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就作準備,因為災難來臨時一切就都已經晚了;你也不能過度準備,因為災難到來的概率畢竟是極為微小;你也別靠金融工具,特別是衍生品作災難準備,因為真正需要動用災難準備時,支撐衍生品的那個體系可能已經搖搖欲墜。任何災難準備不僅要預判系統風險,還要意識到交易對手風險。你準備了災難,但你的對手沒準備。災難來了,你的對手完蛋了,你所作的準備就跟它一起煙消雲散。比如說,你買了保險,但是當災難來臨的時候保險公司不在了。

災難準備跟投資有關,但不是投資,儘管它有可能運用有投資屬性的工具,比如黃金。人類歷史上,每當災難降臨時,黃金對一切資產升值,而食物對黃金升值。其實今天不少人的投資組合中有黃金,但他們仍然是將黃金當作一種投資品而不是災難準備。兩者存在一個關鍵差別:投資品以收益為目的,災難準備不以收益為目的,就是準備著災難萬一來臨——即使大蕭條重現,甚至哪怕戰爭來臨,所有投資組合全部失效,你還有點救命的安排。到目前為止,人類共同認可的災難準備就是黃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